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一个浪漫的职业。

    在人类史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有的诗人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在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前,西方的诗人就开始不断用诗歌的形式来探讨有关的主题。

    从最初的亚里士多德,但丁,再到后来的莎士比亚,歌德,雪莱,狄金森,这些伟大的诗人用笔不断书写着……

    罪恶是他们笔下永恒的主题,生与死,爱与恨,罪与罚,牺牲与复仇,光明与黑暗,法律与秩序。

    诗人敏感、聪慧,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体会着这个世界,把自己对于善恶的理解融入文字,变成一个一个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

    华都的夏日午后,苏回坐在摇摇晃晃的汽车上,抓紧时间着手里的资料。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便签的照片上,资料本来就不太清晰,外加苏回的视力不好,他费了一些力气才辨认清楚便签上面的一行手写小字——“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句话源自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作品——《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车身忽然一晃,发出哒的一声响,随后司机踩了一下油门。苏回收回了思绪,目光从手中的资料转到了车内,公交开始上山了,为了安全起见,他把资料收了起来。

    “后面三站有停的吗?没停的直接白虎山了哈。”汽车司机爆出一声吆喝。

    车上的人全部默契的无人答话,坐车到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为了到白虎山里去的,中间的几站形同虚设。

    司机道了一声:“好嘞!”随后一个加速,险些把苏回手里的包甩了出去。

    苏回已经好久没有开车,他现在的视力,已经基本上告别司机位了。

    他原本想要打个车,可是司机一听是白虎山都不愿意过来,这地方离市中心很远,司机没有时间在门口等着,回去可能会跑空单,就都不愿意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人都觉得晦气,也觉得不安全。

    这毕竟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

    里面装的是犯过各种各样罪行的魔鬼,尽管他们现在被放入了牢笼之中,还是让人生惧。

    苏回犹豫了一下,到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坐公交车过来。

    如今,公交车开得速度飞快,司机已经习惯了这条路,在陡峭的山崖边毫不减速,时不时还来个急转弯,半车人的身子都跟着晃动出去,感觉不拉着扶手就会随时破窗而出。

    轮胎在路面上发出摩擦之响,偶尔会有对面驶来的车和他们的车擦着过去,发出唰的一响。司机无比淡定,乘客们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人们的心跳还没平复,前面又有一个更急的弯路出现。

    苏回坐在车辆的最后排,有点晕车,他用手指攥紧了眼前的扶手,直到骨节发白。

    苏回努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胸口闷得厉害,他低低地咳了几声,车晃得感觉要把他的灵魂和内脏一起从身体里甩出来了。

    苏回早就已经习惯看不清楚眼前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晕车下加剧了,一切好像早就已经分崩离析,和常人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只剩大片大片的灰色,一切扭曲起来,像是毕加索的抽象画。

    他的耳朵也听不清,车厢里偶尔的对话声听起来很遥远,像是壶里的水快开了一般,咕嘟咕嘟的。

    感官终于和身体剥离开来,苏回感觉自己置身在一个装满了水的玻璃鱼缸里,鱼缸通透,里面没有鱼,只有他。

    他隔着水与玻璃,安静无声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眼前的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演员,他好像在看一个电视剧,而他也是其中之一,努力适应着自己的角色。

    “你是第一次来?”身边的一个声音把他从鱼缸里拉回了现实。

    苏回侧头,目光寻找了一下,这才注意旁边座位靠窗坐的是一位老阿姨。

    阿姨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烫了卷发,身材微胖,她显然已经对这一路十分熟悉了,在她的腹前摊着两个袋子,一个放着满满的瓜子,一个放着瓜子皮。坐在这摇摇晃晃地车上,抓紧时间磕着瓜子。

    苏回礼貌地点了点头:“第一次。”

    阿姨看他脸色苍白,好心递给他一个塑料袋:“怪不得,就快到了,再忍十分钟。”然后她叼着瓜子说,“上山还好啦,你回头就知道了,难受的是下山,就和过山车似的,速度比这快一倍,特别刺激……”

    苏回想不了那么远,他只希望能够把现在熬过去。他和阿姨道了一声谢,把塑料袋接过来紧紧抓在手里。

    阿姨问他:“你要吃瓜子吗?”

    苏回摆了摆手,又道了声谢。

    阿姨显然对这个俊秀又有礼貌的小伙子印象很好,问他:“来看朋友的?”

    苏回已经晕得说不出来话了,他的喉结滚动着,现在还不至于吐出来,不过过一会就难说了。

    阿姨把他的沉默当作默认,继续和他唠嗑道:“我是来看我儿子的,那个死小子喝酒以后把人打伤了,已经过了三年了,大概还需要四年。他现在表现很积极呢,也许能早点出来,你要看的朋友是什么刑啊,刚判的?还有多久?”

    苏回抿了一下唇终于压下来一口气,开口说:“死刑。”

    阿姨啊了一声,用瓜子堵住了自己的嘴,不敢问了,看向他的目光满是同情,有点害怕,还有点……好奇。

    这是一辆通往华都白虎山监狱的公交车,车上坐的除了山民,就是来探监的人。

    监狱只在每个月的逢五逢十的日子接待访客,错过了就无法探视。

    一共三十分钟的旅程,汽车终于停在了几栋灰白色的建筑前,白虎山监狱到了。

    车里的空调打得有点低,车门一打开,一股热浪就从外面席卷进来。

    车上的人纷纷下车,苏回走下来,拎着书包,扶着权杖站了一会,眩晕才停止。

    他远远望着眼前这一片灰,走在最后,跟着探监的人进了监狱的铁闸门。

    穿过一个小操场,就进入了监狱的办公楼,有狱警负责挨个登记,轮到苏回时问了一声:“证件,有提前登记过吗?”

    苏回缓了一会,早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淡然,他伸出手,把早就准备好的身份证,警官证,各种手续以及学院盖章的说明信一起递了过去。

    对方看了一下,连忙殷勤躬身道:“哦,苏老师,何监特别叮嘱过,说你会过来。你跟着我来吧。”

    小狱警走了几步又回头道,“您其实可以到山下打个电话,我们开车去接您。”

    苏回已经从晕车之中缓过来了,摆摆手温和笑道:“你们工作也挺忙,不用麻烦你们了,坐车上山来也挺方便的。”

    狱警显然也经历过那一路的云霄飞车,和苏回聊了几句以后,又给他介绍着这里的情况,把他领入了行政区。

    下午的监狱里,应该正是自由活动时间,外面有些嘈杂,苏回听不真切,可以分辨出一些杂乱的声音,还有尖锐的哨音。

    狱警带着苏回走了一条内部狱警才会走的路,这边人少,建筑很空旷,苏回的权杖触碰在水泥地上,传来一点点微弱的回音。

    他很快被引入一间有着单面玻璃的审问室,狱警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对他道:“我们马上把人带过来。”

    苏回点了点头,把他的权杖立在一旁,然后又想起什么问:“有其他人来看过他吗?”

    小狱警摇摇头:“这样臭名昭著又无比残忍的杀人犯,亲戚大约都避让不及吧,没有人来看过他。”

    苏回又问:“他的父母也没来过?”

    狱警点头:“他从小没爹,他妈好像生病了,自顾不暇。”

    苏回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他摸了下口袋,意识到自己忘记了东西,抬头问:“我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点东西?”

    小狱警问:“苏老师想买什么?”

    苏回:“烟和打火机。”

    听他说了,小狱警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盒烟和一个打火机,递给他道:“唉,苏老师你客气什么,何监说了要好好招呼你。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找一盒。”

    苏回道:“谢谢,这么多就够了,我来得匆忙,忘记买了。”

    狱警去带人,苏回把烟和打火机放入了书包里,然后又从包里取出厚厚的一叠资料。

    资料中有一些报纸以及打印的文件、照片、还有复印的警方资料。

    苏回低头,艰难辨认着。他把资料按照分类,放在了面前的桌子的不同位置上,档案上记载了一个名字:宋融江。

    这也就是他今天来白虎山监狱的目的。

    不多时,狱警从外面带进来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男人的手脚都被铐着,显然是重刑犯。

    他有些瘦,眼窝深陷,头发很短,但是他的身体不弱,铐着的手铐的双臂可以看出肌肉的线条,像是一头迅猛有力的豹子,他的手肘上还有一些瘀血,脖颈侧面也有擦痕,应该是近期打架所致。

    狱警把男人按在了苏回对面的座位上,整个审问室里一时升腾起了一种无形的血腥气。

    这是杀过多人的连环杀人犯身上才会有的一种气息。

    苏回抬头看了一眼道:“把手铐打开吧。”

    狱警愣了一下,明显在犹豫:“可是……”

    苏回咳了两声道:“没事的,你们在外面看着,而且脚铐还铐着呢,我只是希望我们谈话时他能够放松一些。”

    这里是整个监狱最为核心的地方,单面玻璃外就有多名带枪的狱警守在那里,犯人逃不出去,苏回希望他在这间屋子里的时候,能够和对方坦然对话。

    狱警这才打开了男人手上的手铐,不忘如临大敌地叮嘱他:“等会你可老实点!”

    宋融江侧坐在凳子上,晃动着手腕,抬起头好奇地看向眼前俊秀的男人……

    作者有话要说:  标注:“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第6章

    两位狱警随后走了出去,从外面把门带上了。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顶面的白炽灯光投射下来,给对面的男人勾勒出轮廓来。苏回觉得眼前的人影模模糊糊的,两个眼窝深陷下去,像是地狱里的骷鬼。

    看着苏回,宋融江有些不怀好意地笑了,他的两颗虎牙尖利:“你不该让他们打开我的手铐的。”

    苏回抬起头来,他的眼神是散乱的,有些迷茫地看向他:“为什么这么说?”

    “只有脚铐困不住我。”宋融江笑着,他伸出舌头舔了舔虎牙,掰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发出咔咔的轻微声响,然后他压低了声音说,“在那些废物狱警冲进来之前,我掐死你,轻易得就像是掐死一只鸟。”

    苏回迎合他,用右耳去听,审问室里非常安静,他顺利捕捉到了宋融江的话,随后问他:“就像是掐死那些女人一样?”

    就在半年以前,宋融江杀死了至少两位女人,而且都是殴打后掐颈而亡,手段极其残忍。

    苏回低着头,依然在整理着那些资料,他神色淡然,面无惧色道:“那你可以试下,男人有喉结,用手扼颈会困难一些。”

    苏回说到这里,从书包里取出了一支录音笔,当着男人的面按下了录音键。

    他并不把他的话当作死亡的威胁,仿佛在真心实意地进行建议,礼貌性地和他讨论。

    宋融江瞪着有着血丝的眼睛打量着眼前瘦弱的男人:“你不怕?”

    一般的人,面对一个杀死过数人的杀人犯,多少都会流露出一些情绪来,或者是愤怒,或者是恐惧,但是他在苏回身上,什么也看不到。

    苏回回答他说:“就算是死亡也没有什么好怕的。‘第一次生命丧失之后,再也没有另一次死亡。’”

    眼前的人是个变态杀人凶手,凶狠,残暴,歇斯底里,喜怒无常,这句话苏回曾在男人的相关资料上看到过,是抄写在一张便签上的。而且这句话套用在苏回自己身上也很适用。

    他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对死亡早已经没有了畏惧。

    “你看过我留下的东西……”宋融江愣了一下,心有所动,随即点头道,“是啊,他们没法再判我一次死刑。”

    苏回又开口道:“我看你抄写了很多的诗句,其中有很多是关于死亡的,有些观点我很喜欢。比如:死亡也并非所向披靡。”

    男人终于收拢了笑容,看向眼前的男人:“狄兰·托马斯……”

    这两句诗似是一下子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宋融江身上的那种强烈的排斥感不自由主地淡了下去。

    在变成一位杀手前,宋融江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有点文艺又敏感的青年,在他的各种本子上,便签上,会抄写上著名诗人的那些诗歌。

    那些东西早就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宋融江你好,我叫做苏回。”苏回说着话做了个简单的开场,他的十指交叠在一起,像是在和朋友聊天,“我还不够了解你,所以想来这里和你聊聊天。”

    宋融江从侧着身变成坐正的姿势,终于肯跟他对话:“有意思,我关在这里几个月,我爹妈都没来过,你是第一个来看我的人。说吧,你到底是谁?是做什么的工作,记者?还是警察?律师?你来这里,想要干什么?”

    苏回还没开始问他,他倒像是查户口一般问了起来。

    苏回用那双好看的眼睛看向他:“我是一名教授犯罪学的老师,我来找你,只是想要聊聊而已。”

    “老师?聊天?”宋融江呵呵笑了,继而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怎么?想在我死刑前教育感化我?那应该派个牧师或者和尚来,才会更有用。”

    苏回摇了摇头,然后低头,他用手捂住嘴巴咳了几声:“不,我不是为了感化你才来这里,而是为了了解你。我觉得你的犯罪行为较为典型,所以和领导申请,希望把你作为我的研究对象,进行一些沟通交流。”

    没有什么比亲自面见一个杀人犯更好让他了解他了。

    今天的这次会面,是警方、监狱方以及犯罪学学院都盖了章的。

    警方和监方的很快批了下来,反倒是学院内部,苏回为了跑其中的流程,耽误了一些时间,现在距离男人行刑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他最多还有两次见他的机会。

    他必须在这短短的时间之中,充分了解眼前的这个男人。

    “研究对象?”宋融江的眼睛盯着苏回,又发出了轻蔑的嗤笑,他感觉自己被人当作了小白鼠,“我都是个要死的人了,你为什么觉得我会配合你?”

    那些东西都是存在于他脑中的,无论是严刑逼供,还是甜言蜜语都是问不出来的。他打量着眼前这个清秀的年轻人,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自信。

    苏回所答非所问道:“我之前就看过你的各种案件资料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还有警方录入的口供,庭审记录……”

    宋融江带着抵触道:“那你就看那些好了,上面都写的很详尽了,我全都招供了,现在没有什么好聊的。”

    苏回没说话,他把一份一份报纸摊开,出示在男人面前,在每一张的报纸上,都写着触目惊心的题目。

    《华都一名女子遇害》

    《变态杀人魔连杀两名女子》

    《华都又一少女失踪,疑似杀人魔再次犯案》

    《的士杀人狂魔宋融江终于落网》

    《华都出租车杀人司机一审获判死刑》

    《宋融江即将于一个月后执行死刑》

    报纸是苏回早就整理好的,按照时间顺序一字排开,宋融江拿起这些报纸,目光垂落下来,在那些字词上扫过,他不自觉地吞咽了一下口水,手有些轻微发抖,不是因为自责,而是因为兴奋。

    对于这些报纸,宋融江最初是完全没有关注的。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了一则关于自己罪行的新闻报道,那时候他感觉到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读着那些报道,他好像获得了加倍的快感,从此之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去搜索自己的新闻,查看别人对他行为的评价。

    报道上面的每一段文字,对于他犯案过程的描述,重温起来,都让他激动到战栗。

    前几份宋融江之前都仔细看过,他也曾剪下来收集,那些报道他熟悉到几乎可以背诵下来,后面的几份是他被抓以后才发表的,他也是第一次看见。

    苏回安静地等着宋融江看着那些新闻报道,他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他可以判断,宋融江看得很专注。

    宋融江看了一会抬头道:“原来他们是这么写的……”他皱了眉头,“不过……”

    “不过,你觉得,他们写的还不够多,又短,版面又小,还有偏差……”苏回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宋融江的内心想法。

    到了最后一条报道,是昨天最新的法治报,对于宋融江的事情已经只有小小的几行字,提及他将被判处死刑,而失踪女孩裴薇薇还在被寻找之中。

    媒体就是这么喜欢遗忘,追逐流量,无论是对偶像歌手还是对这些变态杀手,都是一样。

    苏回又点破了宋融江的欲望:“你想要更大的版面,更多的关注。”

    宋融江听了他的话,没有说话。那是他即便身陷牢狱,依然保有的虚荣心。

    他这一辈子,一直平庸,却不甘于这种平庸,想不到最后是在杀人这件事上出了名,只可惜都是恶名。

    然后宋融江看到了一旁的一叠照片,那是抛尸现场警方拍下的,他伸出手去,想要拿过照片仔细查看。

    苏回不动神色,伸出手把照片按住了:“你配合我,我可以和狱警打个招呼,给你留下一张物证照。”

    宋融江想要那些照片,那是他“回味”自己罪行的媒介。他收回了手,看向苏回,似乎还在最后犹豫,随后他双手抱臂:“你到底想要聊什么?”

    “聊一聊你的故事,你的成长经历。你是一位连环杀手,研究你,非常具有代表性,对犯罪学具有深远意义。”苏回冷漠而淡然地陈述道,“就我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你的口供还不太详尽,而写这些报道的人,更是不理解你的行为与内心世界。”

    宋融江无声地笑了一下,没有否认,他低头把玩着苏回放在桌子上的录音笔。

    苏回的目光认真,微散的双眸像是有蛊惑人心的魔力一般,他轻声道:“他们根本没有触及到真实的你。如果你就此死去,我想,对于你而言,也是一种遗憾吧。”

    “触及我的内心?”话说到了这里,宋融江似是有了点兴趣,“那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吗?”

    苏回点了一下头:“我想要试一试,我会把你写入我的论文里,对你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让更多人了解你……”

    也让更多的人提防这些禽兽。

    他需要通过与这位凶手的对话,探索光明尚未照到的黑暗之地。

    宋融江扬了一下下巴:“你如果能够给我搞到一盒烟,那我可以和你聊一聊。”

    这一点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苏回低头露出一个淡笑,平静而清秀的脸上显出了一分迷人之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