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人都是有点迷信的。祝穗岁考的这么好,大家一听都想要来沾沾喜气。
一听赚钱。
哪有事情比赚钱还重要的。
祝穗岁赶紧道:“妈你们都去忙吧,庆祝什么时候都能庆祝,我觉得你们今天就可以推出招牌饭,就叫做状元饭团。”
这波热度。
祝穗岁要自己吃上!
本来祝穗岁和陆兰序,都要去忙的。
不过祝家人不愿意,祝乐辰拉着罗一剪,直接跑到小吃店那边去了,衣服也放那边卖,还能帮忙。
一天下来,忙得腰都直不起来。
大家都是慕名而来的。
消息传的多,状元的饭,状元穿的同款衣服,大家都想要沾沾喜气啊。
果然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祝穗岁和陆兰序成了编外人员,这会儿也没什么地方去了,便直接回了家属院。
可哪里知道。
家属院的食堂也办了庆祝会。
祝穗岁和陆兰序晚上都喝了酒,等回了自己的小家后,风一吹,祝穗岁只觉得有点上头。
夜色下。
眼前的男人,格外的清风霁月。
祝穗岁借着酒劲,埋进了他的颈脖里,低声道:“兰序,所以我也是可以很优秀的。”
第421章
遍地黄金
考上高考。
对于祝穗岁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说是说不想太高调,可真的考到这样的成绩时,曾几何时,祝穗岁的自卑已经消散,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给的底气。
出生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可未来走什么样的路,却能通过努力去改变。
祝穗岁做到了。
她告别了前世的自己,真正的脱胎换骨。
一个自卑的人,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
陆兰序看着眼前的妻子,只是温柔的抚摸着她的脸颊,“穗穗,你本来就很优秀。”
这或许是祝穗岁的心病吧。
这酒喝的,祝穗岁胆子都大了不少,结果就是,第二天醒过来,她只觉得身体好像不属于自己了。
陆兰序的假期不多。
羊城的事情多,他后面还要去深市,近几年的事业规划,便都是在那。
陪了祝穗岁几日后。
陆兰序就要离开了。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祝穗岁,眼底带了几分歉意。
“穗穗,很抱歉……”
他好像又要食言了。
祝穗岁倒是接受良好,大概是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挺匆忙的,反而能理解陆兰序了。
果然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情做。
前世当全职太太,就容易想得多。
多半是闲出来的。
祝穗岁笑了笑道:“这次你回来,我已经很惊喜了,接下来我要去一趟深市,等到九月就要开学,估计事情也不会少,考古系要天南地北的跑,也是身不由己,就算你在四九城发展,我这边也不一定能确定,兰序,我们共同努力吧。”
说到这。
她顿了顿又道:“其实坐飞机,羊城和四九城也不远,大不了各自辛苦一些。”
这辈子,祝穗岁也没有再去想孩子的事情。
曾经她是很想要拥有一个,和陆兰序的爱情结晶。
不过现在,看缘分吧。
这种事情,总要两人都愿意,才是对孩子的负责。
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陆兰序眸色暗了几分,他摸了摸祝穗岁的脑袋,半晌后才道:“我会时常写信给你,你若是空闲,就打电话给我,还是那句话,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祝穗岁:“好。”
这样的祝穗岁,是令人欣赏的。
陆兰序能明显的感觉到,祝穗岁对自己的依赖,逐渐的剥离,她成长为了彻底独立的个体,她不再把所有的情绪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她,是闪闪发光的。
虽然陆兰序的私心,希望祝穗岁能像之前一样的依赖自己,让他感受到她全身心的爱,但是理智上来说,这样的祝穗岁,会过得更快乐。
作为丈夫。
他希望祝穗岁快乐。
做一切她想要做的事情。
而他能做的,就是站的足够高,在身后默默的保护她。
送走了陆兰序。
祝穗岁准备去一趟深市。
本来是想要和陆兰序一块去羊城的,但是那边打来了电话,陆兰序得立马归队了,时间上有点匆忙,只能前后走了,不过去深市这事情,也得陆兰序帮忙,他过去也能提早解决。
至于录取通知书不用操心,地址直接写了陆家,不怕有人搞什么破坏。
新闻都上了。
谁敢搞破坏?
祝穗岁相信还没有人胆子这么大,那不是给自己下套,而是找死了。
这一趟去深市,鉴于上一次的经验,祝穗岁觉得还是坐飞机的好,陆兰序那边有关系,能帮自己买机票,她就买了自己和吴温柔的。
本来是想要把祝乐辰和罗一剪的也买上。
两人的衣服这两天销量很好,很快一扫而空了,手里头的钱也翻倍了。
正打算着要不要直接开店做生意。
积累了一笔资金,最好的就是开店,能稳定住老客户,精准定位,这样大家想起买衣服,除了在百货大楼,还会想到在祝乐辰这边买。
而且摊位还要抢。
之前祝乐辰是小买卖,就没有什么人关注。
结果没想到,祝乐辰卖的很好,加上他长得好看,回头客的女客人特别多。
这不就有了点小名气了。
跟祝乐辰抢生意的人就多起来了。
还有的会暗中看祝乐辰怎么搭配的,然后去三哥那拿货。
三哥那的货很多,什么都有。
这也影响了祝乐辰的生意。
想来想去,都是赶紧开店的好。
就是找地址麻烦。
祝乐辰就想一边找地址搞装修,一边把货进来卖,这样两不误。
不过他又操心起了祝乐生那边,要是搞装修的话,肯定要资金,他要是把钱都投进衣服店里了怎么办。
听了二哥的的话,祝穗岁觉得他是有规划的,便道:“那这几个月就先别分红了,我这边也不缺钱,你也别操心大哥那边,我这里能解决。”
她手里的钱确实不少。
资产已经达到六位数了。
直白的说。
祝穗岁这点钱,可以玩转华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意。
有了祝穗岁这话,祝乐辰便安心去进货了,不过为了省钱,他和罗一剪都不愿意坐飞机,因此坐飞机的只有祝穗岁和吴温柔。
当天就到了羊城。
陆兰序安排人来接机,顺便还送上了办好的两张通行证。
前世的祝穗岁,去过已经发展好的深市,当之无愧的国际大都市,令人赞叹。
可这辈子,才刚开始发展的深市,到底是如何,祝穗岁并不知道。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
如今那片土地上的看似是黄土地,实际上却是遍地的黄金!
第422章
分析
深市和羊城是区分开来的。
用的是铁网区分。
不过现在管理并不严格,很多人看中了深市的蛋糕,又办不下来通行证,就开始抖机灵,往这个铁网潜入进去。
祝穗岁自然不需要如此,她手里是两张新鲜出炉的通行证。
没看到陆兰序来,祝穗岁猜测是他这会儿的事情多,她也就没有去找陆兰序,在羊城先找了个招待所住下来。
吴温柔自然疑惑,“穗姐,我们不直接去深市么?”
“不着急,等两日再说,我二哥和罗师傅过来后,我想看看深市那边有没有能快速挣钱的路子。”祝穗岁觉得总不能白来吧,赚钱这事情不丢人,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来一次赚一次了。
至今为止。
自己还没有联系上祝乐生,她觉得总要知道祝乐生在哪里。
这样才方便两人接头。
听祝穗岁这么说,吴温柔不由感慨。
跟着祝穗岁,是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能学,还能赚到额外的钱。
吴温柔在四九城待了大半年,赚的钱就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拿哥哥,完全可以在自己那小地方,直接造一套房子了。
以前吴温柔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每个月拿一百块的巨款,然后帮家里买一套房子,这样自己就很满足了。
本以为要很久,可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做到了。
不过吴温柔又不舍得拿出去了,不是不想给家里买,而是觉得这点钱,自己跟着祝穗岁久了,说不准能有很多的钱。
她是看着祝穗岁钱生钱的,当然这也是人家有本事,像是鉴宝这种,自己就完全不行。
幸好吴温柔能喝肉汤。
除了这个,祝穗岁还有很多的主意,人也聪明,吴温柔就想要跟着她一直挣钱。
吴温柔知道自己不聪明,所以才要跟着聪明人。
于是两人先住下了。
祝穗岁又去邮局给祝乐生打了电话。
这一次总算是接了。
电话那端的声音,有些失真。
“哪位?”
祝穗岁听出是自己大哥的声音,赶紧道:“大哥,是我,我是穗穗,我已经到羊城了,深市的通行证我也拿到了,你那边的情况如何?”
闻言。
祝乐生疲惫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喜悦,“穗穗,大哥这边挺好的,深市远比我想象中的要更有市场,我刚来的时候,大多都还是荒芜的,可短短这些日子,我就这么看着变化,相当于一天一个变化,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而且我发现来这里务工的人也不少。”
他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
祝穗岁都能感觉到,向来沉稳的大哥,如今都有点过于激动了。
不过她相信,每一个来深市的人,看到深市变化的,恐怕都会觉得震惊。
这是真正的华夏速度。
祝穗岁眼眸含笑,听着他说完之后,才道:“大哥,电话里很多事情说不清楚,这一回不仅是我来了,二哥也来了,他和罗师傅是来进货的,不过我想着深市是不是摊贩很多,你说在深市现在什么东西卖出去,是最好的?”
她打电话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这个。
祝乐生几乎是一瞬间,就听明白了祝穗岁的意思,他当即道:“吃穿住用,这些是深市所需要的,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天南地北的人得了消息,跑到这里来打工,去年挣了钱的人,回了村里后大肆炫耀了一番,过完年就带着村里的青壮年来闯深市了,他们的介绍费,就是五十块一个人,互惠互利的事情。”
“人一多,自然需要吃饭,很多人不是合同工,都是小工,做的是散工,不包饭的,需要自己做饭或者买饭,我觉得要是在这里卖饭团肯定很挣钱,穿也是,虽然是在工地上,可不代表就不需要衣服了,反而更换磨损的频率很高,我觉得他们会需要物美价廉的衣服和鞋子。”
“住这一块,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我看都是不包住的,很多人都是找附近的村户租房子住,这个我想的是,要是能跟这些村民谈好,咱们收取中间的差价,帮这些工人解决住的问题,也不是赚不到钱。”
“还有就是日用品这一块,消耗的还是很快的,现在已经有人在摆摊了,我看生意都很好。”
祝乐生有条有理的,把自己在深市看到的一切,全都和祝穗岁说了一遍。
不得不说。
祝穗岁都感慨,自己这个大哥,脑子是足够聪明。
而且很会分析情况。
他说的这些,都是他这段时间发现的。
普通人能发现一件,就已经是发财的迹象了,而祝乐生是把每一个人平时的生活,全都给观察了一遍。
这才得出了结论。
祝穗岁想了想道:“大哥,这样吧,我应该三天后过来,你给我个地址,我到时候直接过来找你,这几天里,你帮我去看个地方。”
祝乐生一口答应,说了自己的地址之后,就仔细的记录下来了祝穗岁说的地方。
虽然不解,为什么自己亲妹子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和姚玉这段时间在这里,只觉得眼花缭乱,想要入驻工程这行,招人这一块还算是简单,毕竟只要来一个农民工,就代表了整个村子的青壮年。
祝乐生和姚玉都倾向于赚大钱,小打小闹没有意思,那么是成立建筑公司,还是说承包其中一个环节,那都是需要商量考虑的。
深市需要人,需要建造,需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