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1章

    冯彩娥“好好好”地点着头,她现在六神无主,自然梁春宜这个专业的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因为两家的男人中午都没回来,梁春宜帮着冯彩娥把余腾跃送去了医院。

    不过她没有一直陪在医院,送过去之后就回来吃饭了。

    下午下班,梁春宜刚到家,冯彩娥就过来了,手里还拿着各种菜,还有点心和糖果。

    梁春宜赶紧拒绝:“嫂子你这是干嘛呢?”

    冯彩娥:“你今天帮了我大忙了,小跃的腿医生也夸你处理得好,没有受到二次伤害,以后的恢复也会更好。而且我还要请教你药膳方子呢,你不收下,我哪好意思问你啊。”

    梁春宜:“菜可以收,点心和糖拿走,太贵重了。”

    冯彩娥:“留着让乐宝和吉宝吃,我家也没人吃这些。”

    “嫂子。”梁春宜皱眉。

    冯彩娥不和她继续啰嗦,直接把东西塞吉宝和乐宝的怀里,梁春宜要去拿过来,被她拦住了往旁边走。

    “你不许跟小孩抢吃的啊,现在你先和我说说怎么做药膳,我还没做过这玩儿意呢。”

    梁春宜:“不难的,有方子,我给你写下来。你按照方子上写的量,把药材和食材按照顺序放砂锅熬炖就可以了。”

    冯彩娥拿着方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不认识字,等我家老余回来,我让他念着给我做。”

    梁春宜却又拿回了方子说:“是我的错,我重新写给嫂子你能看懂的方子。”

    梁春宜拿着笔,把药材和食材画成冯彩娥能看懂的模样,然后标上顺序和用量,又教给冯彩娥这些怎么认。

    “嫂子,数字你能看懂吗?”

    冯彩娥:“这个能,我识数。”

    第236章,爸爸妈妈的电话

    余政委回到家时,就看到自己媳妇拿着一张纸,对着炉子上的砂锅,嘴里念念叨叨地,从桌子上拿一样食材丢进去,再拿样他不认识的丢进去。

    “你这是干什么呢?”

    余政委好奇地凑过去:“做个饭跟搞研究一样。”

    “吓!”冯彩娥吓了一跳,拍拍胸口没好气瞪余政委一眼:“你怎么走路也没个声,吓我一跳。”

    余政委:“是你研究这张纸太专心,这是什么?”

    冯彩娥把纸递给他:“给你大儿子做药膳呢。正好你回来了,再给我念一遍这方子上写的内容,春宜教给我的,我刚刚被你一吓全忘了。”

    余政委:“那肯定是你本身就没记住,别就知道怪我。小跃怎么了?怎么喝起药膳来了。”

    冯彩娥:“还不是你太忙了,我让小跃帮我上楼收菜,梯子断了,他从梯子上摔下来,左小腿摔骨裂了。”

    余政委眼里立马涌上担心:“我去看看。”

    冯彩娥拉住他:“小跃刚刚睡下,你先教我怎么做药膳。”

    余政委给她念方子,在她把所有食材和药材放砂锅里后,他问了句:“这是医生给的?”

    冯彩娥将方子拿过来:“不是,是春宜给的。我跟你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咱得好好感谢春宜,要不是她先帮小跃处理了伤口,又帮我把小跃送去医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我真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

    还有这药膳方子,人家直接免费就给了,什么都不要。我哪能干这样的事,我就送了些菜还有点心啥的送她家了。”

    余政委:“你做得对,是得好好感谢人家,帮了我们这么大忙。”

    冯彩娥:“我想着等小跃伤好点了,请她们一家来吃个饭,你觉得怎么样?”

    余政委:“可以,正好用庆祝小跃康复的理由。”

    *

    家属院的高中生多了,矛盾也就多了。

    特别是现在高考还没有恢复,家长们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发愁,包括冯彩娥。

    她拿着针线活在梁春宜家里纳鞋底,手拿着针快速在鞋底穿着,嘴里发愁地和梁春宜说:“咱家属院大部分孩子都是要送去当兵,要不然就是找个工厂上班。原本我和老余想的也是送小跃去当兵。结果你看,招兵的时间就剩一个月截止了,小跃这腿一摔伤,肯定赶不上这批新兵了。”

    说着,冯彩娥又叹口气:“其实进厂也可以,但现在的厂子多难进啊,一个萝卜一坑,我家老余又是极讨厌走后门的人,小跃靠自己想进厂子,除非他考试能过,不然根本不可能进去。”

    梁春宜:“那就只能多关注点附近的厂子,有招工人考试的,就让小跃立马去考。嫂子,你让小跃在家里好好学习,他高中学的最好都复习一遍,万一考试考到了呢。”

    冯彩娥一拍大腿:“你说得对,现在他天天在家也没啥人,正好多看看书。”

    *

    家属院的高中生多了,打架的也多了,梁春宜经常看到家属院的一景,就是十八九岁的少年,被他们妈妈揪着耳朵骂。

    乐宝和吉宝还和梁春宜说,他们是乖宝宝,才不会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整天犯错呢。

    梁春宜倒是知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但具体的日期她不知道了,只记得应该在十月份。

    她是不准备再高考一次体验大学的,大学生活她前世体验过了,而且以她现在的医学能力,去了学校,学校也没啥可教她的了。

    因此,梁春宜就不再关注高考恢复的事了。

    结果她接到了她爸爸妈妈打过来的电话。

    “春宜。”

    “爸爸,你和妈妈最近怎么样?学校现在应该放假了吧。”

    梁文正:“放假了,但是我和你妈妈天天忙着呢,学校百废待兴,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梁春宜:“那你和妈妈注意身体,干工作也不要熬夜,好好照顾好自己,我给的调养身体的药,吃完了和我说一声,我再给你们寄。”

    梁文正:“好好好。对了春宜,最近你好好看书没?”

    梁春宜:“医书天天都看。”

    梁文正沉默了下继续说:“除了医书之外,还会看看其他的书,不过还是医书居多。”

    梁文正:“我记得之前你不是有套高中的课本,记得没事也看看。”

    梁春宜心里立马猜到了,她爸爸应该知道了些关于高考可能恢复的消息内幕,但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要恢复了,因此和她打电话时,才只会隐晦地提醒她一下。

    梁春宜心里暖洋洋的,不管她在哪里,依旧有人关心她,操心她的未来,这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心里幸福。

    “我知道了,爸爸。”梁春宜的语气十分愉悦。

    梁春宜又和她妈妈说了会儿话,最后才挂断电话,回家时性心情也极好。

    吉宝和乐宝这会儿已经放了暑假,每天在家属院里疯狂地跑着玩,因为经常在外面晒,人已经黑了一圈了。

    “妈妈,妈妈!有老师的信!”

    梁春宜刚喝口水,乐宝拿着一封信,如离弦的箭的一样,从门口朝她奔过来,她赶紧把杯子放到一边,接住了乐宝。

    “钟老的信吗?”

    乐宝“嗯嗯”点头:“是的。”

    吉宝这时候也从外面进来,头上热的都是汗,还一本正经和乐宝说:“妹妹,下次你别跑这么快了,容易中暑。”

    乐宝:“我想快点让妈妈看到老师写的信嘛。”

    梁春宜拆开信,信的内容和之前的差不多,是给吉宝乐宝布置的作业。

    但是在信的最后面,钟彦清写的是让她不要放弃学业,把以前学过的高中课本掏出来,多看看。

    梁春宜惊讶地看着信的内容,没想到钟老会专门写信提醒她这个。

    她和钟老其实关系没有近到能提醒这样关键信息的地步,因此梁春宜又意外又感动。

    她感谢钟老的方式,就是更加严格督促吉宝和乐宝完成钟老布置的任务。

    吉宝乐宝:其实并不想被督促。

    第237章,看病

    “春宜。”

    梁春宜抬头,储妈妈和朱哲妈妈居然一起来了她的诊室。

    她笑着让她们坐下。

    “是觉得哪里不舒服?”

    储妈妈:“嗐,以前你不是说过擅长看妇科吗?我就想让你给我看看,我下边总是痒,夏天的时候异味很重。”

    朱哲妈妈也连忙跟着说:“我也是有点不舒服,小便时还会疼。”

    梁春宜:“成成妈妈,我先给你把下脉。”

    给两个人把完脉之后,梁春宜又带她们进入里面,检查下面。

    “你们都是阴道炎,并不算严重,调理一下就好了。”

    储妈妈和朱哲妈妈都松口气。

    “你是不知道这个毛病多折磨人,在那个位置,我又不好意思和别人说。”

    梁春宜:“不用不好意思的,这个和其他病一样,在医生眼里没区别的,讳疾忌医,很大可能导致病更严重,更不容易治疗。”

    储妈妈:“你说得对,但我也就是和你认识,你又是女医生,不然我俩还会拖着。”

    梁春宜把方子递给两人:“你们俩的方子不一样,因为你们的炎症是不同的。这个是熬出来喝的,这个煮好之后洗下面。”

    梁春宜教给她们怎么熬,喝一副方子可以熬两次,药也是一天喝两回。

    “这是一周的药,一周之后再过来找我复查。”

    “好好好。”

    “对了,这个时期,就不要再同房了。好了之后同房,也要男方先洗干净下面,因为女性妇科疾病,大多是和男性同房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没有讲究卫生,平时注意一下,勤换洗内裤。”

    梁春宜又说了些注意事项,储妈妈和朱哲妈妈“嗯嗯”点着头,对她逐渐信服。

    出了诊室门去抓药,储妈妈抓着朱哲妈妈的手说:“春宜给人看病的样子好专业啊,我感觉她挺厉害的,我一些小毛病都看出来了。”

    朱妈妈:“人家能进军区医院当医生,肯定有几把刷子的。”

    储妈妈:“之前大家都说她是蹭了陆旅长的光,我其实也想过这个。后来了解过春宜后,我就觉得她不是这样的人,现在看来,我想的是对的,人家就是靠本事进来的。”

    *

    “春宜,我听说成成妈妈找你去看病了,你还给人治好了?”

    储妈妈过来找她看病都过去半个月了,第一次复查就没啥事了。

    她点点头:“她问题不大的。不过嫂子,你怎么知道这个的?”

    梁春宜好奇地看着冯彩娥,她没有和人说过储妈妈和朱妈妈来找她看过病,这是病人的隐私。

    冯彩娥:“你不知道啊,成成妈妈还有朱哲妈妈,现在天天在家属院里说你医术多好多好,我也听到了。”

    梁春宜:“那是因为我把她们的病治好了。病人痊愈了,对于医生的评价,都会是夸赞。”

    冯彩娥:“那你也很厉害,像我,字都不认识,更别说会其他的了。我就佩服你们这些识字有本事的女人。”

    梁春宜:“嫂子,你这话就不对了,你把自己看得太低了。你看你把家里每天都收拾得那么干净,做饭也好吃,菜园子也侍弄得好,人更是善良热情让人喜欢,这都是你的优点。”

    冯彩娥不好意思地捧住脸:“我真有你说得那么好。”

    梁春宜很真诚地点头:“对,我就很喜欢和嫂子待一块儿。”

    冯彩娥高兴地“哈哈”笑起来:“弟妹,我也喜欢跟你在一块儿,你和家属院其他认字有工作的不一样,她们看不上我这种不识字的大老粗。”

    这话梁春宜没办法接,她笑着说:“嫂子你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也有缺点,我就不会做饭,所以嫂子你不用自卑。”

    冯彩娥被她哄得脸上的笑容落不下去:“春宜,和你说话真高兴。其实我还有件事想问问你。”

    梁春宜把倒好的茶给她推过去,自己喝一口:“什么事?”

    冯彩娥左右看看,确定没有其他人,小孩子在屋里玩,她指着自己左侧的胸说:“我老是感觉这里疼,不知道为啥。”

    梁春宜手中的杯子放下了,看着她说:“嫂子,你进屋来我看看。”

    梁春宜先给她把脉,又用手摸了摸她的胸,然后道:“嫂子,你左胸有个小肿块,就是结节,另外你双胸都有乳腺增生,所以才会疼。”

    冯彩娥一听这个,被吓到了:“结节?严重吗?”

    梁春宜:“嫂子,别怕。你的结节很小,能调理好。乳腺增生也是很常见的,不少妇女都有,平时注意就好了。”

    冯彩娥:“我怎么会有这病。”

    梁春宜:“你平时喜欢生气吗?”

    冯彩娥点头:“会,家里的小孩,还有老余做的事不行,我的火就忍不住上来了。”

    梁春宜:“有时候你还会生闷气对吧。”

    冯彩娥“嗯嗯嗯”点头:“神了,你咋知道的?”

    梁春宜:“因为从你的脉象看,你肝郁气滞,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情绪容易烦躁、生气、可能时不时想到一些事,还会情绪低落,想哭。”

    冯彩娥:“你说得都对,是这样。”

    梁春宜:“你这个病并不难治,我给你推荐个药,军区医院里面就有卖的,先拿一个疗程吃,吃完再来找我看看情况。”

    冯彩娥:“你不给我抓中药。”

    梁春宜笑了:“嫂子,看病要对症治疗,不是非要开中药,你的病这个药足够了,不需要其他的。”

    梁春宜说完药名,冯彩娥认真记下来。

    而这个药,就是梁春宜之前研究出来,治疗乳腺疾病的药,正对应冯彩娥的病症。

    冯彩娥很听梁春宜的话,回家后立马去军区医院买药。

    回到家后,她吃过午饭吃药,余腾跃跳着从屋里出来上厕所,正看到她吃药。

    “妈,你吃的啥药?生病了?”

    冯彩娥:“没啥,你腿还没好,你出来干啥呢?赶紧进屋躺着。”

    余腾跃:“妈,我躺得骨头都疼了,而且你天天让我看书,我都看得头疼,你让我出来走走吧。”

    冯彩娥:“我扶着你。你说外面这大太阳这么晒,你出来是透气呢还是准备把自己晒焦呢?”

    刚走出屋门,冯彩娥就觉得晒得脸疼,忍不住说余腾跃。

    余腾跃感受了两秒盛暑太阳的威力,立马屈服:“妈,咱们还是进屋吧,我在堂屋透气就行。”

    冯彩娥又把他扶回去:“透气吧,透会儿赶紧回屋学习。”

    余腾跃:“妈,我学啥啊,我都毕业了,学那没用。”

    冯彩娥:“咋没用?今年你又不能去当兵,进厂就得考试,你不学你咋考进去?你陆姨说了,只要好好学习,一次考不进,两次考不进,第三次总能考进去,不学习啥会儿也考不进去。”

    余腾跃:“我不想学了,我学得头疼。”

    冯彩娥从桌子上抽出来鸡毛掸子,在空气里“唰唰”甩了两下:“这话你再给我说一遍?”

    余腾跃咽了口口水:“我再说一遍就一遍!不就是学习吗,有啥难的,我学!”

    冯彩娥的鸡毛掸子都甩出去了,又强行收了回来:“给你十分钟透风时间,十分钟一过,赶紧给我学习去。”

    余腾跃半死不拉活地说:“知道了,妈!”

    *

    梁春宜又接到了电话,这次是她老师张老打的。

    “老师?”梁春宜觉得有些惊喜,但又有些担心:“老师你和师娘身体怎么样?打电话什么事啊?”

    张老:“我俩身体都好。老钟不是给你寄了封信,看了没?”

    梁春宜:“我看了。”

    张老:“你咋想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