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9章

    死亡,就像这骊山陵的工期一样,距离他似乎越来越近了。

    秦始皇无畏任何事,除了死亡。

    如果说,几年前寻仙求药只是顺手为之的话,从这次出巡起,秦始皇开始将它们视为极重要的事!

    既然月氏已经扫平,通往西域的道路已打通,秦始皇便让乌氏倮派商队前往楼兰,开始一点点探索访问西域诸国,同时寻找“西王母邦”和“昆仑之墟”的下落。

    西方如此,东方秦始皇也不欲落下,毕竟方术士们讲述的成仙理论,虽不如西王母,但依旧很诱人。

    皇帝虽然心中仍有怀疑,但万一是真的呢?

    泰山封禅,儒生诽谤一事,让秦始皇意识到,想要真正的统一天下,少了十年二十年恐怕很难,但他还有那么多时间吗?

    对不老不死的渴望,随着年岁日益增长,身体日益不适,变得越来越迫切……

    迫切到,任何敢在他面前否定不老不死,否定神仙鬼怪的人,都会被皇帝嫌弃冷落。

    反之,像安期生等充满神秘的方术士,秦始皇不再嗤之以鼻,这老翁是有些能耐和本事的,他为秦始皇讲述了方仙道求长生的可能性,还极力臣,以及安期生、卢生、韩终等方士,跋涉数百步,终于走到了大石碑下,这才看清,上面已经被风吹雨淋,有些掉色的三个大字:

    “天尽头!”

    这里给人的感觉,的确像是天地的尽头,立于悬崖之上,眺望茫茫海波,秦始皇长舒了一口气,看来,他的心情已从等待海市蜃楼不得的失望里好转过来。

    随行的其余人,却各怀心思。

    卢生在打量着黑夫,他认为此人才是方术士的大敌,一直在防备黑夫会使绊子。但这一路上来,黑夫却没有贸然进谏,或许是他知道,皇帝已对此事入迷,当面说什么寻仙求道不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吧。

    他也没满口胡话,说一些自己根本无法解释清楚来源的故事,来混淆视听。

    胶东不是陇西,这次黑夫身边,没有老巫雅来帮他背书。

    同样的事,从不同人口中说出来,效果大为不同,譬如蓬莱仙山等事,由安期生来说最妙,因为他名声在外,你换个人来说,便大打折扣了。

    所以黑夫看上去格外沉默,使得韩终低声对卢生道:“这黑夫郡尉,当初与吾等合作多好,然皇帝听千岁翁之说后,已决定要在东海寻仙了……”

    但卢生却不认为己方已经完全获胜,也不认为这黑夫已经全然放弃,方术士的计划,还差最后一着,他们才能抵定胜局,让皇帝支持出海寻仙之事。

    于是,乘着这恰好好处的氛围,方术士们开始向秦始皇请求,可以去琅琊,祭祀四时主,在那多待一段时日,待到明年开春,乘坐楼船出海,寻找三仙山!

    这是一个阴毒的调虎离山之策,胶东是黑夫的地盘,很多事情在这是不好办的,但琅琊就不同,那儿才是方术士新的大本营,他们的谋划,他们对秦始皇的建议,黑夫鞭长莫及……

    这时候,默然良久的黑夫终于说话了,他出面禀道:

    “陛下,海寇尚盘踞于齐地诸郡海岛之上,不时袭扰沿岸,如何能安心寻找仙山?再者,大海淼淼,风浪巨大,一旦迷失,难以返航。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提议之人,真乃居心叵测!”

    “扫灭海寇,肃清海岛,这不是胶东郡守份内的事么?”

    卢生见黑夫入套,心中冷笑,立刻进言道:“陛下,不妨就先请胶东郡守开春之前击伐海寇,臣等再奉陛下出海不迟!”

    秦始皇皱起眉来,看向黑夫:“开春前扫清海寇,黑夫,你能办到?”

    “恐怕不行。”

    黑夫如实禀道:“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齐亡时,雍门司马以齐舟师入海,给朝廷没有留下片板,过去几年,诸田一直与其暗中往来,供给钱粮。海的另一头,又有东夷君长沧海君,收纳六国遗士,日夜妄图复国……与之相比,胶东船、兵皆不足,想要彻底肃清海寇,非一年半载不可!”

    “那朕就给你一年!”

    秦始皇不是个耐心的人,他冷面道:“一年内若盗寇未扫,那胶东郡守,可以换一人来当了!”

    “唯!”

    皇帝随即看向幸灾乐祸的方术士们:“胶东郡守说大海淼淼,舟船容易迷失,秦舟师也从未深入其中,汝等有何应对之策?”

    卢生连忙道:“海上方位之类,臣等正要向陛下推荐一人,有此人在,茫茫大海上,也绝不会迷失方位。”

    “何人?”

    “琅琊人,徐市!徐市亦是方士,然学的却是望星辨位之术,曾出海数十次,他可作为向导,携童男童女,出海为陛下探路。”

    卢生指着成山角的海道:“陛下,徐市今日便要从琅琊过来拜谒天颜,午时便能乘船抵达!”

    “善。”秦始皇面色稍好,便在亭中稍坐,也想看看那徐市是怎样的人物。

    安期生、卢生二人相望一眼,暗道他们计策已经完全成了!韩终则眼中带着讥诮,看着黑夫默默退到一旁,这个皇帝陛下的宠儿,今天可威风扫地。

    张苍见状大急,过来焦虑地说道:“黑夫,你果然与我一样,也只是诤臣而已,这不就直接跳进了方术士的圈套里去了么?若是一年内无法肃清海寇,那你岂不有罪?”

    黑夫却不当回事,笑道:“我有罪,那是一年之后的事,但某些人的罪,却是须臾之间……”

    张苍莫名其妙:“此言何意?”

    黑夫抬起头看着日头,笑道:“方术士的计谋是一环扣一环,先让卢生、韩终等人怂恿陛下东来,安期生早早准备,藏身芝罘岛,以三仙山游说陛下,最后,再让能将出海变成现实的徐市驾船飘然现身,让陛下信之不疑。如此一来,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矣,只可惜啊……”

    “只可惜这样的棋局,一个点不到位,则满盘皆输,方术士们算的太精明,太细致,却容易忽略,若徐市出了什么意外,该如何是好……”

    很显然,这意外和他黑夫有脱不开的关系,黑夫看向面带得意,觉得一切都在他们掌握中,伸长了脖子望海盼徐市抵达的方术士们,压低声音,对张苍道:

    “我就这么说罢,但别说今日午时,就算是明日午时,那徐市,也绝对到不了!”

    “说海市却海市不出现,吹徐市徐市也失期,真以为咱们这陛下是好脾气,容得人三番五次戏弄?这不是欺君之罪,还能是什么!?”

    第0534章

    天无尽头

    “各位壮士,可否将我头上的麻袋取了,闷得慌。”

    眼前视线被麻袋遮住,但渐渐隐去的光线,还有脚下硬邦邦的砖石告诉徐市,他们大概在一个地牢里。

    这不知道是徐市第几次出言央求了,他记得,自己是在琅琊郡城前往码头“琅琊台”的路上遭到劫持的。

    那群袭击者全副武装,却动作迅敏,心狠手辣,将徐市的手下毫不犹豫地杀死,唯独留了他的性命。还将一种喝过后昏睡不止的迷药灌进他口中,让他在狭小的空间里睡得没日没夜,待醒来时,已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不管怎样,徐市都明白,成山角之约,自己是注定赶不上了。

    徐市字福,琅琊人,从父亲徐平那代人起,他们家就是方术士。方术士的圈子,其实很小,徐平曾事赵平原君、长安君等人,卢敖则是徐平之徒,又教导了徐市。

    不过,徐市和一般方术士不同,他是真在海上讨生活的,在望星辨位的能耐上,不亚于齐地最老道的渔夫。毕竟寻仙之事,不可能总靠着岸,一旦离开海岸,对方位的判断,就得依靠他这样的望星者了。

    这亦是卢敖极力将他劫持他的人,却一言不发,沉默得像是一把把冰冷的剑,只是推攮着他,步入这牢狱中,让他一屁股坐在稻草堆上,手还被上了枷锁。

    窸窸窣窣的说话声,一个人影站定在徐市面前,拍了拍他,笑道:“徐先生,得罪了。”

    “汝等是谁?”徐市抬起头,出言询问。

    “谁?”

    那中年汉子哈哈大笑:“自然是海寇!沧海君、雍门司马、田都,专杀你这种投秦的齐人,你难道没听说过?”

    “海寇?”

    徐市却也笑了,以上几位“海寇”的头目,可是他的老熟人呢,这次方术士进言秦始皇帝,搞什么海外求仙,也与沧海君等人有脱不开的关系。

    但这些隐秘都不能说,徐市只能说出,自己最起码的判断……

    “在琅琊,在胶东,哪会有说一口南郡口音的海寇?没猜错的话,诸位应该是胶东郡守的门客吧!”

    一阵沉默后,被识破了身份的共敖哈哈大笑了起来。

    “徐先生真是厉害,事到如今,也不怕你知道,我家郡守半年前便盯上了你(见498章),让人小心窥伺。你的一举一动,郡守可关心着呢!如今还特地派我来拿你。”

    “以胶东郡守的地位,让手下装作办事的官吏,出入自然有符节,关梁都不会阻拦搜检,没猜错的话,我如今已身在胶东了吧?是在即墨?”

    徐市一边说一边摇头:“不对,不会那么快,也不值得冒险将我带到即墨,我听闻,胶东郡守在琅琊、即墨中间的不其乡筑小邑,欲兴一渔港,我大概被带到了这吧?”

    “徐先生真是聪明。”

    共敖鼓掌,并一把拿下了徐市头上的麻袋套,让他能够大口大口地呼吸,但在这昏暗地牢中,依旧看不清共敖的脸。

    这是共敖仅有的仁慈了,沉重的牢房门被合上,徐市挣扎着想起来,却只听到共敖渐渐远去的声音,从门缝里传来:

    “午时已到,但你今日,哪也去不了!”

    ……

    “天都快黑了。”

    眼看日头渐渐西落,秦始皇满脸怒容地起身,看向慌乱成一锅粥的方术士们。

    “徐市何在?”

    “陛下,徐市他……”

    侯生满头是汗,按照约定,徐市早在昨日,就该抵达成山角附近,只等午时一到,便驾船飘然出现,但左等右等,却没看到半个人影!

    徐市半路翻船了?徐市忽然不想来了?不管方术士们找什么理由,都没用了,秦始皇是极其骄傲的人,这世上都是别人等他,从没有他等别人的时候。

    今日若不是安期生说什么“徐市或是半路遇到了海市蜃楼,入了仙山”,秦始皇这才多等了几个时辰。

    但他们知道皇帝的时间有多么宝贵么?车驾后面拉着的一摞摞奏疏,还等着陛下挑灯批阅呢!

    计划被破坏,时间被耽误,这在秦始皇眼里,死罪都不足惜!

    皇帝阴着脸一言不发,丞相李斯见此情形,知道秦始皇恼到极点了,立刻冷笑地扫视众方术士道:

    “安期生曰成山角有海市蜃楼,然今日却不得见,卢生言徐市午时将来拜谒,然徐市亦无踪影。叶廷尉,按照律令,这算是何罪?”

    叶腾不紧不慢地说道:“丞相,黔首服役失期尚且有罪,何况徐市失的是天子之期!已犯欺君之罪!罪不可赦!至于卢生等辈,也皆有妄言失信之罪,可连坐罚之。”

    方术士们面色惨白,唯独卢生依然不死心,依旧盯着海上,这时候看到一叶扁舟划过海岸,朝成山的码头靠来,才道:“船来了,是琅琊的船,陛下,这或是徐市!”

    但船上却非徐市,而是琅琊郡守派来的人,禀报说,徐市在去琅琊码头的路上,被人所劫,等琅琊官府派人赶到案发现场时,已不知所踪……

    “被人所劫?”卢敖立刻看向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胶东郡守黑夫,但却又不敢当面指出来。

    黑夫倒是十分淡然,分析道:“这或是海寇所为。”

    “何以见得?”卢敖反问道。

    “反贼海寇闻徐市欲为陛下寻仙岛,求长生,自然欲杀之而后快,那位徐先生,现在恐怕凶多吉少啊……”黑夫摇头晃脑地说道。

    卢敖觉得八成不是海寇,而是黑夫所为,但却有苦说不出。难道还能当面披露,他们和那些“海寇”也有往来不成?只能打碎牙和血吞,说道:

    “陛下,此举是与陛下长生之道为敌,定当令官府追拿,好好寻找徐市下落,抓到罪魁祸首才行……”

    “够了!”

    但秦始皇这会的心思,早就不在那徐市,甚至不在求仙上了,他只觉得,自己今日在这,做了一天的愚夫!

    今天的事,虽说是那徐市遭人劫持,但总的看下来,连续让他失望的方术士就三个字:不靠谱!

    依靠这些人去寻找仙山,求、长生,真的可靠么?

    秦始皇越想越气,最后下令道:“令官府寻找徐市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此外,朕对方术士优宠太过,使彼辈恃宠而骄,屡屡失期,夺去先前所赐爵位,以庶民的身份继续做事!”

    “陛下!臣等……”卢生、韩终二人是彻底傻了眼,还欲再辩,但秦始皇不耐烦地一摆手:

    “让方术士都下去,朕暂时不想再看到汝等!”

    ……

    等方术士们灰头土脸地告退后,眼看秦始皇气还未消,谁也不敢再提这件事,唯独黑夫上前道:“陛下,出海寻仙之事,非一朝一夕可成,故有无徐市,其实无碍……”

    秦始皇瞪了他一眼:“此言何意?”

    所有人目光看向黑夫,却听黑夫诚挚地对秦始皇说道:“陛下昔日在陇西时,说要寻找西王母邦,但并不打算像周穆王一样,带着一批人远赴绝域,那是抛弃天下的不负责之举。陛下说,绝不会离开大秦的疆土半步!”

    “现如今,陛下若按照方术士所言,贸然乘船入于东海,寻飘渺无踪之仙山,这与当年周穆王弃国入西域,有何异哉?不妨就按先前说的,给臣一年时间,先肃清沿海盗寇,伏胶东之恶波,待这片海也变成了大秦的内湖,探明了航道,陛下再莅临胶东,派人行寻仙之事不迟啊!”

    秦始皇颔首不语,良久后才道:“朕听叶廷尉说,汝妻又有身孕,而这第二子之名,卿打算取为‘伏波’?”

    “正是如此。”黑夫顿首。

    “伐匈奴则取为破虏,平海寇则取名为伏波……真是忠于职守啊。”秦始皇感慨良久,将黑夫扶了起来。

    “相比于难做大事的方术士,卿才是大秦的忠士,才是能成事的纯臣!”

    听闻此言,黑夫连忙称谢,李斯出言赞同,赵高和弟弟赵成对视一眼,意味不明,叶腾笑着捋起胡须,张苍则长长松了一口气。

    秦始皇心意已决,他再度看向成山角那“天尽头”的石碑:“这是谁所立?”

    李斯博学,回道:“陛下,是齐闵王时东巡至此所立,齐闵王以为,成山角便是齐疆域之东界,亦是已知天地之尽头。”

    “小器,田地真是小气。”

    秦始皇直呼齐闵王之名,摇头道:“按照常人理解,此处以东,再无陆地,的的确确是华夏的东界。”

    “但他们错了!”

    在浪涛声中,秦始皇宣誓了对那遥远海平线的主权:“《秦颂》中说的,是东有东海,而不是东至东海!”

    他看了李斯一眼,下令道:“丞相,让人将这石碑上的字抹去,改为秦篆。”

    李斯应诺:“陛下,当刻何字?”

    “在天尽头里面,只加一字。”

    秦始皇傲然道:“天无尽头!”

    “就像朕的疆域一般,也不会以海岸为限,海中仙岛,未知的其他九州,亦要一一探明,将其变成秦之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大秦的天,是没尽头的!”

    群臣都赞不绝口,说虽然只改一字,然而气魄格局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黑夫提醒了他,当年说要开通西域,寻找西王母邦时,秦始皇说了,打过去!

    东边也一样。

    蓬莱?瀛洲?方丈?若真有的话……

    “打过去!”

    “陛下雄才大魄!”无人敢反对,所有人都在拍手叫好,不管这海上开疆现不现实,所有人都在恭维谄媚。

    唯独黑夫恭贺之余,却心中一叹。

    “绕了半天,我还是没能脱离这‘抱薪救火’的怪圈啊!唯一的区别是,我与方术士们,谁来主导此事!”

    第0535章

    智臣

    “会稽乃大郡,任君为会稽尉,如今却因我之故,调到胶东来,实在是过意不去。”

    十一月初时,秦始皇一行结束了成山之旅,回到了腄县休整,同时宣布了一项新的人事调命:带着楼船北上护驾东巡的会稽郡尉任嚣,改任胶东郡尉,作为黑夫的副手,共同负责一年内扫清海寇之事,所辖舟师与楚越楼船之士,也一并在胶东服役……

    于是,黑夫与这位比自己大了将近二十岁的新同僚,好一番商业互吹。

    任嚣也是官场老人了,他连道不敢:

    “郡守说笑了,会稽虽大,人口也众,但终究是吴越蛮荒之处,岂能与胶东中原海东大郡相提并论?更别说陛下对平定齐地海寇如此重视,任嚣这次调任,实乃高升,高升……”

    二人一阵互吹后,黑夫也算了解任嚣的过往,此人和尉屠睢一样,都是楼船将军起步,在王翦灭楚的过程里,立了不小功勋——灭楚的那场仗范围太大,黑夫大概只打了十分之一的仗,更错过了入江东的大战,所以和他一样立功升爵的将领不在少数。

    任嚣便是如此,经过渡淮、渡江等一系列战役后,他已经成了秦朝将军里玩水战,仅次于尉屠睢的宿将。

    “王老将军平江东后,又令我帅俘获的舟师渡过浙江,降服诸越这是任嚣最为得意的一段功劳,原来,虽然越国早就被楚灭亡,但楚国对钱塘江以南地区无法有效控制,于是便允许越王勾践的子孙后代继续在那做“越这就像是秦允许巴郡、南郡的巴人保留部落,首领号称君长一般。不过,那些个越君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除了较为开化的于越外,更往南的东瓯、闽越,更是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会稽有两位郡尉,一个管陆上,一个管舟师。越人剽悍难驯,常入山林江湖为盗,甚至有逃到东海岛屿上的。东瓯闽越两邦有宿怨,常械斗,也在水上厮杀,有时候会波及会稽越人。我在会稽数年,对付这些盗寇,倒也算得心应手……”

    黑夫笑道:“既如此,胶东缺的就是任君这样的楼船将军,我虽出身行伍,但在岸上厮杀布阵还行,要我入海与人战斗,实在是太为难了。”

    对任嚣调任胶东,黑夫还是持欢迎态度的,打仗不是过家家,专业的事情得专业的人来干,这与掌握后世知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黑夫对水战一窍不通,上了船,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腩,再者,郡守也没有直接掌握兵权的资格。

    “那任君以为,剿灭胶东海寇,应从何做起?”

    任嚣道:“当分三步走,其一,让楚越会稽的楼船之士熟悉水文,加以训练。其二,水陆相合,在盗寇登岸寻粮时,一举歼灭,削弱其力。其三,待时机成熟,便发大兵远航,至其巢穴,彻底扫清!”

    哪怕是第一步,也得从春天才能落实,眼下天寒地冻,任嚣表示,自己只能带着士卒们好好躲在腄县港口,以此为基地,让他们适应水土。

    南方楚越之士不习惯北方严寒,黑夫还得调拨一批冬衣过来,多是麻布所制,御寒功能有限。

    每当这时候,黑夫就无比想念北地郡的羊毛衣,只可惜产量有限,如今只能满足朔方、贺兰驻军的需求,也不知道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些良家子骑士、屯田民夫过得怎样了?

    “牲畜繁衍生长需要很长时间,光靠织毛衣,连军队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更别说衣被天下了……”

    黑夫也意识到了毛纺工业的局限性,更加希望,被秦始皇派去西域的使者商队,能早日带回棉花种子来,让它们在中原扎根,到那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忙完公务后,黑夫又去行宫拜谒秦始皇,说明自己与任嚣的计划,等回到自己馆舍处,却发现,一个大胖子已经在这烤火,等自己许久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