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所以安排他们俩上午自己读书,读的是她写在木板上的唐诗。只有日复一日的读,加深印象,才记得牢。
大郎跑村很认真,一点都不偷懒。
二郎就不一样了,跑累了直接坐在路边摘草玩,嘴里念着秦瑶教的九九乘法口诀,比起累死累活的习武,他更愿意去读书学算术。
但他又很想学秦瑶的功夫,而学功夫的要求就是必须完成基础锻炼,这可太为难他了。
大郎是一心想要学到后娘手里的本事,他自知脑子没二郎那么灵光,所以一心只求做好一件事。
知道秦瑶今天要去山里狩猎,大郎出门前还特意求她等一等自己,等他完成晨练想跟她一块儿上山,所以跑得格外快。
大郎两圈跑完,二郎还坐在田埂上纠结要不要放弃习武。
大郎看着弟弟,无奈摇摇头,先行回家。
刘季已经拿着镰刀去找刘老汉他们了。
秦瑶正在准备狩猎的工具,见大郎返回,嘱咐龙凤胎不要私自去河边,两人便一起出了门。
只是弄点肉晚上好加餐,秦瑶并没有深入森林的打算,只在山林外围。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地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草,林子里有不少小动物在活动。
村里的村民和半大小子们也很爱到这片外围小树林里布置一些简单陷阱,偶尔运气好,能捕到兔子、地鼠之类的小家伙,给家里人加餐。
但因为时常有人出现,这里的动物都很敏锐,人一靠近,就逃得飞快,想要逮住它们可一点都不容易。
至少在大郎看来,想要抓到这些又小跑得又快的家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这个事情,换到秦瑶身上,那是再简单不过了。
也没看清楚她是怎么做的,大郎刚想说那边有一只鸟,就听见“啾”的一声惨叫,他想说的那只鸟儿就从树上掉了下来。
“这......”大郎有点懵。
“去捡啊。”秦瑶见他愣着不动,出声提醒。
“顺便把我的钢珠也捡回来,应该就在那附近,银色的,你弯下腰向上看,会有反射出来的太阳光。”秦瑶教他。
这和光线折射有关,秦瑶想想,顺便又多讲了几个和光有关的实用技巧,就当是带学生户外实践了。
大郎听着这些,只觉得自己距离真正习武,还有很长很长的基础路要打。
后娘说了,这些基础没弄清楚之前,不会教他武术的。
大郎只好把她说的这些话都先记心里,等有机会再实践,看看是不是真是这么回事。
麻雀和钢珠他都捡了回来,秦瑶把麻雀扔进他身上斜跨的小竹篓里,两人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大郎带竹篓是想拿来这边采野果,说明这片林子里会有很多果树。
而鸟类又最喜欢吃果子,便聚集在这一片,飞来飞去,正好成了现成的靶子。
这种地方,弓箭完全用不着,秦瑶只用弹弓就足够。
只要进入她视线范围的鸟,体型稍大一些的,都没能逃过被弹珠击落的命运。
大郎只记得自己一会跑这边,一会儿跑那边,等低头一看,竹篓里一个果子没采到,各种鸟类倒是装满了,沉甸甸的,快二十斤重了。
眼看秦瑶还在寻找,大郎提醒道:“阿姨,已经够多了。”
“够了吗?”秦瑶拿着弹弓走过来,她才热了个身。
大郎重重点头,把沉甸甸的竹篓提起来给她看,已经装满了。
“好吧,那就回去吧,顺路到河边抓几条鱼,今晚炖个鱼汤喝。”
大郎一整个期待住。
就是回去的路上,总忍不住要看几眼秦瑶别在后腰上的弹弓,心想着,要是自己也能用这个打鸟就好了。
“你想要试试吗?”看出小少年的心思,秦瑶回头笑问道。
大郎没想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看穿,有点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不了,要是弄坏就不好了。”
秦瑶也没再劝,她这个弹弓确实不适合小孩用,杀伤力太大了。
“等我回头有空,给你做一个木弹弓。”家里还有牛筋,做一个小孩子玩的,安全点。
小少年眼睛唰的亮了起来,小跑两步追到她面前,看着她问:“真的吗?给我做木弹弓?”
秦瑶颔首,“你平常可以先捡些圆润的小石子囤起来当子弹,不过切记,不能对着任何比你弱小的人。”
“我教你们习武,是让你们保护自己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秦瑶严肃的叮嘱道。
大郎重重点头,“我知道,我不会的。”
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露出两个尖尖的虎牙,傻傻的。
“阿姨,那你什么时候有空啊?”他还是忍不住问,因为太期待,太想要快点得到。
两人已经走到河边,秦瑶示意他在河岸上等待,在小树林里挑一根长度粗细合适的树枝做鱼叉,“这两天吧。”挽起裤腿,下了河。
河水漫过她小腿,水流比较湍急,但她仍旧稳稳站在那,好似一整条河的冲力都无法将她击倒。
这一站,秦瑶就像是定在了那里,都快要和整条河融为一体了。
大郎抱着篓子蹲下来,一点都不担心她抓不到鱼,看看天,看看地,再看看满篓的鸟,呵呵的笑起来,他马上就有自己的弹弓啦,二郎知道肯定羡慕得想哭。
很快,河里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一条鱼就被扔到了他面前。
鱼尾噼里啪啦的甩动着,有大郎手板那么宽,中间有个血窟窿,还没死透呢。
大郎立马给它摁住,拔一根草茎穿过鱼鳃,把鱼串起来。
刚串好,又一条扔了上来,这种收获的感觉简直太好了,小少年忍不住笑出了声,河岸边都是他兴奋的声音。
一连五条鱼,都串在一根草上,沉甸甸的,大郎都有点提不动。
他忙大喊:“够啦!够啦!”
秦瑶这才把木棍一扔,从河里跃上来,放下裤腿,娘两一人提鱼,一人抱筐,满载而归。
路上见到水沟里长了很多水芹菜,两人又薅了满满一大把带回。
063
八分饱
不过鸟多了,收拾起来很是费了娘五个一番功夫。
秦瑶烧了一大锅开水,水倒进木盆凉一凉,再把这些鸟全部倒进去滚两遍。
然后大郎兄妹四个负责拔毛,她拿着剪刀开膛破肚,忙活一个中午,得到一大盆的鸟肉。
上次家里做爆炒麻雀,兄妹四人正好犯错被罚不许吃肉,就没吃到。
这次看见这一大盆,兴奋得要命,天还没黑呢,就盼着快点热锅倒油。
秦瑶想着一会儿吃饭人多,干脆先把这一盆鸟肉炸出来。
刚炸出来的肉酥酥脆脆的,沾一点点盐就很好吃了。
秦瑶盛出一小碗,把眼巴巴盯着的四个小孩送出厨房,将所有的鸟肉都过一遍油,炸出来满满一盆。
香气飘到了河岸边正在搭棚子的刘老汉父子五人鼻子前,把几人馋得直吸口水,暗暗加快了速度,想着快点做完,快点吃上这香喷喷的晚饭。
鸟肉这么多,秦瑶只分半盆出来,剩下半盆炸过还能放两三天,留着自家过后慢慢吃。
等秦瑶把鱼杀好时,大嫂何氏和二嫂邱氏先带着孩子过来了。
张氏留在河边,盯着水磨磨麦子。
两人一到,不用秦瑶交代,她家厨房在她们眼里,就和在自己家一样熟悉,自己就找到了要做的事。
邱氏摘了自家菜园里的菜来,有豆子、青菜、瓢瓜,拿到洗水台那洗干净,洗完顺便又把秦瑶早上摘的水芹菜收拾了,只留下最嫩的。
然后自己进厨房放下案板,把菜切好。
何氏拿出淘米的大瓜瓢,问邱氏今天多少人吃饭,她好量米煮稀饭。
秦瑶赶忙提醒:“二嫂,我一个人算五个啊。”
岂料,这话一说出来,两个嫂子噗呲一下都笑了。
何氏抹着笑出来的眼泪道:“我晓得,不用你特别说我就已经默算你一个人是五个了,放心,肯定叫你吃饱咯。”
秦瑶尴尬的耸了耸肩,心道我就怕你默认给我吃七分饱。
邱氏算好人数报给大嫂,何氏心里就有数了,今天男人都在干活,体力消耗大,三弟妹吃得也多,二弟妹有身孕也不能吃少,那就都吃八分饱吧。
她拿起米杯来,比计算机都精密,一粒米都不会多的。
食材处理好,由何氏来掌勺。
看到那半盆油炸鸟肉,何氏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三弟妹,还得是你啊,要不然我们哪有这个口福。”
这种细鸟肉是最香的,但也是最不好打到的。一下子能吃到这么多,还从没有过。
食材这么好,而且三弟妹也舍得用油盐,那她今天就给她们好好露一手。
起锅倒油,先把葱姜蒜和干辣椒倒进去炒出香,随后将鸟肉倒入锅内快速翻炒,加半碗酱油翻炒出色,再倒入一碗水,盖上木锅盖闷煮。
等到水差不多煮干时,开盖放入切好段的水芹菜,爆炒到水分完全消失,放少许盐再翻炒几下,大海碗盛出。
菜香气弥漫在院子里,裹了酱的肉泛着一层诱人的油光,和米饭一拌,不知道有多下饭。
大郎几个孩子早就不玩了,帮忙摆好碗筷,就蹲在饭桌前等开饭。
何氏继续做鱼,炖了一锅浓浓的鱼汤,鱼肉嫩嫩的,里面下豆子和切好片的瓢瓜,又是一道爽口的大菜。
青菜下锅清炒到变色,立马盛出,撒上蒜末,热油点两滴,蒜香气立马爆出来。
这边饭菜做好,河岸那边的棚子也搭得差不多了。
院里的香气实在是太勾人,父子五人赶紧把最后两片茅草盖上固定好。
“收工,回去吃饭!”刘季拍拍手,起身第一个走。
张氏麦子正好也磨完了,让刘柏挑着,先拿到秦瑶家院里放着,一会儿回家再担走。
“洗手啊!”
眼看亲爹和三个兄弟手都不洗就要坐下用饭,刘季赶紧喊了一声。
刘老汉没好气的瞪他一眼,“矫情个啥,河边刚洗过又不脏。”
刘季飞快撇了秦瑶一眼,坚定道:“不行,饭前洗手是我家的规矩!”
说着话,疯狂冲亲爹和兄弟们挤眼睛,方向正是秦瑶那。
刘柏几个懂了,如果是秦瑶的要求,那还是洗手吧。
刘老汉虽觉有点麻烦,但也选择尊重。
刘季看着老老实实去排队洗手的父子四人,突然觉得心里有点不得劲。
怎么滴,他喊洗手就不洗,一知道是秦瑶的要求,就老老实实遵守了?
“坐吧,开饭了。”秦瑶招呼道。
刘季这才郁闷的坐下来。
不过一看见饭桌上丰盛的菜色,郁闷瞬间消失。
今晚的饭桌,是沉默的,谁也没空开口说话,就怕自己开口讲话就少吃一口菜。
不过分量早已经被何氏卡得死死的,饭菜都吃完,每个人基本都是八分饱,刚刚好。
刘季想着,今天家里这么多人,秦瑶应该会给自己留点面子,能躲会儿懒。
谁曾想,最后一人放下筷子,秦瑶就习惯性的喊他:“收拾吧。”
正要起身收拾碗筷的何氏和邱氏惊了一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还是秦瑶笑着让她们别动,两人这才重新坐实。
也对,在老三家,看见老三干活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只有刘老汉父子四人,看着刘季手脚麻利的收拾完碗筷拿去洗,有种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的荒谬。
刘老汉看着秦瑶,欲言又止,他想说,平时没外人,让老三做做饭那是他们夫妻间的兴趣他们不管。
可现在让老三当着外人的面干女人才干的家务活,这不太好吧?
但话还来不及说,秦瑶已经起身,兴致勃勃要去河边看他们搭的棚子做成什么样。
何氏和邱氏也跟了去,她们忙着做了一下午的菜,还没空去瞧瞧呢。
张氏左看看右看看,见父子四人震惊的样子,不禁有点想笑。
刘老汉是一辈子也没进过厨房,更别提收拾碗筷洗碗刷锅了。
不过因为平时男人下地干重活多,张氏婆媳三个便自觉承担家务。
但也没人规定男人一定要下地,女人一定要做家务。
老三家是瑶娘干重活,老三做家务也很自然,不是吗。
张氏是蛮理解的,而且老三现在做饭做得可好了。
毕竟......是她亲手传授的厨艺!
想想还有点小自豪。
064
一降再降
棚子搭好,磨坊可以正式开张了。
其实说是亭子更合适,棚子只有顶棚,四边是支撑的竹杆,三面中间横一根竹竿当做围栏,一面空着当门。
这么短的时间,而且没花一分钱就能得到这样一个磨坊,秦瑶还是满意的。
磨坊就在她家山脚下,也不用担心被偷,一有动静她在家里就能听见。
准备都做好,秦瑶趁着村民都聚在村井休息的时候过去跟大家伙讲了收取费用的规则。
一个时辰五文钱,只要把要磨的粮食送过去就行,她负责帮他们磨好,并送回家去。
这服务,秦瑶自己都觉得已经非常到位,毕竟村民只需要花一点点钱,把东西放到她这,就能去做自己的事。
换做是她,她是非常愿意出这个服务费的。
刘季觉得亏得慌,帮守着还要帮着送到家,傻子才不来。
于是,夫妻两个一人拿了一张凳子,坐在磨坊里等着客人上门。
刘季还从家里腾一张小几过来,放上一壶凉白开和两只杯子,想着得闲的时候在这河边喝一杯,学学人家城里贵公子的范,那个什么纵情山水间。
昨天打了这么多鸟,羽毛秦瑶全部拔下来晒干了,打算回头留着做手套围脖这些。
鸟羽也是羽,也不是不能做羽绒服对吧?
这会儿,夫妻两个,一个喝着凉白开,一个分拣筛出羽和绒,期待客人登门。
就是这凉白开都喝了三杯,羽和绒也都分拣完了,怎么还没有人过来呢?
秦瑶看向刘季,“太忙了没空?”
刘季也很茫然,“就算再忙,这大中午也该得闲一会儿了吧?”
绝不可能是觉得他们收费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