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0章

    再看一路上,四个小孩除了上茅房时要下车之外,其他时候都乖乖待在车里不哭不闹,就彻底放下心来。

    第一天是从刘家村出发,前面有一段山路耽搁了些时间,所以中午秦瑶也并没有停下,让大家啃啃干粮,稍微休息了一刻钟,在路边打满了天然的泉水之后,继续赶路。

    对大郎兄妹四人来说,旅程的一开始,都是非常开心而美好的。

    特别是走出开阳县之后,新鲜的事物接踵而来,不一样的地貌、口音、行人,看得兄妹四人眼花缭乱,兴致高昂。

    四娘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路上都在追问:

    “阿娘,那是什么?”

    “阿娘,你看那边!”

    “阿娘,为什么这边的田里都是高高的草啊?”

    一声声阿娘萦绕在耳边,赶车的刘季头都要被吵炸了。

    可他侧头一看身旁之人,向来对他脾气暴躁的恶妇,这会儿居然把四娘搂在怀里,身后还叠罗汉一样堆着大郎、二郎、三郎,没有一点不耐烦,有问必答。

    “田里那不是草,是这里村民种植的芢麻,那边的坝子是晒麻的晒场,你们看到那些挂在竹竿上,白色的一片片像是树藤的东西,就是做麻衣用的麻。”

    四娘惊讶问:“这样怎么做成衣裳?”

    秦瑶便同她细细讲解芢麻是如何被制作成丝线,又如何用那些丝线做成一根根的麻线,最后又怎样用织机将这些麻线织成布成为百姓穿戴的衣裳。

    往日孩子们只见过老宅的祖母和婶婶用丝线制成绢布去卖,麻衣都是买来的,这次一听秦瑶的讲解,这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一件麻衣做出来,也这么不容易。

    二郎感慨,“怪不得麻布要卖这么贵。”

    大郎也很佩服道:“麻线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绞出来,也不知道从前的人是怎么想到的,他们可真聪明。”

    三郎和四娘则歪着头问秦瑶:“阿娘,为什么你懂这么多啊?”他们就不知道这些呢。

    秦瑶还没回答,刘季立马掏出了他们的书本,“喏,都在书上呢,多看书,多读书,自然就懂了。”

    “赶紧把今日的功课做了,咱们马上就要到驿站了,一会儿可没功夫做功课。”刘季坏笑着嘱咐道。

    四娘哀怨的看了阿爹一眼,不想动,使劲往秦瑶怀里蹭一蹭,嘴里还学着村里周嫂子家的奶狗“汪汪”叫了两声,看得秦瑶好笑。

    低头问怀里扭来扭去的四娘,“出门前我们怎么约定的?”

    小姑娘回答得倒不含糊,口齿清晰的说:“每天早上早读一个时辰,每天午休睡半个时辰,然后起来继续读两篇文章,并说出读后感。”

    秦瑶点点头,“那你们还差多少?”

    “读两篇文章,并说出读后感......”小姑娘的声音越来越低。

    秦瑶把她从怀里拉出来,连同大郎三兄弟一起塞进车厢里。

    又给刘季使了个眼色,“你也一起,我来赶车。”

    刚还幸灾乐祸的刘季顿时发出一声哀叹,认命一般钻进车厢,和四个嘲笑他的小崽子坐到一起——读书(咬牙切齿)!

    222

    小驿站

    刘利听着前方马车上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眼睛不敢相信的睁大。

    不是吧不是吧,还让不让人歇一会儿了?

    刘季他丫的在书院里这么卷就算了,现在赶着路呢,居然读上书了?

    大壮听着前面父子五人各读各的,只觉耳朵嗡嗡地,心里激起莫名的焦躁。

    于是试探着建议:“二少爷,要不您也趁着日头好,读读书?”

    刘利嘴角微抽,很坚决的说:“不读!”

    他其实心态挺稳定的,毕竟从小读到现在,也有十年了,如果不是前年那一场意外害他被马匪打断腿,去年的初试和府试肯定已经过了。

    如今伤愈顺利通过初试,他自己都不觉得意外。

    而府试,刘利也是胸有成竹。

    夫子都说了,让他保持好心态,照常发挥即可。

    加上读书都读了这么多年,这会儿好不容易能歇口气,刘利只想一路好好放松,欣赏一下其他地方不同的美景,以一个放松的心态迎接府试。

    然而,在前方马车彼此起伏的读书声中,刘利渐渐动摇,坚持了不到两刻钟,就在大壮无奈的惋惜声中,一脸痛苦的拿起了书本。

    不过你别说,看点书,心反而静了下来,就连这摇摇晃晃的路程,感觉也过得快了些。

    太阳落山之前,两家的马车成功停在了驿站旁。

    这里的驿站是给官家设立的,只有朝廷中人才能进去免费住宿,更换马匹等。

    但过路商旅花上一些银钱,也能挨着驿馆借宿一宿,或是在大堂点上一份吃食,要点热水洗漱。

    不过这样的前提是,驿馆还有空余接待的能力,又或者今夜并无朝廷要员入住。

    如果是那种大的交通要道,驿馆旁边还有私人开办的客栈,可供平民百姓打尖住店。

    但这种能遇上的概率很小,只有往京城那边的康庄大道才会有。

    秦瑶把马车停好,叫兄妹四人下车来走一走。

    在马车上坐了一整天,腿脚再不活动一下就要麻了。

    出发时精神奕奕的兄妹四个,这会儿精力已被旅程的劳累消磨殆尽,大的牵着小的,跳下马车来,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因为未知,下意识有些胆怯,紧挨在爹娘身边,都不说话。

    这是一间很小的驿站,四周都是茂密的竹林,将本就所剩无几的夕阳遮挡住,更显昏暗。

    一条可行一辆马车的官道从竹林间穿过,驿站就建在官道旁,只有两间简陋的木屋。

    稍大的那间是驿馆大堂,里面三分之一是厅堂和柜台,摆着一套旧桌椅。

    余下二分之一有竹席做的屏风遮挡,里面应该是休息的通铺。

    里面一个人影也没有,但大门敞开着,可能是看管驿站的驿丞有事暂离。

    还有一间小的,是一个半露天马棚,里面有一匹棕色的老马,拴在圈里,浑浊的眼注视着路边的人。

    三郎胆小的往阿爹身后一缩,抓紧了他的衣角。

    刘季好笑的反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别怕,拴着呢,不会咬你的。”

    三郎哭着脸,更害怕了,那马会咬人!

    大壮守着马车,刘利走过来与秦瑶一家汇合,看着前方昏暗竹林里的两间小屋,不知是因为驿馆里的人没有点灯笼显得昏暗,还是他自己心理作祟,总觉得阴森森。

    他们不是朝廷官员,本来就没有资格入住驿馆,但想挨着人家住一晚,好歹要知会一声。

    但现在,刘利有点不敢靠近,小声嘟囔,“早知道刚刚路过那个小镇,就进镇住客栈了。”

    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偶尔判断错误也很正常。

    秦瑶想着完成今日的里程,刘利当时也觉得今天天气很好,夜晚无雨,睡车厢或是帐篷也算安全,想着能节省点住宿费,就都决定继续赶往驿站。

    可现在停在路边,看着那孤零零,一点人气都没有的驿站,还是有一点后悔。

    刘季看看停在路边的几人,试探问:“要不先过去看看?”

    秦瑶颔首,是得看看,省得自己吓自己。

    秦瑶安排刘季和大壮带着四个孩子留在原地等候,背上了不引人注意的箭袋和弓,给刘利使了个眼色,二人一起朝那冷清昏暗的驿馆走去。

    走之前,秦瑶示意大郎注意警戒。

    在深山密林里培养出来的默契,让小少年立马会意,将弟弟妹妹赶上马车,暗暗握着藏在腰间的匕首,站在马车旁,时刻注意周围可以通行的官道和竹林小径。

    这冷静沉着的样子,和秦瑶颇有几分神似,看得大壮暗暗称奇,就算是村里人来,恐怕也会以为这是对亲生母子。

    夜幕渐渐来临,林间时不时传来一两声不知名的鸟叫声,刘季一挑眉,被这古怪的气氛影响,下意识往大壮身旁凑近,巴巴望着已经走到驿站门口的秦瑶两人。

    “有人吗?”刘利站在门口问。

    里面并无回应,看了秦瑶一眼,又提高音量再次大声问:“有没有人?!”

    回答他的只有一阵从屋后穿过窗户吹到大门来的风,夹杂着灰尘,刘利不适的皱紧鼻子,有点呛人。

    他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秦瑶眼神瞬间变了变,耸动鼻尖,果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儿。

    眼看刘利要抬脚进去,她横臂将他挡住,“我去,你在外面等我。”

    “怎、怎么了?”刘季这才发现秦瑶的神情不对劲,眼神特别锐利,像在天空捕猎的鹰一样,看得他心里发毛。

    秦瑶没有解释,因为她也迷茫着呢,留了刘利在外,独自踏进这间昏暗破旧的小驿馆。

    刚一进去,秦瑶一眼就看见了空置的桌面上,有一摊疑似血迹的痕迹。

    就是那种有人想要掩盖用什么东西擦拭过,但因为慌乱匆忙,并没有完全擦干净,残留下来的血迹。

    再看驿馆内刻意摆放整齐的各种家具物件,还有干净的柜台,不难判断出,这摊血迹留下来的时间就在刚刚不久。

    秦瑶侧耳听了一会儿,可以确定,这屋里一个人也没有。

    她抬步往前走了几步,又发现了几滴被遗落的血渍。

    顺着血迹一路来到后门,秦瑶抬手正要打开后门继续查看时,隔壁马棚里的马儿突然打了个响鼻。

    223

    悍匪

    秦瑶神色一凝,迅速收回准备开门的手,转身冲出驿站,朝隔壁马棚跑去。

    门外的刘利只觉得一阵风从身前刮过,慢半拍的反应过来,疑惑问:“秦娘子,怎么样了?”

    而已经来到马棚前的秦瑶,清楚看见一道人影惊慌的冲进马棚背后的竹林里。

    似乎没想到她居然能发现他,还追来这么快,回头惊讶又凶狠的看了她一眼。

    刘利追过来时,好死不死对上了那凶狠的眼神,当即脊背一凉。

    他惊讶问:“秦娘子,那人是谁?”

    秦瑶摇头,“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人,驿丞恐怕已经遇害了。”

    说罢,顾不上安慰刘利受惊的心灵,偏头看向身旁的马棚。

    刘利也好奇的跟着看过去,就见老马脚下正好有一处稻草是凹陷的。

    所以,刚刚跑掉那人,居然一直蜷缩藏在这里头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秦瑶像是感应到了他的心中猜想,给予了肯定的答案,“那个人刚刚一直躲在这里。”

    因为马儿发出的动静掩盖了对方的呼吸,她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人的存在。

    刘利看看那凹陷的稻草,又看看那阴森森的竹林,手臂上冒出了一层鸡皮疙瘩!

    “娘子,怎么回事啊!”刘季在身后一声吼。

    本想继续去后门查看,猜想那里可能会有驿丞尸体的秦瑶,突然听见这一声吼,果断停下了脚步,放弃这点好奇心。

    示意吓得不轻的刘利跟上,二人快速回到马车旁。

    “刚刚跑进竹林的是谁?”刘季好奇问。

    秦瑶一边示意大壮和刘利上马车,一边答:“杀人犯。”

    “什么?”刘季浑身一颤,简直细思极恐,浑身上下都冒出了鸡皮疙瘩。

    “先走再说,此地不宜久留!”秦瑶看了一眼那人离开的竹林,催促道。

    刘利急忙追问:“秦娘子,我们往哪儿走?”

    秦瑶立马回:“原路返回,回刚刚路过的镇上。”

    前面是什么地方她不清楚,这种时候还是不要去赌运气的好,选择一个自己了解的地方,哪怕要远一点,但也是最稳妥的。

    刘利点点头,嘱咐大壮往回走。

    大壮还有点懵,不知发生了什么,但看秦瑶和二少爷如此严肃的表情,还有刚刚那个突然跑出去的人影,果断选择相信秦瑶的决定。

    他们马车本来在后面,这会儿掉头,就变成了前面,眼看秦瑶夫妇俩都上了马车,大壮一甩马鞭,催着马往前跑。

    车轮快速转动起来,马车内的大郎先镇定的安抚住弟弟妹妹们,嘱咐他们抓好车上的凸起的扶杠后,钻出车门来到爹娘身后。

    刘季赶着车,秦瑶整个半蹲在车辕上,扶着马车车厢的一边,大半个身子探出车外,扫射着周围的竹林。

    看到大郎出来,秦瑶沉声喝道:“你出来干什么?进去!”

    “我想帮忙。”大郎满眼都是担忧。

    刘季立马嗤道:“你能帮什么忙,不添乱就不错了,快进去!”

    许是语气太重,大郎难过的低下头去,满脸自责,觉得自己很没用。

    就在这时,一只温暖的手掌落到了他的肩上,秦瑶语气并不算温和,却是用平等的目光看着他,“我把四娘他们交给你了,你可以照顾好他们吗?”

    大郎黯淡下去的眼眸里瞬间有了光,他握紧拳头重重一点头,“我可以!”

    秦瑶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很好,那里面的交给你,我就专门对付外面的危机了。”

    “嗯嗯!”小少年郑重应下,重拾自信,立马回到车厢里。

    紧闭的车厢内,隐约能够听见他在安抚弟弟妹妹们别担心的声音。

    秦瑶不悦的目光从刘季身上扫过,自知说错话的刘季只能驱赶马儿再跑快些,不敢同她对视。

    大壮和刘利跑在前头,短短半炷香不到的时间,他们感觉像是跑了一个时辰这么久,实际上此时距离竹林驿馆不过一千多米。

    突然,几道人影从竹林四周冲出,银色的刀折射出幽冷的光,照到了马儿的眼睛上。

    大壮和刘利惊呼:“秦娘子!”

    “我在,别慌。”

    女子低沉的应答,自带一股安定人心的感觉。

    这时,刘季也发现两侧竹林里有人影冲出,瞥见那闪烁着寒光,似乎还带着血迹的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显然,刚刚离去的那人,将消息告知同伴,这些人并不打算放过他们。

    一来担心他们报官,二来也是想要再赚一笔。

    秦瑶嘴角微微翘起,谁赚谁一笔,还不好说呢!

    “马车别停,直接冲过去!”秦瑶大声说道。

    大壮听见这话,只得一咬牙,朝那明晃晃举刀冲来的人影撞过去。

    刘季也不敢懈怠,死死抓紧了缰绳。

    秦瑶单手攀上车顶,眼神一扫,前后左右共有九人。

    拔箭扬弓,利箭离弦,瞄准大壮前方最近一人尖啸而去。

    第一箭还在半空,第二支、第三支接踵而来,这样迅速的出箭速度,根本不容对方有所反应,连续三人毫无预兆倒了下去。

    因为向前冲的惯性在,其中两人都撞到了横冲过去的刘利家车轮上,再次弹飞。

    刘利低呼一声:“好险!”

    大壮驾车冲出了对方的包围,并未继续向前,而是将疾驰的马车停下,主仆二人回头看向身后。

    结果就见刘季驾着车,秦瑶举弓站在车顶,又是连续六箭射出,支支命中,余下六人全部面朝地倒下。

    有那倒霉的,被自己手上的刀中伤,大腿鲜血淋漓。

    前后不过短短一瞬,她一出手,轻易就解决了九名持刀悍匪,看得刘利主仆二人目瞪口呆。

    强,真是太强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