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9章

    秦瑶跟刘木匠家的人嘱咐好一会儿宋章他们吃饭的座位之后,一回头,见到正在灶间忙碌的殷乐,意外挑起眉头。

    脸上系着面巾的她,一会儿端着盘子,一会儿提着汤水,在备菜灶房里走来跑去。

    正在案板上忙活的婶娘嫂子们,开口就是:“月娘你来!”

    这段时间秦瑶忙着接待参观学习团的事,没怎么去工厂那边,加上殷乐最近并没有在她面前出现过,差点忘了还有这号人。

    看来,一千个字的目标对这殷乐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兴许,已经认清现实,不再挣扎了。

    秦瑶暗自满意的离开刘木匠家,来到村口,把还在那等着的村民们驱散回去。

    “太阳都要升起来了,这会儿趁着凉快不抓紧插秧,等日头上来更难干活。”

    秦瑶这话有道理,但村民们还是下意识看向村长和族长。

    族长没吭声,反正他不下地,他有闲心等着。

    村长无奈一笑,挥了挥手,“来也来不了那么快,大家伙先下地去吧。”

    时间不等人,好时节也不是天天有,还是种地要紧。

    本就有些心焦日头的村民们,立马就散了。

    县令要来的兴奋劲,等了这么久也过了,没一会儿,田间全是扑通扑通下水的响动。

    “我也去了。”秦瑶冲二老笑笑,“你们二老到树下边歇边盯着吧。”

    特别是村长,大病刚好,别又累倒咯。

    村长瞪她一眼,不服表示自己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只是那大口大口的喘气声,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体情况。

    瞪走秦瑶后,村长转身就一屁股坐了下来,看得族长哈哈笑,“老了就老了,大大方方承认不就行了,硬撑个什么劲儿。”

    不料,一句玩笑话,却引来村长好大一声叹息。

    “唉~,你当我想撑着?要不是咱们村找不出来能顶替我的,老头我早就在家逗孙子了!”

    族长看着田间忙碌的族人们,也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咱们村里要是能有一个和瑶娘一样能干的男娃就好了。”

    目光落到刘木匠家忙碌的茶棚那边,族长试探说:“不过我看大福也不错。”

    “还有你家刘琪,年纪嘛是轻了点,但年轻人好啊,年轻人有干劲,脑子活泛......就是这威望还差些。”族长自己说着说着,都觉得没劲了。

    不忿的睨了村长一眼,都是他惹的!

    两老头正坐在路边草丛下感慨后继无人,马蹄车轮声传入耳中,顿时一个振奋起立。

    来了来了!

    铜锣一敲,田间弯腰忙碌的村民们立即直起身来,朝村口望去。

    打头是一辆青色马车,后头跟着四辆牛车,还有一些步行的年轻后生。

    领头的马车前,是两个穿了衙门差役服的骑马官差。

    一看这架势,便知车上来人定是县令宋章。

    身后那些牛车上坐着的,都是开阳县各镇的里正和村长们。

    跟随其后的,则是他们各自族中比较有出息的后辈。

    金石镇这方的里正与刘家村村长相熟,当先喊了一声:“刘家村的!”

    村长笑着迎上前来,刚刚下地的村中后生们,如刘琪、刘柏、刘功等人,也全都赶了过来。

    刘大福速度很快啊,直接从刘木匠家一路狂奔下来,热情上前迎接。

    他会说话,场子一下子就热了起来,村长和族长对视一眼,暗暗觉得满意。

    宋章从马车上下来,为了亲自体验下地插秧,特意换了一身自以为好下地的简朴衣着——白色棉布短衫外加一条棉布白裤。

    “秦瑶呢?”宋章下车来,没瞧见熟悉的身影,皱眉问道。

    别是知道他要来,嫌麻烦躲了吧?

    正这么想着,就见一个头戴斗笠,身着灰色麻衣,裤腿高挽,赤着脚的人在人群之外,冲自己挥了挥手。

    “都到这边来,挽好你们的衣袖和裤腿,跟我下田!”

    家里五亩田,她早已经为他们备下!

    454

    一般

    没有给宋章一行人任何休息的机会,秦瑶大手一挥,带着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进了自家的泥田。

    先从怎么采秧苗教起。

    已经长到人小腿肚高的健壮秧苗,一把一把拔出用稻草绳绑好,然后放到簸箕上挑走放在将要分插的田里。

    这些田里已经放好了水,水高度漫过脚踝,里面提前撒了农家天然肥料。

    分插的秧苗要插得整齐,横平竖直,一行一行的,确保一定间距。

    不断抬起又弯下去的腰,让宋章直呼受不了。

    秦瑶才不管这些,教完了,便站在岸边指导,有问必答,态度严谨,看起来简直是负责得不得了。

    宋章:如果不是刚刚从村长口中知晓眼前这片田是她家的话。

    人多就是好,五亩地不到一下午就插完了。

    带领众人到河岸边洗手洗脚,放他们跟刘大福去刘木匠家吃了农家饭,稍作休息之后,再次开始学习。

    众人来到育秧室,带支架的大木板已经立在那边,友情请出刘功和邱氏这两个第一代育秧员,秦瑶一边画,他们一边讲解,手把手指导大家伙如何选种育种。

    这可是真的一点不藏私,怕众人记不住,秦瑶把各村带来的年轻后生们集中起来。

    一人分了一块儿木板和从河里捡来的红石头,让他们把大木板上画的图抄好带回去。

    “想要提高粮食产量,抗倒抗虫高产的优良植株选培是关键。”

    秦瑶拿着小木棍,指着大木板上画的优良品种简易特征图,“每年丰收之前,大家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自家田地里的稻子,选出符合这些特征的优良植株留种......”

    秦瑶总结:“实践出真知,一代代的优良稻种培育下去,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所以我希望大家伙回去后,有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多尝试不同的组合,得出结论,总结出最优选,为普通大众提供更多种可借鉴的结果。”

    “为什么同样是梨,有些梨就更大更甜,有些就又小又涩?我们要带着这些疑惑去积极探索。”

    “老天爷给予我们这么丰富广袤的自然森林,我们更不能因为懒惰而辜负老天爷一片心意!”

    秦瑶放下小木棍,面向听得震撼入迷的众人,深深一鞠躬,“谢谢大家耐心的听我说完,祝大家来年都能迎来大丰收!”

    打开水壶塞猛喝两口凉白开滋润滋润自己干巴巴的喉咙,秦瑶挥挥手,结束,散会!

    她长舒一口气,拿起水壶直起身准备离开,走了两步回头一看,好嘛,一个个都被人定住了似的,还呆愣的盯着大木板上的图画回不过神来。

    秦瑶嘴角微勾,一点小小的科学震撼罢了!

    不过她这点水平,也就能震撼震撼普通老百姓,还是赶紧溜吧。

    天色渐晚,田里还有许多忙碌的村民,不到天全黑透,他们是不会回家的。

    县令大人来的热闹瞧了许久,本就耽搁了不少时间,再不抓紧点,过几日天气就没那么好了。

    “秦总管!”

    突然被人叫住,偷溜的秦瑶脚步一顿,淡定回眸。

    身上围着围裙的殷乐笑着说:“我已经学得八十个字了。”

    目光坚定得仿佛要入党一般,“我一定会学满一千个字的!”

    秦瑶冷脸转身,离开。

    内心叫嚣:她怎么会学得这么快,到底是谁给她开小灶了!

    很快,秦瑶就找出答案。

    她回到家,已经放学归来的三郎立马冲过来迎接,跟在阿娘屁股后面小小声:“阿娘,我有个秘密要跟你说。”

    他秘密可多了,不是二哥偷吃了蜂蜜就是四娘在学堂上同夫子呛声。

    秦瑶哦了一声,洗完手擦干净,蹲下身问:“什么秘密呢?”

    给予充分的尊重,表示她有听见他。

    三郎立马踮起脚凑到她耳边说:“阿旺叔跟我借书,就是千字文那本,他拿去送给月娘姐姐了。”

    说完,小家伙还不忘补充一句:“阿娘,你是不是也觉得阿旺叔他不对劲。”

    刚刚听到前半句,秦瑶就狐疑的想,阿旺要借书干嘛。

    他是识字的,也不缺这一本启蒙的千字文。

    没想到,很快三郎后一句话就解答了她的疑惑。

    秦瑶眉头皱起,抬眸扫了圈自家院落,阿旺人不在这,后院菜园里有动静传来,应该正在收拾菜地。

    “阿旺!”

    秦瑶大喊一声。

    后院很快传来回应,“我在菜地。”

    居然没有闪现出现在自己面前?

    秦瑶冲三郎重重一点头,“你阿旺叔确实不对劲。”

    三郎一脸的“对吧,我就说吧”,小小声叮嘱:“阿娘你不要说是我说的,我不是爱打小报告的坏孩子。”

    得到秦瑶颔首答应,三郎这才开心的跑出门去找兄弟姐妹们玩去了。

    他刚刚特意留在家里,就是为了等阿娘回来,然后告诉她这个阿旺叔不许他告诉阿娘的小秘密。

    现在任务完成,就可以放心出去玩啦。

    阿爹说过,凡是不许他把事情告诉阿爹阿娘的,都是坏人,都是坏事,都要告诉阿爹阿娘!

    阿旺是万万也没想到,自家大老爷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要是早知道,他就不多余叮嘱三郎这小子不许说出去了。

    反正也瞒不住,不过是被发现得更早或更晚而已。

    秦瑶起身到堂屋倒茶水喝的空档,阿旺已经洗干净手走进来,站在她面前,主动解释:

    “夫人你总说,人好学应该鼓励,所以我就借了书给殷乐。”

    村里人都叫殷乐月娘,因为这月娘更好记,也更顺口,人们也不关心一个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秦瑶眯起眼睛,“阿旺,你不对劲。”

    阿旺睁着清澈的眼回望她,一本正经:“我没有不对劲。”

    他不觉得自己借书有什么不对劲。

    反倒直接道出:“夫人是你想太多。”

    对上那双光明磊落的黑眸,秦瑶心头一梗,是她!是她心脏,看什么都脏!

    不过还是觉得可疑,又再次问了一遍:“你们两很熟吗?”

    阿旺答:“一般。”

    秦瑶:“一般是什么意思?”

    455

    巡按御史

    阿旺解释:“她教我编发,我教她识字的一般。”

    补充:“四娘现在去上学都是编发,夫人没发现吗?”

    秦瑶一怔,“不是李氏帮忙编的吗?”

    厨房忙碌的李氏突然被点名,忙探出头解释:“夫人,这几日都是阿旺管事给四小姐编的发。”

    秦瑶深吸一口气,那确实编得一般。

    阿旺道:“小孩也会看人下菜碟,衣着好,打扮更精致的小孩不容易受欺负。”

    秦瑶明目张胆的帮着宋章这个县令,丁家人虽然不会明着怎么样,但暗地里不妨碍他们在学堂挑事。

    秦瑶脸色沉了下来,却并没有怒意,而是少见的有些迷茫。

    她也是第一次养娃,不知道怎么养才是对他们好,一切都靠模仿,可事实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各家情况不同,每个小孩的性格也不同,根本就没有一套万能模板。

    阿旺道:“他们也不会太过分,这点小事正好可以当成磨炼,让兄妹四个知道人心险恶。”

    秦瑶明白阿旺的意思,是不想大人插手。

    她神色如常,“我不打算插手,只是我觉得要开一个家庭短会了。”

    有事居然都不跟大人说,多少有点欠揍!

    阿旺回头看向村井的方向,二郎和四娘的嬉笑声隔着老远都能传过来,可见玩得有多开心。

    可怜的娃们,还不知道大难临头,阿旺在心里默默替这兄妹四个点了一排蜡。

    不过今晚应该能逃过一劫,毕竟县令等人还没离开,秦瑶不会选这个时候开‘揍娃’短会。

    宋章等人很晚才离开育秧室,天色已经很晚了,再赶回县城已来不及。

    不过村里也住不下那么多人,所以距离比较近的村长们都先回了,留下来距离较远的那些,住在了刘木匠家的民宿里。

    而民宿这个概念,第一次为刘家村以外的人知晓。

    至于宋章,谁家都不去,谁也不带,拦住了要回家吃饭去的大郎兄妹四人,跟着他们来了秦瑶家。

    进了门,一副已经很熟的样子,先去厨房看看李氏,又到后院鸡圈看看小来福,作为前一任主家,关心一下他们到这里来可还习惯。

    见他们都过得挺开心的,见饭菜上齐,李氏带着小来福离开,便回到堂屋上桌吃饭。

    他那身棉布的白衣白裤,早已经脏得结了泥块儿。

    大郎是个贴心的孩子,带着一分仰慕三分敬重六分客气,把刘季一套干净衣裳取来,让他换上。

    脏的泥衣裳洗了明天干不了那么快,所以直接晾起来,明日起来把泥块搓开,抖一抖就能穿了。

    换上刘季的粗布衣衫,宋章看起来更接地气了,他要不说,谁也不知道他还是个县令。

    宋章完全没有架子,关心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功课,让大郎兄妹几个受宠若惊。

    四娘直接道:“大人,您真不像是个官老爷。”

    宋章好笑问:“我本就是,我还不像,那怎样才像是个官老爷?”

    四娘大胆的眨了眨眼睛,见无人阻止,知道可以随意说话,便站起身来,挺起自己的小肚子,又用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迈着八字步走起来。

    “肚子胖胖,摸着胡须,眼睛要看到屋顶,下巴一定不能朝地,见了人呢,就要大喝一声:大胆刁民,见了本官还不快跪下!”

    小姑娘扮演的模样滑稽,二郎和三郎立马忍不住笑出声来。

    大郎也看得嘴角翘起,想笑但憋着。

    只有饭桌上的大人们沉默不言,根本笑不出来。

    宋章叹了一口气,勉强保持微笑,告诉四娘,并不是所有官都是她演的那样。

    “小四娘,你要相信,这世上还是好人更多。”

    四娘嗯嗯点头,她相信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