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秦兰看到张小眉去选衣服了,自己也专心选起了衣服,她挑选了一件列宁装,一件小西装和两条裤子。

    叶荞则挑了两件列宁装,一件风衣和两条厚裤子。

    周睛则只挑了一件小西装和一条裤子。

    三个人挑好了衣服,交了钱就离开了,她们一起走到办公楼的二楼才分开各回各的办公室。

    “叶荞,你买了什么?”叶荞走进办公室,林悦和洪红就围了上来。

    第92章

    修改衣服

    叶荞把衣服拿出来:“我以前没什么衣服,就买了两件列宁装,一件风衣和两条裤子。”

    几个人翻看了她的衣服,都纷纷点头:“眼光不错,这几件衣服都很适合你。”

    林悦指着风衣前襟上那一滩指甲盖大小的机油问:“叶荞,这东西是洗不干净的,你打算怎么处理?”

    “先把油渍洗掉,再在这里绣一朵花遮住留下来的印子。”这几件衣服都有一定的瑕疵,选定它们时她心里就有了修改计划。

    “想法不错。”胡梦然点点头,如果花绣得好的话,确实是个好主意。

    “我小时候跟我奶奶学习过刺绣,绣点花花草草遮掩一下瑕疵还是可以的。”叶荞信心十足的说,她前世跟着湘绣大师学习过的,她虽然没有得到大师的真传,但也练习了十几年,也是有几分功力的。

    “厉害,我连衣服都缝不好,跟你比就是个残废。”林悦自嘲的说。

    “多练练就好了。”叶荞笑着说。

    “针线也是练出来的,想要做得好,除了天赋,就是勤学苦练。”胡梦然附和说,她以前也不怎么会做针线活,但结婚后,要给孩子做衣服,鞋子,久而久之,针线活自然而然就好了起来。

    “我也想练,但针不听使唤,我明明要往布料上扎,但针却偏偏要往手指上扎,想缝的布料没有缝好,手指上却多了不少针孔,痛得我再也不敢拿针了。”林悦苦笑着说。

    众人又嘻笑了一会儿,才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下班后,叶荞回到家里,把新买的衣服都拿了出来,找出那两件沾了机油的衣服,从空间里拿出去油污的清洁剂,喷上后静置几分钟,再放在肥皂水里蹉洗,洗干净晾好后再去处理剩下的衣服。

    另外一件衣服是背上刮掉了两根纱,很是显眼,叶荞把领子拆开,再在背上加了一条两端窄,中间宽的弧形的减线,收腰的同时也把刮纱的地方缝了进去,然后再把领子缝好,这件衣服就大功告成了。

    至于裤子,全都是在是裁剪的时候出了错,都是一只裤管大,一只裤管小,叶荞把两只裤管上的线全部拆掉,把两只裤管裁成一样大小,再缝合起来就由原来的阔腿裤变成了直筒裤。

    她把改好的衣服和裤子穿在身上试了试,很合身,也很好看,她在全身镜前转了几圈,看了看觉得比原版的还要好看,才满意的换了下来,拿出去洗涤。

    洗好了衣服,肚子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才惊觉时间已经不早了,连忙去厨房做饭。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叶荞又把两件沾了机油的衣服绣上了遮盖瑕疵的花朵:油污清洁剂虽然能洗掉衣服上的机油,却是后世科技的产物,这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产品,她必须遮盖。

    她在那件米黄色的风衣前襟用同色系的绣线绣了一朵盛开的牡丹,显得高贵而大气,不但不违和,还给整件衣服都增加了不少色彩,一眼望去,整件衣服都高了几个档次。

    另一件浅灰色的列宁装,污渍在前襟左边的下摆,也很显眼,她也用同色系的绣线在那里绣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为了对称美,也不让这朵花显得突兀,她还在右边同样的位置也绣上了同样的玫瑰。

    做完这一切,她才满意的点点头:“手艺不错,有当年的风范。”

    叶荞又把改完的衣服重新洗了一遍晾好后才施施然的去厨房煮饭。

    星期天,叶荞一大早就起床了,她跟平时一样,先是晨练,然后去后院看菜地:后院的菜已经种下一个多星期了,不管是葱蒜还是萝卜白菜,都已经发了芽。

    她看到地有点干,便去提水浇水,浇完水后就出了门:她要吃饭,就要买食材,米面粮油可以一个月买一次,但菜却不能,所以她每隔两到三天就要去菜店买菜。

    时间还早,加上是周末,大家都起得比较晚,菜店门口还没有排起长龙,叶荞看到卖肉的柜台上的肉还没怎么动,就过去买了半斤五花肉、一根排骨。

    然后再去蔬菜柜台买了一斤四季豆、一小捆空心菜和两个胡萝卜。

    她往回走的时候碰到了左右两边的邻居,叶荞笑眯眯的跟她们打招呼:“两位阿姨好,你们这是去买菜?”

    “小叶真勤快,这么早就把菜买回来了。”她家左边的邻居张阿姨也乐呵呵的回答。

    “一般一般,我早上起得比较早。”

    “小叶买了些什么?”她家右边的林阿姨伸着脖子往她的篮子里瞅。

    “今天有朋友来玩,买了点肉和一根排骨。”叶荞把篮子伸到她面前,让她看。

    “你真大方,招待朋友还弄两个荤菜。”林阿姨羡慕的说,她家只有她男人在纺织厂工作,不仅要养三个孩子还有两家的父母要赡养,在经济上有点捉襟见肘,很羡慕那些钱可以随便花的女人。

    “朋友第一次上门,我总不能用两个蔬菜招待吧。”叶荞笑着摇摇头,“两位阿姨,我先回去了,你们也快点去买菜吧,不然好菜就要被人买走了。

    “嗯,我们走了,再不去好点的菜都被买走了。”张阿姨点点头,拉着林阿姨走了。

    “老张,你说她一个小丫头片子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花钱又是大手大脚的,到底是什么来头呀?”林阿姨问张阿姨。

    “那房子是她家亲戚的,她的父母都有工作,自己也是服装厂的正式职工,又没有负担,手头自然就要宽松些。”张阿姨笑着说,她虽然是家庭妇女,但男人工资高,婆家娘家又不要负担,又只养了两个孩子,在经济上不像老林那样紧张。

    “小孩子还是不会持家,十七八岁了,很快就要结婚了,也不知道存点嫁妆钱。”林阿姨不赞同的说,在她心里,叶荞就是钱多烧的,朋友来家里玩还要做肉菜招待。

    “这日子,各人有各人的过法,我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张阿姨不以为然的说,手里宽松,花起钱来当然大方,不然赚钱干什么?

    第93章

    做了坏事肯定会紧张

    叶荞不知道一个邻居也会对她的生活说三道四,她回到家里,把买来的肉排骨都收进了空间,然后再去厨房做早餐:把已经泡好的大米、小米和玉米碎放在锅子里,加上水煮粥。

    煮粥的时候,她进入空间,从厨房一侧的一个大柜子里搬出一个坛子,从里面夹了点酸笋出来(她以前不知道泡酸笋,这是春天的时候跟着洪梅的妈妈学的),用清水洗了洗,切成段,加上干红辣椒放进锅子里炒炒就好了。

    一个酸笋太过单薄,她又去储藏室里拿了两根卤猪尾巴和两个玉米馒头,把卤猪尾巴切成段,加上油辣椒、蒜蓉、葱花拌了,连同玉米馒头和那盘子酸笋一起带出了空间。

    吃了早饭,叶荞把纸笔从空间里拿出来,去书房写作,同时等待秦兰她们。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九点,门口终于传来了敲门声和秦兰的喊声。

    “来了。”叶荞放下手里的笔,又顺手把纸笔都收进了抽屉,再起身去开门。

    “哟,还是个院子呀,真不错。”秦兰和周睛一进来就四处打量,看到是个小院子,便羡慕的说,别看她和周睛家的条件都不错,房子也算宽敞,但也只是三室,家里人又多,如果全都在家,她还得住阳台,不然,她也不会住宿舍了。

    “几间平房而已,走,我们进屋。”叶荞一手一个把她们拉进了堂屋,给她们倒上茶水,再去厨房,说是洗水果,其实是从空间里拿了盘葡萄和几个橘子出来,“先吃点水果。”

    “这葡萄真甜,叶荞,你这是从哪里买来的?”秦兰拿了颗葡萄丢嘴里。

    “早上出去买菜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伯提着一篮子葡萄在卖,我就买了点,你们别出去说。”叶荞小声说。

    “运气真好,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乱说。”秦兰点点头。

    “你放心吧,我们绝对守口如瓶。”周睛看到她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嘁,我还不是想着你们要过来,没什么招待你们才冒险买了点水果,你们要是出去乱说,我就跟你们绝交。”叶荞看到她们笑话不由得冷哼一声说。

    “知道了,你是为了我们才去冒险的,我们领你的情,也绝对不往外说。”秦兰笑着说,“其实现在已经宽松好多了,抓到了只能对卖家进行重罚,对于买家只是批评教育,你不用太紧张。”

    “我从来没有在外面买过东西,今天是第一次,自然紧张了。”

    “可以理解。”周睛点点头,人,做了坏事肯定会紧张,特别是第一次,叶荞这个虽然不算是做坏事,但也是明令禁止的,她不紧张才怪。

    “谢谢,你们不笑话我就好。”

    “怎么可能?我们应该感谢你,为了我们,你竟然敢在外面买东西,说明你看重我们之间的友谊。”秦兰搂着她的肩说,“但以后不用了,我怕把你的胆吓破了,以后就不好玩了。”

    “嘁,你才会吓破胆。”叶荞没好气的推开她,“我在你眼里就那么没用?”

    “不,不,你太有用了,我说错了,请原谅。”秦兰连连求饶。

    “别贫了。”周睛打断她们的耍宝,“叶荞,你自己的衣服改好了没有?”

    “我的已经改好了,这就去拿给你们看看。”叶荞去把衣服都拿了出来。

    “这花真漂亮。”秦兰看着衣服上的花朵连连惊呼,“叶荞有这样的手艺,完全可以胜任设计科的工作,去做春交会的样品衣服了。”

    “你高看我了,对刺绣我只是学了些皮毛,自己缝缝补补还凑合,去做样品衣服就不行了。”叶荞摇摇头。

    “你太谦虚了,那些刺绣学徒除了你那个朋友,哪有你的手艺。”秦兰摇摇头,为了给厂里的新产品做文案,她们几个这段时间没少往设计科跑,自然也见识过新做出来的衣服,那些衣服上的刺绣跟叶荞的比差太多了,就是她那个朋友也比不上。

    “你也说人家是学徒,功夫不到家也是情有可原的。”周睛点了点秦兰说。

    “周睛说得对,她们才学了多久,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很好了,我相信,等到真正绣样衣的时候手艺肯定会更好。”叶荞点点头,她没有见过别人的手艺,但见过何英的,她绣出来的东西还很生涩,但很有灵性,假以时日,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刺绣师傅。

    “对,对,她们才学几天,有现在的手艺已经不错了,我们叶荞虽然是个天才,但她是财务科的人,是不可能去绣花的。”周睛笑着说,绣花师傅虽然名声好,待遇也好,但长时间做活是很伤眼睛的,她才不愿意自己的伙伴去做绣娘。

    “嗯,不说她们了,看看我这裤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叶荞拿起一条裤子给她们看。

    “叶荞,穿上给我们看看。”周睛仔细看了看她手里的裤子说。

    叶荞只得认命的回卧室换裤子。

    “这裤子也太好看了。”看到叶荞身上的新裤子,周睛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我也要,我也要。”秦兰看着叶荞身上的裤子惊叫,她当初虽然不知道叶荞为什么要选两条一只裤管大一只裤管小的裤子,但当她知道叶荞身上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的后,就对她有了盲目的自信,看到她买了两条别人要的裤子,不仅自己买了两条,还拉着周睛也买了一条。

    “行,都给你们改。”叶荞点点头。

    随后,她们又商量了衣服的修改方案,周睛是会用缝纫机的,而秦兰虽然是个娇小姐,做针线活有点慢,但也有模有样,于是乎,叶荞负责动剪刀和需要绣花的部分,周睛负责要用缝纫机的部分,而秦兰则负责手工的部分。

    到傍晚,除了两件需要刺绣的衣服,其他的衣服和裤子都已经修改好了,秦兰和周睛在叶荞的挽留下,吃了晚饭,才带着改好的衣服裤子高高兴兴的回家。

    叶荞把她们送到门口,看到她们走了就要回屋,就看到隔壁张阿姨走了出来。

    第94章

    做煤球

    “张阿姨,吃过了没?”叶荞礼貌的跟她打招呼。

    “吃过了,你这是送朋友?”张阿姨朝她点点头。

    “嗯,时间不早了,她们回家了。”

    “她们是你在服装厂的同事?”

    “算是吧,我们并不是一个科室,张阿姨,我家里还没有收拾,先回去了。”

    “回吧,再晚蚊子就多了。”张阿姨点点头。

    叶荞关上院门,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消食,然后点燃了一把艾草放在书房的火盆里,拿出纸笔和墨汁练字,她先写了十张大字,又写了两张小字,把笔洗干净,在屋子里慢走了十几分钟,活动了一下手腕,倒了点水在火盆里,把里面的火都灭了才回到卧室进入了空间。

    她先把已经晾晒好的稻谷都收了,去把蘑菇采了,把成熟了的药草采摘了,然后去山上看了看,发现水果树和油茶树上的花都凋谢了,都已经挂上了大小不一的果子,北面的坚果树除了板栗树已经开了花,别的还没有动静。

    茶叶树已经发了芽,过几天又能摘一茬茶叶,从山上下来,叶荞再去草地上捡蛋,路过河边时,看到莲叶中间多了不少莲蓬,过几天就可以摘下来吃莲子了。

    她去河对面的草地上把蛋都捡了,看到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一只母鸡带着小鹅在草地上走走停停,悠闲又自得,才惊觉鸡蛋和鹅蛋都已经孵出小鸡和小鹅了,看到又有一只母鸡抱窝了,便去找了二十个受精鸭蛋,让它孵小鸭。

    做完这一切,她才带着蛋回了木屋,把鸡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分别收进储藏室的抽屉里,才去书房做功课。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又到了星期天,这天一早,陆向北和梁时钰开了一辆大卡车过来,不仅给她送来了半车柴禾,还给她送来了几百斤煤炭。

    “荞荞,今天我们在这边吃饭,你去做点准备。”卸完柴和煤,陆向北拿了张肉票和五块钱给叶荞,让她去买菜。

    “菜我已经准备好了,待会给几位大哥做大餐。”叶荞把他的手推回去:知道他们今天要过来,她已经买了一斤五花肉,一只猪蹄子,又从空间的草地上捉了只鸭子、从小河里捞了条大草鱼,从储藏室里拿了一段卤大肠、几个大西瓜、几串葡萄、几斤橘子和一些时令蔬菜出来,够他们吃的了。

    “你手里应该没多少肉票吧,这个你收着,以后给自己加餐。”陆向北把那张肉票塞到叶荞手里。

    “我跟科里的同事换了不少,陆大哥留着自己用。”叶荞坚决不要他的肉票:手里没有票,他出门的时候想吃肉怎么办?

    “你这丫头,怎么那么固执?你陆大哥想吃肉的时候可以去山里打猎。”

    “我也可以。”叶荞才不管他,“陆大哥,梁大哥,你们带这位大哥去洗手,我去切西瓜。”

    叶荞去厨房洗了两大串葡萄,又切了一个西瓜,装进盘子里拿进了堂屋。

    喝了茶水,吃了西瓜,陆向北和梁时钰带着司机、开着卡车去郊外弄黄泥,叶荞则去厨房准备中午的菜,她先把鸭子杀了,剁成块,再把需要洗的洗了,需要切的都切了,分别装在碗里和筛子里,只等到了时间再下锅。

    叶荞准备好一切,她正要去研究陆向北他们带过来的手动煤球机,门外响起了车鸣声,就知道是陆向北他们回来了。

    果然,不一会,大卡车就开进了院子,叶荞和他们一起把车上的黄泥卸下来,听说司机要走了,就去厨房拿了个西瓜装进一个网袋里,交给司机。

    “今天辛苦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不用,陆首长付了运费,我这也是算公差。”司机推辞道,他这是工作,怎么好意思收那么重的礼。

    “运费是运费,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收下吧,也许以后还会找你帮忙。”叶荞看到他执意不收,便把西瓜放进了驾驶室。

    司机开着卡车走了,叶荞就和陆向北、梁时钰一起和煤:先把煤和黄泥按比例拌匀,再加水和好,用煤球机做成煤球,一排排的放在院子晾晒。

    陆向北他们带了两个煤球机过来,陆向北和梁时钰做煤球,叶荞便负责和煤:做煤球需要用大力,和煤不需要费那么大的力气,中间还能休息,陆向北怕她累着才安排她做这个。

    三个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眼看快要十二点了,叶荞把最后一堆煤和好,便去洗手做饭了。

    她先蒸了一大锅大米饭,做了血浆鸭(其实她更想做啤酒鸭,但商店没有啤酒买,只得改做血浆鸭)、麻辣猪蹄、水煮鱼、青椒炒卤肠、干煸四季豆和蒜蓉空心菜。

    又用腊肉炒了个笋干和分出来的麻辣猪蹄分别用饭盒装了,和从空间里拿出来蘑菇酱、豆豉辣椒、两个西瓜和两小箱葡萄一起,分别装进了两个网袋里,等陆向北他们走的时候让他们带走。

    叶荞把饭菜端上桌子时,陆向北他们也把煤球做完了,叶荞给他们打水洗手洗脚,然后请他们上桌吃饭。

    “好丰盛,我们有口福了。”梁时钰看到桌子上丰盛的饭菜,惊呼今天赚大了。

    “你们今天没有开车,可以喝点酒吗?”叶荞从酒柜里拿出一瓶竹叶青问道,不是她舍不得,而是他们有纪律,很多时候都不能喝酒。

    “我们下午要归队,酒就不喝了。”陆向北摇摇头。

    “那我们喝点橘子汁,解解暑。”叶荞把事先从空间中拿出来的橘子汁给每人倒了一杯。

    “荞荞是怎么把橘子里的汁水弄出来的?”梁时钰看到玻璃杯里的橘子汁问。

    “把橘子剥了皮,放在容器里捣碎再用纱布过滤,再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糖就行了。”叶荞笑着说,她的空间里有榨汁机,也有破壁机,只要有水果,就能制作出各种果汁。

    “还是荞荞花样多。”梁时钰一口把杯子里的橘子汁喝掉了一大半。

    “梁大哥要是喜欢的话可以多喝点。”叶荞又给他把杯子满上。

    第95章

    心不能太软

    “嗯,我们自己来就好。”陆向北也觉得这果汁不错,几大口就把杯子里的果汁喝完了,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行,你们自己来,想喝多少就喝多少。”叶荞给他们添上了米饭,又招呼他们吃菜。

    三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吃喝,他们又都是大胃王,一个小时后,他们竟然把桌子上的饭菜都扫光了。

    吃完饭,三个都瘫坐在椅子上不想动:不知不觉间,他们都吃撑了。

    叶荞不得不去煮了山楂水,喝了山楂水,陆向北他们又坐了会,才不得不起身告辞:他们要去坐公交车回部队了。

    叶荞把他们送到门口,看着他们走远了才关上院门回屋,她收拾好残局就进了空间,稍事洗漱后就上床午睡了。

    好久没有做体力活了,和了一上午的煤竟然有点累,她的头一沾枕头就进入了梦乡,睡了一个多小时才悠悠醒来。

    叶荞看到时间已经不早了,连忙起床洗漱,去书房写作、练字、看医书、练习针灸,等肚子饿了再去厨房做饭吃,然后出空间,去后院给菜浇水,再去书房写作,过了九点后再进空间······

    时间在不紧不慢中流逝了,转眼就到了九月底,一场大雨带走了炎热的夏天,送来了凉爽的秋天,这天,叶荞跟往常一样回家吃了午饭再回宿舍午睡,看到最后一个床位已经铺好了,便问秦兰她们:“秦兰,周睛,宿舍里又有人搬进来了?”

    “嗯今天上午搬进来的,听说劳资科的。”秦兰点点头。

    “你们见过面了?第一印象怎么样?”

    “还没有见过,听说明天才上班,今天应该不会回来了。”周睛摇摇头,她也听后勤的干事说的,人还没有见过。

    “叶荞,我们科里有几个人很喜欢我们的裤子,问你接活不?”秦兰问道。

    “我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学习,没时间接活。”叶荞摇摇头,做条裤子才几毛钱,她懒得费那份心,但她又想到何英为了多点收入,经常加班,便说道,“如果她们真的想要做裤子,可以去找何英,她的手艺不比我差。”

    “她住在宿舍里,又没有缝纫机,不好接私活吧?”

    “人是活的,只要她想就总能想到办法。”叶荞淡淡的说。

    “只要能赚钱,她可以出去租间房子,再买台二手缝纫机。”周睛点点头。

    “我们哪天问问她,看她有没有想法,如果有,我们就多给她拉点生意。”秦兰也觉得这个办法好。

    “我们不在食堂吃饭了,上班和宿舍都不在一栋楼,想要碰到太难了,要不,我们下午就去找她?”周睛问道。

    “不用等上班,下午上班的时候我们去九栋楼下等她。”叶荞不知道设计科的人好不好打交道,她怕她们冒冒然的去设计科找人给何英带来麻烦,便说道。

    “行,今天我们早点下楼。”周睛也觉得这个办法好。

    三个人商量好后,就闭上眼睛睡觉了。

    下午,她们提前了十分钟下楼,在九栋楼下等人。

    “叶荞、秦兰、周睛,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不一会,何英就背着小挎包小跑着过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