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人四目相对许久,李淮才从袖中拿出那张黄符说道:“王妃好本事,不仅能搞来道家符纸,还会飞檐走壁,王府高墙都是小菜一碟。”元思蓁看着他手中的证物,便知李淮跟了她一路,怕是昨夜就惹了她怀疑。她此时来不及懊恼,必须马上想到法子解释,否则这些日子的努力功亏一篑。
就在她额头渗出一滴冷汗之时,那个婴孩模样的邪物竟然出现在了李淮脚边,还颤巍巍地伸手要抓上他的腿。
元思蓁哪还有心思想着解释,她连忙纵身一跃,直直扑到李淮跟前,顾不上李淮错愕的表情,伸手环抱着他往边上一推,再借力朝那邪物踢去。
她凑近才看清,那婴孩般的邪物竟是一团凝成实体的浓重怨气,或可称之为怨灵。那怨灵缩成一团,被元思蓁踢到了墙角,周身怨气撞在墙上向四周散去,飘飘袅袅又要缠上李淮的脚跟。
元思蓁心中一狠,眼疾手快地举起莲花灯朝灯芯一吹,一簇紫火便烧向怨灵。
“你......”李淮眼中满是惊疑,还没将话问出口,就觉自己的腿边一热,竟是蹿起了火苗,那火苗一瞬即逝,烧在他腿上却没有灼烫之感。
莲花灯中的紫火能烧妖邪破魔障,致阳致纯,烧在凡人身上,虽不伤肉身却有损神魂,元思蓁顾及李淮,花苗控得不大,没想到却未将怨灵烧灭。
残存的怨灵已然感觉到元思蓁不好惹,立刻化作怨气消散在了巷中。
元思蓁长舒一口气,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只手还搂着李淮,她不敢去看他表情,弯下身子拍了拍他被烧过的衣摆,直到实在顶不住头顶冷肃的目光,才慢慢抬头,眼角渗出几滴泪水......
————————————————
刚过子时的晋王府只有几个看门的下人还醒着,而原本应该躺在卧房的王爷与王妃竟坐在后院的石亭中,在漆黑的夜色里相顾无言。
良久,元思蓁终是忍不住开口,“蓁蓁方才说的都是真话,王爷若是气我隐瞒,就......就休了我便是。”说罢,她还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珠。
李淮看着眼前梨花带雨的女子,思索若她说的都是真的,倒也解释了为何他会将她当做狐妖一事,想必也是因为这收妖法器的缘故。
只是李淮心绪纷乱,他失忆后本就理不清与王妃的关系,想不到现下还发现王妃一直隐瞒自己道士的身份,若他未失忆,会不会就这般原谅了她?
元思蓁以为李淮对自己的解释无动于衷,又挤出了几滴眼泪,眼中满是不舍,她顺着石凳半跪在地上,整个身子趴在李淮膝上,颤了颤肩膀,可怜巴巴地说道:“可蓁蓁舍不得王爷,蓁蓁其实一直想找机会告诉王爷这个事情,但心里还是怕王爷嫌弃我是个道姑。”
李淮身子僵了僵,良久才沉声问道:“你为何会做道姑?”
元思蓁抬头看向他,苦笑道:“小时候身子弱,大夫都说活不过十四,后来遇到个厉害的道士,说我命格阴煞,要学道法才能保命,踏入道门后还要积攒功德,还三清祖师的恩情。”她编了个说得通的背景,小心翼翼地留意着李淮的表情。
李淮本就不是喜形于色之人,夜色下更是捉摸不透,见他久不答话,元思蓁心思一转又生了一计。
她抹去眼泪从李淮膝上撑起身子,咬了咬唇似下定决心一般,语气露着一丝失望道:“蓁蓁知道王爷的意思了,也是我太天真,那时候王爷说不在乎身份尊卑,无论是贵女还是商女,只在乎那个人是我,我还以为王爷也能接受修道一事......”
她边说边忍不住流泪,低着头不看李淮的眼睛,手捏成拳头声音微微颤抖,“我明日就写和离书,自请出妇,回凉州去了。”
李淮见她如此,忍不住说道:“我并无此意。”
元思蓁见有转机,又睁着一双美目,怯怯看向李淮,低声道:“那王爷可能原谅蓁蓁的隐瞒?”
“你今晚翻出王府,也是为了去捉妖?”李淮撇过头不看她睫毛上挂着的晶莹泪珠,皱眉问道。
元思蓁连忙点头,拎起他的衣角,“我原是觉得洪福寺有些问题,想前去查看,谁知遇到个怨灵趴在王爷脚边,才用这灯火驱走!”
李淮回忆起方才在巷中的一幕,元思蓁的反应确是像在对付什么东西,他又问,“为何我并未见到?”
“那怨灵游走阴阳之间,只有像我这般命格阴煞或是开过阴阳眼的人方能看到。”元思蓁仔细解释道。
她感受到李淮对她是道士一事并无抵触,此时应该尽力展示出这身份的对他的裨益,“还好我遇到了王爷,不然让那怨气沾上,王爷可要大病一场。”
李淮心中对王妃修道一事确无多大抵触之情,他想起洪福寺与吴王侧妃之事,又问道:“洪福寺有何不妥?”
元思蓁暗道,李淮果然不出她所料,比起身份,更在意的是利用价值,她从袖中掏出被自己剪开的求子符,“这求子符出自洪福寺,我察觉到它带着一丝怨气,想到这符总挂在床头,贼子可借此加害王爷,便想着定要去洪福寺中探上一探。”
李淮看着眼前满眼担忧的元思蓁,不知为何心中竟拂过一丝难以明喻的情绪,他从她手中接过求子符,刚想伸手打开里面查看,就又被元思蓁夺了去。
“王爷小心,这上面还残留这怨气,还是蓁蓁来,蓁蓁不怕这些的。”她将求子符中的石片倒在手中,伸到李淮眼前,“我闻这石头片,都是香灰的味道,确是出自寺庙,就是不知这佛门清净地,怎会有怨气。”
李淮听她这般言语,复杂的心思中生出一丝感慨,元思蓁一个弱女子,面对这些妖邪丝毫不见怯懦,轻叹了一口气道,“你若要探,白天去便可,何必要这三更半夜的。”
“我...这也是怕白日里太惹眼了,让人发现了王爷难做。”元思蓁又低头答道。
“那你是怎么躲过影卫的视线,还有那些城中巡逻的武侯?”李淮又问。
元思蓁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用了些障眼法。”
原以为李淮又要气她骗过影卫,谁知竟听李淮轻声一笑,“原来如此,若有什么贼子要进王府,岂不是也能用这法子?”
“不会的!”元思蓁讨好地伸手搭在李淮腿间,“我哪里会将王爷置于危险之中,这王府我也设了几个小阵,障眼法进不来的。”
李淮挑眉,他实是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空有美貌的王妃还有这般本事,有些好奇道:“何处?”
元思蓁灿然一笑,月光下如玉的脸庞晕上淡红,她牵起李淮的衣袖带他去看那些藏在墙角、屋檐、石洞里的阵符。
若真论起来,这些阵符是李淮与元思蓁结契之时,照着李淮的要求来设下的,现下倒成了向李淮表明真心的佐证,元思蓁不由感慨,自己此次危机化解得实在是妙。
带着他看完了王府的阵符,两人又回了卧房。元思蓁殷勤地为李淮宽衣解带,如个新婚的妇人般一脸羞赧。
李淮心下微愣,心道她定是因为修道一事被接纳,心中感动才会如此。可感受到元思蓁在自己身上磋磨的小手,李淮突然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接纳此事太快了?
可若真如他现下所知,两人感情甚好,要接纳此事并非不无可能......
他不知道的是,元思蓁脸上的红晕,全是唬过了李淮的兴奋带来的,她边伺候李淮边盘算着,要不要得寸进尺,借机向他讨要个能夜间行走或是出入禁地的腰牌。
“王爷。”元思蓁双手按在李淮肩膀上,将他轻轻推倒在柔软的床榻上,“其实昨晚蓁蓁也出去了。”
李淮这几日虽已有些习惯元思蓁的碰触,但她如此暧昧亲昵地举动,还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扭头不看她眼睛,冷声道:“我知道。”
“原来王爷知道啊?”元思蓁小嘴微张,一脸惊讶的样子,“想必也是因为这样,王爷今夜才跟了过来吧。”
李淮点点头不答她话。
“我昨晚是去追狐妖的,那时候藏在国公夫人马车中的正是个狐妖,我寻着气息追出了城外,在城郊的一处孤坟收了那妖物。”元思蓁刻意将夜间出城的难处点了出来,“原本是能早些回来,就是后来障眼法有些失效,躲武侯费了些时间。”
第23章
怨气滔天
谁知李淮完全没有听懂元……
谁知李淮完全没有听懂元思蓁的暗示,而是合上眼睛说:“以后莫要再深夜行事。”
“王爷不知道,有些邪物就爱晚上出来,我这也是不得已。”元思蓁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地说。
这话说完,李淮仍闭着双眼不答,元思蓁等了许久,以为他睡着了,刚想着不如明日再来试试,却听李淮冷冽的嗓音道:“你是王妃,还怕被武侯逮住不成?”
元思蓁一听有戏,连忙说:“我是怕给王爷惹麻烦。”
李淮这才半睁开眼睛,淡淡看了她一眼,“你没有夜行的令牌?”
“那是王爷的东西,我怎么会有!”元思蓁一脸无辜地摇头,却听李淮轻笑了一声,“我以为王妃这般本事,从我这弄个令牌是轻而易举。”
其实两人刚成亲之时,元思蓁就向李淮要过令牌,但却被李淮拒绝,说是没这东西不阻碍元思蓁行动,虽然这话也没错,但确实让她费了许多功夫。
想起当初李淮冷酷无情的模样,元思蓁心中暗恨,手上却只撒娇般地锤到李淮胸前,“王爷这说的什么话,蓁蓁会偷你的令牌不成?”
李淮正是这般以为,元思蓁身手不错,又有道法傍身,想从他身上弄个令牌难道不是轻而易举?不过元思蓁并未这样做,倒可以说不是个不知轻重的,毕竟像令牌这样的身份信物对他而言极其重要。
“我的令牌不可能给你。”李淮淡淡说道。
元思蓁搭在他胸前的手一紧,心中暗道,狗男人失忆了还是这么难搞!
她以为自己的动作不明显,可李淮却能感觉到胸前的力道明显大了许多,他不禁心生疑惑,这是生气了?
良久,元思蓁才讷讷,“我没想要王爷的令牌啊!”
“嗯。”李淮心中自是不信,虽然他与女人相处的经验极少,可宫闱斗争练就的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本事,也能用在此处。
他皱眉想到,元思蓁的小脾气这般多,自己未失忆之时会哄她吗?
元思蓁见冷着脸他不答话,有些悻悻地躺回了自己的被窝里,看着纱帐继续盘算别的法子。
“那灯笼上都是你收的妖物?”李淮有些别扭地说道,他也不知为何自己会突然说道此事,心中想的不过是换个话头,或许她能消气。
“嗯哼。”元思蓁心不在焉地答道。
“狐妖也在上面?”
“是啊,狐妖......”元思蓁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立刻来了兴致,“狐妖也在上面!还不止一只呢!王爷你看!”
元思蓁爬起身拿过莲花灯举在李淮面前,灯芯亮起了明黄色的火焰,几片莲花瓣张开,合成八面灯罩,慢慢绕着灯火转了起来,如走马灯一般。
“王爷可还记得这只千年王八精,以人梦魇为食,王爷着了他的道,夜夜噩梦,好在蓁蓁发现地及时,去护城河里封了他。”元思蓁指着灯面上的一只王八说道。
她又挑了几个妖物来说,无论是否是真,她都将李淮与它们扯到一起,再有意无意说自己是如何相救的,好让李淮心生感动。
李淮头一次见这些莲花灯,不由感慨其精美,见元思蓁说到精彩的地方,眼中还闪耀着灼灼光华,心下确有些动容。
两人躺在床上,满室铺满莲花灯的昏黄烛光,一个说一个听,沉溺在深邃的夜色中。
-------------------------------------
这般夜色,高贵妃却无心欣赏,她白日听说安氏流产之事,本就心烦意乱,好不容易平复心情要入睡,却听福公公报来鸢答应临盆的事。
鸢答应是圣上去岁醉酒,在她宫里临幸的一个宫女,这小宫女生得一般,却极会唱曲儿,圣上一时稀奇,宠幸了一段时日,后来也就忘在了脑后。
谁知这宫女是个福厚的,竟就此怀上了龙种,圣上已有十年未得子,不由龙颜大悦,还嘱咐高贵妃要好生照顾。
高贵妃实是难做,鸢答应从她宫里出来的,依着她原本的性子,定是不会留这孩儿,可圣上这么说了,再有个三长两短就是她的罪过。
“怎么样了?”高贵妃听着侧殿凄厉的叫喊声,冷冷问道。
福公公弓腰掺着她,恭敬地说:“娘娘宽心,太医都在里面呢!”
“你说,这孩子是生下来的好还是死在娘胎里好?”高贵妃自言自语一般,不甚在意地说。
“这......”福公公擦了擦额头的汗,“或许是个公主也不一定呢。”
高贵妃这才勾起嘴角,“那就看看你这嘴灵不灵。”
她再不言语,闭着眼坐在正殿等着里边的消息,直到一声微弱的婴儿哭啼声传来,她才又睁开眼,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来禀报的宫女。
“娘娘,是个小公主。”
高贵妃眉尾微挑,“哦?喜事,不过圣上也睡了,明日再去禀报吧。”
她心中松了一口气,鸢贵人顺利生了个女儿,她既不用担心多出个皇子跟他的沐儿争,也不会讨圣上责怪。
“鸢答应怎么样了?”高贵妃起身回房,随口一问。
“有些出血,好在太医止住了。”宫女答道。
“不——怎么会是个女儿!明明是个儿子!是个皇子!”
高贵妃还未转身,就听到侧殿传来鸢答应的叫喊声。
“掌她的嘴!”她面色不虞道,“真是不识抬举,还想生个儿子做皇后不成?大半夜在这乱叫,也不怕扰了圣上清梦。”
福公公立刻安抚她道,“娘娘莫气,奴才这就去。”
他早就想教训鸢答应,以前她未得圣宠,还是任他使唤的宫女,如今却压在他头上作威作福,可现下她未得皇子,他又有高贵妃撑腰,巴不得借着这机会出口恶气。
福公公趾高气扬地推开侧殿的门,刚想出声教训教训她,就闻到一阵扑鼻的腥臭。
他皱着眉扇了扇风,面露嫌弃地走到眼神呆滞的鸢答应面前,阴阳怪气道:“奴才贺喜鸢答应生了个女儿,替陛下又添了个公主。”
鸢答应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眼,一动不动看着奶娘怀中的婴孩,似是完全没有听到福公公的话。
“可方才贵妃娘娘听到答应似是不喜这小公主,要奴才来与答应说道说道。”福公公继续笑着说。
“呜——”
突然,奶娘怀中的婴孩发出一阵窒息般啜泣,几个太医连忙围上去。
福公公从人群缝中也瞄了一眼,这才看清小公主的面貌。只见她面色青紫,脖子却涨得通红,五官皱在一起,只有嘴大张着叫喊。
他虽知道新生儿多不甚好看,但这模样着实吓了他一大跳,还未顺过气来,就见小公主止住了哭泣,紧紧闭上嘴不再动弹。
“咽气了?”老太医按了按婴孩的胸口不可置信道,“方才还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众人手忙脚乱地围着命薄的婴孩,却没留意到躺在床上的鸢贵人眼神从呆滞变为了惊恐,嘴中无声地呐喊着,双手在空中乱挥要挡住脸庞,像在躲着这么东西。
没一会儿,她似没了力气一般,手慢慢地垂下......
这一夜高贵妃的寝宫乱作了一团,新生的小公主好端端的突然咽气,而鸢贵人受不了打击,没过一个时辰也跟着没了,掌事的福公公也受到了惊吓高烧不退......
长安城西南角的一处屋檐上,立着个撑伞的白衣道士,那道士眯着眼看着远处从大明宫冲起的滔天怨气,轻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好像知道师妹嫁人是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第24章
九石绕莲
昨夜回府本就过了子时,……
昨夜回府本就过了子时,后来又与李淮说了不少莲花灯上妖物的事儿,元思蓁觉得自己还没眯眼天就亮了。李淮也难得起晚了些,好在未过了早朝的时辰。
“我来就好。”元思蓁强撑着睡意爬起来,想着要再讨好一下李淮,便接过丫鬟手中的外衣,替他穿上,可她意识还有些迷糊,将繁杂的衣带系错了好几处。
李淮原本有些着急,见她上手却不知如何开口催促,只好耐着性子等着她弄好。
他低头看着眼前长发如瀑的女子,见她一双秀眉微颦,眼神不似往常那般灵动,却添了丝慵懒,那双白净的小手纠结在他腰间的衣带中,有一瞬李淮甚至觉得,会不会自己以前之所以误早朝是因为元思蓁系不好衣带?
这荒诞的想法随即被他摇头否决,元思蓁却留意到了他嘴角的笑意,好奇道,“王爷笑什么?”
李淮立刻沉下脸,面无表情地说:“无事。”
元思蓁狐疑地低下头,揉揉眼睛又专心致志地系起了衣带,过了好一会儿才弄好。
她捋了捋李淮腰间的玉佩穗子,长舒一口气,大功告成般拍了拍他的腰带,“好了!”
李淮未意料到她这般举动,顿觉腰间一痒,一时忍不住侧步躲开。
“王爷躲我干什么?”元思蓁眼角含笑,伸手勾着他的腰带往自己面前轻轻一拽,“怕我挠你痒痒?”
美人笑眼近在眼前,李淮却又连忙退后一步,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尖,沉声道:“我去上朝。”
说罢,便大步流星地跨出了卧房留下元思蓁一人。
元思蓁伸了个懒腰又缩回了被窝,回想起昨夜到今早李淮的种种反应,忽然觉得只要李淮不恢复记忆,要与他这般相处到功德圆满,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有时候逗逗他挺有意思。
她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回笼觉后,便起来随意收拾了一下,打算白日再去洪福寺看看。
虽然不知那怨灵从何处开始跟着自己,但确是消散在洪福寺墙边,再加上求子符一事,这其中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许是出了吴王侧妃小产的变故,今日洪福寺倒不似之前那般热闹,但仍是不少来祈福求子的妇人。
元思蓁点了三柱香,一脸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向佛祖许愿后,她起身将香插进木质的香炉中,刻意弯下身子闻了闻香炉中的味道,确与求子符中的石片气味有些像。
“表嫂!”就在元思蓁弯着腰思索之时,身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她转身看向捧着手炉的吕游樱,面露惊讶道:“表妹怎来了这儿?”
吕游樱笑吟吟地挽上元思蓁的手,悄声说:“我来看九蒂莲的,可外祖母说昨日吴王侧妃在这流产,凶煞地很,不让我来,我就骗她说给表哥选生辰礼物,顺道溜来了这。”
听她这么说,元思蓁这才想起李淮生辰一事,“你打算买什么生辰礼?”
吕游樱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还未想好,不如表嫂待会与我一道去逛逛?虽然表哥不过生辰,但礼我还是要好好选的。”
元思蓁一愣,忍不住问道,“不过生辰?”
“是啊!”吕游樱见她不知道,有些惊讶地说:“姑姑忌日与表哥生辰没差几天,这几年来表哥一直不过的,表嫂不知道?”
元思蓁赶忙一笑,“听他说过,我方才一时忘了。”
她心道还好遇到了吕游樱,不然在李淮面前说错了什么,怕是要惹他怀疑,毕竟以两人的关系,怎会不知道他这习惯。
吕游樱不像李淮那般多心眼,她只当是元思蓁近来烦心事太多,顾不得这事,摇了摇她的手臂说:“表嫂宽心,表哥这么宠你,不会在意的。”
元思蓁捂嘴一笑,“瞧你说的什么话!”
“这话怎么了,表哥宠你也是应该的,明明是他的问题,你还总自己一个人来拜佛求子.......”
元思蓁还未等她说完,立刻伸手捂住她的嘴,将她拉到出大雄宝殿,低声道:“你瞎说什么呢?”
吕游樱也觉自己有些嘴快,心虚地看着她讷讷道,“我猜的!”
“怎么猜的?”元思蓁只觉自己太阳穴有些跳,这话她只用来搪塞过国公夫人,怎么吕游樱也知道了,万一之后传到李淮耳中,她岂不是要完了。
“那天祖母回来后一直唉声叹气的,又寻了些厉害的大夫打听,我偷听了一耳朵,说些什么男子之症。”吕游樱答道,“又想起祖母近些日子总催你俩有孕,便猜应该是表哥有些......不过也是猜,凌霄道长也说不一定呢!”
“凌霄!”元思蓁倒吸一口气,“国公夫人问的大夫就是他?”
吕游樱不知她为何这么大反应,点点头道:“嗯,其中一个,毕竟凌霄道长也是个医仙嘛!啊你别太担心,祖母没指名道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