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莲花灯中火焰刚刚冒出,那鬼泣便立刻变小,似是极其忌惮真火。

    元思蓁心中轻蔑一笑,心想这人死了做鬼,也是个胆小鬼。

    她不再犹豫,直接引出灯火朝江面而去,紫红火焰将岸边映得通红,那胆小鬼若是躲过了,只怕也是不敢再冒头。

    紫火熄灭的一刹那,江面上忽然卷起几个猛浪,在火光的照耀下,元思蓁匆匆一眼,看到那浪中竟有个男子的身影,披头散发面色可怖,张着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可元思蓁还未听到,那鬼影便消失在了江浪之中。

    她微微皱眉,这鬼不是个胆小鬼,竟是个溺死鬼,只是不知为何,他的模样有些熟悉,像是在哪儿见过......

    元思蓁见溺死鬼不再现身,也懒得在此纠缠,将聚阴阵抹去一角,便要回城。

    她手中还握着莲花灯,低头一眼刚好瞧到灯面,却不由心中一震。

    灯面上不起眼的角落里,绘着一朵鲜红的三瓣花,而其中一片花瓣,颜色竟如血痂一般。

    那是凌霄师兄的心头血。

    水患之事刚传到长安城,凌霄便向她告辞去了武昌,可现下她也来了武昌,却全然没在城中见到凌霄的身影,而此时他为何会身处险境,有性命之忧?

    元思蓁有些茫然地看着远处的城墙,即便凌霄在武昌城中,她又要去何处寻人?

    第77章

    引尸入城

    武昌城的城墙不如长安……

    武昌城的城墙不如长安城那般高,

    可守城的武侯却一点儿也不少。

    元思蓁绕着城边寻了许久,也未找个一个好翻进去的地方,她看着城墙上一排排的武侯,

    心想难不成今夜要在城外过夜了?

    她从城墙西面走到南面,沿着城边一路向东,

    差点就要再转到东面时,

    终是瞧见了一处守卫少的地儿。

    这处的城墙并不比别处更高,

    可偏偏却没几个武侯值守,

    元思蓁施了个障眼法,心里头虽有些疑惑,却还是慢慢靠近墙角。

    就在她准备攀上去的时候,

    却忽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阵脚步声,那队本就不多的武侯竟从城墙上撤走了。

    元思蓁等了一会儿,却没听到有新的队伍来接班,

    她捉摸不透城防为何刻意留了个这么个漏洞,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倒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寂静的夜色中只听到三两声虫鸣,

    借着月色,她蹲在地上数了许久的蚂蚁,

    终是听到了细碎的脚步声,紧接着居然是木门开合的声音。

    元思蓁一愣,最近的城门也还有一段距离,她方才在远处并未瞧见这处有门。

    这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等那脚步声走进,

    她便贴着墙往传来声响的方向挪过去。

    她这位置恰好在一处凹槽,要探出身子才能瞧见那边的情形,谁知她小心翼翼地歪头去瞧时,

    竟见到城墙紧挨着凹槽的地方开了个不起眼的小门,门后还有个合影一闪而过,想必就是那脚步声的主人。

    元思蓁心中更是疑惑,城墙上开暗门,还在夜里鬼鬼祟祟地打开,怎么看怎么有猫腻。

    就在她注意力都在这道暗门上之时,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咔咔”声,一瞬间吓得元思蓁汗毛倒竖。

    她立刻转过身去,手中已缠绕上莲花灯紫火,果然见到不远处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一跃一跃,往这边靠近。

    僵尸昼伏夜出,此处因着皇陵的缘由,这儿不仅聚了前朝僵尸,想必也有不少受灾遇难的人,被尸毒浸染而诈尸,在此时遇见一个,倒是不足为奇。

    奇的是,这人影还不止一个,竟像是排成了队伍一般,一个接一个地在夜色中出现,直往元思蓁所在之处而来。

    见到这般诡异情形,元思蓁立刻引着青烟将自己托起,踩上城墙半高处的一块凸起,满眼震惊地看着脚下出现的僵尸队列。

    此时天上云烟骤起,将皎洁的月色遮蔽,目中所视不再清晰,只能靠着声音,判断他们的前行的方向。

    元思蓁越听越是心惊肉跳,远处还不断传来“咔咔”声,这队伍不知还有多长,而最前头的声音竟在转过此处后,消失在了那扇暗门之内。

    此处的暗门竟是为僵尸而留。

    她不由脸色一变,这么多僵尸入城岂不是危及城中百姓,也不知是只有今夜如此,还是夜夜如此,若是夜夜如此,白日里她在城中怎么没有瞧见一点儿端倪?

    头顶的阴云久久不散,她虽在夜里目力过人,可探皇陵之时耗费太多精力,现下还未恢复过来,又怕燃烛光引起里头人的注意,只好再御着青烟,往城头上慢慢飘去。

    城墙上仍是没有武侯值守,元思蓁一翻上去,便立刻隐藏了气息,半趴在墙边,朝城中看去。

    好在暗门这一边不远处还有一盏昏暗的灯笼,借着这点微弱的光线,元思蓁堪堪能将进入城中的僵尸看上一眼。

    她并未瞧见开门之人,那队僵尸却像是被人引着一般,过了暗门后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再绕过一个里坊,消失在黑夜之中。

    元思蓁看不清他们去往何处啊,现下只好仔细观察刚进城的僵尸。从他们身上的衣服看,大多是些粗布麻衣,肉身腐烂的程度也是刚死不久,并非皇陵中的前朝僵尸。

    昏黄的灯火下闪过一个又一个苍白可怖的面孔,若是打更的更夫恰好路过,只怕是要被吓得魂飞魄散。

    夜幕的阴云终于有消散的迹象,四周有渐渐笼罩在冷白的月光下,这僵尸队列也终是只剩下几个还在城外。

    元思蓁稍稍松了一口气,她方才在心中记数,应是只有四十来个,好在这队伍还有尽头。

    可等她看清最后的几具僵尸,一颗心又沉了下去。

    那最后的几具僵尸,衣衫已陈旧地看不出花纹颜色,却能认得出是前朝官员的制式,他们走过的路上还滴上了水渍,像是刚从江底上出来一般。

    元思蓁还来不及惊讶,又见在队伍的最末尾,有一张极其熟悉的脸庞。

    正是她寻了许久的师妹花鳞。

    花鳞脸上的青白像是用墙会直接抹上去,破烂的衣衫也及不合身,跟在僵尸队伍最后边一跃一跃地极其怪异,元思蓁一眼就看出她是在装作僵尸,虽然极力绷直身体,身上还聚着阴煞之气,可要活人腿不打弯地朝前走却极其困难,她也总比前头的真僵尸多了些细小的动作。

    元思蓁微微挑眉,花鳞这是在玩什么花样?难不成她失踪这一日,是察觉这诡异之事,还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想混进去查探?

    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花鳞性子耿直不善伪装,扮个小太监也就算了,扮个僵尸是迟早要露馅,她都能一眼看出,这幕后之人若是有些道行,只怕不难发觉。

    待这一队僵尸全都入城后,先前的脚步声又再响起,元思蓁连忙蹲下身子,只露了一只眼睛,想看清那人的长相。

    “咔啦”一声暗门合上,元思蓁屏气凝神地等待,却未曾见到有人从门后走出,眼见那队僵尸就要走远,她连忙攀着城墙壁一翻,倒吊着朝暗门看去。

    暗门边上空无一人。

    元思蓁连忙顺势落下,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她摸了摸门上的把手,指尖沾上了熟悉的气息,又在边上看到几块碎土,眼中便露出了然的神色。

    想不到这武昌城中,除了僵尸,竟还有妖物,这一趟倒是来得不亏。

    在那队僵尸即将消失在转角之前,元思蓁飞快将这一抹微弱的妖气燃进灯中,卡着一段距离,跟在了花鳞身后。

    这一路上竟没有遇见一个巡逻的武侯,背后筹谋之人必定身居要职,能调动得了城中布防,给这些僵尸入城让出了道。除此之外,必定还胆大妄为,如今晋王李淮也在城中,竟还不收敛一些,丝毫不怕被他的探子察觉了去。

    绕过几个街角后,僵尸队伍终是慢了下来,一个接一个地又从一道暗门跳进了里坊。

    为了看清前面的情况,元思蓁几步就跃上一街之隔的另一座里坊围墙,半蹲在墙上朝下看去。

    只见暗门所在的墙后,紧贴着一座两层高的宅子,边上挂着的灯笼也没有写上任何的字眼,光从这一面,看不出这宅子是何情况。

    当她想跃下墙头时,忽然见到对面里坊的墙头也有一个黑影,便立刻往边上的树梢一躲,从叶子的空隙中张望。

    那黑影缩成一团一动不动,并非人的模样,像是在紧盯着这群僵尸,元思蓁摸了摸指尖残留着的妖气,想必这黑影就是开门的妖物。

    眼见排在最后边的花鳞就要跳过转角,暴露在妖物眼前,元思蓁连忙掰下一段树枝,直朝花鳞背后打去。

    花鳞果然顿了顿身子,却不敢回头去看,只迟疑了一会儿,又立刻跟上前面的僵尸。

    元思蓁稳了稳身上的障眼法,直接跃下了墙头,快步冲到花鳞身后,拉着她的袖子就往后跑。

    转身的一瞬间,折扇已在花鳞手中的展开,在她要祭出法术之时,才认出拉着她的身影是元思蓁。

    花鳞下意识就想开口询问,却被元思蓁捂上了嘴巴,她又立刻伸手拉住前边的一具僵尸,也扯着他一同往后跑。

    一人拖着人,一人拖着尸,待两人一尸跑远了,元思蓁这才闪进一处墙角,喘了口气责备地看着她。

    花鳞不解她是何意,在她拖过来的僵尸额头上贴了道黄符,面无表情地问:“你不是在驿站中养伤吗?”

    “你也知道我回来了!”元思蓁不由微恼,没理会她拖僵尸的举动,只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心想这家伙不跟着孟游一块来寻她就算了,知道她死里逃生也不来探望一下!

    花鳞垂眸想了想,又说:“我有去寻你,沿着江边找了许久,还布了聚阴阵。”

    “你为何要布聚阴阵?”元思蓁一愣,花鳞没见识过江底下的僵尸,怎么会与她想到一块去。

    “咬走尉迟郎君的僵尸,是从水里来的,我便想试试。”花鳞轻声答道,“后来听人说你回来了,这里的事又脱不开身,便没去看你。”

    元思蓁见她神色真诚,原本也只是随意一说,现下更没了责怪的意思,而是继续问道:“这儿的事?僵尸?”

    花鳞点点头,“说起来,还是你的错。”

    “我的错?”元思蓁微微挑眉,不解道。

    “那几个前朝僵尸是被我的阵法引出来的,跟在那队僵尸后边入了城。”花鳞指了指边上一动不动的僵尸,丝毫不觉得她这逻辑有何不妥,直白地说道。

    元思蓁甚是无语,语气不善地说:“那你怎么不解决了,让他们入城做什么!”

    “我想的,可他们被引走了。”花鳞语气平淡地指了指身后,接续道:“跟别的僵尸一样,被一块儿引进了城,我想这其中定有古怪,才寻了个时机在后边跟着。”

    第78章

    三品女官

    元思蓁现下终于明了事……

    元思蓁现下终于明了事情的原委,

    忍不住叹了口气。

    “倒是你,为何把我拉回来?”花鳞歪了歪头问道。

    “我不拉你,你就要去跟妖物大战一场!”元思蓁伸手擦去她脸上的灰,

    嫌弃道:“我都一眼看出你的伪装,更别提那妖物!”

    花鳞眼中闪过一丝委屈,

    讷讷道:“是吗?我伪装这么差?”

    元思蓁懒得与她再说,

    探出身子卡了个角度,

    朝方才蹲着黑影的墙头看去,

    却没再瞧见妖物的踪影。

    “你也闻到了妖物的气息?”花鳞在她身后轻声问道。

    元思蓁点了点头,将莲花灯中火焰燃起,刚想灼烧妖气去追踪妖物,

    却被不远处几声洪亮的喊声吓了一跳。

    “什么人!”一队武侯提着灯笼,手中握着长剑,警惕地看着他们。

    元思蓁心中大叫不好,

    方才心思全放在妖物上,

    没留意到城中巡逻的武侯,她飞快瞧了身边的一人一尸,

    将僵尸推到花鳞怀中,不让武侯瞧见他的模样,

    又朝武侯行了个礼,朗声说道:“诸位郎君误会了,我等是龙武军的,有任务在身。”

    说罢,

    她便掏出李淮赠给她的龙武军令牌,

    扔给了前头的武侯。

    那几个武侯看清令牌后,交头接耳了一番,也都知道晋王殿下这次来带了龙武军,

    他们确实不好抓人,只是这三人实在是诡异,除了最前边这个,后头两人却抱在了一起,衣服都破旧不堪,像是逃难的人一样。

    元思蓁见他们眼中仍是怀疑,又跨步上前,挡住他们看向花鳞的视线,沉声道:“晋王殿下之事,你们还想阻挠不成?”

    她拿李淮压人,几个武侯终是有些犹豫,一人低声道:“人先不抓,回去汇报城将。”说罢,便带着人让出了路,示意他们快走。

    元思蓁作了个揖,收起脸上冷肃,接回令牌后立刻疾步往驿站的方向跑去。花鳞只好抱着僵尸,做出搀扶的样子,跟在元思蓁身后飞快离开。

    两人刚要翻进官驿,元思蓁却又停下拦住花鳞问:“方才来不及问你,你带着这僵尸做什么?”

    花鳞将怀中的僵尸推开,让它自己立在地上,拍了拍身上沾上的脏污,轻声道:“你瞧不出来?”

    元思蓁仔细打量了一阵,并未看出有何异常之处,一脸‘你快说’地看着花鳞。

    花鳞反倒又将僵尸抱起,指了指僵尸额头上的黄符,那意思是她的符咒靠谱,僵尸带进去了也不必担心。她一跃翻上了墙头,只留下一句:“进去了再告诉你。”

    元思蓁撇撇嘴,只好也跃进了官驿,跟在花鳞身后,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仓房。

    “这里是之前柳太医放药材的地儿,如今都分发出去了,就空了出来。”花鳞将那具僵尸摆到一张长桌上,喘了口气轻声说道。

    “说吧,究竟为何?”元思蓁朝外头张望了一会儿,才关起门压低声音问。

    “你看这衣服。”花鳞用手指勾起僵尸的衣襟,示意元思蓁看,“鹤纹,祥云,至少是个三品大员。”

    元思蓁挑了挑眉,也上手摸了摸僵尸腰带上的双鱼扣,点头道:“是个身份高的。”

    “你可有见到过?”花鳞神色凝重地问。

    “皇陵里满地都是。”元思蓁将皇陵之中的情形简短说来,还把对僵尸北上长安的猜测也道出。

    花鳞听完后沉思片刻,低声道:“如此说来,这僵尸倒是能解释你对小周主的疑惑。”

    “哦?”元思蓁被勾起了兴致,俯身看着僵尸青白的脸继续问:“莫再绕圈子,快说来听听。”

    “这三品大员,是个女子。”花鳞挑开了僵尸的衣物,沉声说道。

    她语气轻缓,听在元思蓁耳中却极其震撼,她虽也留意到这僵尸比寻常男子瘦弱,还以为是腐败所致,谁知竟是个女子。

    花鳞继续说道:“我正是瞧出这不寻常,才想着说不定能在她身上,找到什么线索。”

    元思蓁边上下查看,边若有所思地说:“她手上戴着玉镯,衣服里也没见到束胸,只怕不是女扮男装,而是光明正大地做她的朝廷命官。”回想起皇陵中的种种,她心中的答案呼之欲出。

    “你与我想的一样?”花鳞见她神色有变,一边将僵尸的衣服系上,一边问道。

    元思蓁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说:“我在皇陵之中有许多疑惑,这般想来都说的通了,墓室中陪葬的妃嫔棺椁为何都是空的,后来继位的皇帝为何那般厌恶小周主,这都是因为......”

    “小周主是女子。”花鳞接着她的话说道。

    若皇帝是女子,重用女子为大臣,这便说得通了。

    前朝虽民风开化,女子也可独立门户,可入朝为官仍是惊世骇俗,更别说是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

    既然如此,这小周主的称帝之路定是尸山血海堆砌而成,胆识过人、杀伐果断一个也能少,甚至对自己的骨肉血亲也不能心慈手软,因为她稍一让步,便会被世俗陈规吞噬得粉身碎骨。

    元思蓁仔细回想她看过的史书,确实有一位太后曾垂帘听政十六载,在她治理之下,辉朝不能说国力鼎盛,却也算是海晏河清,不过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只知道在幼帝年满十八后,她便还政于幼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