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章

    首当其冲的,便是在队伍最前方的皇帝众人……包括她的外祖和舅舅们!

    道路崎岖,呈现处了蛇形,为首的队伍已经绕过了最外面的一段路,进入了山背面东侧的视觉死角,也就是说他们此刻还根本意识不到山顶发生了什么。

    宋熹之只觉得耳畔嗡的一声炸开了。

    耳畔是各种尖叫、嘶吼、哭泣的声音,宋熹之迅速转过头,又是对着众人嘶吼:

    “往高处跑,往与沙石垂直的西侧高处跑!东侧的山坡马上就要塌下来了,抓住手边的树木草丛,往尽量高的地方跑!”

    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失去了主心骨,听见宋熹之这坚定的话语,便忙不迭的按照宋熹之的吩咐,往西侧的高处跑去。

    司琴和辛夫人都站在她的身侧,面色凝重的望着宋熹之的脸:“主子,现在要怎么办?”

    耳畔的还有轰隆隆的声响,脚下的山体仍旧在震动,宋熹之咬紧牙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又是对着辛夫人明确道:

    “你也往西侧山上跑,路上遇见士兵侍卫,遇见武官,便让他们疏散人群,也往西边跑。”

    辛夫人死死的盯着宋熹之的脸,不愿意松手:“那你呢?”

    宋熹之咬牙:“我让司琴用轻功带我,山谷开裂的地方,有我的外祖,还有皇帝。”

    “他们进入了视线盲区,看不见山洪,我要去救他们,我要去救他们……”

    重活一世,她不能让前世发生过的悲剧,在这一世继续上演。

    若是皇帝在封禅大典身死,那么国将不国,天下就要乱套了。

    第207章

    而道路最前方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天空传来一声炸裂的巨响,丝竹管弦的庄严乐曲在一瞬间戛然而止,皇帝猛地停下了脚步。

    周边潜伏的侍卫在一瞬间警觉了起来,以皇帝为中心,将四面包围的水泄不通。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茫然和警惕。

    光启帝凝神,脸色也在一瞬间阴沉了下来,他对着身边的侍卫沉声吩咐:“派四五个人去看看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余人原地不动。”

    侍卫领命驾起轻功,便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就在此刻,众人便听见一道女子焦急的嗓音,由远及近的传来:“是方才的那几声的巨响,让山裂开了,山体坍塌还引发了山洪。”

    “山体此刻还有不断坍塌的迹象,若是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还请陛下中止封禅大典,带着所有人向西侧的高峰处避难。”

    宋熹之语速极快,声音带着危机感,说出来的话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光启帝向来从容淡定的脸上,此刻也出现了惊骇:“什么?你说的是真的?”

    天底下从未发生过帝王中断封禅大典的事情,而若是发生了山崩,简直是大大的不祥之兆。

    在场的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点,面色也在一瞬间沉了下去。

    誉王拧着眉望着宋熹之,此刻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父皇,方才您派出去的侍卫还未回来,我们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没看见什么山崩、什么山洪,无法判断形势。”

    “莫名中断了封禅大典,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出现这样的不祥之兆,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朝中不稳,倒是不如等侍卫勘察回来后,再做决定。”

    众臣犹豫了一下,也觉得誉王临危不乱,说得有理。

    赵庆舒也道:“中断封禅大典的事情,万万不可只能一女子之言,来的太过轻率。”

    宋熹之听见这话,简直是要气笑了,她也没废话,直接顺着誉王的话继续往下说:

    “既然誉王殿下这样说了,那为求保险,便让誉王殿下暂代陛下主持封禅大典,赵大人也留在这里稳定军心。”

    “而陛下带着愿意走的人先行离开,往西边的方向走,身边有侍卫护着,也不会出什么事情。”

    宋熹之这话一出,苏绍元便毫不犹豫的开口:“陛下,事情紧急,方才那三声巨响清晰无比,就像是发生在此处附近。”

    “为求稳妥,您还是带着人先行离开。而誉王殿下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就留他在这里继续封禅大典、主持大局。”

    “封禅大典并未中断,若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日后也并不会有流言蜚语传出。”

    皇帝听见这话,脸色又是一变,他用眸子上下打量了誉王一下。

    皇帝还好端端的活着呢,他一个皇子却想要暂代皇帝主持封禅大典?

    誉王猛地一噎,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一切只是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肃王便看懂丽妃的眼神,在此刻开口:“陛下,儿臣觉得各位大人说得对,眼下最重要的是您的暗卫,儿臣护着您。”

    誉王的脸色在瞬间越发苍白了:“儿臣能力不足,无法在暂代封禅大典,儿臣愿意护着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方才那些出去的侍卫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想必已经遭遇了不测。

    光启帝没管誉王的话,随即沉声对众人吩咐:“所有士兵,按照宋熹之所言疏散人群,带着人群往西边的山上走去,一半的侍卫再去勘察前方的情况,而另一半的侍卫护着朕往西边的山上走。”

    秀王便在此刻站了出来:“儿臣愿意在此处为父皇疏散人群,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

    同样的留在后头,但是说法却不一样,让誉王的脸色又是一白。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是点了点头,身边的侍卫便驾起轻功,护送着皇帝急急往西边的山上去了。

    侍卫护送着皇帝等人往正急急撤离此处,没走几步路,众人方才站的位置便直接的坍塌了下去。

    耳畔是轰得一声巨响,原本道路两侧高大的树木便直接的消失在了洪水之中。

    眼前的视线陡然一亮,视野也变的无比开阔了起来。

    众人转过头,便看见波涛汹涌的洪水,吞噬了两侧的山谷,而山坡也不断的塌陷下去,边缘线正一点点的往人们逼近。

    眼前的场景甚至难以单单用震撼来形容。

    山真的开始坍塌了!

    人群在一瞬间慌乱了起来,不知是谁突然大叫了一声,互相拥挤推搡着,又是争先恐后的往前边涌了过去。

    情况又快又急,出乎了宋熹之的预料。

    她着急的抬头,想要去看看外祖父和小舅舅那边的情况,可余光却看见一个小女孩被人群挤挤攘攘的弄倒在了地上。

    拥挤的人群只顾着逃命,都没有注意到脚下的这个小女孩。

    她怎么爬都爬不起来,而慌乱的脚印踩到了她的身上、手上、脸上,她疼的哇哇大哭,可声音却又逐渐的微弱了下去。

    宋熹之心头一紧,便急急的挤过人群,朝着小女孩的方向挤去。

    可人实在是太多了,宋熹之挤了半天,去也没有办法靠近小女孩的方向,她只能咬着牙对着身边的司琴开口:

    “司琴,你去救救她,你去救救她。”

    司琴原本想要拒绝,可望着那小女孩的模样,也实在是不忍心,便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女孩的方向挤去。

    她会功夫,速度比宋熹之快了不少。

    等看见她将小女孩抱起,又搂在了怀里,宋熹之才猛地松了一口气。

    可就在此刻,拥挤的人群中,不知道是哪里伸出了一只手,又是猛地往宋熹之腰侧的方向一推。

    掌风带着内力,直接将宋熹之猛地推出去了十余米。

    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便发现她已经跌下了坍塌的悬崖,整个人都淹没在了翻涌了山洪里。

    第208章

    “主子!”

    司琴看着眼前突变的情况,大脑在一瞬间变得空白。

    她毫不犹豫的将怀里的女孩塞给了身边的妇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便直接跟着宋熹之跳下了悬崖。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情况下震惊,纷纷扭头望向了空空荡荡的悬崖处。

    正在指挥人群的秀王,脸色也是猛地一变,他急急的往悬崖边走了几步,望着下方波涛汹涌的洪水,已经把人淹没至消失不见。

    秀王的舌根有些发紧,他扯着嗓子大吼:“宋熹之掉进山洪里了,来人,快去救人!快去救人啊!”

    在寒冬腊月掉进山洪,里面不仅是有泥水,更多的是尖锐的山石和粗大的树木,在此刻下去救人,就是九死一生。

    秀王的话让周围的士兵都静默了一下,又是犹豫着没有上前。

    队伍前光启帝听见消息的时候,眼眸也是猛地一缩,他一抬头,便看见身边的苏家几人的脸色已经完全苍白了。

    “来人!去把宋熹之救上来,朕要的是活人,一定要把人救上来。”

    几个侍卫闻言,便直直往山崖的方向走去。

    苏明礼脸色苍白,他抬眸轻轻看了身边的苏明仁一眼,低低嘱咐了一句:“兄长,照顾好爹和陛下。”

    他说完这话,便没有犹豫的转身,便逆着人流往悬崖处的方向挤去。

    逆行的身影在显得尤为突出,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光启帝皱着眉喊了好几声:“小苏大人,苏明礼,你要干什么?”

    苏明礼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的往悬崖边挤去,皇帝的眉头皱得是越发的紧了:“苏明礼,是刚从鬼门关回来的,你给朕停下!”

    可他的话音刚落,便看见苏明礼清瘦的背影,毫不犹豫的便往悬崖边跳了下去。

    衣袖飞舞。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

    苏绍元瞪大了眼睛,望着眼前这一幕,一口气没有喘上来,便直直的晕倒了下去。

    洪水冰冷,能让人在掉进水中的一刹那就失去了知觉。

    宋熹之努力的挣扎着,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头露出水面,浑身就像是坠入了冰窖。

    尖锐的石头和树枝刮着她的身体,腰侧的疼痛让她勉强回过神来,可那窒息的感觉却重新让她失去了意识。

    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不甚清晰,她已经分不清自己经历的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一切就像是回到了幼时那个寒冷的冬日。

    她也是被一只暗中的手,毫不犹豫的推入了水中。

    所有人都在岸上看着,她挣扎着,感受着恶意的冷嘲。

    她只是想要求得活命的机会,就像是这些年她在宋府苟延残喘的一样。

    可水流就像是一只无情的手,掐住了她的脖颈,把她死死的按下去,再按下去。

    不给她留一点的生路。

    那是宋熹之的梦魇。

    一连呛了好几口水,意识越发的模糊,宋熹之的身体逐渐沉重了起来,放弃了挣扎。

    可就在这个时候,她听见一道嘶哑的男声在她的耳畔响起,就像是在轻声唤着她的名字。

    “之之,之之。”

    宋熹之有些愣神,泪水无意识的从眼角流出,便感觉一道炽热的体温,紧紧的将她包裹了起来。

    男人坚硬的胸膛紧紧的抵着她,将她圈在怀里,就像是十余年前在湖中的那样。

    是贺景砚?

    是贺景砚来救她了?

    就像是十几年前的那样?

    宋熹之努力的想要睁开眼,可她的眼皮却是无比的沉重,窒息感几乎将她淹没。

    她的身体已经面临了极限。

    可就在这个时候,男子便毫不犹豫的贴上了她的唇瓣。

    空气源源不断的从唇中涌入,原本到达极限的意识重新恢复。

    感受着嘴唇处温软的触感以及温热的体温,宋熹之挣扎着睁开眼,在一片朦胧中,看见的就是男子的那双含情的眼眸。

    她有些恍惚,觉得这张脸和贺景砚的一样,又是不一样。

    “夫夫她无意识的喊着,紧紧的抱住了眼前的男人,就像是抱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男人感受着她久违的亲近,在一瞬间有些失神,随后又是将她抱得更紧了:“我在,之之,我在。”

    “不要睡,之之,我爱你。”

    男人极尽温柔的说着,又是不受控制的女子的红唇上落下了一吻。

    洪水翻涌,带着两人沉沉浮浮,尖锐的巨石划破男人的脊背,使男人发出了一声声的闷哼,却将怀里的女人抱得是更紧了。

    男人一手搂着宋熹之,一手搭在浮木上,也不知是过了多久,终于飘到了一处斜面上,又是艰难的往上爬。

    浑身满是血污,他望着不远处一个洞穴,将宋熹之打横抱起,走到了洞穴处,才又体力不支的晕厥了过去。

    ……

    宋熹之是被炽热的温度烫醒的。

    等一连吐了好几口水,才睁开了眼眸,便发现有一只沉重的手,正死死的压在了她的胸膛处。

    身边躺了一个男人。

    男人熟悉的举动,习惯又自然,就像从前她每日在侯府睡醒时的一样。

    她也无意识的伸出手,搭在了男人的胸膛处。

    这个动作她在从前,已经做过千百回了。

    等她的手指感到了黏腻的湿热时,微微停顿了片刻,猛地回过神来。

    她才意识到那是人的血。

    宋熹之的意识在此刻回笼,大脑又是涌入了在洪水中的记忆。

    她记得,是夫君救了她,就像是十几年前在冰封的湖水里一样。

    这一次,他再次救了她,给她渡气。

    唇齿相贴,令她感到无比的熟稔,这回她是不会再认错了。

    宋熹之想着,费劲的将男人的手臂挪开,又是忍着腰间的剧痛,艰难的坐起了身子,往男人的方向望去。

    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截然不同的脸。

    男人眼眸紧闭,浑身脏污,可深邃的轮廓映出他凌厉的面容。

    这不是贺景砚,不是她的夫君。

    是……太子殿下。

    宋熹之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响,她有些不可置信,甚至都无法思考。

    在洪水里救了她的,不是贺景砚,而是太子……

    模糊的回忆着在太子在最后,紧紧的抱住了她,又不受控制的在自己嘴角落下的吻。

    宋熹之的动作微微一顿,眼眸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第209章

    她凝视着男人的脸,又伸手去轻轻触摸他的脸颊,想要试探他的模样是否真实。

    可当她的指尖微微触及男人的皮肤时,宋熹之整个人愣住了。

    她呆滞了片刻,急急将手掌放在了自己的额头处,能感受到的便是滚烫的温度。

    而当宋熹之把手掌再次放到男人的额头时,一瞬间就像是触碰到了冰块一样。

    眼前的男人的脸色苍白,浑身微微发抖,而他的身体,冰冷至极。

    情况很糟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