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走到设宴的前厅,就听见里面各种骂架之声。酒后,无论文官武官,大景的官员都很没素质。
在厅中分站两边,互喷还带着蒜味的唾沫星子。
右边为首的黄礼黄大人,战斗力超强,唾沫横飞。
你骂我阉党,我就骂你伪君子。
你骂我不要脸,我就揭老底数你娶了几小妾。
沈晏面无表情地坐在桌后,宛如裁判。
坐在他旁边的,却是大学士林著。
往常一定会下场骂架,乃至于全武行的林大人,手里端着杯素酒。
犹豫了会趁乱问沈晏:“沈大人……”
他嘴唇嗫嚅:“阿鲤那孩子的伤,好点没有?”
沈晏后仰,让开一个不知谁扔来鸡骨架。
看了一眼林著,终究答道:“好些了。”
林著吁了口气,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得了答案,他也不再说话,只是喝掉了酒杯中的酒。
还想说些什么时,就见沈晏站起身。
顺着视线看去,门边扒了一个小脑袋,正朝这招手。
林著惊讶之际,身旁的沈晏已经出了门去。
林著想了想,又看了看吵得正欢的同僚。
厚脸皮起身跟了上去,想近距离看看赵鲤怎么样了。
林著到底官场厚脸皮,无视沈晏赵鲤两人的眼神,跟着他们进了议事的小书房。
他堂堂大学士,也不好将他赶出去。
书房门关上,阿詹立刻领着侍卫,把守。
赵鲤并不在乎多不多个林著,如果她的猜测属实,林著知道此事也是迟早的事。
因而她没有半点犹豫,开口道:“沈大人,水宛有倭寇潜入。”
没错,倭寇。
在赵鲤那个世界,已经成为鬼蜮的某个岛国,在这个时空的大景却是时常滋扰沿海的大祸害。
虽然这些倭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大景商人假扮,但还是有一部分真的是从那个岛国东渡而来。
“倭寇?”
沈晏顿时蹙眉,十五年前江南曾有倭寇烧杀劫掠。
时将军霍宗南下抗倭,在崇德一带作战。
最终取得大捷。
江南由此安定了十多年。
现在却从赵鲤口中说出了倭寇二字。
换做旁人或许会有一些疑虑,如此时的林著。
他正要说话,却听沈晏蹙眉问道:“有什么线索吗?”
赵鲤侧头,示意郑连上前。
郑连如实将他探查的情报一一说出。
执笔在纸上画了那个纹样。
赵鲤的指尖点在这纹样上:“这是绳纹。”
“是倭寇术士常用的手法。”
“有且只有他们会使用。”
赵鲤的声音陡然严肃:“这等术法,会被一个爬龟妇使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这些术法,和清虚观符篆一样,皆需传承才可使用。”
那个狭隘的岛国,极讲血统门第和师承。
若是论及守旧,远超大景。
每个流派死死抱着他们的三瓜两枣,几乎不会外传。
一个水宛最底层,最爱抱团的爬龟妇使出绳纹害人。
在考城隍即将发生的水宛,是一个十分糟糕的信号。
不。
赵鲤忽然神情一动。
或许正是因为情况十分糟糕,水宛才违背常理的出现了考城隍!
第483章
盛茂坊
水宛和大多数临水城市一样,守着用水的规矩。
河道上游是饮用水,此处遍布奢华的园林。
大景是典型的科名社会,不同的科名等级,享受不同的特权,同时又兼具不同的资格。
水宛中,有诸多致仕的官吏。
这些官吏掌握着仕进之路,就是脱了官袍,依旧在水宛结成庞大的乡党集团,掌握享受着寻常百姓一生无法触碰的特权。
也是这些人占用了城中的绝大部分资源。
在可清洗衣物的河道中游,则是居住着水宛城中超过九成的居民。
这些居民,不上不下,每日所做之事就是督促家中男丁念书。
若是祖坟冒烟出了一个读书种子,便全家鸡犬升天借势飞升到河道上游,住上广厦豪宅,拥奴仆无数。
而在只能倒马桶的下游,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人,享受不到多少资源,没有进身之阶。
一穷就穷一辈子,一穷就穷三代。
几乎没有翻身的余地。
相比起水宛别处的朦胧烟雨,这里的雨天都要昏暗压抑几分。
衣衫褴褛的黑瘦男人,推着独轮车走过一条长长的古旧木桥。
朽烂翘起的木板,踩着吱嘎作响。
下了桥,便进到了整个水宛最混乱肮脏的地段——盛茂坊。
早年官府铺就的砖石,早被居民趁夜搬回家垫灶台。
没了砖石的路面,一下雨满地泥泞,稍不留神便踩进陷阱般的泥坑。
这些老泥坑里成分复杂,叫人难以想象。
也不知是外边的河道臭,还是满地的泥坑臭。
整个盛茂坊笼罩在一股臭味中,便是路过那味道都会附着在衣裳上。
啪嗒——
孩童赤着的脚,踏进积水的泥坑里,脏水四溅。
竖着独角辫的野孩子,一点也不在乎地上泥潭的脏污,拔足狂奔。
一根扫帚条,擦着他的衣摆而过。
“你这遭瘟的粪箕子,快回来!”
青布衣裙的妇人,脚上趿拉着一双木履,拿着笤帚在小孩后头追。
边追边骂:“老娘辛辛苦苦赚钱给你瞧病,你跑什么?”
前头跑的小孩,甩着两条绿鼻涕,听见他娘骂,回头顶嘴道:“纳鞋底的大针扎人疼,我才不扎!”
他娘亲又急又气:“什么纳鞋底的针?那是神仙开过光的宝针!”
“快回来!”
“才不!”
小孩喊了一声,脚步不停,想要寻个地方躲一下。
不料却狠狠撞上了一个人。
他哎呦一声,一屁股坐到了泥水里。
这里生活的小孩,自幼跟着大人们耳濡目染,自然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
他浑身湿透,学着大人们的脏话,在泥坑底下抓了一把烂泥,扬手欲扔。
只是一抬头,就看见了面前站着的人。
这人极高,脸颊凹陷出深深的阴影。
低头看人时,一双狼一样的眼睛。
这小屁孩立刻闭嘴。
方才还想丢出去的烂泥,也松手撒开。
常年生活在盛茂坊,就是小孩都有眼力见。
什么人好惹什么人不好惹。
眼前这个人,就是绝对不要去惹的那种类型。
这时他娘亲也赶了上来,提起小孩就揍:“叫你乱跑!”
她下手很重,巴掌朝着小孩的头上脸上扇,一边赔礼道:“对不住,孩子小不懂事。”
这小孩也立刻配合地嚎啕大哭。
道了歉,女人便揪着耳朵将小孩拖走。
被撞的男人,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
他对着身后抬着青布小轿子的轿夫一挥手。
继续朝着盛茂坊深处,那些迷宫似的街巷走去。
男人走远,女人和小孩才停下来看。
她一手揪着儿子的耳朵,提着他喊道:“让你跑!下次撞上凶戾的,一脚踢不死你。”
“就像福旺一样,一脚给你肠子都踢断,送给爬龟妇去当药材。”
被她揪着的小子面色一白,急急点头:“我知道了娘!”
他现在倒晓得怕了。
福旺年岁和他差不多,两人常在一块玩。
他亲眼瞧见福旺开罪了爬龟妇的姘头打手,被一脚踹飞哇哇吐血。
后来,福旺的爹娘收了五百文钱,将刚咽气的福旺卷在草席子里,卖给了一个爬龟妇,也不知拿去干什么了。
见他知道怕,女人顺势提着他:“走,回去扎针,老娘可是给了钱财请师娘给你扎针的。”
小孩不敢再跑,但嘴里碎碎念:“成日吃黑豆蒸谷壳,再怎么扎也不好。”
“谁不是这样吃的?”女人听他抱怨,抬手欲打。
只是瞧见他黑脸蛋上的指印,又收起手:“行了,晚点娘卖了家里晒的虾米干,给你买一钱油喝下去润肠子。”
听他娘这样说,这小孩开心的笑了起来:“要拌着南瓜吃。”
“馋不死你!”
女人甲缝黑黑的指甲,戳在小孩的脑门。
看他开心的笑脸,忽然扭头看向已经消失在街角的青布小轿。
“同人不同命,你倒霉没投生在有钱人家。”
“一钱油便高兴成这样,天生贱命!”
街角衣衫褴褛母子的对话,并未被听见。
轿夫抬着小轿子远走,穿过迷宫似的街道。
来到了个小胡同前。
这小胡同极窄,轿子进不去。
只得停在胡同前,前面开路的消瘦青年,立在旁边以眼神威慑。
路人纷纷避开不敢再看。
但眼尖的,还是看见一个蒙着脸的人从轿子上下来。
个子不高,挺着个孕肚走进胡同。
这里常有这样的人来,有尖酸的立刻背着嚼舌根。
坐在门边摘菜叶的老妇嗤笑一声:“又是个来找三姑看胎的。”
“想求子还不敢大大方方来。”
“做那鬼祟模样,不是个妾,就是个外室,想借孩子争宠。”
另一个面相也不太好的压低了声音:“看那平板板的屁股,就是个没福气的,一定怀的是个丫头片子。”
两人没由来地猜测两句,又感慨道:“也不知三姑这次能挣多少钱。”
艳羡得砸了咂嘴,两个老妇同声道:“真是同人不同命。”
她们这厢猜测,那边屁股平板板的孕妇,进了一个人家。
摘下了脸上戴着的纱帽,似模似样托着鼓起的肚子,道:“三姑,我来求生子秘方。”
一边说,一边亮了一下掌心的东西。
叼着烟嘴的老妇本还十分傲慢。
现在却突然神情一变。
片刻后才道:“跟我进来。”
待进了屋,老妇忽地跪下:“见过大人。”
第484章
胡八姑
靖宁卫的暗探究竟有多少,连当地的百户所都不一定清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