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章

    怎么一眨眼的功夫,赵惊鸿又成自己另一个爹了?

    在兄弟排行中,伯仲叔季,伯为长,是老大,仲为次,乃老二,叔为三,季为小,是最后一位。

    但是,就算如此,喊赵惊鸿季父,跟喊赵惊鸿爹有什么区别?

    他脑袋甚至都有些宕机了。

    刚才赵惊鸿还想跟他当连襟。

    如今连襟不当了,直接骑在他脖子上,当他爹了?

    林瑾更懵。

    让秦始皇行学生之礼,喊赵惊鸿为:惊师。

    这已经够让林瑾震惊的了。

    现在,秦始皇竟然直接让扶苏喊赵惊鸿为季父!

    什么概念?

    转身赵惊鸿就成了扶苏他爹,跟秦始皇一个辈分了!

    震惊!

    除了震惊,林瑾脑子里就没别的了。

    他这辈子要是有最佩服的人,那赵惊鸿绝对是独一份!

    蒙毅心中也是极为惊讶。

    他没想到,只是来吃一顿饭,赵惊鸿的地位直线拔高。

    成为扶苏的季父是什么概念?

    虽然现在始皇没有给赵惊鸿任何的官职,但是就单单是扶苏季父这一个身份,就足以碾压朝堂九成九的官职了!

    也就是说,等扶苏上位,赵惊鸿就能够成为跟吕不韦那样的大臣!

    到时候,掌控朝堂不在话下。

    三公之位,任由赵惊鸿挑选!

    蒙毅看着扶苏和赵惊鸿,心中复杂。

    他们蒙家一直是支持扶苏的,按理说,这从龙之功应该是他们蒙家。

    现在,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直接一口吞下了几乎所有的功劳。

    抢走从龙之功也就算了,现在就连始皇的宠爱也抢走了。

    蒙毅心里苦,但蒙毅不说。

    其实赵惊鸿心里也是发懵的。

    但很快心中就是一阵狂喜,满脸兴奋地看向扶苏。

    “快!快喊爹!”赵惊鸿在心中喊。

    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有没有。

    就像是让你的兄弟喊你爹一样快乐!

    扶苏看向赵惊鸿,立即就看到了赵惊鸿满眼的兴奋,以及满脸的期待的模样。

    他心中苦闷。

    说实话,有点不愿意喊!

    毕竟赵惊鸿跟他年龄差不多,这喊出来,多尴尬。

    但嬴政可不管这些,见扶苏没动静,眼神不由得严厉起来,“扶苏!”

    扶苏闻言,身体一激灵,只能无奈地看着赵惊鸿,拱手道:“扶苏……见过季父!”

    “哈哈哈哈!”赵惊鸿拍了拍扶苏的脑袋,笑着说道:“好孩子!”

    扶苏:“……”

    “你放心!”赵惊鸿一脸认真道:“陛下都发话了,以后我必爱你如子,你想学什么,我都教给你!”

    扶苏满脸无奈,“谢季父!”

    “好孩子!”赵惊鸿伸手摸了摸扶苏的头。

    扶苏:“……”

    他自认为自己修养极好,并且也很崇拜敬重赵惊鸿,但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他真的很想踹赵惊鸿一脚。

    一旁的嬴政拱手道:“虽朕与惊师交谈时间甚短,但已经从惊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惊师对朕也不吝指教。”

    赵惊鸿也急忙拱手回礼,“陛下若有所需,我必知无不言!”

    “谢惊师!”嬴政致谢后,询问道:“所以,根据先生所言,治国之道,当如何?”

    赵惊鸿几乎脱口而出,“那自然是屠……”

    话到嘴边,赵惊鸿猛地一激灵,惊起一身冷汗。

    玛德,差点说漏嘴,这话要是说出来,分分钟九族消消乐。

    就算以秦始皇这样的心胸不会立即杀自己,也必然会将其囚禁起来。

    屠龙术对于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位君王来说,都是大忌!

    屠龙术屠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天子!

    是他们封建王朝的统治!

    那是几乎进化到最后的终极版本的社会形态。

    一众人都疑惑地看着赵惊鸿。

    蒙毅满脸疑惑,林瑾远远观望。

    扶苏满脸不解。

    嬴政眼睛微眯。

    赵惊鸿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陛下,容我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尽管讲。”嬴政道。

    赵惊鸿点头,缓缓道:“迄今为止,历代君王……”

    说到这里,赵惊鸿看了一眼嬴政,道:“陛下,您也不必太过排斥儒家,他们推崇周礼制度,也是有原因的。”

    第65章

    朕是大秦的驯禽师嬴政眼睛微眯,“为何?”

    赵惊鸿道:“因为,迄今为止,历代君王中,除了周文王和周武王是真正地创造了真正的治国之策的,两人之后到今天,除了您,所有的君王,在治国之策上,几乎没有寸进!”

    “哦?”嬴政不由得眼前一亮,“请惊师细讲!”

    蒙毅三人也认真地听着。

    赵惊鸿道:“您看,周文王创周易,对后世影响深远,周文王创周礼,奠定了文明的基础。”

    “周礼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治国之策,治民之策。”

    “而后,不管是那些诸侯也好,那些国君也罢,他们全都在做一件事:纳贤才!让这些贤才为他治国,让这些贤才给他讲述如何治国,然后这些君王去尝试。”

    “失败了,所谓的贤才担负一些责任,但最终的骂名,还是落在了君王身上。”

    “成功了,这些人夸赞君王一句贤明之君,而功劳他们占了大部分。”

    嬴政微微点头,对赵惊鸿的说法非常认同。

    倒是蒙毅表情怪异。

    他觉得赵惊鸿说这些话,似乎在挖所有人的老底儿!

    若这话传出去,以后君王谁还会重用贤才?

    赵惊鸿继续道:“从周朝到现在这么多年,若君王们仔细思考,认真考量,总结经验,我觉得出一部:治国策,不为过吧!”

    “但很可惜,没有!”

    “若论真正的治国之策,唯有君王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一个国家的掌舵者,他是制度的颁布者,更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观察者,更是总结经验之人。”

    “但很可惜,并没有人这样做。”

    嬴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是啊!

    若历代君王,总结经验,足以出一部治国论!

    就如同启世大典一样,历代君王不断完善,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之前的错误。

    那最后,哪怕继承皇位的君王能力不怎么样,但只要按照《治国论》去治理国家,总归不会出现大错。

    可惜!

    可惜啊!

    这么多国家,那么多君王,竟然没有一个人做这种事情。

    倒不是要跟诸子百家争鸣,但治国之道真的能总结出来,绝对也不弱于诸子百家,可自成一派!

    只可惜,没有人能做到。

    蒙毅和扶苏在一旁心中也是一惊。

    是啊!

    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过这些。

    治国之策,谁有君王厉害啊!

    真可惜,近千年来,没有人想到这点。

    嬴政拱手询问:“这真是一大遗憾,敢问惊师,可还有对策?”

    “有!”赵惊鸿走到酒桌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才缓缓道:“我刚才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既然没有,那咱们就想办法去解决,任何问题只要想去解决,就一定有解决之法!”

    “没错!”嬴政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成!

    就像他一统六国,所有人都认为他做不到。

    但,他就是做到了!

    赵惊鸿道:“百家也并非不可用,法家立法,也立威严,兵家善战,可卫国,儒家擅政,可治政。择其所长而用,因其国情而变,糅百家之长,变成大秦治国之策,便可行!”

    见一旁的扶苏要说话,赵惊鸿补充道:“当然,并非直接搬运过来,而是因地适宜,将其变成最适合的。”

    扶苏恍然,“就像季父所说,百家皆可用,但如何用,是个问题啊。”

    “这就是翰林院的作用!”赵惊鸿看向扶苏,“翰林院就是集结百家典籍,吸纳百家之才,将百家之法,逐渐融合,变成大秦的治国之策。”

    赵惊鸿对嬴政拱手道:“大秦若是如同一家行驶的马车,而陛下就是那驾车之人,车子要往哪里走,要选用什么样的马匹,如何训练这些马匹,这是陛下需要做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比陛下更知道需要的是什么。”

    “不错!”嬴政眸中惊喜之色闪烁,赵惊鸿所言,几乎句句都说在了他心坎里,“我大秦历代先王,就如同寻驯兽禽师,律法制度,是秦国的鹤,这只鹤,他是我大秦锐士,饮血的秦剑铸成的,内仗金器,外依火精,五行之中霸占金与火,才将我大秦立于不败之地!”

    “而如今,朕横扫六国,天下已定,这大秦的鹤,便需要重新训练!”

    赵惊鸿微微点头,心中赞叹,不愧是始皇帝啊,心胸确实宽广,并且能够做到这一步,光靠幸运和霸道肯定是不行的,胸襟之中,得有真东西!

    扶苏也在一旁沉声道:“按照如此说来,以儒家周礼制度去治理百姓,减弱严苛的刑法,但依然要以刑法为威慑,两者结合,从而让天下安定,百姓生活足以安乐?”

    赵惊鸿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但这东西也不是空想出来的,得下去考察,得实践,符合民情,符合国情,才行。”

    “没错!一定要出巡!”嬴政道:“朕准备再次出巡,巡览天下,观天下之情!”

    赵惊鸿不由得摇头,“陛下,我敢跟您保证,您这样出游,绝对看不到你想要看的东西。”

    “为何?”嬴政询问。

    赵惊鸿道:“陛下,您希望下面是什么样的?”

    “那自然是安定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祥和之象。”嬴政道。

    赵惊鸿点头,“所以官员们也知道您想要什么,知道若是您看到的结果不是这样的,他们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您觉得,您巡游的路线都是规划好的,并且大张旗鼓,他们会给你看什么样的场景?”

    嬴政闻言,不由得一阵蹙眉,当即眸中涌现怒火,“这群人,竟然胆敢欺瞒朕!”

    赵惊鸿笑道:“陛下,当一个好皇帝难,当一个好官,也难。”

    说着,赵惊鸿看了一眼扶苏,“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说完,赵惊鸿提着酒壶,灌了一口。

    “啧啧!”赵惊鸿咂了咂嘴,“度数太低了!”

    哪怕是现在宫中饮用的酒水,也是用发酵方式酿造出来的,度数甚至没有啤酒高。

    嬴政看向赵惊鸿眸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询问道:“那以惊师所言,如何才能当好一个皇帝?而朕,在惊师眼中,是否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

    第6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正准备喝酒的赵惊鸿都愣住了。

    送命题啊!

    扶苏和蒙毅两个人也是脸色一僵。

    他们知道,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以赵惊鸿耿直的性子,万一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恐怕会惹怒始皇!

    当即,两个人疯狂给赵惊鸿使眼色。

    林瑾看了看门口的位置,心中在想:我现在开溜会不会被秦始皇治罪?

    赵惊鸿看着嬴政,嬴政也在看着他。

    看来,今天这送命题是跑不掉了!

    “陛下,在下今天喝多了。”赵惊鸿试图糊弄过去。

    嬴政道:“朕看惊师现在还清醒的很呢,但说无妨,朕知道天下人都在骂朕暴君,朕知道怎么回事。但朕不愿意听他们说,更不愿意听朝堂上的官员们说,朕现在只想听惊师来亲口告诉朕。”

    “因为朕觉得,只有惊师才不会欺瞒朕,糊弄朕,会告诉朕真正的真相!”

    “您可真看得起我!”赵惊鸿满脸苦笑。

    当即,赵惊鸿叹息一声,随口道:“暴君这事儿您听听也就算了,就像两个人打架,打不过对方就开始辱骂对方,说对方暴力,说对方残暴,在我看来,纯属扯淡。”

    “扯淡?何意?”嬴政蹙眉询问。

    “额……陛下不用在意这些细节。”赵惊鸿道:“我是说,胜者为王!他们打不过你,才说你是暴君的。若他们赢了,肯定不这么说。”

    “不错,确实如此,都是一群虚伪的人罢了!”嬴政点头。

    听到这话,蒙毅和扶苏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觉得,赵惊鸿确实没喝多,如果喝多了,以赵惊鸿的性子,肯定就不会这么说话了。

    赵惊鸿继续道:“之前我说过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功绩,他们两人创建了新秩序,居功甚伟,甚至被后人称之为圣而您的功绩,其实不在他们二人之下。您同样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形式,跟周朝跟商朝制度都截然不同!”

    “您创建了三公九卿的制度,书同文,车同轨,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其实,您完全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前无古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