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留下遗命不过皇上年轻时就给先帝爷办事,想必会有万全的法子处理此事。安陵容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知道奴大欺主不是什么好事。
皇上如今不处理,留到以后只会是更大的麻烦。
思及在东配殿练字的弘曕,安陵容凑到宝鹊耳边低声吩咐。
“皇上尤为痛恨贪腐之事,对内务府下手兴许就在这几日,到时肯定有空缺,你让咱们的人抓住机会。”
她安插进去的人爬得最高的也就一个花草房的管事。
宫内的花草一部分来自京郊的皇庄,另一部分由各地进贡。
这着实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其它各处安插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宫人,连捞油水这等好处的门都没摸到。
皇上对内务府的肃清对安陵容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主子,奴婢明白。”
宝鹊郑重的点了点头。
安陵容在洗漱时想过是否要将此事通知给华贵妃,但后来还是觉得风险太大。
华贵妃和废后斗了多年,要说她在内务府里没有人,这话说出去连弘曕都不会相信。
再则皇上生性多疑,若是华贵妃全身而退,难免会让他联想到年家势大。
这对华贵妃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好事。
早膳后在吉祥门碰见华贵妃时,安陵容带着孩子跟上了她的步伐,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提。
后妃们几乎整个白日里都耗在寿康宫给太后守灵,一个个累得心力交瘁,连嘴都不愿意张开。
几日不间断的哭灵下来,上了年纪的福晋和夫人们尤其遭罪。
哭灵的开始照旧是皇上亲自给他太后上贡品,上回皇上身子不适,是坐着软轿过来的。
听华贵妃说众人都感叹皇上对太后的一片孝心。
安陵容注意到皇上上完香后,有几位重臣跟在他身后出了寿康宫。
宫里有一条所有人都默认的宫规:后宫不得干政。
辅佐了三代帝王的孝庄文皇后都得遵守,安陵容可不会在这个时候犯忌讳。
她目不斜视的盯着前方,听着太监的唱喝声行事。
跪、叩首、哭绝不含糊,甚至还拒绝了华贵妃蠢蠢欲动想要交流的小拇指。
安陵容虽脸上一副哀戚之色,但她的心早就飞到了养心殿。
此刻的殿内与她想象的凝重气氛相反,皇上面带笑意的看向站在大厅里的几人,关切的询问。
“众爱卿看着都清减了不少,可是近来没吃好睡好?”
不等他们回复,苏培盛端了一个托盘进来。
“诸位都是栋梁之才,哪个累坏了都是朝廷的损失。朕特命膳房做了水蒸鸡子,给大家伙儿补补。”
瞧着众人脸上的纠结之色,苏培盛立即解释。
“诸位大人,这鸡子是内务府精挑细选的寡蛋,乃是素食,可放心食用。”
“奴才(微臣)多谢皇上厚爱。”
鄂尔泰、田文镜和李卫等人齐齐谢恩,然后一人接过一个碗。
水嫩的蛋羹在舌尖缓缓化开,释放出浓郁又纯正的蛋香。
没多久几人就将一小碗蛋羹吃得一干二净。
“奴才(微臣)多谢皇上赏赐。”
几人互相扫了一眼,等待着皇上发话。
“皇兄,臣弟还未进门就闻到了香味儿,您请诸位大人吃什么好东西呢?”
“可有给臣弟和十六弟留一份儿?”
怡亲王允祥好奇地开口。
皇上对着才进门的两位弟弟一笑,“诸位大人近来辛劳,朕请他们吃了水蒸鸡子。可惜你们来迟了。”
“十三哥,咱们来的真不凑巧。”
落后一步的允禄可惜的摇了摇头。
皇上见状,随口问道。
“十六弟,你掌管内务府,怎得连水蒸鸡子都不常吃?”
“回皇兄,一枚鸡子六两银子,臣弟......”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阵咳嗽打断。
皇上饱含深意的看了李卫一眼,关切的开口。
“李爱卿可是身子不适?可需要朕召太医前来问诊?”
在大殿的几人中只有李卫的出身弱一些,皇上明白他可能看出了些什么。
“回皇上,微臣......微臣......”
李卫本想直接拆穿庄亲王的话,可脑瓜子一转,想到皇上不会赐些俗物给诸位大人,他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隐情。
他不敢坏了皇上的大事,只得结结巴巴的装傻糊弄过去。
被打断话的允禄不满的扫了李卫一眼,毫不客气的嘲笑。
“皇兄,臣弟听闻李夫人对李大人在外有女人一事很是不满,将他赶到书房歇息。李大人可是冻着了?”
其它人一听庄亲王的话就哈哈大笑起来。
李卫家中有母老虎之事众人皆知,凶悍的他根本不敢将女人往府里领。
连一向以嘴毒著称的言官都不忍心参他豢养外室。
“好了,咱们来说说正事。”
皇上不轻不重地拍了拍桌子。
“太后临终前交给了朕一本小册子,上头记录着各处对她老人家的孝敬,其中允禄掌管的内务府尤为孝顺。”
得到皇上点名的庄亲王不由得挺直了脊背,他竖起耳朵准备听皇上夸奖的话,想要回去学给底下的奴才听。
太后临终前都记挂着他们,可见底下的人做得有多到位。
庄亲王的心里正高兴着,却听到皇上又补充。
“太后对短短六年的时间从内务府收到超过三千万两银子的孝敬深感不安,留下遗命,让朕彻查内务府的猫腻!”
“皇上,臣弟......臣弟冤枉啊!”
庄亲王一听给太后的孝敬银超过了三千万两,顿时觉得天都塌了。
“臣弟真的不知道底下的那帮狗奴才如此大胆!”
“老十六,你冤不冤枉再议。方才老十六说鸡子六两银子一个,但朕查到宫外两文钱一枚。”
抑制不住怒气的皇上将茶盏都扔了出去。
“你们可有人同朕说说这是为何?”
“奴才(微臣)有罪,请皇上降罪!”
大殿里站着的人齐齐跪下。
随大流的李卫在心里嘀咕着,他就知道这几文钱的水蒸鸡子不是好吃的。
第340章
和你一样善良大度“朕并非不讲道理之人,这是朕连夜将内务府的采买簿与宫外物价进行对比的册子,你们都来瞧瞧吧。”
皇上将他和苏培盛忙活到天亮的小册子扔到了跪得最近的怡亲王允祥的面前。
允祥连忙捡起来,小册子首页记录的就是方才讨论的鸡子。
养心殿每日份例中有鸡子二十枚,内务府花费四十文采买,而采买簿上记录的采买总价为一百二十两。
一月按照三十天算,光采购鸡子这一项,内务府的奴才们就从中贪墨了足足三千五百九十八两八百文。
允祥不敢往下深想一年、五年或者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贪腐银钱会达到何种可怕的数量。
他快速地往后翻了几页,也终于明白皇兄震怒的原因。
内务府的这群混账奴才简直是朝廷的大蛀虫。
允祥粗略地翻过后,左右一看,将册子递给了身后的鄂尔泰。
不到一刻钟,小册子最后传到了内务府总管允禄的手中。
身为亲王的允禄年俸为一万两银子和一万斛的禄米,他哪儿能想到底下的狗奴才这么大胆,连皇家都敢糊弄。
他深知若是不拿出个态度来,皇兄第一个就拿他开刀。
允禄一磕到底,哭着恳求。
“皇兄,臣弟失察,请您降罪!但有一事还请皇兄明察,臣弟是真的不知道底下的狗奴才这么黑心,胆敢坑蒙主子。”
“臣弟所言绝无虚假,请皇上派人到臣府中搜查!”
当年几位兄长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不想惹麻烦的允禄在先帝爷的安排下进了内务府。
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为上位者办事,本想这样安稳地度过一生,没想到还是遭了底下人的拖累。
皇上很了解这位十六弟,他克己奉公、秉承上意,但又将装聋作哑和明哲保身之举贯彻到底。
想着留在手下办差的弟弟不多,他面无表情的吩咐。
“允禄你带着福晋和孩子在宫中守孝,若是查明你确实没有问题,朕自会有所决断。”
“李卫、田文镜你二人联手彻查内务府的账目,允祥带着侍卫压阵。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奴才(微臣)遵命!”
殿内其它的重臣看着三人领了皇上的命令,都识趣地没吭声。
方才那小册子真是一看一个不吱声。
鄂尔泰在家中用饭时也很少见鸡子,只有年幼的孩子们偶尔能吃得上。
他在心里琢磨一定要让夫人查一查府中的狗奴才们,省得闹出和皇家一样的笑话。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大臣还不在少数,都在看到册子的那一刻下定了决心要自查。
得到皇命的允祥、李卫和田文镜行完礼后就到门外商量,苏培盛在皇上的示意下也跟了出去。
允祥在皇上登基后就得到重用,掌管朝廷的财政和京畿卫戍等大权。
他知道皇上为了国库一事有多上火,自然不敢怠慢。
“李大人、田大人,你二位商量一下如何行事,本王和苏公公去调派人手。”
内务府是块硬骨头,他们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午膳后没多久,怡亲王带兵围了内务府之事传遍了前朝后宫。
安陵容一得到消息就亲自回了一趟永寿宫。
“宝鹊、宝鸽你们四人守好永寿宫,尤其是近几日送入宫里的东西要严格检查。”
内务府存在这么多年,安陵容可不认为他们不会反抗。
“弘曕、弘曜和昭华三人尽量不要离开武公公的视线。”
不放心的安陵容又将三个孩子叮嘱了一遍。
“弘曕,你替额娘好生看着弟弟和妹妹,别让他们出门。”
“请额娘放心,儿臣一定好生看着弟弟妹妹。”
早膳前额娘私下和她说过皇阿玛要对内务府动手,弘曕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安陵容将宫里安排好,正要和三个孩子道别,门口传来了响亮的声音。
“陵容,本宫把安乐也放在你这儿。”
华贵妃怀里抱着的安乐公主一瞧见昭华,双眼顿时就亮了起来。
“昭华姐姐,我来找你玩了。”
安乐一落地,就蹬蹬的朝着昭华跑过去。
她一边跑,还不忘一边给安陵容请安。
“安乐见过淑额娘。”
安陵容笑着应下。
“年姐姐,你宫里的守卫并不差,怎会想到将安乐送过来?”
华贵妃摇了摇头,低声解释。
“本宫那里还有外人,我不放心将安乐独自留在翊坤宫。”
她虽没明说,但安陵容知道她不会无的放矢。
“孩子多也热闹,省得他们一个个都想往外跑。”
没过多久,敬妃也拉着七阿哥入了永寿宫的门,显然与华贵妃打着一样的主意。
“贵妃娘娘,臣妾叨扰了。”
安陵容见她也自带伺候孩子的人,笑着打趣。
“只要你们放心,想将孩子留多久都成。”
敬妃感激地笑了笑,就凭着淑贵妃能在废后的眼皮子底下生出了三个健康的孩子,就说明她的手段不一般。
连华贵妃都将孩子放在这里,她有什么不放心的。
采月一听说华贵妃和敬妃将孩子送到了永寿宫,连忙将消息上禀。
“主子,您看是否要将胧月公主也送过去?”
沈眉庄思索了几个呼吸,轻轻的摇了摇头。
“胧月乖巧听话,本宫怕别的孩子欺负她。”
最主要的是安乐公主在那里,沈眉庄对华贵妃心存芥蒂。
每次一看到华贵妃,她就想起在千鲤池中差点儿丧命的仇。
她不放心胧月和翊坤宫的人在一处。
“采月,你留在储秀宫照顾胧月,采星随本宫去寿康宫。”
沈眉庄觉得皇宫守卫森严,那些奴才没胆子敢冒犯主子。
再说她在母亲的指导下早就将储秀宫上下换成了自己人。
沈眉庄瞧见吉祥门处守着的侍卫以及在宫道上巡逻的队伍,更是放心将胧月一个留在储秀宫里。
后宫众人对孩子的安排没多久便传到了皇上的耳中,他在心里默默地说。
“柔则,容儿和你一样善良大度,对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