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8章

    李老实看一眼满院被绳子联着两脚,又绑着翅膀,正扑腾蹦着走的鸡,呲溜吸一下口水赞叹道:“这么多鸡,该吃一段时间了!”

    他话才说完,王小菊一手牵着孩子,一手端着专门给孩子剔的肉从灶间出来,听到李老实的话顿时就不乐意了:“李叔,我们这些鸡是要卖钱的,哪能都吃,这只鸡还是专门给娘杀的,娘给我们带孩子辛苦了。”

    能被儿媳妇感激,刘氏是打心眼里高兴。

    这只鸡杀了大家都吃,其实分在每个人碗里也就一两块肉,里面更多的是一些菜。

    李老实一直跟徐家搭伙吃饭,自然也要吃。

    刘氏看看尴尬的李老实,忙打圆场:“小菊,你李叔还是帮了家里不少事,我前几天下田打谷,磊娃子还是你李叔在照看。”

    李老实是孩子王,混到现在,村里大小孩子都归他管,就连四岁的磊子也要找他玩石子。

    农忙时,本就偷懒耍滑的李老实就成带孩子的了。

    牵着老骡子不是在驮粮食,就是在驮孩子。

    农忙时小孩子最容易出事,大人干活难免有疏忽,有他这一帮忙,让其他人放心不少。

    王小菊说鸡要卖钱,也不是故意让李老实难堪。

    他们这次进山找到一个村,兵荒马乱的难得来一次弹花匠,果然家家都要弹棉花,翻新被褥。

    活不少,但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

    没有新棉花,都是老被褥。

    那些被褥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物件,硬得像铁板,脏就更别提了,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

    徐根宝和王小菊在口鼻上蒙几层布都防不住的灰尘。

    换成以前,两人可能丢下不做一走了之。

    现在已经没有退路,知道全村就等着看笑话,也就鼓起勇气干下去。

    钱不好挣,村民也没什么钱,于是说好每翻弹一床收五十文。

    夫妻俩从早到晚能弹两床,算了算,除去棉线成本,余下还有一半纯收入。

    一连干了二十天,出山时收账,村民没钱,每家用鸡抵债,一只大肥鸡就当五十文。

    这些鸡拿出山能卖到七八十文一只,没有亏着反而赚了。

    就是活鸡又重又不好搬,但夫妻俩还是拼命三郎一样把鸡背回来。

    在路上死的鸡自己吃,活的鸡就要卖钱。

    王小菊想过了,自己去梨花镇卖鸡,一定要摆摊摆到娘家嫂子眼皮底下,让她们看看,自己离开娘家没有饿死,这一趟就挣了一两多银子。

    不过,她这自然只是想想,徐根有和刘氏都不许王小菊再去招惹娘家:不管怎么,做不成亲戚也别当仇人。

    于是徐根有把鸡送了一只给田贵家,又给巡检站张军头送一只。

    接下来就在官道路边放上鸡笼,没两天就全部卖给过路的商贩了,一百文一只。

    这两天田家母子平安,大家欢喜,只有秀才娘子有些不好过了。

    她还是在绣花,绣着绣着,她就停下来看眼前扇面。

    还是如往常,针尖下红梅依旧飘飞,可她却感觉这些梅花像是活过来一样,多了生机和灵气……

    第253章

    莲花的委屈

    看过儿子,徐根宝夫妻俩就又进山去了,现在已经十月,天气不冷不热,正是挣钱的时候。

    这一次身上银钱分文不带,只带了所需要的棉线。

    刘氏也没有之前的牵心挂肚,在山里虽然人生地不熟,又要吃苦受累,但有张军头的人带进去,没有被欺压。

    徐根宝把卖鸡的钱全部留在了大哥这里,他让徐根有帮他也买着砖石木料。

    他自己也要跟大家一起修房子。

    农活做不完,随着时间过去,收完稻子,又到割红薯藤晒猪草,泡猪草,挖红薯,种播种冬小麦的时候。

    村里人对桃儿娘死里逃生的议论也就渐渐淡去。

    因为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连天天去听墙根的秦氏也不知道,她只知道田贵熬药说以后再不生孩子了。

    秦氏撇嘴:不生孩子怎么吃鸡!

    她馋鸡,莲花就又被牵连了,被她天天嘀咕:“你说你这天天有吃有喝又不饿着,怎么就不生孩子?”

    儿媳坐月子,自己就有理由跟着吃鸡。

    农家的鸡都是钱罐子,不是随便想吃就能吃,不光是自己舍不得,就是被邻居知道,也会被人说“好吃不留种,蛋鸡都不放过”。

    听到婆婆又说自己不生孩子,莲花终于忍无可忍回怼:“你也是生过孩子的,我怎么不生你会不知道?我跟根庆稍微碰一碰你就起来敲门撒尿,还怎么生!”

    秦氏勃然大怒:“怎么就不能生,你生不出孩子还怪上我了,你跟根庆睡在一起碰过几次我门清。

    我当年是碰过一次,根庆他爹跟我分床睡也生了孩子。

    你两人天天睡在一起,还想天天碰?你就不害臊。”

    莲花羞红脸,哭着跑出门去。

    秦氏跺脚骂:“不知羞的花子,天天碰男人。”

    莲花一路哭着跑进山崖边,这里有她家的一片红薯地。

    徐根庆此时在地里割红薯藤。

    旁边,轮转到自家养的两头小黄牛在低头吃藤子,新鲜藤叶已经吃得肚子鼓胀。

    剩下的给藤条还需要收回去晒干,到冬天喂猪喂牛都可以。

    徐根庆正忙碌着,却见自己媳妇哭着跑来。

    “怎么了,好好的又哭。”

    他抱着红薯藤走过来,顺带把周围所有的红薯藤收拢起来堆成,准备用放在旁边的背架背回去。

    莲花一屁股坐在背架上,抹着眼泪哭述:“还不是怪你娘,又在说我生不出孩子,还说我不知道羞臊,天天缠男人!”

    徐根庆眉头紧锁:“她说就让她说去,你忍忍,等地里红薯挖了,我们就跟田叔他们一起修房,把房修好隔开……”

    莲花一把拉住他:“我不想等,凭啥天天要我忍着,不是你娘忍!这又不是我的事,是你娘不让我们生的。”

    徐根庆也无可奈何:“我娘就那脾气,我能怎么办,说也说了,她不听。你总不能让我像江婶子那样打她一顿。”

    莲花一听又是这话,气得抓起红薯藤子就对他砸过来:“你们就只知道欺我,我要回娘家!”

    她知道,徐根庆就是拿婆婆没办法。以前婆婆跟大嫂吵架,还有其他叔伯可以说几句。

    现在家里没人能管,娘就天天盯着自己说,徐根庆也无奈。

    除非让江婶子动手。

    可徐根庆再是觉得自己娘不对,也不会让人打秦氏的。

    回娘家就更难了,回家都说不出口,还要被骂一顿。

    莲花气得不行,坐在地里放声大哭。

    徐根庆慌了,自家这地虽然靠着山脚,跟其他人家的地隔得远,中间还有江婶子家的大片红薯地,周围也没有其他人。

    可莲花哭得太大声,要是被人听到传到,肯定会说自己在打婆娘。

    江婶子说过,到处兵荒马乱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

    这日子要活一天,就要好好过一天。

    实在过不下去就别过,谁要是打骂婆娘,她就要拿黄荆条子抽人:看棒子打在自己的肉上痛不痛。

    已经有秦氏和徐根宝夫妻当例子,大家都知道村长说打就真的要打,徐根庆可不想再跟着被罚。

    他赶紧坐到莲花身边好言哄着:“别哭别哭,我回去就让娘别管。”

    莲花想起秦氏骂自己“不害臊”的话,心里憋屈的慌。

    知道哪怕徐根庆回去让婆婆别管也是无用的,反而会认为自己挑拨是非,让母子吵架,就越发哭得厉害。

    徐根庆也感觉自己心累得慌,他一屁股坐在莲花旁边,唉声叹气:“你说我能怎么办?娘只有我这个儿子。”

    莲花抽泣着道:“你们说以前的江婶子就爱撒泼骂人,小天走了她就再不随便骂人。”

    “大嫂跟婆婆在一起也爱吵架,现在大嫂走了,怎么婆婆反而还更爱骂人了?”

    徐根庆也无法解释自家娘是怎么了,但江婶子虽然还是打人骂人,那也比娘好多了。

    两人说几句话,莲花渐渐也不哭了,婆婆就这样,自己还是只能等多修几间房分远些。

    徐根庆看见旁边山坡上长着已经开始变得金黄的糖罐子,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山里孩子的零食,虽然还差着时候也可以吃了。

    他忙跑过去扯下几个果子,然后在石片上磨去刺,又剥去里面的种子,这才递给莲花:“你吃,这甜!好吃我又给你剥。”

    莲花也是山里娃,自然吃过糖罐子,于是一边还在打哭嗝,一边吃糖罐子:“……呃!没打霜……呃!还有点酸!”

    徐根庆看看地边还堆放的几堆苞米杆,又看看脸都哭花了的媳妇,心底突然有点痒痒的。

    莲花天天被婆婆骂,他也是才二十岁的男人,说来成亲两年多,就没有好好抱着媳妇睡过囫囵觉。

    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怎么就那样笨呢,委屈媳妇又委屈自己,这地方可是荒山野岭连人都没有。

    于是,莲花就看着徐根庆铺开红薯藤,抱来苞米杆搭起小窝棚。

    她的脸瞬间红通通的,被徐根庆一拉就滚了进去……

    ……时间慢慢过去,吃饱的小黄牛无所事事。

    视野里没了主人,也不管旁边窸窸窣窣抖动不停的草堆,自顾自慢悠悠开始闲逛,渐渐走进村里……

    直到有人喊:“牛跑了!牛跑了!牛在吃菜,今天该谁家养牛?”

    徐根生跑过去抓住已经吃了好一片青菜的小黄牛,开始一家一家的问,今天轮到谁家养牛。

    要是牛丢了,一定要那家人赔,让他当牛耕地,天天卖力气累死他活该!

    第254章

    金樱子

    此时江枝也在山上采糖罐子。

    糖罐子又叫金樱子,是一味地道药材,霜降节气之后就可以入药。

    曾经在春季时满山的刺藤花飘香,到现在的秋季,又是甜甜蜜蜜的果子。

    金樱子因为有涩精固肠,止带下的作用,可以治疗遗精,遗尿,止白带和崩漏,被誉为是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只是藤上的金樱子全身是刺,采摘时需要小心扎手。

    摘下金樱子,江枝先用粗麻布包住,放在地上用木棒擀搓,把果实上浑身的刺全部清除,再剪去顶端几个老化的花片,让每个金樱子都成光溜溜的,准备药用。

    金樱子的根和果实作用是一样的,炖猪肚治疗肾虚遗尿和小便频数。

    加何首乌和刺萝卜炖肉治滑精早泄。

    江枝采下来的金樱子,一部分熬成金樱子膏自己服用,一部分准备泡酒。

    金樱子是可以熬糖,也就是熬膏,这事巧云早已经学会了。

    把新鲜的金樱子搓去外刺,捣烂放在锅中熬煮一个时辰,等到糖汁熬出,再过滤去药渣,继续熬煮到浓缩收汁就成。

    金樱子膏除去有固精的作用,还能黑发养颜,降血糖。

    江枝则亲自来泡酒。

    一般人都是把成熟的金樱子洗净晒干直接放进酒坛,泡一个月就可以饮用。

    江枝是习惯把干净的金樱子入蒸笼蒸透,再晒干,经过反复的两蒸两晒才结束,最后才把晒干的果实放入酒坛中密封一月。

    婆媳俩摘金樱子熬膏泡酒忙活了几天,又忙着摘野菊花,晒野菊花。

    等到春凤和徐大柱把那块腾空的斜坡地翻挖出来,大家就准备播种冬小麦。

    从夏天开始,地里的烂叶草根就被堆在地边的土凼里,小满爷又从旁边的山林里拢来树叶,加上三头猪的粪水堆沤成一大堆肥土。

    现在已经运进地里。

    又是一年满山野菊花金黄,跟去年相比,干活的人略有不同。

    因为山下的几十亩地也需要人干活,二瑞和小满好几天没有上山。

    现在干活的多了一个徐大柱和巧云,另外就是一岁多的小彩霞。

    妮妮当了大姐,带着彩霞在地边上玩,踩着石头摘花,扯了一串串的红果子玩。

    这些东西在去年还是救命粮,今年已经无人再把它放在第一位了。

    佩琪也长大了,尽职尽责的守在姐妹旁边,防止有其他动物跑过来伤害。

    有佩琪在,这片林子基本上没有其他动物了,尤其是蛇,一旦进入它的地盘,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江枝几人就在地里干活。

    陡峭的坡地土脚浅,用不上畜力,一切都靠人工,江枝和春凤用锄头铲出小沟,小满爷和巧云一人负责撒种放种,一人负责丢肥土。

    徐大柱现在还是不能站立,但靠双臂撑着,能坐着干活。

    他坐在随身携带的小木凳上,用一个木推耙熟练的推动松土把麦沟盖上,再把手臂能够着的地方淋上一圈水。

    几个人做这点地一点也不累,此时还高高兴兴商量着挖红薯的事。

    第一年的红薯是种在有土的石头缝里,挖时很难,那些红薯要么被挤得歪瓜裂枣,或者长成一串串的袖珍小葫芦,成了佩琪的零食。

    在第二年,大家终于找到在山上种植方法。

    再开荒不现实,于是从各处收集肥沃的表层土皮,然后在各处平缓处堆出一个一个半米高的土丘。

    在土丘上先种上苞米,再把红薯藤栽上去。

    现在,苞米已经收了,只需要扒开土丘就能找到红薯。

    “婶子,前天我扒开一垄看过,长得可真好。”春凤乐滋滋道。

    江枝也很喜欢:“趁着这几天太阳不错,种完麦子就把红薯挖了。哎呀,红薯窖可怎么弄。”

    秋天说收成,总是让人乐意的事,只是在山上两年,一些设施还没完善好。

    就比如红薯窖和储青料的池子。

    山上有三头需要吃料的猪,红薯藤就需要储存起来以备冬天用,这可是重要的事。

    徐大柱一边撑着身体挪动着,一边道:“那个装青储的土坑,我们已经打好,到现在有一人高,收了红薯藤随时都可以储进去。”

    江枝惊讶:“你们打出来了?就你和长庚伯?”

    她之前说过在山下挖了坑装苞米叶做青储,徐大柱和小满爷说山上也要打一个。

    山上土层浅,多是坚硬的黄土砾石,要想打出一个大的土坑可不是容易的,除去锄头,很多时候还需要动用铁凿,算是一个大工程。

    从动工开始,二瑞和小满要管山下,就做得断断续续的,山上一直就是小满爷和大柱、春凤巧云几人轮流在里面挖。

    春凤和巧云要管着田地和鸡猪,真正坚持的还是徐大柱和小满爷。

    这一老一残除去需要做蚊香,大部分时间都在地坑里,还真被他们抠出来了。

    没想的还有更不容易的事。

    徐大柱说:“这几个月打坑时,我想闲着也是闲着,还跟爷把那些打出来的黄土捡干净石头,锤散做了些土砖。

    做得不多,只够换一堵墙的,到现在晾了三个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