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0章

    旁边刘氏实在忍不住:“小兰,你这话可要不得,我们都是徐家人,你在外面过的好不好,我们当嫂子的总要知道,还有那孩子……”

    听到又提孩子,徐玉仙依然岔开话题,对聂繁天的身世说得含含糊糊:“那孩子不该养在家里,拖累爹娘哥哥,我罪孽深重。

    要是觉得花钱,就把这些年嚼用多少银子,连同以后娶亲生子我都付了。”

    她说完,马干娘就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江枝和刘氏跟前的案桌上:“这是五十两银子,拿着吧!你们恐怕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之前徐玉仙打算只用十几两银子打发,可现在爹娘哥哥都不在了,泼妇嫂子打上门来,大巴掌抽得山响,十几两银子挡不住,不如先花钱打发走,以后再慢慢找回场子。

    银子摆出来,她原本想做些表情,奈何此时实在肿得厉害,只能继续做出可怜样:“我虽然是杜家夫人,可身为继室,手中银钱并不宽裕,现在也只能从大小姐的嫁妆里偷偷拿一点接济娘家。”

    她这话把江枝几人说成上门敲诈打秋风的。

    刘氏皱眉:“我们来这里没想要银子,你是继室有难处,这银子不给也行,只是小天究竟是谁家孩子你得说清楚!”

    徐玉仙转过头道:“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拿着银子就是。”

    江枝算是看明白了,徐玉仙是不打算把小天的身份说出来。

    这不重要,反正自己只需要撇清关系。

    “你把人家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给徐家招来报应,你也逃不了!”江枝冷声道。

    不知道徐玉仙是蠢人胆大,还是有十足把握可以不在乎这些。

    听到“报应”二字,她还是无动于衷,反而阴阳怪气道:“嫂子说那么多,不就是说自己辛苦想多要钱。你死了一个儿子,现在多一个该满意了!”

    刘氏嚯的站起身,指着徐玉仙怒道:“小兰,你变了!完全变了!以前你心善,最会体贴人,现在变得绝情绝义,凉薄寡恩。

    你嫂子为了那孩子付出那么多,你居然说大瑞……你良心被狗吃了!”

    “二瑞娘,这钱我们不要,以后这个徐小兰也不认了,徐家村没有她的娘家人!”

    做人有底线,拿二瑞娘死去的孩子说事,就连老好人也受不了。

    刘氏居然代替自己说出断亲的话,江枝都感觉意外。

    能断亲当然好了,她巴不得徐玉仙越恶越好。

    仇恨值拉满,以后男主回来才有打脸对象,而不是自己。

    不过,这五十两银子要收,原主辛辛苦苦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哪怕是白眼狼,总得有所回报。

    江枝一把抓住五十两银子,沉甸甸的差点脱手:摸金银的感觉真好!

    刘氏见江枝拿银子,急道:“二瑞娘,这银子是脏钱,我们不要!”

    江枝把银子用帕子包着,然后抱在怀里转身就走:“我们拿钱做好事,也算帮她积德。

    等她死了在十殿阎罗面前上刀山、下油锅,过拔舌地狱时少熬几次。”

    徐玉仙脸色苍白,刘氏无言以对。

    门口,王小菊等人一直等着,终于等到江枝出来,赶紧过来道:“婶子谈好了吗?”

    她本来想问刘氏,可见自己的婆母脸拉得跟苦瓜似的,还是问笑眯眯的村长吧!

    江枝点头:“谈好了,我们先出去再说。”

    几个人一阵风似的来,又一阵风似的走,只在杜家留下遍地狼藉和一院伤者。

    马干娘摸着自己肿痛的脸,咬牙切齿道:“夫人,我们就这样忍气吞声不成?”

    她其实心里是怨恨的,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夫人非要去问。

    现在惹祸上身,平白挨打,以后能不能脱身都难说。

    哼,小户人家出来的就是这样,心眼小,眼皮子浅,有点风头不显摆就难受。

    徐玉仙也是心里憋气,这一切实在是……来得太快了。

    她本来是想问一下徐家村的情况,然后再慢慢打听。

    可简单问几句话,才过四天,娘家嫂子就能闻着味,带人打上门来,让自己猝不及防吃了亏。

    “先就这样,等我送信给老爷再说!”

    徐玉仙决定先找男人诉苦,那个小崽子也不能留了。

    第325章

    舆论翻转

    江枝几人出了青柳巷先是直奔向德金家。

    德金媳妇见到几人这样狼狈吓了一跳:“江婶子,你这是怎么了?要找德金他们回来吗?”

    她看江枝几人的样子,好像是跟人打架了,可这话又不好说,毕竟江婶子不是街上的混混!

    江枝摆手:“不妨事,我这有五十两银子,你先帮我去钱庄兑换五两碎银,其他的存起来。再买几件衣服,我们先在你家洗漱一下。”

    德金媳妇闻言,也不多问,拿着五十两银子就去了。

    江枝几人自己在向家用水洗了手脸,没过多久德金媳妇就回来了,手中拿着几件新衣服:“婶子,我还没去钱庄,先给你们买了衣服过来,你们烧水洗澡换上。”

    还是德金媳妇想得周全。

    现在已经天热,江枝几人一天里奔波几十里,又在破屋住一晚,还在城里找人,再加打闹一场,每个人汗流浃背衣衫不整,都快捂臭了。

    德金媳妇买回来的成衣是饰样最简单的细棉布靛蓝色衣裙,正适合这几个农家妇人。

    王小菊跟皮氏接过衣裙就挑捡起来,样式虽然相同,大小却有区分,德金媳妇是按每个人体型买的。

    几个人分了自己的衣服,再简单擦洗换上,只有年纪最大的刘氏看着裙子有些别扭。

    她在村里干活习惯衣裤,已经好些年没有穿裙子,还是被自己小儿媳妇劝着换好。

    等德金媳妇去了再回来时,后面跟着已经下差的向德金。

    “婶子,你的银钱已经换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向德金拿出存单暗印交给江枝。

    对于向德金,江枝没有隐瞒。

    交往已经这样久,江枝家和小满家是什么情况向德金他们都清楚。

    其中自然包括入伍的小天,如今就连战场上的事他们也有意打听着。

    江枝就把聂繁天跟自家关系,还有徐玉仙的事大概说了一遍。

    其中也多为猜测,暗示小天身世不明跟自己无关。

    对那布庄和“上门女婿”的关系她没有细说。

    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快二十年,没有人证、物证,自己说出来就是胡诌。

    而且自己和刘氏能想到的,向德金也一样能想到。

    果然,向德金皱眉,想了一下才道:“小天必定不是你小姑子的孩子,你家也是被蒙蔽拖累了。

    那杜家若不找来,婶子就不用管,等小天回来自然会水落石出。

    要是他们想找麻烦,婶子也不用担心。

    时间虽然过去十八年,若是想找总能找到线索,到时候我会想办法找到小天的家人。”

    这是说徐玉仙就此放手,大家就一别两宽,若还要挑事,那就翻个底朝天。

    江枝自然同意这个处理方法。

    不是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和正义感。

    聂家虽然只是一个独女,总还有家族亲戚,但这些年对“丢失”的孩子不闻不问,大概率也是不在意的。

    既然聂繁天已经去了新军,而且还小有成就,这里的事就暂时别动,等以后交给他本人处理。

    等到那时,究竟是父慈子孝还是“子慈父孝”,就看男主自己的选择。

    在向家,江枝掏钱让皮氏和王小菊去买菜肉回来,好好置办一桌犒劳三军。

    使狗需要骨头,使牛需要牛草,用秦氏就需要好酒好肉。

    一顿丰盛的饭菜,让秦氏高兴得合不拢嘴:“江嫂子,以后再有这种事,你一定记得要喊上我。”

    跑一趟城里打一架,不仅有一身新衣,还有好吃的,回去工分和三尺布也得给,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吃过饭,大家就要走。

    秦氏想着家里有怀孕的儿媳妇,虽然桃儿娘说帮忙照看,根庆也说可以请假早走,她到底是不放心。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一身新衣裙,还需要炫耀一下。

    家里忙着农活,几个妇人也不愿意多歇,不顾一夜没睡,白天又累,非要连夜赶回去。

    于是,江枝又在城里雇车,买了一应东西,趁着关城之前离开,踏着月光往回赶。

    第二日,有秦氏和皮氏的嘴巴,江枝几人在城里找到徐家小姑的事顿时在村里炸开锅。

    田贵他们外来户不明就里,纷纷打听。

    本村知情人就事无巨细的说,把江村长家十几年前的事都抖落出来。

    于是,徐家小姑丢下孩子玩失踪,结果是躲起来当夫人的事让所有人都气愤不已。

    徐根生和徐根庆现在才知道,怒道:“哪有这种当娘的,丢下孩子让自己逍遥快活!江婶子怎么只带你们几个女人去,吵吵嚷嚷屁用没有,就该带我们,拆了杜家大门!”

    徐长明拈着嘴边一圈胡须感叹道:“这就是女人当家,实在撑不起大事。要是换成我上,就要报官抓了那杜家人,告他一个拐带良家妇女!”

    老家伙的确心眼多,能抓住重点,打蛇打七寸,只可惜那徐小姑不会配合。

    说一个心甘情愿,道一句再嫁从己,或者直接说当初已经禀明父母同意,就死无对证了。

    让徐家村人更激动的还在后面。

    江枝把徐小姑给了赔偿金的事也说了。

    并且在城里买了猪肉油面盐等一些用品,要分给徐家本姓几户人家。

    徐长明、徐根生、徐根有等人都拿到物资,江枝道:“当初小天养在村里时,我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农活多,对那孩子照顾不周,难免落下抱怨,还靠村里大家帮忙照看才养大。

    现在徐小兰要补贴这些年养孩子的辛苦,我有份,大家也有份。”

    江枝话里有话,现在这是好事情,以后就难说了。

    反正孩子是大家养的,有肉一起吃,有板子也一起挨。

    但听在别人耳中并不这样的。

    徐长明年纪最大,辈分最高,他出声道:“这事说起来,的确不能说二瑞娘对那孩子照顾不好。

    农家人养孩子粗野,高一声低一声,轻一下重一下、冷一下热一下再所难免,没那么多矫情。”

    徐根生拍着胸脯道:“谁不是挨打过来的,亲娘老子一样动手,一没打伤二没打残,还好好养大,对得起天地良心。

    反正我是没办法像江婶子这样养别人的孩子。”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是这个理,人说外甥是条狗,吃饱就要走,养大也是别家姓。

    你看现在小天长到十五六岁,正该出力就不回来了!

    农家没有随便卖孩子的,最多就是苛扣饭食,打骂几下。

    在这些人心里孩子都是磕磕碰碰长大。

    况且以前死去的茂万和他爹娘对小天也偏爱得紧,那时候并没有受多少苦。

    江氏这个舅母能把小姑子丢下的孩子养大已经是了不得。

    第327

    章

    徐家基金

    江枝听着这些话只微笑不语。

    成王败寇,话由两边说,历史从来都是由成功者撰写。

    之前原身只是普通农妇,无名无利自然也无人帮忙说话,更多的是随大流踩上一脚。

    现在的江枝就不同了,有名有利有靠山,那话头风向也就变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脑子有了油水滋润、个个灵光起来,面对事实真相也能深层考虑。

    江枝不缺钱,但缺社会舆论。

    哪怕面前只有这几户人家,也都是看着男主长大的乡亲,更是本姓本家,以后他们说的话就是“真相”。

    徐家本姓能各自分到几百文钱的油盐肉,那些外来户也没有失望。

    江枝把剩下的几十两银钱存进钱庄,直接宣布这就是徐家基金。

    规定第一条:以后谁家有读书的孩子,只要学业优秀,村里出束脩,考试第一的有奖励。

    规定第二条:无论是嫁出门的女儿,还是娶回来的媳妇,生孩子有三个月的补助,每月领十斤米粮蛋外加一只大肥母鸡。

    这些米粮数量虽然不多,但能宣示出一种态度,这是徐家村的女性专属福利。

    前两条已经让村里人怦然心动,送孩子上学最贵的就是每年束脩。

    现在只要孩子上学用心,就能用村里出钱,这可是大好事了!

    还有生孩子坐月能白得一只鸡,就连嫁出去的也有,那就更让人欢喜。

    以后谁还敢说一句女儿媳妇吃闲饭,弄不好一家人跟着沾光。

    孩子,女人能得好处,男性自然不能落下。

    第三条是每年到年底工分最多的家庭,村里有奖励。

    除去各家互相抵扣的工分,多余剩下的部分折算成金银发放。

    至于工分怎么挣,那就是除去各家互助干农活之外,还要修水渠,修堰塘,修各家门口的路。

    这就是男人们的福利了,读不进书又怀不了孩子,那就凭体力干活去。

    干活就是工分,干活就有钱!

    这消息一出,人人摩拳擦掌,再没有一个愿意偷懒的。

    就连生孩子都提到日程上,家里人多就能多挣工分,而且连媳妇坐月的鸡都不用买了。

    把这笔钱拿出来用,江枝一点不心疼,这钱可是徐小姑给的封口费。

    无论自己拿与不拿,在聂繁天眼中都视为同谋。

    既然背一个名,那就大大方方拿了,借鸡生蛋养着一村人。

    有大家作证,自己全家都是被骗,徐小姑才是罪魁祸首。

    想法很好,只有那五十两当基金的本金,显然也不够折腾几年的。

    江枝除会自掏腰包继续注入资金外,还想用这些钱为本金做一个小产业,以后也是资金来源。

    对这笔钱的安排,二瑞没有任何异议,他现在彻底懵了,也傻了。

    江枝带着人出门去看“闹鬼”回来已经三天,他还没有缓过神来。

    在得知小姑就在城里吃香喝辣,放任自己一家在村里吃苦受累。

    从小,爷奶和爹的教育都是要对“表弟”好,要照顾“表弟”,要把“表弟”当亲弟弟。

    此时这话说的观念崩塌了。

    或许是以前听的都是“表弟”孤苦无依很可怜,小姑生死不明很可怜,徐二瑞对小天很是同情。

    哪怕亲生大哥的死亡,他也没有怪罪到表弟身上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