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看行!”两口子边商量边往家走,工分也不挣了,朝着老于家的鸡窝前进。
第11章
老爸发威(求加书架)
王翠花屋里,张素华委屈的直哭。
“妈,我也不是非要分家。还不是怕孩子们以后更加吃不饱么。”
王翠花很心塞。但她压榨老二两口子习惯了,觉得老二还有救。
“你二哥两口子就是受伤了,只是一时的。等伤好了就能下地挣工分了。”
张素花不信:“妈,二哥可不是这么说的。您以后还能按着他干活儿不成?”
老黄牛一旦开始反抗,那力气能小的了么!
“再说,除了二哥,您还有我们三家养老呢。大哥家俩儿子,我家俩,连四弟家的于伟都十三了。这以后可都是壮劳力,您还怕没有日子过吗?”
“二哥家就一个于远,才十岁。等他大了,您也老了!还享什么福?”
王翠花有点犹豫不决。
“妈,素花心眼实,但她也是为了咱家好。这事儿都听您和爸的。”
几人在屋里商量的欢实,于卫民和曹秀已经去了鸡窝。
计划经济年代,每家只能养三只鸡。无论多少口人,只要没分家,就只能三只。
老于家的三只鸡,地位比人还高。王翠花伺候的勤,三只母鸡下了三个鸡蛋。
“要不说连上天都帮我呢,今早上小柔来了,这么一闹,老太太硬是忘了捡鸡蛋。”
曹秀边说,边把三个鸡蛋都捡了。两个火速放进空间,一个拿去厨房。
点火、烧水、煮蛋!
屋里的张素花眼尖。
“妈,厨房烟囱怎么冒烟了?”
王翠花一看,可不是么。
“淑珍还是梅红回来做饭了?”
张素花摇摇头:“不对啊,今天轮到我做饭。她俩才没那么勤快!”
几人结束了话题,走去了厨房。
厨房里,于卫民在烧火,曹秀把鸡蛋洗干净,放了进去。
王翠花嗓音尖利:“哎呦喂,曹秀!你去鸡窝拿鸡蛋了?”
曹秀拍拍胸脯,稳了稳心神才说:“妈,您这么大声干啥?吓我一跳,我去摸了一个蛋,给小柔煮了补补身子。”
王翠花转身风一样跑去鸡窝。
空无一蛋!
又火速跑回厨房:“另外俩呢?”
“妈,您说啥啊,我就看见一个蛋啊,今儿可能就下了一个。”
“不可能,最近几天每天都下三个!”
“妈,不信您搜啊,哪里能找到那俩蛋或者蛋壳不?”
王翠花果真开始找,找完了厨房,又去二房屋里。
二房屋里的东西一目了然,只有一张床,啥也没有。王翠花抖落完破布一样的被子。
没找到!
只觉得胸腔里有火在烧:“谁准你拿鸡蛋的?”
曹秀抬起袖子,抹抹眼睛:“卫民,你说,你是不是咱爸妈的儿子?”
于卫民点点头。
“那我是不是咱爸妈的儿媳妇?小柔是不是咱爸妈的亲孙女?”
“是,你们是!”
“那咱妈平日里把鸡蛋给大嫂、素花、梅红拿去给孩子们吃,咋不给我拿?”
于卫民也望向王翠花。
曹秀哽咽:“别的时候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得传出去让人说,咱老于家婆婆为老不尊,私下搞小动作。”
“但小柔被打成这样子,我寻思咱妈肯定是忘了,就自已主动去拿了个鸡蛋,给孩子补补身子。”
“咋能凶我呢?你们说是吧?”
众人……
“是个屁!”王翠花怒吼,“这个家是老娘当家,老娘想给谁给谁!”
“妈,您这就是连脸都不要了?”
“你才不要脸!看我今天不打死你!”王翠花气极。
于卫民起身,牢牢抓住王翠花。
“妈,您先别打,曹秀说的是真的吗?冠军、素花,鸡蛋好吃吗?”
于冠军,张素花……咋觉得二哥说话声音这么冷!
俩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不回答就代表了一切。
“妈,您不用打曹秀。我打死这一帮兄弟才对!于冠军,咱们还没分家,你敢背着我吃鸡蛋,你还知道你有个从小护着你的二哥吗?”
于卫民抄起扫帚朝着于冠军屁股就是一棒子。下手稳准狠,不带半丝留情。
于冠军嗷一嗓子,惊呆了众人!
于铁柱:“卫民,反了你了,连兄弟都打?”
“爸,我妈拿我们两口子当猴耍,您敢指天发誓说不知道?我现在才知道,在你心里,怕是从没把我当儿子吧!”
于铁柱……
“我是你老子,这个家我说了算,轮不到你说话!”
“我不说,我做!以后我们二房再吃一点亏,我就把几个兄弟打一顿!我闺女儿子受欺负,我就把侄子侄女打一顿!”
于冠军被这话吓傻了。
“别啊,爸!妈!你们拦着二哥点啊。”
“还有家里的家务,以前大都是我媳妇和俩闺女干的,后面也该我这几个兄弟家补回来了。”
张素花想说话,看到盛怒的二哥,又不敢。
王翠花不干了:“那我要你们干啥?还不如把你们分出去,你们滚,给我滚!”
曹秀大声道:“妈,凭啥把我们分出去?我们出去吃啥喝啥?”
“我们是不会分家的,您说啥都没用。要么就都分!只把我们分出去,不可能!”
“再说,我们以后可是会给你们养老的。凭啥把我们分出去?”
于铁柱只觉得二儿子两口子太难整了。
“你们分出去,我们不用你们养!”
曹秀摆事实讲道理:“爸,那哪儿行啊。还不被村里人戳脊梁骨吗?再说,我们吃什么住什么?”
王翠花眼睛一转,把转于铁柱拉到边上嘀咕去了。
剩下于卫民两口子和于冠军两口子。
于卫民眼一瞪,于冠军赶紧拉着张素花退了几步。
他二哥还是他二哥吗?
曹秀:“老于,你爸妈这是商量啥呢?”
“我也猜不到,总归就是怎么少分给咱们东西呗。”
曹秀提醒丈夫:“今年的秋粮马上就要下来了,按照咱俩之前攒的工分,可是能分不少呢!”
那边,于铁柱和王翠花也在商量分秋粮的事儿。
王翠花坚持:“这秋粮绝对不能给他们,给了他们咱们就不够吃了。”
于铁柱也不想分,十分为难:“可这两口子现在难办啊!”
于翠华撇撇嘴说:“不是自已从小带的就是养不熟。没的分了家还住一起碍咱们得眼。”
“老二小时候不就跟着你爸妈吗?让他们去跟你爸妈住!那俩老的以后得吃喝也让老二管。”
这倒是个好主意。以后不用分给俩老人粮食了,也算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再说那三间破草房要塌不塌的,白给都没人愿意住。
第12章
分家风波
“卫民,我和你妈商量了。你是你爷奶带大的,不如回去跟你爷奶住。”
什么?还有这一茬儿?
于卫民和曹秀对视一眼,俩人大脑火速想起了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曹秀问道:“爸,您这是连房子都不分给我们?”
“住你爷奶那边去,那套老房子连同宅基地都分给你们。我和你妈你用你们养,但是你爷奶以后归你们养。”
曹秀不得不感慨于铁柱和王翠花会算计,怪不得原主夫妻被欺压呢。
“爸,您也知道给爷奶养老就我们一家,您和我妈养老可是好几个儿子分摊。我们这负担,咋更重了呢?”
王翠花狡辩:“分给你们的宅基地也大啊,房前屋后算起来足足一亩二分呢。”
于卫民眼睛一亮,八百平呢,他行李箱的那些种子就能拿出来用了。
而且,那个房子的位置偏,却离着牛棚那边不远。
伸手捅了捅曹秀,示意她要这个宅基地。
曹秀继续问:“今年的秋粮马上就要下来了,是不是把工分也分出来,按照我们二房之前攒的工分,自已领自已的?”
王翠花急眼:“你想得美,你都领了,我们吃什么?”
“妈,那您是想饿死我们啊?那还分什么家,分家连饭都吃不上了,还得赡养爷奶,不分了!”
于铁柱算是怕了这两个刺儿皮,妥协道。
“家里现在的玉米面分给你们五十斤。你们总归要给我和你妈留点吃的。一分家就掏空家里,说出去也不好听。”
早点分家才是最重要的,于卫民懒得再掰扯,快刀斩乱麻。
“爸、妈,那您二位得和我去村长那里立个字据。别回头您和我妈年纪大了,我这几个兄弟又不作数了。”
王翠花果断应下。
“去,省的以后在外头过不下去了,还想着回来。写清楚点,以后各不相干!没吃的了,就去队里借,可别想着过来拿。”
四人风风火火就跑去找村长了。
“铁柱叔,你们真商量好了?我叔爷和叔奶也分给卫民了?”
还第一次见到这样分家的。不但只分出来一个儿子,还把儿子爷爷奶奶的养老也划了过去。
“卫民本来就是两位老人带大的,感情深,他们住一起我更放心。你叔爷和叔奶也看中卫民,疼起他来,比我这个儿子都疼。”
李永德抽了抽嘴角。
两位老人年轻时候可没少给于铁柱两口子干活儿。还给于铁柱一家盖了现在住的房子。
可于铁柱和王翠花两口子就没好好孝敬过于卫民的爷爷奶奶。
给的粮食也是村里最少的。
俩老人要不是靠着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早就饿死了。
“村长,您放心,我们两口子会好好孝敬爷爷奶奶的。”于卫民拍了拍胸脯。
记忆中,这老两口善良淳朴,勤劳实诚。
原身在那里长到了十二岁,祖孙三人的感情很好。
可后来,于卫民被王翠花洗脑,成了个不讲道理,只知道孝顺父母的愚孝男。
自然也就顾不上爷爷奶奶了。
生恩不如养恩,爷爷奶奶人品端正,于卫民占了原主的身子,自然不能不管两位老人。
就替原主孝敬了。
“卫民老弟,可你爷爷奶奶那个房子……”
李永德想提醒于卫民,那三间草房破旧的厉害。
于卫民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困难只是一时的,那边地方大,等以后我们可以盖新房子。”
王翠花撇撇嘴:“不是我埋汰自已的孩子,就你俩这样的,啥本事没有,还盖新房子?”
曹秀笑道:“妈,咱这分家的证明上可是写了,以后您和爸这边不用我们管了。我们盖了新房子,你们怕是想住也不能住了。”
“谁稀罕!你们能盖起来才有鬼。”
李永德毕竟是外人,看双方就差撕破脸了,知道今天这个家是分定了,叹了口气。
罢了,大不了下午下了工他叫点人去帮忙修整修整。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按手印吧。从明天起,你们二房的工分也就单独算了。”
“这证明一共是三份,你们各留一份,另一份留在村支部。”
分完家,已经是正午了。
几人刚进家门,就见上工的都回家吃饭了。于柔也抱了一大捆柳条回来。
王翠花撵人:“家也分了,你们收拾收拾赶紧走吧。”
留下来再蹭一顿午饭吗?休想!
曹秀回道:“妈,看您说的,您把五十斤玉米面给我们称出来。我们拿了就走。”
王翠花知道这事儿躲不过去。叫大儿子拎了一口袋出来。
于柔和于远这才知道他们二房分家了。
于柔不安地说:“妈,是因为我回来了,惹我奶不高兴了?”
曹秀安慰闺女:“瞎说啥,有没有你爸妈都想出去单过。你放心,咱绝对过得比他们好。”
“你赶紧去屋里收拾东西,咱去搬去你祖爷祖奶那边儿。”
又吩咐儿子:“小远,你挖几碗玉米面给你二姐送去,告诉她咱们分家了。让她下午去你祖爷祖奶那边。”
“知道了,妈。”
于远心里暗暗开心,祖爷祖奶不像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