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章

    周承:“哪,哪个领导?”

    魏乐成:“当然是管国家经济的领导!”

    周承……所以,他刚才在人家面前嘚瑟个啥?

    嘴里突然间有点儿发苦是咋回事儿?

    他在领导面前的形象啊!就问,怎么挽救!

    魏乐成开始激动起来:“这件事儿引起上面的注意,你和苗青这次立了大功了。不行,这事儿咱们台里也得通报表扬。”

    周承……谢谢您嘞!

    这个特殊时期已经僵持了快十年了。

    物资的匮乏、工作岗位的稀缺,使得大家不得不计划着过日子。

    所有人,都想寻求突破。出口港口的兴建、外来技术的引进,都是在不停的努力。

    现在,有那么一个地方,靠着自身的能力,就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不值得分析分析学习学习吗?

    小组会议几乎是撂下电话就开始了。

    “他们那个把猪分到户里养那个办法,难道真比集体养好?可为什么鸡鸭要集体养呢?”

    “南方有的地方就有梯田,咱们怎么没想到推广到北方?”

    “报纸做一个经济发展的连载怎么样?让大家知道,中央是鼓励集体经济分发展的。”

    ……

    “我提议,去现场看看……”

    第147章

    交锋抢人

    京市的一户人家也正在看报纸。

    秦爱民指着照片中正在讲课的王月荣。

    惊讶道:“爸、妈,报纸上这个是二婶儿吧?”

    他二叔二婶不是被下放了吗?怎么还给人讲上课了?

    而且他二婶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瘦弱,比在京市的时候好像还胖了点儿!

    下放户的待遇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马梅阻止儿子道:“别瞎说,咱们早就和他们脱离关系了。也不过就是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了个乡村老师罢了,”

    再说,当年局势所迫,自家和秦家断亲,主动举报了秦家。当时公公秦淮庸被批斗时候没少吃苦,引发了旧疾,没多久就走了。

    婆婆张淑英和二弟秦伟一家很快被狼狈被下放了。

    走的时候婆婆可是说过,不再认他们的。

    秦宏:“你妈说的对,咱们虽然还姓秦,但早和他们决裂了。”

    “你现在是秦爱民不是秦之毅,你妹妹叫秦爱华不是秦之晴。时刻记住了自已的身份,别让人抓了尾巴!”

    秦爱华体贴道:“爸,你当初和家里脱离关系,不也是为了保全秦家的地位和血脉么。要是咱们也跟着一起下放,兴许连个根儿都留不下。”

    “这都是为了秦家的未来,爷爷在天之灵也会理解的。”

    秦宏欣慰地看着自已的闺女:“还是你理解爸爸。”

    秦爱华……她当然理解,毕竟他们父女是一样的人。一样的把自已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马梅:“不过这王月荣竟然当上老师了,他们是不是过得不错?这报纸上可写了,那边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不少余粮。”

    这事儿她还是有点嫉妒的。当老师比她当工人可是轻松不少。

    秦宏:“瞎惦记啥,眼皮子太浅可不行,现在对咱们来说安稳最重要。咱们一家四口都留在京市比什么不强。”

    反正让他去乡下种田,还被人指指点点,他做不到。

    马梅撇撇嘴。

    留是留下来了,可以前秦宏咋说也是个科长。现在好了,一家子都是普通职工。

    收入更是大大比不上以前。

    一家人大手大脚惯了,尤其秦爱民的媳妇儿还没工作,俩人还给家里生了一个大孙子也不能受委屈。

    家里人的工资根本攒不下来。

    还有秦爱华,和秦之雅一样大,做梦都想嫁个好人家。平时可不得穿戴好点儿么。

    ……

    而此时阳迁市。

    领导们都聚在会议室。

    潘永明几人正在汇报事情的原委。

    四人你一句我一句,把于卫民这几年的举措和向阳公社的变化都说的很清楚。

    尤其说了这次其他公社sige主任一起找来县里,希望能把位置让给于卫民。

    “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几个是觉得向阳公社主任于卫民的位置该往上提提了。”

    市长听的眼前一亮,想了想又沉吟道:“那你们觉得他适合提到什么位置?”

    这事儿潘永明几人路上就商量过。

    “最好是能负责县里所有公社。您也知道,我们这领导班子一直没有安排副职。给他安排成正职也行啊。”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进县领导班子。

    市长曲着手指头在会议桌上反复敲着,一副思考的样子。

    委婉道:“你们几个的品性我还是了解的。如果这人真的是你们说的这样,那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说到这里,语气一转。

    “不过,其实市里也挺缺人的,你们也知道,我这边压力不比你们小。”

    “与其把他放在县里,不如把他放在市里。平台大一些,这样能发挥的才能更大不是?”

    他也早就愁的脑袋上没有几根儿毛了。再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也是好意不是。

    继续说服道:“你们县也是属于市里的,要是能调到市里来,还能不管你们县?”

    潘永明几人……心凉了半截!

    他们火急火燎赶来,不想多耽误一天功夫,就这?

    md,千算万算没想到啊,市长还有这流氓行径啊!

    当他们没来过行不行?

    潘永明反驳道:“市长,这事儿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阳迁市市长:“咱们市里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不但缺少支柱产业,市里的建设更是跟不上。”

    “他既然能带着向阳公社的人和津港那边合作。市里的资源更丰富一些,他来了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你们说是不是?”

    发现一个人才不容易,机会摆在面前,说啥也不能放弃啊。

    潘永明:“他一个公社主任,这样跳级也不合适。最好的就是在县里历练两年,再往市里升。这样才不被人说闲话。”

    阳迁市市长:“人才引进是可以破格录用的,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安排。”

    ……

    这边争论的厉害。

    此时的于卫民在干啥呢?

    正在苦哈哈的帮媳妇爆爆米花。

    一锅接着一锅,砰、砰、砰!只觉得耳朵不是自已的了。

    “媳妇儿,这钱赚的也不容易啊!”他都快被炸聋了。

    曹秀说道:“不容易也得赚,等开放了经济,咱才有更多的本钱去干别的。”

    他们在大城市居住习惯了,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回京市。

    更何况闺女悠悠的夫家大概率也会回京。还能长期两地分居不成?

    儿子小远按照现在的架势也会考大学。最好的学校不也在京市吗?

    再一个,随着国有企业下岗潮的到来,于柔对象一家的工作估计也不保险了。到时候还不是得想办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就不如他们提早开始奋斗新生活,寻机会举家搬去京市。

    曹秀的想法很简单。自家条件好点,那就是孩子们坚强的后盾。总比差点强吧。

    有啥事儿也能伸手帮帮。

    现在是1975年,77年国家就恢复高考,后面就放松回城政策。再后面就开放个体经济。

    保守估计再有两年多她就可以一展拳脚了。

    于卫民……

    说的也是,就他现在这个官当的,真心没有什么油水啊。

    所以就,扎心啊。

    他还是想做他的种子公司,可怎么就越跑越偏了呢?

    第148章

    领导到访

    经过几轮的交锋,阳迁市市长完胜。

    几天后一纸调令直接发到了向阳公社。

    于卫民火急火燎的拿着调令回了家。于悠和曹秀早就被于卫民利用空间连线好几回了。

    她俩是真佩服于卫民能把空间当成电话,对她俩进行夺命连环call。

    意识到这男人的情绪需要安抚,这不,俩人干脆跑大门口去等于卫民了。

    与此同时,第一生产队的村口,有几个人正在打听于卫民家住在哪里。

    尤其问路的两个人,隐隐把另外一个人护在后面,看不清长相。

    二蛋:“找于主任啊,就在山脚下,挨着牛棚不远。那片盖的最好的房子就是他家。”

    “他家条件挺好啊?”

    二蛋透露道:“那是现在。刚分家的时候就是一处快塌了的破草房子。”

    “可人家有本事啊,赚得来钱。不但自已过得好,还带着我们老百姓过好日子。”

    边说边感慨道:“还得说我们老村长、还有书记几人火眼金睛,发现了于主任的才能。当时我们村所有人都去了,生怕于主任不肯接任村长。”

    “哦?当村官还不愿意?”

    二蛋:“换别人不得争破了脑袋,但于主任家偏偏不这么想。用我们现在村长的话那就是,她只想躺赢当闲鱼。”

    “我们现在村长是于主任的闺女于悠,别看年轻,也是个有本事的。就是和于主任性格差不多,天天都抓不着人。”

    “不过呢,正事儿一点都不耽误就是了。”

    大领导几人……

    这一家还真是特殊啊!

    几人顺着指引的路,朝着于卫民家去了。

    走近了,就听到两个女人在说话。

    领导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在这儿听听她们说什么。”

    于悠:“妈,我爸这真是被惹火了啊!”

    曹秀:“可不是么,他本来就不太愿意改变现在的生活模式。”

    “前几天潘县长他们话里话外想把你爸调进县里,他就不太愿意了。”

    “好么,现在调令下来了,竟然是要把他调到市里。”

    “这是看你爸是只肥羊,要把他撸秃噜了啊!”

    于悠噗嗤笑出声。

    于卫民也赶了回来,停好了自行车。

    气呼呼道:“你笑啥,你妈哪里说错了?不就这样的么。”

    于悠:“爸,你们这说的也太严重了。那人家那么多当领导的。那人家岂不是没法过了?”

    于卫民:“可这年代不是计划经济么,啥都没开放,到底受限制。工作难干!”

    于悠:“爸,这我就得借用一段人生感悟说说了。”

    “小时候,大家都以为自已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恨不得觉得地球是因为自已而转。后来,发现不是;”

    “长大点,我们又觉得自已努力什么都可以达成,世界充满希望。后来,发现没用;”

    “到后来,大家发现,有些事情再努力也没用,但也依然要努力。”

    “爸,你就说这是种什么心情?”

    这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人生感悟。

    “但是现在呢,咱们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完成。爸,您说这样看是不是挺好?”

    于卫民……

    他闺女这学上多了,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都来套路老爸了。

    于卫民:“那你自已呢,把你爸豁出去了倒是。”

    于悠:“我这不是时候没到吗?要是经济开放了,我也不会闲着的。”

    曹秀:“就是,我这不也摩拳擦掌等着时机到了吗?”

    于卫民……

    啪啪啪,轻轻的鼓掌声传来。

    刚才打听于卫民的几人走了过来。

    对于悠说道:“这小同志说的好啊,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完成,为了咱们国家的发展,努努力也不错不是。”

    于卫民:“你们又是谁?”

    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今天感觉说大话的特别多呢?

    这几个人不是别人,而是来视察的领导。

    详细的情况领导们已经通过下面的汇报了解了。这次来主要就是见见于卫民这个人。

    大领导说道:“我们是上面派来的,知道你为向阳公社做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见见你。”

    于卫民低声沉吟道:“上面派来的?哪个上面?”

    细细打量起几人来。怎么觉得有点眼熟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