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商珹等人快步回到专属休息室,屁股还没有坐热,便有人敲门。申婉莹头也不抬。
该来的总会来。
很快瓦德海就被人请进门。
论交情,在联合国任职十年的瓦德海与商珹也算是老相识。
他直接开门见山道:“不知是我哪里做的不足,还希望z国友人能给一个明示。”
在数次的外交中,瓦德海对z国的态度还算不错。
尤其是在与米国的一些小摩擦中,他多数时候也是站在z国一方。
但都是他的个人情感,在工作上联合国秉持着绝对的公正。
秦之恒出声强调,他们之所以反对,并非是反对瓦德海本人。
“瓦德海先生,您出身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思想和行为上,并不能和我们这些发展中的国家步调一致。”
“我们希望能选出一位可以代表我们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秘书长。”
“如有冒犯之处,还望您谅解。”
别说秦之恒与瓦德海没有私人交情,就算是秦之恒有,他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私交而与上级指令背道而驰。
瓦德海铩羽而归。
他本想打打感情牌,没想到z国却在这个档口上换人。
秦之恒不卑不亢地将瓦德海送出门。
申婉莹赞许地点头,又提点道: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接下来会在进行一次投票,他们会再给瓦德海一次机会。”
“我们支持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的态度必须摆出来。”
“时至今日,在主权和各个层面,z国绝不退让!”
短暂的休息结束。
正如申婉莹所料,其他主要国同意再给瓦德海一次机会。
投票重启,这一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秦之恒身上。
瓦德海却心如死灰,不抱任何希望。
以他的专业性来看,z国此举并不是针对他,而是要借此宣布z国如今对外的态度。
他们要一改中庸和沉默的原则了。
秦之恒一字一顿:
“我反对。”
第十六次反对。
短短的一次会议当中,z国连投十六次反对票。
这必然会成为世界性的大新闻。
哪怕只是在眼下这个小小的会场里,都有无数人的心头打起了小鼓。
……
夏季悄然过去,汛期平缓,抗洪重建的任务也告一段落。
于卫民看着报纸上统计的损失,眉头紧缩。
矿场淹了十六个,冲毁的房屋多达四万多间,被毁的农作物更是触目惊心。
在无忧基金会的带领下,不少大中企业都贡献了力量。
可眼下国内的经济状况显然不太好。
山城的厂区重建需要人手和时间,或许还看不出。
但返回京市后,看见街上有几分萧条后,于卫民才认识到事情的走向并不乐观。
不少人被迫停薪留职在家。
但若是出来找营生,又容易被人定成“投机倒把”。
左右都是不成。
于卫民找于悠商议。
虽说他管不来这么多事,但看着自已的祖国,自已的同胞受苦,到底是于心不忍。
“现在大家需要的是精神鼓舞。”
在灾区见到应魁组织慰问表演后,于悠也认识到了精神重建的重要性。
一场鼓舞人心的比赛至关重要。
第393章
送电视
“你要进多少?”
冯旭东手一抖,“啪”的一声,玻璃杯子摔在地上碎了满地。
救灾回来后于柔就赶着和秦之初去看料子找裁缝。
前头百货商店填补出去的物资还得平账汇款。
冯旭东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于悠忽然找来,他也只能在仓库接待。
谁知道于悠一开口差点吓飞他的魂。
于悠重申道:“进电视机,黑白的最少二百台,彩色的一百台。”
“妹子,这可不是拍脑门就能干的,买卖电视机,那都得要票,这年头哪家卖的了那么多。”
一两百台还说少了。
于悠抬手,“票的事情,我来搞定,你按照这个数量,再预备个百分之三十的货。”
“凡是我们家的商店,商场,卤菜馆都要放一台黑白电视机,以供路人看。”
“下头的经销商可以优惠拿货。”
冯旭东丈二摸不着头脑,再去问于卫民,只得到两个字:
“照做。”
他猜不透自已闺女要干啥,但愿意鼎力支持。
秦之恒出差未归。
夜深人静之时,于悠看着怀中已经熟睡的曦曦,闭上眼,人已经出现在了空间。
她端坐在沙发上,看着黑的屏幕发呆。
小爱的声音突然响起。
“宿主是否需要帮助?”
回应它的是沉默。
但小爱好像可以洞悉她所想一般,屏幕上出现一行字:
“警告,不可泄露未来,扰乱历史秩序。”
从来到这里之初,于家三口就决定在上头打打擦边球,提前避开风险。
于悠还是头一次决定用她所知的未来,做一些事情。
“我不会告诉他们的,我只是多买两台电视机。”
小爱:“积分商城中有80年代最新的彩电可供选择。”
于悠飞快地扫了一眼,看见右下角的积分余额。
救灾后,空间不断传出增加积分的提示。
她和于卫民还没看过。
如今看来,早就超过了他们之前的目标。
整整61250分。
五万分可以兑换的愿望也因为忙碌而被丢在角落,无人问津。
于悠关闭了商城界面。
毕竟现在市面上也有彩电流通,她完全可以进货售卖,无需从系统里兑换。
在冯旭东搞定供货的时候,于悠也走进了体育运动委员会。
有秦伟的引荐在先,于悠很顺利的见到了委员会的熊主席。
“我想赞助咱们的运动队。”
有了之前给学校捐钱设立奖学金的经验,于悠十分言简意赅。
“我可以提供他们训练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同样队伍出去参赛,或夺冠时,衣服上需要有我们公司的标识。”
“于总指的是……”
“安宁汽车厂。”
于悠思考前后,最终还是选出了安宁汽车厂做代表。
比起其他企业,汽车厂更需要知名度。
熊主席并没有立刻答应。
体育是赛场,并不是他们名利场,能否接受,还要看组织的意见。
于悠也没想立刻就能谈成,为表诚意,她送了十台电视机给委员会。
“可以凭券去友谊百货领取黑白电视机。”
“俗话说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现在外头都开始用计算机了,咱们的教练起码得用上电视机观看对方的比赛来研究吧。”
“十台,还不够你们队里分,小小心意。”
投石问路。
于悠也从于卫民身上学到不少为商之道。
免费送的东西,于悠又给了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熊主席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可就谢谢于总的慷慨解囊。”
“实不相瞒,咱们也一直是困扰,体育强国,体育强国,说了这么多年,还真没什么特别大的动静。”
“相信有了这批仪器,咱们的教练水平也能再上一层楼。”
于悠笑而不答,并未往心里去。
只要是他收下,后头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
冯旭东大费周章弄来的电视机,正商议着如何售卖,就接到了于悠的通知。
“姐夫,收到的货妥善保管,全部封库。”
“对了,我批了十台的条子,要有人拿着找你,你就去库房推给他。”
“入库?!”冯旭东又碎了一个杯子,“于悠,你别不是拿你姐夫我开涮呢。”
“放心吧,不会打水漂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于悠又让冯旭东再收一收,尽可能在内陆的电视机货量都吃下来。
灾年囤粮,囤金的,冯旭东见了不少。
囤电视机……
恕他眼拙,真看不出用意来。
但于柔也说过,于悠就是他们家最有头脑的一个,冯旭东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照办。
总归电视机也是奇货可居的东西,价格下不来,压根没什么人买的起。
于悠一声令下,第一批商铺已经开始安装电视机。
统一屏幕都对着大街。
甚至不少卤菜店的外头还贴心的配备了一排小凳子。
光是电视机天线的调试就花费了不少。
当这批电视机开机的第一天,不少图新鲜的市民都赶来观看。
于卫民也觉得奇怪。
“闺女,你别不是觉得给他们看电视就是找到事情做了吧?”
“那我不如给他们每个人发个手机?”
若是让他们快进到21世纪,估摸着不少停薪留职的年轻人会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躺平。
面对于卫民,于悠不再卖关子。
“电视机是用来让人看的,除了娱乐节目,还有体育比赛。”
“想想现在的日子,谁该比赛了?”
于卫民大多数时间都在农田里摆弄种子,但闲下来也没少看球。
他咂吧着嘴往回倒腾。
“也不是奥运啊。”
“邓亚萍的金牌是96年、李宁还在84年,81年——”
“女排!”
于卫民一拍脑门。
当年女排夺冠的时候,万人空巷,但凡有电视机的全都抬了出来。
他当年还在学校,就和几个朋友守着个小破收音机,听得是热血沸腾。
那种家国情怀还有民族自豪感,简直无可比拟。
于悠颔首。
不过她囤货也不是为了趁着比赛期间卖高价,反而是为了控价。
到时候看电视的需求会急剧增多,坐地起价的不在少数。
她手上握着货,就可以把控住市场价。
观看女排比赛,势必能够挽救低迷的氛围!
第394章
上门做客
自从山城救灾回来,陶曼人都黑了几层,显得干瘦干瘦的,却多了几分精气神。
往出一站,很有几分果敢坚毅的味道。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