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现在收吧,你也不缺吃的,顶多少赚些。”如果徐五德收了,那凉州城其他商户就会好说服,百姓也会跟风。
大头保住,就算有不收割的,
也造不成大灾。
“不,这不是件小事,秋收后还得交给官府一大笔粮,我,我得去一趟郡守府。”
心疼,真的心疼!
那可是金灿灿的粟米,本来就一年比一年少,今年直接减半,谁受得了!
他的家产已经快缩到十年前了!
桑宁也得去,她也得跟白义说明情况。
白义呢,这几天也没多好过。
降雨的事也就让他兴奋了两天,紧接着,传来噩耗。
官府运送的救济粮在半路遭遇流民和山匪一块哄抢。
而那,是今年最后的救济粮!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到明年三月,再没外援,全靠凉州城自给自足。
秋收以后,商户就要收税,无粮的百姓就要靠这些税粮度过几个月了。
他也是祈祷着秋收前再降一两场大雨,让收成再增加几成。
然后再派人去外边购些萝卜白菜芥菜种子分到百姓手里,冬天又能增加点食物。
徐五德和桑宁来的时候,白义正想着下了雨和以前又不同,是不是再从商户手里多收点粮。
哪知道徐五德一开口,就给了他那么大的“惊喜”!
“徐五德,你的脑袋是不是进了雨水,什么蝗灾,凉州城怎么可能出现蝗灾!
那绵延千里的山林屏障是假的吗?
真能造谣生事!要不是你祖祖辈辈生活在凉州城,本官非得将你当西辽奸细抓起来!”
第159章
首富换人坐
“这不是我说的,是桑娘子说的呀!她可是懂堪舆术。而且,今年的蝗虫真的比往年多。”
徐五德虽是这么说,但他内心里,是很希望白义能继续反驳的。
拿出强有力的依据反驳。
“对,是我说的,大人,你去田里看看就知道了,我问过不少人了,今年的蝗虫和往年的也不一样。
甚至带有变异性,这绝对不是普通的蝗虫。”
桑宁认真解释。
蝗虫会随着环境变化改变颜色,带了迷惑性,这又是蝗灾蝗虫的一个特点。
然而,白义固执病又犯了。
“凉州不会有蝗灾!方志叙事三百年,从未有过此方面的记载。
桑凝儿,我知道你懂些堪舆术,读过很多书,但这和找水不一样。
实实在在有经验的老农联合关气象的天文官兴许能推测出什么,你一个连田地都没下过的人,说出的话谁信?”
桑宁觉得白义有点不对。
知道他是个有点保守的人,但不管之前说她能找到水源还是能灭火,他都是质疑并非直接否定。
可这次,他是完全否定了她。
“你是白义吗?”她狐疑问。
看着黝黑的皮肤,着急的长相,没错啊!
白义不近人情的板着脸,警告:“蝗灾一事,不要再提及,桑氏,你想想后果,若真如你所说,现在就收割了庄稼,到时候蝗灾没来,你会不会被百姓恨死!”
这不是找水,找不到顶多被人嘲笑。
这是要割百姓的肉,若失误,那真不是她一个罪臣能承担的起的。
他是为了她好。
“莫非到时候大人要把我推到前面,自己不想承担任何后果?”桑宁冷声质问。
白义不是个自私的人,她真的有点不信这是他说出的话。
“不是我不顾百姓死活。”白义垂下眼。
解释:“蝗灾会不会真的来,何时来?这都是未知数。
若今日你让百姓收了粮,明日蝗虫就来,那全城百姓会把你当菩萨供起来。
若今日你让人收了粮,十天后蝗虫才来,百姓的感激会少一半,还有人在心里埋怨你让他们收早了粮。
若今日你让人收了粮,二十日后蝗虫才来,那和没有蝗虫来是一样的,你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全城罪人。
当时你找到水源,正是百姓最需要的时候,所以大家都感激你。
可蝗灾的事,你敢和找水源一样笃定吗?”
不能!
至少她不能确定蝗虫何时会来!
或者,蝗虫也可能会绕过凉州城去往别处。
“可是你是凉州城的郡守,若蝗虫真的来了,凉州就全完了,你不是说凉州很重要吗?”
“对,凉州很重要。”白义异常肯定。
“但它不是我一个人的凉州,是东阳国的凉州。
阳关,陇城,朝廷,都不会不管。
遇到蝗灾,是天灾,没人会怪我。
可提早收粮,惹百姓怒,是人祸,所有人都会怪我。
桑凝儿,我承担不起。”
所以,干脆不去冒那个险。
凉州城方志中,确实没有记录过蝗灾,可百年前却记录过类似的一桩事。
一城郡守听信堪舆师的话,断定凉州会发生地动,将百姓全部转移到山上。
结果地动没来。
等天亮百姓回家时,家里的粮食都被洗劫一空,接着城中一半的百姓中毒而亡。
原来那天夜里月亮泉水被辽国细作下了毒。
从头到尾,那都是辽国人的阴谋。
百姓怨恨郡守,朝廷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郡守决策失误,被判斩首,全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如果那个郡守什么都不做,就算地动真的来,他带着人抢救,百姓就是死也会感激。
因为是天灾啊。
郡守大人又有什么错呢?
所以啊。
遇到这样决策性的难题,白义不做选择。
他赌不起。
……
桑宁思绪烦乱的出了郡守府。
徐五德也是如此。
白义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
但那是他的立场。
徐五德可跟他不一样。
你有一斗米,这一斗米可以让你吃一年。
然后有一天,这米被强盗抢了。
你就去衙门哭。
衙门呢,就给了你半斗米,你也就满意了,省一省一年也能熬过去。
但徐五德呢?他有成千上万斗米!
被强盗抢了。
衙门依旧只会给他半斗养命米。
不,半斗都不会给,因为他有存米。
这能一样吗?能一样吗?能和那些穷百姓一样吗?
他要是不管,损失可就大了!
“桑娘子,你觉得蝗虫来的几率有几成?”
“大概什么时候会来?”
"我再过五天收米来不来的及?"
桑宁摇摇头,心情低落而沮丧。
“我不知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决定吧。
先说明,你的决定,是你自己的选择,和我无关。”
说完这话,桑宁有点愣。
这话很不负责。
明明是她说的要来蝗灾,制造恐慌,到最后却说与自己无关。
她竟生出了胆怯之心!
可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又能怎么办!
她还是带罪之身,身后还有霍家一大家子!
“胖仔,你自己权衡利弊吧,能收五成庄稼和颗粒无收之间对赌,如果是我,在不缺粮的情况下,我绝对会选五成。”
“言尽于此。”
桑宁不再说什么,快步离去。
徐五德看着她的背影,在原地站了很久。
“不就是五成吗?就算输了又怎样!老爷我赌了!”
徐五德一时间感觉自己回到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他有万丈雄心,敢赌敢压。
所以短短几年把徐家做到凉州城首富。
现在,就算没了五成粮食也比以前强,他有什么婆妈的,还输得起!
不过,基于业界良心,这么重大的事,他也得去通知一下其他商户朋友。
徐五德马不停蹄就把凉州城十几个有头有脸的商户喊到了家中。
可谁知,却遭到了一堆人的耻笑。
“徐兄,你若是无其他事,我们就走了。”
“我看他还未从三夫人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怎么这种事也信……”
“怪不得最近不见人,原来是去研究法天象地去了……”
“走了走了……”
徐五德气的喊:“反正我告知你们了,信不信自己决定,我家五十亩庄稼地,这就着人收去了!”
“五十亩地,还是徐兄有魄力。佩服,佩服!”一人说着佩服,语气却幸灾乐祸。
好像已经看到凉州首富的位子已经换人坐了。
“徐兄,放心吧,就算蝗虫把我家粮食都吃光,我还是记你今天这句提醒,走了,有空去我那喝茶。”
……
最后,只有三人留了下来。
第160章
他们的死活与我们无关
桑宁一路低着头。
有妇人捧着一颗鹅蛋拦住她。
"是桑小娘子么,你婆婆昨天给了把子菜,还你个鹅蛋。"
那妇人把鹅蛋往桑宁手里一放,就走了。
鹅蛋还是热的,好像是刚下的,但是干干净净。
也可能是刚煮熟?
桑宁不确定,捧着鹅蛋回家。
老夫人在厨房磨面,她进去,拿着鹅蛋问:“娘,刚有人给了我鹅蛋,是不是那个鹅婶?”
“那就是了,这个人就是这样,给点什么就非得还回来。”
听老夫人的口气,似乎与鹅婶很熟稔。
“那个鹅婶精神正常吗?”桑宁就好奇的问。
“除了把鹅当儿子养,人孤僻了些,其他很正常的。”
老夫人叹了口气,“也是个可怜人。”
“听村民说,前几年,鹅婶男人生病,家里难的揭不开锅了,她儿子就想跟人出去跑镖赚点钱。
谁成想第一趟就遇到了山匪,她儿子实诚,护着货物不放手,就被人砍死了。
鹅婶男人一听噩耗就断了气,鹅婶也疯了,抱着儿子养的鹅喊儿子。后来镖局老板请人把她治好了,只是她还是把那鹅当儿子。
村里人就喊她鹅婶了。”
听着真让人难过,但还有更让人难过的。
老夫人顿了一会儿才又说:“你猜她儿子护着的货物是啥?不过一车黄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