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9章

    此刻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全程都被蒙在鼓里,却也不好说什么,边防大于天,哪怕朝堂洪水滔天,也必须得为边防让步。

    任何事都比不上抵抗元敌,即便李青违抗了旨意,也不会受到丝毫惩罚。

    看着元人越逼越近,他也没心情计较这个了,忙道,“燕王殿下、钦差大人,看元人这火把数量,绝不下三万人,甚至更多,这…这来得及吗?”

    有城可守自然占据优势,可元人却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燕王的三卫人数虽比对方多一些,但遍布在各个城上,就有些不够看了。

    更何况,还派出去了八千人。

    他是真慌了,作为北平布政使,军务也在他的职责范围,但那都是后勤补给,战时负责协防,真刀真枪的大场面,他这还是头一次经历,能不紧张吗?

    朱棣淡淡道:“把心放肚子里便是,本王戍边十数年,可曾让元人踏进过长城一步?

    这样的场面又不是没见过,瞧你这点儿出息,明儿绝不耽误你过大年初一!”

    “呃…是是是。”布政使讪讪应承,但心里直打鼓。

    李青则是暗暗庆幸,还好自己没有抱侥幸心理,不仅让三卫做足了准备,为防万一把燕王也给带来了。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朱棣在此,就算三卫全部听他这个钦差命令,并实心用命,李青心里也没把握。

    可不是见识过两次战场,就可以做将军了。

    况且,他这两次随军出征,一次是招降,一次是蓝玉全盘指挥,仗打起来时,他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次是守,并不是攻敌。

    李青估计,就算是蓝玉来了,大概率也比不上朱棣,朱棣守了十几年的边,经验和对敌人攻城的了解,远非常人能比。

    不是说蓝玉比不上朱棣,而是两人擅长的不同。

    李青拱手道:“殿下以为,元人会攻哪一座城门?”

    “当然是咱们脚下这座最大的门户。”朱棣断然道,“元人都是骑兵,如此庞大的军队,小城门即便攻破了,他们也施展不开,反而会被我们轻易切断,成了瓮中之鳖。”

    朱棣淡笑道,“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以及无匹的冲势,马儿跑不起来,骑兵优势荡然无存,咱们脚下的这座城门,必定是他们主攻所在!”

    敌人越来越近,朱棣的眸子则越来越亮。

    一刻钟后,元军队伍已只有数里,看的也更清晰了。

    李青心中一沉,元军人数比预料还要多得多,没有五万人,也不差多少。

    五万多人,且都是壮年男子,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之前的那几支投入大明怀抱的部落,算上老弱妇孺也才数千,诚然,那是小部落,但就算是大部落,也万难聚集这么青壮。

    即便这些人,只是合作关系,但今日能合作,明日未尝不能统一。

    李青此刻,心里更加肯定朱棣猜测,元人真的有往统一上发展趋势。

    这绝对不是小事!

    近了,又近了……

    数万大军马蹄踏雪而来,越来越近,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元人的先锋队伍抵达城下。

    不过,当元人看到城上士兵严阵以待,没有丝毫惊慌之色时,那股如虹气势减弱不少。

    但都这个时候了,他们自然不会轻易退缩,这一路死了太多人,若无所得,回去的路上不知又要死多少。

    一个元人首领拔出弯刀,直指城墙,俄顷,密密麻麻的箭矢袭上城头。

    “嗖嗖嗖……!”

    箭矢射在城墙上、垛口上;折断、弹飞;同时,也给城墙带来了细微的伤害,砖石表层被射出指甲盖小的坑洼,但根本不影响城墙的坚固性。

    元人的攻击大多做了无用功,但也有奏效的,不时有明军被射杀、射伤。

    与之同时,城上明军的反击也开始了,投石车、大炮、朝着元人队伍轰去,双方攻守战一触即发。

    一刻钟后,元人的投石车也架好,往城上投石头、燃烧物,接着,上百元人推着近二十米的超大号冲车,嚎叫着冲击城门。

    “咚!咚!咚……!”

    木槌击打在城门上,每一下,都仿佛撞击在人心上。

    虽然墙坚城厚,且城门后堆满了石头,形成一堵石墙,但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震动,还是令人心惊胆战。

    布政使心肝震颤,心里万分后悔逞这个能,但钦差在此,现在要是走了,往后的仕途也没了,甚至会被撸下去治罪。

    子啊,一定要保佑大明,一定要守住啊……布政使一脸狰狞。

    “咚咚…嗖嗖嗖……轰轰轰……!”

    @#%……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连成惊天巨响,摄人心魄。

    ……

    双方逐渐进入狂热,元人甩出绳索,搭上云梯,开始攀爬城墙。

    城上明军还以颜色,石头、滚木、火油……倾泻而下,元人被砸死、烧死、摔死者,不计其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元人冲上城头,与明军厮杀在一起。

    随着城上厮杀,城下攻城的元人压力骤减,一边全力攻城,一边攀爬城墙。

    眼见要进入恶性循环,布政使腿肚子都在抖,颤声道:“殿下,钦差大人,咱们的援军咋还没到呀?”

    “快了,最多再有一刻钟。”朱棣依旧沉着,接着拔出佩刀,便要冲上去跟元人玩命。

    布政使脸都绿了,燕王要是死在了城墙上,他这个布政使也干到头了,弄不好还得陪葬。

    “殿下呀……!”布政使一把抱住朱棣大腿,死不撒手,“殿下千金之躯,岂可涉险,您要是有个闪失,这城还如何守?”

    “撒开!”朱棣气道,“人都杀上城了,你让老子干看着?”

    说着,一脚踹开布政使,跑去十数米外跟元人玩命。

    李青不敢怠慢,紧随朱棣杀去。

    “哎呦,我滴娘呀。”布政使就差抱着脚脖子哭了,“一个钦差兼侯爵,一个藩王,哪个挂了,我也好过不了。”

    看着逐渐失控的大局,他真想来一句:子呀,请赐予我力量吧!

    大敌当前,生死关头,什么才学,什么阴谋算计,统统不管用,战场之上,只讲究实力。

    此刻的布政使,甚至不如一个小兵有用。

    到处都是喊杀声,无时无刻不在死人,这让他一个文人哪里承受的了。

    他想逃离,却又不敢,渐渐的,书生意气涌上心头,他当即也要跟着两位大佬冲杀,但手脚像是僵了一般,根本不听使唤。

    莫说杀人了,平时连鸡他都没杀过。

    哪是情绪上来,就能克服的。

    无奈只能加油助威:“守住,将士们,一定要守住啊,咱们的后续援军马上就到了。”

    说着,对跟上城的衙役吼道,“愣着干嘛,快他娘跟老子鼓舞士气啊!”

    第148章

    立fg

    左手背拳,右手勾拳,左正蹬,高抬腿截击……李青动作飘逸,每一击都击打在元人的太阳穴、咽喉、心窝,几处要害。

    在真气的作用下,每一击都超出了人体所能够承受的极限,要么震散脑花,要么粉碎咽喉,要么打爆心脏。

    一击要一命,杀敌之高效,朱棣拿刀狂砍都及不上他。

    就这,还是李青分出一部分精力,护着朱老四的情况下,不然更猛。

    李青不用刀不是为了装逼,而是他用不惯,用身体四肢,才能发挥出最大实力。

    “噗哈~”

    朱棣奋力一刀斩下元人头颅,鲜血喷涌满身,他抹了把脸,趁着空档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才杀七八个,李青都快杀二十个了,不由好胜心大起。

    “再来!”

    “不来了。”李青一把拉住朱棣,“殿下,咱们的援军到了,当务之急,是统筹全局。”

    朱棣扫了一眼,奇怪道:“哪儿呢?”

    话音刚落,只见一支小队登上城墙,与元人厮杀在一起,不多时,越来越多的明军登上城墙。

    “终于来了。”朱棣咧嘴一笑,放松下来。

    半刻钟后,一个浑身是血的魁梧汉子过来,看清朱棣模样,立即单膝跪地,“末将丘福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朱棣没心情客套,直接道,“两卫还有多久才能到齐?”

    “已经到齐,并开始登城。”丘福恭声道,“朱能将军正在执行殿下部署。”

    “好!”朱棣点头,“随本王去正门守着,派亲兵去通知朱能,让他抓紧时间。”

    “末将遵命。”

    ……

    “将士们坚持住,咱们的援军马上就到,马上就到……”布政使惜命,不敢起身,紧贴着城墙坐下,持续大吼,“守住了城,每人一大碗肉馅儿饺子!”

    身边的衙役跟着他大吼,一刻不敢停。

    “援军已经到了。”李青走上前笑呵呵道,“布政使大人辛苦。”

    “不辛苦,不……李钦差?”布政使大喜过望,旋即又道,“殿下呢?”

    朱棣没好气道,“你眼拿来是出气的吗?”

    “殿下?”布政使大喜,随即见朱棣一身是血,又是大惊,也顾不上礼仪了,冲上去就是一顿乱摸。

    “放肆!”朱棣一脚将其踹向一边,气吼吼道,“你活腻啦?”

    布政使也不生气,满脸都是轻松笑意,俩大佬都没事儿,援军也来了,他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紧绷的那根弦一松,人也晕了过去。

    朱棣一呆,讷讷道:“老子没使劲儿啊!”

    李青连忙上前,按其脉搏之后轻笑道,“他没事儿,只是太累了。”

    说罢,让几个衙役抬着布政使下了城墙。

    ……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登城,局面逐渐稳定下来,朱棣观察着局势,大脑急速运转,片刻后,脸色逐渐放松下来,笑道:

    “最迟明日中午,他们就会撤兵。”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大敌当前,他不好打击朱棣,于是道,“殿下,之前放出去的那八千骑兵,按理说也该赶到了,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啊?”

    “不急,张玉比你会打仗。”朱棣很有耐心,“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悬念了,在本王的精心部署下,不会有任何意外,你坐着看戏就成。”

    你少说两句吧……李青心道:立fg没一个好下场。

    元人战力不俗,他们劫掠不到东西,妻儿老小,就有饿死的风险。

    在这样的压力下,尽管长途奔袭,但战力并不比以逸待劳的明军弱,甚至那股子嗜血劲儿,犹胜明军。

    城墙上,双方浴血奋战,皆死伤严重。

    但明军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想与我短兵相接,首先你得上城。

    大部分元人都是在登城的过程中,折戟沉沙!

    朱棣的部署开始起了效果,城上局势逐渐被明军掌握,大量的守城器械被运上城。

    在横石、滚木、火油、箭矢、炮弹……的阻击下,元人登城的人的代价骤增。

    惨叫声、咒骂声、嘶吼声、喊杀声……不绝于耳,鲜血染红了城墙上下。

    饶是如此,元人仍保持着猛烈攻势,个个玩命,在付出了惨痛代价后,终于取得了不俗效果。

    城门硬生生被锤破了,尽管后面还有大石头垒成的墙,但无形中给了明军不小的心理压力。

    朱棣眉头紧皱,李青脸色也不好看,心里暗骂:好好的你乱立什么fg?

    元人一见有戏,索性也不登城了,全把力气使在城门上。

    弓箭手更是舍弃一切,只射城门上方一小片区域,密密麻麻的箭矢袭来,头都冒不得。

    这下,李青都心慌了,急道:“殿下,石墙能坚持多久啊?”

    “顶多半个时辰。”朱棣道,“毕竟只是临时弄的,又跟城墙不一体,看着唬人,其实并不坚固。

    不过不用慌,元人这个打法固然见效大,但他们损伤也大。”

    朱棣狞笑道,“丘福,把这里的守城器械运到两旁,人也过去,从两侧玩命给我打,娘的,既然冒不了头,干脆不守了,他们攻,咱们也攻。”

    顿了顿,“另外传本王命令给朱能,让他尽快抽调万八千人,结方阵堵在城门处,给本王堵死了,一定要快。”

    “末将遵命。”

    丘福重重一抱拳,开始执行。

    ……

    朱棣朝李青道,“一路长途奔袭,如今曙光就在眼前,元人势必疯狂,损失也将更大……”

    听到结方阵堵门,李青稍稍心安了些,见朱棣又要立fg,连忙打断道:“殿下何以如此笃定,元人并不傻。”

    朱棣笑了,“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元人大老远来一趟可不容易,如今却久攻不下,士气已然大为受损,这个时候,人往往会选择性的相信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呃…好像挺有道理……李青点头,“士兵有这个心理很正常,不过,元人首领应该会相对冷静。”

    朱棣摇头道,“这你就不懂了,战场之上,很多时候不是士兵服从主将,而是主将迁就士兵。

    眼下明面上他们局势占优,且士气正旺,攻击欲望强烈,贸然改换打法,士气必定大为受损,得不偿失。”

    说着,拿起盾牌挡着,往城下瞅了一眼,而后又紧贴城墙坐下,“局势果如我所料,现在元人的损失更大了。”

    李青也抽空往下面看了一眼,确实如朱棣所言,元人把劲儿都使在了城门上,都有些失心疯了,左右两侧明军不停高空抛物,战果斐然。

    想到城门里面还有方阵,李青彻底放了心,不由赞道:“殿下大才。”

    “那是。”朱棣傲然道,“本王少年时,便随岳丈、李老表等几位大将军出征,可不是老二老三……

    咳咳,不然父皇怎么会让本王,就藩北平这样的军事重地?”

    李青点头,朱棣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帅才。

    不过,大明初期的帅才太多了,跟不要钱似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相比他们的辉煌,现阶段的朱棣,确实不算太出彩。

    要知道,就连蓝玉也是捕鱼儿海全胜,才真正步入一流武将行列。

    没办法,不是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洪武朝的牛人实在太多了!

    ……

    元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却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破城。

    但就当他们欢呼着要进城劫掠之时,却发现城内不是慌乱的百姓,而是密密麻麻的明军,那上万人的方阵,伫立在那儿,令人有种绝望的感觉。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当元人悲愤之时,斜刺里杀将出来一支铁骑,席卷无匹的冲势,犹如利刃刺来。

    八千铁骑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又是吃饱歇足,数量虽比不上元人,但却令元人难以招架。

    一是突然,二是骑兵已经冲起来了。

    突然遭受猛烈冲击,元人根本无法排兵布阵。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