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5章

    “行了,赶紧把书拿来给朕看。”朱棣有些迫不及待。

    “臣遵旨。”解缙喜滋滋答应,提起袍子就往外冲。

    杨士奇几人都是人精,知道今日这一幕引起了皇上猜忌,当即借着取书的由头开溜。

    待众人离开,朱棣又恢复了阴阳怪气,“太子爷,监国理政的滋味儿如何?”

    小胖试探着道:“还,还行吧。”

    “还行?”

    “那……不行?”

    “不行?”朱棣眉头皱得更深了些。

    小胖有些恼了,他这么辛苦,结果换来的却是父皇猜忌,“父皇你找事儿是吧?”

    朱棣都惊呆了,随即怒极而笑:“好胆!”

    “皇上息怒。”李青开口相劝,连连给小胖使眼色,然而,小胖根本没在怕,“李卿你甭管,今儿最好把话说个明白。”

    李青也惊呆了,这厮……莫不是拉稀把脑子拉出来了?

    不等他反应,朱棣这边儿已是火冒三丈:“朱高炽,你他娘皮痒了是吧?”

    “要揍就揍,你是爹,你老大。”小胖道,“不过打完之后,咱爷俩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我去你********……”

    @#¥……

    一刻钟后,小胖从地上爬起来,掸了掸衣袍,“接下来,现在轮到我了吧?”

    “好小子,你这是要上天啊!”朱棣撸起袖子,“来,老子让你一条胳膊。”

    李青看着这一幕,总觉得似曾相识。

    “君子动口不动手,何况你是父亲。”小胖叹了口气,“我只是想和父皇说两句真心话。”

    朱棣见他不动手,眸中闪过一抹失望,“说吧!”

    “常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父皇若是觉得儿子会影响你的权威,废了就是。”小胖认真道,“其实这个太子我并不稀罕,不如让老二来做;

    他想做太子,父皇又喜欢他,何乐不为?”

    朱棣暴怒:“放肆……!”

    “随你怎么想。”小胖道,“即日起,我不会再插手朝政,就这样吧,累了,随便吧。”

    说罢,他转身就走。

    李青看得出来,小胖是真伤透了心,连忙追了上去。

    小声劝道:“他就那样儿,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顿了顿,画饼道,“古往今来,帝王忌惮太子者不在少数,这说明什么,说明你有能力……”

    “青哥你不用说了!”

    小胖满脸苦涩:“他不是烦太子,他就是烦我,他嘴上让我处理朝政,心里面却想着老二,其实我都知道,他就嫌弃我一身膘,长得不排场。”

    望着小胖那落寞的背影,李青心里愤懑不已,老四这是干啥呀,太欺负人了吧?

    回到大殿,见朱棣还气得不行,李青心里也憋着气,直言道:“皇上,不如将汉王接回来吧!”

    “你放什么屁呢。”朱棣骂道:“早干嘛去了,现在老二都就藩了,说这个有屁用?”

    李青叹了口气:“皇上,你连自己儿子都不信吗?”

    “朕是不信那群文臣。”

    李青无奈苦笑,“敢问皇上,谁更适合做太子?”

    朱棣沉默片刻,闷声道:“老大!”

    李青点头,沉吟道:“既如此,皇上帮太子调教一下文臣,全权接手朝政,也未尝不可啊。”

    “你……!”朱棣正欲发飙,见解缙等人抬着箱子进来,悻悻作罢。

    解缙打开箱子,自得道:“皇上请看!”

    朱棣瞥了一眼,皱眉道:“别告诉朕,那么多人修了这么久,就修了这点儿书。”

    “哪能呢?”解缙笑道,“这些只是目录,共六十卷。”

    顿了顿,“大典共计两万两千九百三十七卷、分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字数共计约三万万又七千万,整部大典能装一屋子呢。”

    听到如此成果,饶是一向苛刻的朱棣,也不禁露出满意之色。

    李青也暗暗咋舌,一万多册,三亿七千万字,简直难以想象。

    这可不是后世网文,都是水字数,这些可全是干货啊!

    朱棣翻阅间,李青也瞥了两眼,且不说内容,单是那字,就令人赏心悦目。

    好东西啊好东西……李青直咽口水,心道:“等以后老四这一脉噶了几代人后,这玩意儿我得想办法偷走。”

    ——永乐大典,绝对称得上瑰宝!

    他不想这部书失传,只是隐约记得,永乐大典好像是在嘉靖年间,被老道重抄一遍后,正本就没了。

    后世流传的那些永乐大典,都是嘉靖副本。

    李青下定决心,一定得抢在老道前面。

    修出如此巨作,身为帝王的朱棣,自然开心,即便对文臣不感冒,他也对解缙等人做了丰厚赏赐。

    皆大欢喜。

    …………

    …………

    小胖比朱标通透,也比朱标刚,自那天之后,他真就撂了挑子,整日吃喝玩乐,就是不干活。

    谁劝都不好使!

    朱棣很快就尝到了苦头,明白了好大儿的好,但他又拉不下脸,只好让李青去劝。

    但小胖尝到了甜头,表示:理政是不可能理政的,也就吃吃喝喝维持生活的样子,接着奏乐,接着舞……

    他这一罢工,就是仨月,朱棣累出了真火儿,逮着他一通暴揍。

    但小胖防御高,他不像老三,每次挨打都丢半条命,挨完揍后依旧我行我素,朱棣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不过,小胖罢工的这些日子,也不是毫无建树,比如:好几个爱妃都怀了崽儿。

    这也算是为大明宗室,开枝散叶了。

    永乐五年,六月。

    忙碌了大半年的朱棣终于破防,向小胖服了软。

    小胖不答应,反而劝他接老二回来,把朱棣气的牙根儿疼。

    朱棣一恼,罚小胖禁足在东宫,不得外出。

    小胖不以为意,反正他也懒得动弹。

    七月,朱棣又削减了东宫用度,小胖依然坚挺。

    八月,朱棣严令御膳房,禁止向东宫提供肉食,这回可算掐住了小胖命脉,但他很刚,依旧咬牙坚持。

    九月,朱棣病了,病的很重,下不了床的那种。

    这下,小胖再刚,也不得不软下来,来到乾清宫看望。

    “儿臣拜见父皇。”

    “免,免礼。”朱棣躺在床榻上,头上搭着毛巾,一副快不行了的样子。

    “高炽,你看把你父皇累的,你父皇要有个好歹,娘也不活了。”徐妙云满脸伤心,埋怨道,“你就不能体谅体谅他吗?”

    两口子还搁这儿跟我演呢……小胖翻了个白眼,他不是憨憨,没那么好哄,“父皇怎么不让李青给你诊治呢?”

    “唉……上了岁数,谁来也不好使啊!”朱棣哼唧唧道,“父皇怕是活不长了,你得抓紧时间熟悉朝政。”

    “你父皇给你说话呢。”徐妙云帮腔道,“还不快快跪下听旨?”

    小胖无语:“娘亲,我是你亲生的吗?”

    “你这孩子……这还有假?”徐妙云佯装不悦。

    “那你为啥联合我爹坑我呢?”小胖不满道,“我爹他想的什么,你还不清楚吗?”

    徐妙云忙道:“儿砸你放心,娘肯定站你这边儿,这个太子之位非你莫属。”

    “我不稀罕!”

    “嗨~你小子……”朱棣当即就要起身揍人,但被媳妇儿瞪了回去,虚弱道,“不可对你娘无礼。”

    小胖无奈,下辈人看上辈人,比上辈人看下辈人透彻的多,他太明白老子是啥人了,真的不想接这个班。

    “父皇,非儿子不孝,实在是儿子不适合太子之位。”

    “适合,太适合了。”朱棣忙道,“太子之位你当仁不让,父皇不做第二人选。”

    老四之所以如此妥协,并不是为了偷懒,而是因为他想整顿军备,为北伐做准备。

    政务这边儿,必须得有个有能力,且完全信任的人扛着。

    朱棣也是人,他实在忙不过来。

    小胖还想说什么,却在这时,小黄门匆匆进来禀报:“皇上,郑和郑公公从西洋回来了。”

    “三宝回来啦?”朱棣精神一振,一把扯下额头上的毛巾,起身就往外走,“人在哪儿呢?”

    徐妙云也随即跟上,喜滋滋道:“皇上,两个月前三宝来信说,这回赚了不少钱呢,这下,大明军队北伐的钱就有了呢。”

    “哈哈……”朱棣爽朗大笑,“说起来,之所以能顺利出海,多亏皇后出谋划策。”

    “哪呀,是皇上雄才大略。”

    ……

    两口子有说有笑,欢快地出了乾清宫,留小胖一人在风中凌乱。

    第28章

    指鹿为麒麟

    奉天殿外。

    三宝脸上依旧洋溢着他那标志性的微笑,不过,今日的他,笑意更浓。

    在海洋漂浮了那么久,如今重新踏上故土,他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

    两年多不见,他那白净的面庞变得黝黑,皮肤因长时间被海风刮、日头晒,也变得粗糙许多。

    朱棣看着这样的三宝,心中涌起一抹歉然。

    “微臣郑和,拜见吾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免礼。”不等三宝下拜,朱棣便一把将其扶起,“辛苦你了。”

    徐妙云笑道,“别在这儿站着了,去殿里聊。”

    “对对对,两年多不见,今儿咱们君臣得好好喝一杯。”朱棣爽朗大笑。

    三宝十岁时便去了燕王府,相处这么久,宛若家人一般,朱棣对其一向亲近、信任。

    “皇上,臣还有紧要事做。”三宝解释道,“国外使臣仰慕我天朝文化,随宝船一起来了大明,臣先一步赶回来,就是为了禀告皇上,以及接待事宜。”

    三宝笑道,“这次收获颇丰,除了金银财宝外,还有很多咱大明没有的东西,还有一些惊喜。”

    “哦?”朱棣闻言更喜,好奇道,“什么惊喜啊?”

    “容臣卖个关子,很快皇上就知道了。”

    朱棣大笑点头:“成,朕等着。”

    这时,小胖走来,见到三宝很是亲热。

    三宝是小胖的玩伴儿,两人感情深厚,离别这么久,如今再相遇,有聊不完的话。

    不过,三宝有事在身,很快结束话题,将事情简单给小胖说了一下。

    不待小胖说话,朱棣就替他做了主,“高炽,接待诸国使臣的事就交与你处理了,事关大明国威,不可马虎。”

    小胖点头,他虽不爽老子,却也不会在这种时候置气。

    ……

    永青侯府。

    李青在得知三宝回来后,喜不自胜,直接就进了宫。

    不过他来时,三宝已经出了宫,只见到了他不怎么待见的老四。

    “皇上,三宝啥时候能携船队回来啊?”

    “五日之内。”朱棣心情极好,“据三宝说,这次带来了很多稀罕物,很多都是大明没有的,真是期待啊!”

    李青欣然道:“大明虽大,却也无法包罗万象,开海贸易,互通有无,对大明好处多多。”

    “嗯,有道理。”朱棣嘿嘿笑道,“不过,最让朕开心的还是赚了大钱,娘的,这下终于可以张罗北伐事宜了。”

    李青有些想笑,朱棣真是个攒不住钱的主,有钱不花,浑身刺挠。

    不过北伐的确重要,他也不好劝阻。

    两人就北伐简单聊了一会儿,朱棣问道,“你之前不是弄了漠北的地图吗,在哪儿?”

    “朝廷没有吗?”李青奇怪道,“我上交了啊!”

    朱棣骂道:“十有八九被齐泰、方孝孺他们给烧了,你就没个备份儿吗?”

    “这个…还真有。”李青道,“不过还未汇总,臣回去重新归纳一下。”

    “那就好。”朱棣放下心来,“有了详细地图,行军会便利许多,也能多少省点儿钱。”

    天可怜见,朱棣这个碎钞机,竟还会心疼钱。

    说起北伐,李青不由想起一个人,蓝玉。

    “皇上,北伐人选可有预案?”

    朱棣皱眉沉思片刻,“张玉没了,朱能也没了,张辅得看着安南,现在能勉强扛大旗者,也就一个老将丘福了。”

    “丘福?”李青和这人不熟,只见过几面,“他好像都六十多了,比蓝玉还大一些,用他还不如用蓝玉呢。”

    “蓝玉?”朱棣眉头一跳,“还是算了吧,蓝玉打仗确实顶,但他跟我不一条心啊,我不弄他就够给面子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李青认真道,“皇上天位已定,莫说一个朱允熥,便是建文出现又能如何?

    大明如今欣欣向荣,各藩属国来朝拜,现在更是海外诸国漂洋过海来朝,万民归心,根本没有必要顾虑这些;

    而且,蓝玉都六十了,这个岁数还能有什么野心?”李青道,“退一步说,即便他真有野心,他也无法实施!”

    李青之所以如此力荐蓝玉,私交只占了一小部分原因,主要是蓝玉打仗真的牛。

    尤其是北伐野战,整个大明,也找不出比蓝玉更牛的存在了。

    朱棣沉吟半晌,道:“这个朕考虑考虑,反正离出征还早,不急这一时。”

    李青不好再劝,只是笑着点头,以后还有机会,老四随老朱,生性多疑,劝的太过反而会起反效果。

    而且,从朱棣的表现来看,他对蓝玉的排斥,似乎也没那么大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