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人,此人……”“哎?无妨,都退下吧。”
朱瞻垹上前道,“父亲,这人邪门儿的很,还不要命,您还是……”
“确实邪门儿。”朱高煦自语一句,“不碍事的,你退下吧。”
“儿子担心……”
“退下!”
“是。”朱瞻垹不敢违背,退出房间。
朱高煦上前打量着他,狐疑道:“你真是他?”
李青取出一把金豆子,笑吟吟道:“昔年汉王送的金豆子,我现在还没花完呢。”
朱高煦眉头直跳,他这是气的。
“你怎么不会…变老啊?”朱高煦难掩震惊,“莫不成你是这个仙人徒弟也成了仙?”
“先不说这个,谈完正事我说给你听。”李青道,“皇上的信你收到了?”
“昂。”朱高煦暂时放下心头震惊,走到李青旁边坐下,哼道:“亏他想得出来,让我去打暹罗、缅甸,他可真看得起我。”
“只是牵制,并不让你真打。”
朱高煦嗤笑:“信就在这儿,你自己看。”
李青接过信展开,随即面色怪异,暗骂:折中之计也是看场合的啊,你是真不知道你二爷憨吗?
李青尴尬地放下信,讪讪道:“你看你,都不知道讨价还价的吗?”
“呵呵,好赖话都让你们说了。”朱高煦哼道,“你这次来,是让我帮忙牵制的?”
“嗯,这个面子你给不给?”
“那我要是不给呢?”朱高煦道。
李青淡淡道,“那我可要揍你了,揍到你给为止。”
“你怎么这样?”朱高煦气得跳脚,“好歹我也是太宗亲子,你就不怕老爷子托梦给你?”
“你也知道啊!”李青撇了撇嘴,“我就问你一句,大明有难你帮不帮?”
“帮,对不起我的是老爷子,不是大明。”朱高煦说,“只是牵制的话,我还是能做到的。”
“那就好。”李青放松下来,憨憨是个实在人,没朱瞻基那么多心眼儿,更比朱棣言而有信。
在旁人看来千难万难的事,到李青这儿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当然,主要还是朱高煦实在。
“不枉我当初为你求情。”李青神色缓和,“这些年过得如何?”
“本来还挺好的,但自从我那大侄子驾崩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朱高煦一脸悔恨,“他娘的,下手早了啊。”
朱高煦满脸自责,“要是我够能忍,现在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就是我了。”
李青:“……至于吗?”
“至于!”朱高煦骂道,“我肠子都悔青了,再忍十年大明就是我的了啊,何必在这儿鸟不拉屎的地方?”
“在这儿也不错啊,你这也算是个土皇帝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李青劝道,“总比当初稀里糊涂被砍了强。”
朱高煦不忿,“我不土。”
“好好好。”李青忍着笑,“那你准备一下吧,事已至此就别想后悔的事了,你到底是朱家的人,为大明做事是你的职责。”
“嘿,你少拿大话忽悠我。”朱高煦哼道,“我这是看在老大,还有你的面子上答应帮忙,别拿朱家人说事,我现在不是了。”
“你家老爷子的面子呢?”
“他?”朱高煦冷笑,“他把我害得这么惨,我给他屁的面子。”
李青:“……”
说笑一阵儿,李青起身道:“你的为人我是信得过的,既然你答应帮忙,那我就放心了。”
“不急着走。”朱高煦道,“你大老远来一趟,咱们得好好喝一杯,顺便跟我说说你这是咋回事。”
李青想了想,“那好,不过我不能久留。”
“刚来就急着走,你就那么不待见我?”朱高煦哼道,“把我陪好了,牵制的事我就多上上心。”
“那成,我就舍命陪君子了。”李青笑着点头,“刚好,我也有些话想对你交代。”
“可别,你这命比乌龟都长,娘的,真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李青满脸黑线:看在你要出力的份上,我就不跟你一般见识了。
…
两人有说有笑地出了交趾宣慰司,来到朱高煦的家。
好家伙,朱高煦这家都快赶上半拉皇宫那么大了,但也只是占地面积,楼阁厅堂远远比不上皇宫。
很粗糙,却也有种自然美。
朱高煦给李青介绍着新家,“看到那片草地了吗,那是我的马场,回头你走的时候送你两匹极品好马。”
憨憨一如既往的大气。
李青诧异道:“你这岁数还骑得动马?”
“那当然,我这一天不出身透汗,就浑身不自在。”朱高煦傲然道,“别看我上岁数了,上马杀敌依旧不在话下。”
“厉害!”李青竖了竖大拇指:傻人有傻福,老二的身体素质是真强啊!
看憨憨这模样,再活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朱瞻垹见父亲竟将李青带回了家,还一副忘年交的模样,都惊呆了。
这厮给父亲灌了什么迷魂汤?
他上前道:“父亲,这是咱家,你不用怕他。”
“怕你娘个头,赶紧滚蛋。”朱高煦一脚踹开,“去,让后厨做一桌子好菜。”
朱瞻垹拍拍衣服上大脚丫印子,无奈道:“父亲,你要是被要挟了,就眨眨眼。”
朱高煦脸色一沉:“找削是不?”
朱瞻垹不忿地嘀咕:“父亲你不是说,不能说‘削’这个字吗?”
“你他娘……”
“父亲息怒,儿子这就去办。”朱瞻垹忙不迭地去了。
李青好笑道:“都这么多年了,也该看开了吧?”
“九五之尊啊,搁谁能看开?”朱高煦气哼哼道,“娘的,可悔死我了,早知……”
“早知尿炕还不睡觉了呢,说这个有什么用?”李青好笑道,“你没当上皇帝是你的福分,不然就你这智商,早晚被他们绕沟里去。”
“放屁,我又不傻。”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当初你造反,不就是被忽悠的嘛,真让你做了皇帝,不是大明之福。”
朱高煦气道:“还能不能聊天了,这就是你求人办事的态度?”
“……好好,算我失言,一会儿罚酒三杯。”李青无语:多大人了,还要哄着来。
…
酒菜上齐,两人边喝边聊。
朱高煦道,“这就咱俩人,你总能说说你这是咋回事儿了吧?”
李青考虑到憨憨的理解程度,只好道,“没错,我就是仙人。”
“卧槽!牛逼啊!!!”朱高煦下巴都快脱臼了,“娘的,原来世上真有仙人啊,快教教我。”
“教不了。”李青叹道,“仙人不是修炼出来的,是天生的,要是能教,你大哥也不会早死了。”
朱高煦怔了怔,遗憾地点点头:“也是,你和他关系那么好,唉!”
顿了顿,“那给我两粒仙丹总成了吧?”
“只有药丸,没有仙丹。”李青失笑道,“我除了能活能打之外,跟常人无疑,没你想的那么玄乎。”
“草,白激动了。”朱高煦骂骂咧咧,气道:“我看你不是仙人,就是个祸害。”
第64章
达成协议
朱高煦身子骨确实好,酒一杯一杯的端,却无醉酒迹象,除了脸红了些。
“再喝再喝。”朱高煦一个劲儿劝酒,“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得尽地主之谊,不醉不算完。”
李青举杯跟他碰了下,问:“这边的情况……你能控制大局吗?”
“这话说的,你可真瞧得起我。”朱高煦没好气道,“交趾也算是个大国了,人口足有七百万,我就一外来户。”
“那你能控制多少?”
“三分之一左右吧。”朱高煦一仰脖将酒灌入口中,咂吧咂吧嘴,放下杯子,“不过表面上,另两股势力还是比较克制的,不敢打我主意。”
李青皱了皱眉,“你要是帮朝廷牵制暹罗、缅甸,他们会不会趁机对你动手?”
“这个可能性不大。”朱高煦摇头,“我这些年可不是白混的,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他们没胆子对我出手。”
顿了顿,“再说了,我又不傻,舍己为人的事我才不干呢,肯定在保证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大明。”
“那就好。”李青点点头,又道:“大明你就别想了,根本没那个可能,不过,成为交趾的土皇帝,倒还有这个可能。”
朱高煦眼睛一亮,惊喜道:“你愿意帮我?”
“嗯。”
“为何?”
李青想了想,“就当是看在昔年那些金豆子的份儿上吧。”
“少来,你会那么好心?”朱高煦哼道,“我脑瓜子直,有什么就说,能干我就干,不能就算了。”
李青笑着点头:“那成,我就跟你说实话吧。”
“交趾是大明海洋贸易的补给点,当初之所以让你来,就是为你这一支控制这里做准备。”李青道,“文官是靠不住的,随着皇权更迭,帝王权势走下坡路是必然的,我担心久而久之,大明会彻底失去交趾;这才为你向朱瞻基求情。”
“我就知道你不是单纯的好心。”朱高煦哼道,“你想让我这一支守在这里,为大明西洋贸易提供便捷是吧?“
“嗯。”李青道,“这对你也有好处,不仅能成为交趾的国王,还能依靠大明与西洋贸易赚钱,何乐不为?”
朱高煦一想也是,问:“但小皇帝会答应吗?”
“会的,这对大明来说也是好事。”李青点头。
朱高煦打量了他一眼,“看你这品级不过七品,小皇帝明显是不知道你身份,你能起多大用?”
“我要起不到大用,怎么会代表朝廷来你这儿?”李青反问。
“呃…也是。”朱高煦挠了挠头,“那你要我怎么做?”
李青笑道:“很简单,第一,帮大明牵制暹罗、缅甸;第二,向小皇帝称臣。”
“向他称臣?”朱高煦豁的起身,“他配吗?”
“你看你,别激动啊。”李青宽慰道,“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又不损失什么,你要拉不下脸,可以让你儿子弄;
一个名头而已,换来的可是实质上的好处,这个账你不会算不明白吧?”李青问,“再说了,即便你现在仍是大明藩王,还不是要称臣?”
朱高煦沉默。
他不聪明,却也不傻,若是有大明支持,他绝对能真正意义上统一交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
这个好处是实打实的。
不能成为大明的皇帝,成为交趾的国王也不错嘛……朱高煦点头道:“成,干了!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说。”
朱高煦道,“大明朝廷不能干涉我,不能再派人来。”
“这是自然。”李青点头,“届时,这里的一切由你做主。”
“小皇帝真能答应?”朱高煦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你信不信我?”李青笑问。
朱高煦怔了怔,点头道:“信。”
“那就成了,麓川叛乱平定后,你命人去朝贡,那边交给我。”李青说。
“成,咱们继续。”朱高煦豪爽道,“来,咱们喝。”
…
李青在交趾逗留了五日,朱高煦带他在方圆百里好玩的地方,玩了个遍。
吃饱喝足,李青又揣了一兜子金豆子,这才踏上返程。
临别之际,朱高煦罕见的伤感起来,“先生你这一走,怕是要许久许久都见不到了,甚至有生之年都无法再相见。”
“以后有空的话,我会来看你。”李青拍了拍他的肩,“保重身体。”
“保重。”
李青翻身上马,开始往回赶。
他这趟远门出得可真不近,都出国了。
在这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对常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青装着心事,一路疾驰,日夜不辍,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没别的,就是怕小皇帝御驾亲征。
尽管这可能性不大,但他心里就是怕。
一路紧赶慢赶,赶回京师之时,也已到了冬季。
十一月初,京师已经开始下雪了。
李青家都没回,直接进了宫。
看到朱祁镇稳稳当当的坐镇皇宫,李青的心总算是放进了肚子里。
还好,担心的事没有发生,真好。
不得不说,朱祁镇知好歹、顾大局、肯听劝……这些品质还是值得肯定的,李青对他的感官好了一大截儿。
李青这一路累得不轻,见小皇帝安然无恙,也不再紧张。
“皇上,前汉王朱高煦已经同意帮忙。”李青道,“具体细节,容臣改日臣再禀报,这一路着实累人。”
朱祁镇心有千言万语,但见李青确实疲惫,只得点头:“那好吧,先生先回去好好歇歇。”
他本以为李青得年后才能回来,这一下子提前了两三个月,可以想象其中艰苦。
李青一出宫,便直奔于谦家。
数月不见,毛驴又长高了一截儿,皮毛愈发光亮,像是焗了油一样,格外喜人。
“驴兄,好久不见啊!”李青抚摸着它的脑袋,满脸欣然。
“嗯~啊~”毛驴拱了拱他的手心,似在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