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皇上,臣这次来,是……”李青看了眼跟进来的小黄门。朱祁钰摆了摆手,“退下吧。”
“奴婢告退。”小黄门离开。
“搞得还挺神秘。”朱祁钰好笑道:“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是关于太上皇的事。”李青说。
朱祁钰笑容一僵,脸色瞬间难看起来,语调有些生硬的说:“李卿有话不妨直说。”
“那我就直说了。”李青仿佛没看到他的不喜,自顾自道,“皇上,待将空悬的缺儿都补齐后,文官集团势必反扑。”
朱祁钰皱了皱眉:“昂,朕知道,这个于爱卿也说过,但这跟太上皇有什么关系?”
“他们欲求不满,会以迎回太上皇为由,逼皇上妥协。”李青说。
朱祁钰心中一凛,不过脸色却缓和了些,知道自己误会了李青,颔首道:
“李爱卿说的有理!”
顿了下,“其实朕也有意迎回太上皇,但鞑靼贪得无厌,朕身为皇帝,不可做出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想来……唉!”
朱祁钰叹道:“想来太上皇也能理解。”
李青笑着点头:“皇上以江山社稷为重,江山幸甚,社稷幸甚。”
拍了记马屁,李青话锋一转:“若他们为争取自己利益,执意要皇上迎回太上皇,皇上打算如何做?”
朱祁钰一滞,清了清嗓子,冠冕堂皇的说:
“两害相权取其轻!”
李青苦笑:“皇上,一步退,步步退;他们会以这个由头吃定你。”
“你什么意思?”朱祁钰语气再次生硬起来,“你是说朕贪恋皇权,不顾太上皇安危吗?”
“……皇上你小声点儿。”
朱祁钰轻哼,不过声音确实小了下来,“太上皇若是能回来,朕让位就是,本来朕就是一王爷,无心帝位……”
巴拉巴拉了一堆,李青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
主要是朱祁钰说的太假了。
当然,李青没有任何鄙视朱祁钰的意思,换谁上来,也不想下去。
而且就当时那个局势,一般人还真不敢接手,朱祁钰敢在那种情况下站出来,并知人善任,全力支持于谦,支持明军将士,挽狂澜既倒,扶大厦将倾,称得上功莫大焉。
于谦是第一功臣,但若没朱祁钰的十足信任和支持,他也成不了事。
单凭这个,朱祁钰就称得上是位好皇帝。
李青叹了口气,道:“皇上可知永青侯?”
“永青侯?”朱祁钰怔了下,讷讷点头,“有所耳闻,历经太祖、太宗、仁宣二宗,功绩赫赫……呃,这又和永青侯有何关系?”
李青笑了笑,又问:“那皇上可知永青侯的下落?”
“这个……”朱祁钰想了想,“据说他在宣德朝就致仕还乡了,再然后,听说去游历天下去了,都过去了这么多年,想来早就过世了吧。”
“那可不一定,”李青笑道,“皇上应该听说过,永青侯是仙人张邋遢的弟子。”
“仙人张邋遢……”朱祁钰想了想,笑道:“所谓的仙人,不是早在永乐朝就死了吗?”
这不怪朱祁钰,是李青给说死的。
主要是当初朱棣找建文之心不死,李青迫不得已才做出哄堂大孝的事。
如今也算是吃到恶果了。
李青挠了挠头,认真道:“其实吧,张邋遢……的确是死了。”
自曝的是他,又不是小老头,李青没必要拉小老头下水。
“但永青侯却没死。”李青道,“他不仅没死,且还返回朝堂了。”
“这怎么可能,他在哪儿……嘶~”朱祁钰回过味儿来,震惊道:“你就是永青侯?”
李青点头。
“你你你……”朱祁钰‘你’了半天,突然笑了,“你和永青侯同名同姓,就是永青侯了?”
顿了顿,“朕欣赏你,也想重用你,不过你这样就太掉价了。”
朱祁钰不喜,淡淡道:“诚然,你有功于社稷,但还没到和永青侯相提并论的地步。”
李青苦笑,即便是在后世,如何证明我是我也是一大难题,何况是这时代。
沉吟片刻,李青问道:“你只比太上皇小一岁,他亲政前朝局如何,亲政后朝局如何,应该知道吧?”
朱祁钰沉着脸点头,李青没用敬语,他有些不喜。
李青又道:“你觉得短短几年,太皇上便能拨乱反正,靠的是谁?”
“朕知道。”朱祁钰轻哼,“太上皇亲政后革除弊政,你出力甚大。”
李青笑道:“我刚来京时是个博士,和太上皇见了一面后,就成都给事中了,且他拜我为老师,称呼我先生;
皇上以为,仅靠一面之缘,太上皇何以如此?”
朱祁钰一怔,不知怎地,他竟有些相信了。
但理智告诉他,这不可能,没人能活这么大岁数,况且,李青看着是那么年轻。
尽管留了胡子,可怎么看,也绝不超过三十岁。
李青满心无奈,他知道不放大招是不行了。
“皇上,你且瞧好了。”
说着,体内真气喷薄而出……
第187章
不似人间客
李青发束绷断,乌黑长发飞扬,长袍猎猎作响。
发丝吹打在冠玉面庞,凌乱却有型,宛若谪仙降世。
他眼眸深邃,眼底隐隐透露出深深的疲倦、沧桑;再往深处看,又有种浓浓的无力感。
那是一种看透世间一切,却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朱祁钰呆住,这一刻,李青带给他的视觉冲击力,远无法用言语表述。
恍惚间,他有种错觉,面前站着的真就是一位仙人,从天上来此人间的仙人。
剑眉,星目,鼻如悬胆,面如冠玉……明明很年轻,却给人一种迟暮之感,毫不违和,浑然天成。
少顷,一切恢复如常。
李青重新坐下,扬起的长发如瀑布般垂下,微微蓬松,星眸半阖,白皙的脸庞显露出一丝病态。
疲倦的病态。
“皇上信否?”
朱祁钰看着这样的李青,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内心的震撼太过猛烈,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开口。
李青的气场太强了,仿佛在这一方天地中,他才是绝对的主宰。
他才是掌控大明朝局的主宰!
外貌、气质、气场……完美又强大,不似人间客。
“信,信了。”朱祁钰惊叹的同时,又有种深深的挫败感。
甚至,有些自惭形秽。
许久,朱祁钰也坐了下来。
“太上皇回来后,朝局定会陷入混乱,”朱祁钰说,这一次他没再冠冕堂皇,“不仅朕这个临时皇帝处境尴尬,难以自处,且大明朝廷也会陷入内耗之中。”
李青颔首:“这个你大可放心,你听我的,他回不来。”
朱祁钰微微一怔,李青这话未免太狂妄了,但…他有资格。
“你…为何帮我?”
“不是帮你,是帮大明,”李青说,“为天下万民计。”
朱祁钰默然少顷,问道:“你想朕如何做?”
“保持本心,就按之前定下的策略做。”李青道,“他们若提出迎回太上皇,我去迎。”
朱祁钰轻轻点头:“其实……你知道太上皇的情况,对吧?”
“你关心他?”李青诧异。
朱祁钰痛苦又纠结:“他…他是朕的大哥,朕又非草木,岂能无情。”
李青不禁黯然,朱祁钰果然如朱祁镇所说,不是个合格的帝王。
既无铁血手腕,又做不到狠辣无情,能力也很一般,性格上还有些软弱。
但…李青并不排斥这样的人。
朱祁钰是个好人,好人向来是个褒义词。
同时,他和朱允炆不一样,朱允炆是个没能力,却有抱负,对不该心软的人心软,对该心软的人狠辣。
可谓是,完美错过了所有正确答案。
而朱祁钰却很纯粹,虽然比不上朱棣三代,但至少不会像朱允炆那般,搅得大明四处动荡。
朱祁钰求稳,现在的大明也需要安稳。
“他很好,你不用担心。”李青道,“你现在是皇帝,做好皇帝即可,他现在是太上皇,无心帝位,所以你无需顾虑什么。”
朱祁钰缓缓点头:“朕知道了。”
顿了下,“过几日要补缺,李卿……先生也来吧。”
“我就不来了。”李青轻轻摇头,“我一上朝,他们势必情绪激烈,你反而难做。”
朱祁钰道:“你不来,朕一个人怕是……朕想让你做侍郎。”
李青笑了:“做不做侍郎有何关系?只要你信我即可,我在正统朝做了近十年都给事中,不照样能协助皇帝拨乱反正?”
再说,我要是做了侍郎,屡屡不上朝的情况下,那群人又得死命弹劾了……李青在心里补了一句。
朱祁钰不是朱祁镇,没朱祁镇那么刚强性格,面对海量的弹劾,他即便能扛住,也会很难受。
与其都难受,还不如保持现状。
李青选择自曝身份,不是为了侍郎之职,而是为了让朱祁钰信任他。
只要皇帝肯听他的,那什么事儿都好做。
~
回到家,李青躺了一会儿,开始盘算着偷永乐大典。
这也是主线任务之一,他可没打算半途而废,要偷就偷全套。
李青跟有些人不一样,他没有拖延症,想到就做。
半夜,他换上夜行衣,扛起麻袋,在触犯律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十余日后。
六部、内阁……等一众部门的空缺,全给补齐了,大明再次恢复正常运作。
其实之前,受的影响也不大,只是空了那么多职位,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所有人都开心了,下面的人即便没能补上去,也因前面的人升迁,而更进一步。
文官有了笑脸,加上海商份额重新分配,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过,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只是刚得了好,不好意思立即翻脸。
文人都好面儿,吃完立即不认账这么没品的事儿,他们做不出来。
就这样,朝局进入短暂的平静。
值得一提的是,李青终究没坐上侍郎的位子,依然只是个都给事中,这和他不争取有很大关系。
他真要侍郎职位,朱祁钰一定会给,但没必要,李青也不想整日上朝。
当然,李青也没闲着,这段时间扮演梁上君子,成果斐然。
偷了足足三大箱,张邋遢带来的那些赝品,被他置换了九成。
眨眼,夏去秋来。
一直隐忍不发文官集团,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试探着跟朱祁钰上书,提出迎回太上皇。
建议是上午提的,李青是下午进宫的。
“先生,你认为他们是单纯的想迎回太上皇,还是想借此逼朕妥协?”朱祁钰有些慌。
李青道:“皇上以为呢?”
“朕以为…他们是真想迎回太上皇。”朱祁钰说,“因为他们根本没提任何条件,而是直接说要迎回太上皇。”
顿了顿,“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是想着先迎回太上皇,然后再利用太上皇来掣肘朕。”
李青轻轻颔首,看来这些时日,朱祁钰成长了不少。
“皇上分析的很有道理,大致便是如此了。”李青笑着说。
朱祁钰却没心情笑,坦白说,他并不希望大哥在草原上备受折磨,但同时,他更不希望大哥回来。
所以他很纠结,也很痛苦。
“他们可以促请,但你可以不允。”李青淡淡道:“凡事都是他们说了算,你这个皇帝不成摆设了?”
朱祁钰一滞,苦涩道:“别的事情可以,但这件事朕没办法拒绝,那是朕的皇兄,若公然拒绝,莫说朕百年之后,就是眼下……也过不了天下万民的指摘啊!”
顿了下,又小心翼翼问道:“话说……先生这长生之法,可愿…外传?”
李青苦笑,自那日起,朱祁钰每次见他,都会有意无意的提起这事儿。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李青自曝前就有心理准备了。
历来长生都是帝王的追求,何况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
“皇上,我实话给你说吧,我…很特殊。”李青道,“我天生如此,并未后天修成。”
“这样么?”朱祁钰有些不信。
李青道:“我的秘密自太祖到太上皇,他们都知道,为何却无一人修仙?”
“呃……”朱祁钰尬住,讪讪道:“是这样啊!”
李青笑着点头:“修仙问道虚无缥缈,非天子之道。”
“天子之道……”朱祁钰怔了一下。
“为江山社稷,为天下人谋福利,这便是天子之道!”李青表情严肃且认真,“这才是大道,真正的大道;
如太祖、太宗,他们一个推翻了暴元,一个将大明国力推向绝巅;
今虽崩逝,但一样得了长生,即便再过数百年,乃至千年,一样有人记得他们,记得他们的丰功伟绩;
此外,还有仁宣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