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6章

    李青也笑了:“相信我且志同道合的人,至今没有输过。”

    ~

    明军阵营。

    李青找到石彪,说了下给和勇一行人送食物补给的事儿。

    对此,石彪没有意见。

    太上皇不回来,那些牲畜也不用交出去了,食物补给简直不要太充分。

    不过他对李青接下来的话,很有意见。

    “什么?你要住在鞑子大营?还不准我去看你?”石彪一听就不干了,“我知道了,你小子吃独食是吧?”

    李青一呆:“什么吃独食?”

    “真拿我当傻子不成,鞑子大营肯定有美人,你他娘就是想一个人独吞。”石彪气道:“亏我拿你当兄弟,你是只顾自己兄弟啊!”

    “……”李青想到了很多种情况,但万万没想到石彪的切入点会如此清奇。

    “全是带把的,一个女人都没有,骗你我生不出儿子。”李青指天发誓。

    古人很信这个,一般不轻易发誓,何况李青这誓言如此毒辣。

    石彪信了,但还是不解:“不是,为什么啊?”

    “他们刚投诚,还不太信任明军,怕咱们来个黑吃黑。”李青道,“我是太上皇钦点的人,又是这次迎回太上皇的主官,有我在他们那儿,他们才放心。”

    顿了下,“你不会以为,他们会对我不利吧?”

    石彪摇头:“都这会儿了,他们倒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儿,不过……你这一去,我连个说话的都没有了啊!”

    “没有女人就够憋闷的了,你再一走,该多无聊啊!”石彪郁闷的说。

    李青摸了摸鼻子,道:“这样,回京后我请你喝酒,亲自下厨给你做菜。”

    “你还会做菜?”

    “当然,御膳都比不上。”李青傲然一笑,接着又道:“都是为了朝廷,你别跟个娘们儿似的婆婆妈妈。”

    “谁娘们儿了?”石彪鼻子差点气歪了,“行行行,你去吧,别忘了回去请我喝酒。”

    “忘不了。”李青笑笑,继而严肃道:“目前彼此都不信任,为免意外发生,还是不要接触为好,出了意外,非你我之福!

    我在那边尽量努力消除他们的芥蒂,你可不要犯浑。”

    “昂,知道。”石彪骂骂咧咧:“我看这群鞑子才是娘们儿,都听太上皇投靠大明了,还扭扭捏捏,一副丑媳妇不敢见公婆模样。”

    李青噗嗤一乐:“毕竟咱们皇帝换了,他们心里难免有些忧虑。”

    “算了,你是老大听你的就是。”石彪已经被李青的骚操作给整习惯了,一脸无所谓。

    “你有这觉悟就很好。”李青教道,“你要牢记这点,服从上级、朝廷的安排,不惹事,不闹事,方能长久;

    不然今日风光无限,明日就可能大祸临头;

    自古帝王,最忌讳的便是骄兵悍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石彪点头,闷声道:“昂,以后我会注意的,收敛收敛性子。”

    李青欣慰道:“稳住性子,脚踏实地,日后你的成就不止眼前这些,莫要一朝得势,便得意忘形,那样是走不远的。”

    “我明白。”石彪语气中带着一丝尊敬,他知道李青这是为他好。

    以前不觉得什么,但自从听了李青讲述的庙堂争斗,人心险恶之后,他愈发觉得,自己能在战场上大杀四方,却真不一定斗得过那些文弱书生。

    还是苟点吧……石彪心说。

    李青见他真听进去了,心下轻松不少。

    这一次运作好了,真有可能一劳永逸,让朱祁镇、朱祁钰这对兄弟,都有一个好的归宿。

    ps:今儿两章,但这一章还算长(*^▽^*)

    第13章

    朱允炆的愿望

    次日傍晚,和勇一群人的所需,在李青见证下交割完毕。

    忙完这些,李青又回了明军阵营,语重心长的跟石彪嘱咐了一番,最后更是和他喝了一场酒。

    石彪有些憨傻,却并不蠢笨。

    李青的那些大道理,正好和他完美契合,既不会听不懂,又不至于被看破。

    加上酒的助攻,一番下来,石彪已然将李青的大道理,奉为金科玉律。

    见已最大限度上滴水不漏,李青这才去和勇阵营。

    三更天。

    和勇牵着四匹马走来:“这些都是我精挑细选的上等马,换马不歇的情况下,日行五百里绝无问题。”

    说着,又递上来一大袋熏烤的羊肉干,“两个时辰前刚烤好的,你路上吃。”

    “有心了。”李青不客气地接过。

    虽然他可以不吃东西,但会饿,没有条件就算了,有条件他自然不想挨饿。

    和勇认真道:“总之,你尽快返回才是,不然双方都不踏实。”

    “放心,我心里有数。”李青保证,“大军赶到边关,差不多要一个半月,我一个月内绝对能回来。”

    “事不宜迟,我这就走了。”李青翻身上马,回头笑道,“你不会输。”

    和勇笑了笑:“保重。”

    “嗯。”李青回过头,同时驱赶着另外三匹离开大营。

    …

    李青还是头一次同时驾驭四马,起初很不熟练,不过很快他就得心应手了。

    人都有从众效应,何况是动物。

    当它们产生惯性后,李青就真香了。

    半个时辰换一匹,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战马的持久力,赶起路来那叫一个快。

    当然,比起他全力狂奔,还是差着一大截意思。

    但李青只适合短途冲刺,长途跋涉可不行,从漠北草原跑回去,累也累死他。

    ~

    一路疾驰,五日后,距离边关仅有一百余里。

    李青没有再接近,他见不得光,也无法带着马儿进城,接下来的路只能靠他自己走。

    李青寻得一片水草丰美处,将它们拴在一棵野树上,而后又从其他地方弄了许多青草,估摸着够它们吃到自己回来,这才动身赶往边关。

    次日夜里,李青成功混进城。

    辗转用了一天,他才弄到一匹马,接着又是枯燥的赶路、换马,赶路……循环往复。

    白天骑马,晚上靠两条腿,李青开足了马力。

    七日后,赶至金陵。

    人都快累瘫了。

    对于李青的到来,众人都很惊诧。

    “师兄,什么事这么急啊?”朱允炆递上一杯温茶,关心的问,“可是京师出了大事?”

    “闭上你的乌鸦嘴。”朱祁镇恨恨瞪了他一眼,心中有些发虚,紧张道:“先生你来该不是为了我吧?”

    这等赛神仙的生活何等逍遥,朱祁镇可不想回去,他明白回去的后果。

    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囚禁,但凡朱祁钰心狠一点儿,命都得搭进去。

    他不想回去,金陵多好啊,风景宜人,繁华富庶,家里又不缺钱花。

    有时在府上烦闷了,乔装打扮一番,还能带着媳妇儿去街上逛逛,什么心都不用操,简直爽爆了。

    ‘吨吨吨’李青三大口喝完一杯茶,抹了把嘴,点头道:“确实为你而来。”

    朱祁镇心中一沉:“你没摆平?”

    “都不好忽悠啊。”李青叹了口气,朝朱允炆道,“有吃的没,我饿坏了。”

    “有的,我让人去准备。”朱允炆幸灾乐祸地看了朱祁镇一眼,拄着拐杖离开。

    朱祁镇却是脸色发白,他本以为自己的余生会无忧无虑,平安幸福的度过,却不料……

    他颓然叹了口气,尽管很不甘心,但他坦然接受:“我有一个条件。”

    李青:(¬_¬)“你还有条件?”

    “就有,不行吗?”朱祁镇破防的说,“小钱临盆在即,怎么着也得等我孩子出生,再跟你走。”

    “呃……好吧。”李青知道他是误会了,笑道:“不用紧张,我不是带你回去的,朝廷还不知道你的事儿呢。”

    顿了顿,“我这次来,是为了帮你更好,更长远的隐瞒下去。”

    “这,这样吗?”朱祁镇呆了呆,下一刻,仿佛从地狱来到天堂,讪笑道:“啊哈哈……你看你,话都不说完,弄得我…先生辛苦了。”

    说着,讨好的走到李青身后,给他捶着肩,“先生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这还像回事儿。”李青咕哝一句,安心享受他的殷勤,“也没什么,我来是取天子信宝的。”

    “没问题。”朱祁镇想也不想,便点头答允。

    他都不想当皇帝了,留着那玩意儿真没什么用处。

    “还有,你得按我说的写一封书信。”李青补充。

    “一百封都没问题。”朱祁镇乐呵呵答应,“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写,保证一个字都不带错的。”

    “嗯…”李青舒服轻哼,“你没条件吧?”

    “没,哪能呢。”朱祁镇赔笑道,“先生有求,学生必应啊!”

    正好朱允炆吩咐完下人,拄着拐杖走进来,闻言揶揄道:“那你是不是得叫我一声师叔啊?”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朱祁镇笑容一收,当场就撂了脸子。

    俩人是谁也不服谁,互撕是常态。

    朱允炆哼道:“按辈分,你该叫我爷爷,让你叫声师叔你就偷着乐吧。”

    “哎呦呦……”朱祁镇撇着嘴,白眼翻上了天,揶揄道:“我现在虽不是皇帝了,却也曾是大明正统皇帝,后继之君都要承认,哪像你啊?”

    “你……”朱允炆破防,大骂四叔不讲武德。

    “你看你,一把年纪了气性咋还这么大,哪有一点儿长者风范。”朱祁镇继续揶揄,但很快就被张邋遢提溜走了。

    “老爷子你轻点儿,我不就说了他两句吗,他说我的时候你又不是不知道……”朱祁镇的声音逐渐远去。

    李青看向朱允炆,笑道:“怎么,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无法释怀呢?”

    “这孙子太气人了。”朱允炆愤愤说了句,走到李青跟前坐下,“我早就释怀了,这些年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这儿,都无比轻松。”

    李青看出他的言不由衷,问:“咱们师兄弟就不必藏着掖着了,有什么直说便是。”

    “我…”朱允炆噎了一下,点头道:“我也没几年了,死后想入祖坟。”

    “孝陵?”

    “昂。”朱允炆讪讪道,“那孙子好命,到时候年岁大了,直接自曝就能住进他皇陵,我…我没想那么多,只要能埋进孝陵就成。”

    李青微微点头,朱允炆有此心理很正常,落叶归根是每个人的执念。

    孝陵有他的慈父,有他的皇爷爷,有皇奶奶,同时,也没可恶的四叔。

    “虽有一定难度,但并不大。”李青笑道,“有我和师父在,埋进去个人还是能做到的。”

    顿了顿,“你的生平什么的,我会帮你做好,毕竟…建文新政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不过墓碑什么的,就没办法了。”

    “能进孝陵就好,其他的没关系。”朱允炆洒脱一笑,“什么生平不生平的,我不在乎的那个。”

    李青笑了笑,轻声道:“那一段历史不会被湮没在时间长河,你也是大明的帝王,属于大明历史的一部分。”

    朱允炆身子一震,浑浊的眼更浑浊了,他吸了吸鼻子,强笑道:

    “我去看看饭菜好了没,师兄你一路奔波,先歇息一下。”

    李青笑着点头,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有些感伤。

    世人皆难逃生老病死啊!

    低头看着自己修长的手指,年轻而富有活力,李青嘴角牵起一抹苦涩。

    …

    第14章

    难得顺遂

    “……吾欲效仿太宗、宣宗,御驾亲征,扬大明国威;然,能力有限,非不能振明军之威,反倒牵连诸多将士枉送性命;

    吾每每思及,夜不能寐,悔之无及;

    吾愧对大明将士,愧对列祖列宗……”

    李青声情并茂的朗诵着。

    “看我干嘛,写啊!”李青见朱祁镇停了笔,当场撂脸子。

    朱祁镇满脸无语:“先生,咱就是说,能不能稍微,哪怕给我留一捏捏面子也行啊!”

    “面子?”李青冷笑:“现在知道要脸啦?”

    “那一仗是我的错,但我也受了惩罚不是吗,都被你捅了那么多刀,多少……给我留点脸。”朱祁镇硬着头皮说。

    “你的脸早在去鞑靼大营的路上,就给丢完了,哪还有什么脸?”李青不容置疑道,“要么写,要么带着你媳妇儿回去,你选一个。”

    朱祁镇气苦道:“好,我写。”

    “这就对了嘛。”李青清了清嗓子,继续声情并茂,“吾刚愎自用,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听闻贤弟继位,任用忠贤之臣,挽狂澜既倒,扶大厦将倾;

    吾心甚慰,大明有贤弟,大明幸甚,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吾自觉难堪大任,贤弟继承大统,此乃天意,也是列祖列宗的指引,望贤弟莫负天恩,莫负祖宗……”

    一刻钟后。

    朱祁镇笔一丢,闷声道:“写好了。”

    “那我可得检查检查。”李青走上前,逐字逐句审阅,半刻钟后,点头道:“行了,没你什么事儿了,回去搂你的媳妇儿去吧。”

    “……”朱祁镇黑着脸,起身便走。

    “等一下。”

    “又怎么了?”朱祁镇吼道。

    “把天子信宝给我。”李青道,“我马上就得走,皇帝让人去漠北接你去了,我得尽快赶回去。”

    朱祁镇一滞,语气缓和下来,点头道:“我这就去拿。”

    ~

    很快,朱祁镇去而复返,将御玺递给李青。

    “赶这么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