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李青补充:“和勇这个名字,还是太上皇起的呢。”来之前就对好口供了,三人沆瀣一气,滴水不漏。
“呵呵,你们就演吧。”孙氏冷笑连连:“真当哀家是傻子不成,编至少也编的像样一些吧?
太上皇不愿回来这种蹩脚的理由,都能说出来,你们自己信吗?”
朱祁钰也有些不信,草原有什么好的,苦寒之地,哪里及得上大明半分。
“李卿,到底是什么情况?”朱祁钰道:“太上皇不愿回来,总得有个理由吧?”
李青没再解释,直接放大招。
“皇上,这是太上皇给你的。”李青解下身上的包裹,取出一个木盒双手奉上。
小恒子连忙上前接过,转呈给朱祁钰。
孙氏脸昂得老高,伸着脖子去看。
朱祁钰接过木盒打开,顿时瞳孔微缩,脸色动容,他缓缓取出御玺,仔细端详。
不会错,这种级别的工艺,以及厚重感,绝不可能是赝品……朱祁钰惊喜。
天子信宝,是皇帝诸多御玺中,最重要的一块。
它象征着军权!
孙氏也不禁面色微变,她没想到儿子竟然把这东西让李青带回来了。
她自幼入宫,耳濡目染之下,对皇家的事儿了解的事无巨细,自然知道这方御玺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送回来的意义。
“皇上,太上皇还有一物给你。”李青有取出叠得方方正正的棉布。
小恒子上前接过,转呈给朱祁钰。
朱祁钰展开,轻声念道:“吾御极十四载……”
只念出这几个字,他便住了口,因为他发现这是一封……罪己诏。
孙氏脖子伸了又伸,但这次不是御玺,棉布正对着朱祁钰,上面的字她是一个也看不到。
一年不见,她这个当娘如何不想念儿子?
索性也不顾太后风范了,直接起身,走到朱祁钰身后看了起来。
只一眼,她就确定是儿子写的没错。
但里面的内容,却让她大为惊诧。
一向倔强的儿子,居然……认错了?
这怎么可能?
她不敢置信,却无从反驳。
墨迹绝对是儿子的,且连御玺都给了,孙氏嘴巴张了又张,却始终说不出一个字。
她气得浑身颤抖,咬碎了牙:这熊孩子,你是咋想的啊?
连皇位都不要啦?
你回来,咱们娘俩里外联手,皇位兴许还能要回来呢……孙氏郁气上涌,差点没过去。
第16章
孙氏服软
她实在无法理解儿子的操作,在她看来,儿子多半是被草原上的牦牛给踢了脑袋。
待在草原上图什么?
图他们风吹日晒?图他们居无定所?
回来的话,起码太上皇保底,拼一拼重登帝位也不是没可能,干嘛不回来呢?
她不理解,也万难接受。
“李卿家,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孙氏沉着脸问。
李青摇头:“太上皇在那边儿很好,他说做皇帝太累了,而且还不自由,做什么都要三思后行,瞻前顾后,那样的生活他过腻了。”
顿了顿,又补一刀:“对了太后,太上皇在那边儿成了家,孩子都快出生了,你…快当奶奶了。”
“什么?”孙氏惊得后退数步,如遭五雷轰顶,差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简直……武则天做寡妇——失去理智(李治)。
她彻底失态,惊怒道:“他怎能做出如此不智之事,草原上那些皮肤黝黑,虎背熊腰的蛮子,哪里及得上我中原女子半分……”
她眼前一黑,径直向后倒去。
“哎呦……”小恒子眼疾手快,连忙扶住她,“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孙氏撑着小恒子,口中喃喃:“疯了,他一定是疯了。”
朱祁镇疯没疯且不说,孙氏是真的要疯了。
朱祁钰摸了摸鼻子,大哥如此丢…不智,他脸上也没什么光彩。
但不管怎么说,朱祁镇都是他的大哥,大明的正统皇帝,下一任皇帝不说上一任坏话,这是基本操守。
“咳咳……”朱祁钰清了清嗓子,“你们先去殿外候着。”
待三人出去,他上前安慰道:“太后消消气,太上皇他…成亲的事儿,稍后朕会让李青他们严格保密,您要保重身体啊!”
孙氏推开小恒子站直身体,大口喘着气,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她态度缓和许多,点头道:“皇上考虑的是,事关皇家体面,还是莫要外传为好。”
儿子此举,实在有辱皇家血脉,一想到她会有个黑不溜秋的孙子,孙氏就浑身膈应,起鸡皮疙瘩。
她既愤怒儿子的堕落,又为儿子不回来而感到惴惴不安。
朱祁镇不回来,孙氏可操作的空间就小了,群臣不会三心二意,单靠她这个后宫之主,成不了什么事儿。
孙子太小,她只能隐忍。
但她又实在不甘心,说道:“太上皇眼下这么想,以后未免不会改变想法,过些时日…明年吧,明年皇上再派人去问问可好?”
朱祁钰点头:“可以。”
见朱祁钰如此好说话,孙氏糟糕的心情好了不少,脸色大为缓和。
孙氏还是有优点的,比如……很会审时度势。
现在朱祁钰是皇帝,孙子还只是太子,又太过年幼,根本没可操作性,闹太僵对她没有半分好处。
若是连太子都换了的话,那她这个后宫之主的位子估计都保不住。
要知道,朱祁钰的亲娘吴氏还在呢。
宣宗驾崩后,除了出家的胡氏,唯有吴氏幸免于难。
吴氏诞下了皇子,加上朱祁钰太小了,且有太皇太后张氏在,孙氏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即便她真把吴氏名字加上去,有张氏在,也很难奏效。
孙氏很快摆正自己心态,笑道:“皇上日理万机,哀家就不耽误你时间了,你忙你的吧。”
朱祁钰颔首:“朕送太后。”
“不用,皇上你忙。”孙氏笑笑,转身离开。
朱祁钰缓缓舒了口气,“小恒子,宣李先生进来。”
“奴婢遵旨。”小恒子走了两步,转过头问:“皇上,另外两人呢?”
“让他们先在外面候着。”
“是。”
少顷,李青走进来。
“先生这一趟辛苦了,坐吧。”朱祁钰指了指对面椅子,笑道,“以后不在朝堂,就不用行礼了。”
李青乐得如此,他也不喜欢搞那套君臣主义。
“先生,此次情况真如你说的那般?”朱祁钰倒了杯茶,轻轻推到李青面前,“皇兄真的无意帝位,不愿回来?”
李青笑道:“如若不然,太上皇又岂会让我把天子信宝带回来,那封书信皇上你也看了,它确实出自太上皇手笔。”
他说的都是实话,朱祁镇的确不愿回来,书信也的确是朱祁镇写的。
李青端起茶杯抿了口,笑道:“太上皇乐不思蜀,皇上可不能懈怠,大明还指望你再创辉煌呢。”
朱祁钰不禁一乐,旋即又觉得自己不该笑,强行压制住上扬的嘴角,点头道:
“在其位,谋其政,朕既是大明天子,当行天子道,扛应该扛的担子。”
“皇上圣明。”李青说了句套话,接着放下茶杯,正色道:“皇上,草原部落众多,但和广袤的地域相比,就显得人口稀疏了;
他们以游牧为生,可随意搬家,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融合,怀柔才是上策。”
“是啊,草原太大了。”朱祁钰叹了口气,“若是有可能,太祖、太宗时期就把他们消灭了。”
朱祁钰看了李青一眼,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嗯…给他们一个世袭官职,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蒙古部落投靠是吧?”
李青含笑点头:“皇上圣明。”
“嗯……给个世袭的游击将军吧。”朱祁钰道,“正好契合他们这四千人,不至于委屈了他,又不会引起那朝堂群人的聒噪。”
李青道:“这个官职适合那森,但不适合和勇。”
“就因为他是前鞑靼太师?”
“倒也不全是。”李青摇头,“和勇做过太师,在草原上有一定影响力,让他去做个游击将军,远不如将他留在京师;
他相当于金字招牌,以后招降、融合草原部落,都用得到。”
“这倒也是,和勇留下来,还掣肘那个什么森……”朱祁钰缓缓点头,思虑片刻,道:“正统的官职不能给他,至少现在不能,不然朝中武官不服;
让他在锦衣卫任职吧!”
李青点头:“这是最妥当的安排了,不知皇上打算给他个什么职位?”
“千户…太小了些,给个世袭的镇抚使吧。”朱祁钰道,“后面立功了,再做升迁。”
……
两刻钟后,朱祁钰召见和勇二人,授予二人官职。
并按李青的说词,给俩人画了张大饼。
二人心中欢喜,大饼什么的且不说,单是这世袭的铁饭碗,就足以让他们后辈吃喝不愁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的世袭并非一劳永逸,皇帝可以给,也可以收回。
毕竟……连免死铁券都能收回。
但不管如何,世袭这俩字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
别说他们,朝中多少人都眼馋这俩字儿,尤其是文官。
奈何文官没有世袭这个说法,不过若是干得好,后代能直接进国子监,也算是低配版的世袭了。
哪怕是这样,文官能捞到名额的也不多。
要是谁都能世袭,那还要科举做甚?
出了皇宫,李青朝和勇二人道:“你们先去安抚一下部下,吃住问题,朝廷很快就会派人去解决;
有什么问题,直接去连家屯儿找我。”李青给和勇说了自己家的位置,“皇上同意了你的条件,这几日就会给你部下安排差事,待遇什么的大可放心,跟明军一样。”
和勇郑重道:“大恩不言谢,李先生的情,没齿难忘。”
李青笑笑:“快去忙吧,这一路下来,都辛苦的紧,忙完好好歇歇。”
二人点头,揣着皇帝的敕书,赶往城外。
李青伸了个懒腰,满脸轻松,终于可以好好睡个踏实觉了。
…
回到家,洗了个舒服澡,李青卸下一切担子,瘫软在床上,沉沉睡去。
再醒来时,天色已然大亮。
本来他还能再睡会儿,但门被拍‘哐哐’响,显然外面人是有急事找他。
第17章
该哭哭,该吃吃
该不是和勇那边儿出问题了吧……李青不敢怠慢,连忙坐起身,提上鞋子,连外袍都来不及穿,就往外走。
“来了来了……!”
李青打开门,见是小恒子,放松之余不免有些生气。
“这大早上的,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小恒子这个掌印太监,却对李青怕怕的,连皇帝都尊敬的人,他可不敢怠慢。
满朝文武,谁都知道这个李七品,不是一般人。
“先生,这都快辰时末了啊!”小恒子赔着笑,“咱家奉旨办差,还望先生宽恕则个。”
他都来小半时辰了,实在逼得没办法,才大力拍门。
若换个人,他都要强拆门,亦或跳院墙了。
但当初李青反杀官员的事儿闹得轰动,他真怕李青给他安一个私闯民宅的帽子,借着由头把他剁了。
有前车之鉴,小恒子可不敢放肆。
李青诧异道:“皇上找我?”
“是。”小恒子点头,“皇上让你上午朝呢。”
“上什么午朝?”李青更诧异了:昨儿该说的不都说了吗?
小恒子一整个无语住了:你是大明的官员,皇帝的臣子,吃着朝廷俸禄,怎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呢?
“呃…是这样,”小恒子上前两步,低声道,“皇上让你上朝,是要你当着百官的面儿,解释一下太上皇不回来的事儿。”
他讪讪道:“有些话皇上不好说,先生懂吧?”
“懂了。”李青点头,“午朝我会去的。”
小恒子不放心道:“离午朝没多久了,先生注意着点儿时间。”
“嗯,我知道。”
~
李青洗漱一下,换上官袍不疾不徐地赶往皇宫。
他很轻松,一点也不急。
御玺加上罪己诏,又有数千投靠而来的草原部落,即便骗不过那些人精,也能让其无话可说。
这激荡的朝局,也是时候平静下来了……李青一脸欣然。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正统朝遗留的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
李青掐着点儿赶到奉天殿,和朱祁钰一前一后。
皇帝临朝,百官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