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63章

    “移民北方倒还好,可若是漂洋过海……根本行不通,移民海外,比流放还让人抵触,说难听点儿,比刨人祖坟还过分,无异于逼人造反。”

    朱见深叹道,“洪武初年,太祖搞的洪武赶散,只是把人从江南迁徙去苏北,就惹得天怒人怨……

    至今,迁徙过去的人,还称睡觉叫‘上苏..州’,意思是唯有在梦中,才能回到故土……”朱见深道,“百姓对家乡有着深沉的爱,让他们背井离乡,且还是漂洋过海的流浪,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顿了下,“永乐时期虽说也大批量迁徙人口,但那是建立在高福利的政策下,朝廷投入了海量钱粮,并在北方给予了大量待开垦的荒地,这才勉强行得通,但以后……”

    朱见深苦笑道:“真到了那天,你说朝廷还能拿的出那么多钱粮吗?还有,大明军队战力是强,可若想消灭一个国家的大半人口,也是极其艰难……这一招行不通!”

    李青默然。

    莫说这时代,哪怕后世人,也都讲究个落叶归根。

    让百姓去海外……确实不现实。

    如朱见深所说,叛流刑,也都还在大明呢,这比流放还残忍。

    李青呼出一口抑郁之气,道:“我的意思是,只收割海外诸国的财富,咱们不移民。”

    “这话怎么说?”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嘛,做贸易啊!”李青笑道,“日子紧吧了,他们肯定会降低生活标准,这也是近些年,海商贸易逐渐不景气的原因。”

    朱见深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以强大水师震慑,然后……强买强卖?”

    “就只剩这一个法子了。”李青点头,“不过,肯定不能太过野蛮,要软硬兼施,不能跟土匪似的,咱们毕竟是天朝上国,还是得讲道理……”

    李青没敢说大力发展工业化,扶持富绅产业,让其更高效、更省成本的生产商品;他知道,朱见深不会同意。

    所以,只说了大略方针,并未细化。

    朱见深缓缓点头:“那就这样吧,反正我是想不到比你更好的办法了。”

    顿了顿,“何时开始运作?”

    “不急,这么大的事,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的,想急也急不起来啊!”李青道,“眼下还只是理论,我要好好谋划一番。”

    “去京师谋划吧。”朱见深道,“这样,我能帮你参考参考,无聊时,也能彼此解个闷儿。”

    “成。”李青答应。

    对他来说,在哪儿都一样,在京师还能兼顾关注一下朝局。

    这时,朱婉清缓步走来,又恢复了温柔模样,笑着说:

    “李叔、大哥,你俩聊什么呢?”

    “随便聊聊。”朱见深笑了笑,打趣道,“揍一顿儿子,心情好多了吧?”

    朱婉清嗔了他一眼,哼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哥你不学好。”

    “哎哎哎,说话注意点儿哈。”李青不干了,“你皮痒了是吧?”

    朱婉清:“……”

    朱见深笑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算是知道妹子你为啥老揍小浩了。”

    李青转过头,“你也皮痒了?”

    朱见深:“……”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舒服的季节,不热不冷,秋凉爽快。

    府上氛围极好,朱见深跟妹子谈天,跟外甥小酌,有时无聊,也会去藏书阁看看书……终于,他发现了不对劲儿。

    “李青,这永乐大典咋回事儿?”

    “什么大典?”

    “永乐大典!”

    “永乐什么?”

    “……好啊!”朱见深咬牙切齿,“我就说嘛,这大典怎么越看越不对劲儿,敢情你把大典给偷了来。”

    “呐呐呐,说话可要讲证据啊,什么叫我偷的,这是……”李青发虚,悻悻道:“这是我让人抄录的。”

    “放屁!!”朱见深骂道,“你当我是傻子不成,你上哪儿找来这么多书法大家?不行,我要带走!”

    “这可不行!”李青急了:“我实话跟你说吧,这是太宗送给我的。”

    “忽悠,接着忽悠……”朱见深冷笑:“太宗耗资弥巨,花费心力编撰的大典送给你?

    你脸得有多大啊?!”

    李青:“……不管你信不信,这大典就是太宗送的。”

    他依旧嘴硬,死不承认偷大典。

    顿了顿,道:“永乐年间发生过三大殿失火事件,尽管没烧起来,却也让太宗惊出一身冷汗,他怕再发生那样的事,恐大典葬身火海,便让我保存。”

    李青说:“这事儿,我曾跟你父皇解释过,婉清也知道,是不是啊婉清?”

    朱婉清暗暗撇嘴:“啊对对对……!”

    第27章

    回京

    朱见深不是王守仁,可没那么好说话,何况这可是他祖宗的功绩,岂可轻易被李青说动?

    “我不管你那些,永乐大典我必须带回去。”朱见深不带丝毫商量语气。

    这小崽子,咋还油盐不进呢……李青无奈,脸色也阴沉下来:“带回去后呢?”

    “好生储存起来啊!”朱见深理所当然的说。

    李青好笑道,“在哪儿储存不都一样?我实话跟你说吧,永乐朝三大殿失火,是有人故意纵火,你又如何保证,在皇宫就比在这儿安全?”

    “我……”朱见深哼道,“反正我不能让大典流落在外,大名鼎鼎的永乐大典,结果皇宫里的却是赝品,传出去朝廷体面何在?”

    “这么多年了,不也没传出去吗?”李青反问道,“你登基至今,可有发现?”

    “你……”朱见深气道,“那只是我比较忙,没时间看永乐大典……”

    说到这儿,他倏地顿住,猛然想起他看过永乐大典来着,御书案上的那两本……貌似是真的啊!

    朱见深狐疑道:“你偷了多少本大典?”

    “留了些。”李青讪讪说,“江湖规矩,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留了多少?”

    “奉天殿,御书案上的那两本是真的。”

    朱见深:“……”

    接着,又是一怒:“你也承认是偷的啊?”

    “不是偷,这是太宗的意思,我是……”李青心虚的说,“我是奉旨偷的。”

    “骗三岁小孩儿呢?”

    “不管你信不信,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李青不占理,自知辩驳不过,索性耍无赖,“大典你是带不走了,这是咱大明朝的瑰宝,我得看着。”

    顿了下,“你也不想有朝一日,太宗的心血毁于一旦吧?”

    朱见深黑脸更黑,气道:“如果我要硬带呢?”

    “别说气话,你知道的,”李青淡淡道,“我这人一向讲理,可若是一旦不讲理……天王老子也得靠边站。”

    朱婉清见气氛剑拔弩张,忙道:“大哥,李叔的担忧不无道理,永乐大典是太宗的心血,只要能更好的保存,又何必在乎这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道皇帝只有一座皇宫?”朱婉清道,“大哥若觉宫中的大典拓本难登大雅……再让人抄录一遍也就是了。”

    朱见深哼道:“你说的容易,重新抄录不就露馅了吗?”

    李青道:“昔年大典拓本卖了那么多套,虽不至于烂大街,却也不珍惜了,不然,宫中的大典也不会无人问津,你真想重新抄录的话……可以说是当年额外拓印了一整套,未必就会露馅。”

    “昏招!”朱见深毫不留情,“又不是一本两本,万余册呢,哪能不让人怀疑?况且,重新抄录耗时、花钱不说,光是找书法好的先生就不轻松。”

    李青讪讪一笑:“还是太上皇英明,那就不费那事儿了,你放心,大典在永青侯府绝对安全。”

    朱见深拧着眉:“你真不打算还了?”

    “不还!”李青说的干脆,一副混不吝样子,“就算上纲上线,我还有太祖、太宗等皇帝的丹书铁券呢,不服碰一碰。”

    其实,丹书铁券不用多,一个就够用。

    老朱发放的铁券,基本上被他回收的差不多了,但,并非全部。

    只要熬过洪武朝,这铁券就真的可以免死,莫说朱见深,便是朱棣见了,也不敢不认账。

    “丹书铁券是可免死,可有铁券也不能偷大典啊!”朱见深满脸黑线,郁气难消。

    不过,他也明白,李青要是铁了心不还,他还真奈何不了李青。

    诚然,永乐大典十分宝贵,但,李青更宝贵。

    且如妹子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天下都是皇帝的,倒也没必要太过较真。

    “行吧!”朱见深叹了口气,气哼哼道:“你可得看好了,不然,我可饶不了你。”

    “放心,”李青笑笑,继而又道:“那什么,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朱见深一看李青贱兮兮的样子,就知他没憋好屁,当即摇头:“没得商量。”

    李青没理会他的拒绝,自顾自道:“既然你都知道了,也同意大典放这儿了,就把剩下那两本也给我吧。”

    “我是被迫同意!”朱见深大吼,“你要不要脸?!”

    “……给不给吧?”

    “不给!”

    “那我可要偷了。”

    “李青!你欺我太甚!!”

    李青习惯了他的无能狂怒,只是撇撇嘴,道:“你好好想想吧。”

    …

    朱见深气性很大,整整三日没理李青。

    中秋夜,一家人吃月饼、赏月;吃吃喝喝之后,朱见深的大黑脸这才好看一些……

    “妹子啊,明儿个我们就要走了。”朱见深说,“这次回去后,我会给李宏放个假,让他回来好好陪你。”

    朱婉清脸微微发红,扭捏道:“国事要紧,大哥不必如此。”

    “哦?”朱见深打趣,“难道你不想他?”

    朱婉清脸更红了,嗔怒道:“大哥你……没个正形,哪有如此取笑自家妹子的啊?”

    “好好,不取笑。”朱见深点头道:“那就不让他回来了。”

    朱婉清:(6107へ6107╬)

    “好了,逗你玩儿呢。”朱见深哈哈一笑,接着正经起来,“李宏回来后,朝廷会来旨意,让他继承永青侯爵位。”

    朱婉清一怔,继而看向远处跟儿子聊天的李叔。

    “这就是他的意思。”朱见深说,“他淡出朝廷许久,现已没有人在意他了。”

    “可……该怎么解释?”朱婉清微微蹙眉。

    “这个简单,就说他游历天下去了。”

    “这理由……有人信吗?”

    朱见深笑了:“确实牵强,不过,没人在意这些,再说,永青侯也到岁数了啊!”

    朱婉清轻叹一声,点点头:“那好吧。”

    顿了下,“大哥,你还是少气李叔为好,李叔他……很不容易。”

    “我知道,”朱见深默然点头,旋即,又是愠怒,“不过我可没气他,都是他气我,这厮欺人太甚!!”

    “好啦,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你呢?”朱婉清笑着打趣,随即,认真道:“大哥回去后,可要好生保重身子。”

    “嗯,我会的。”朱见深含笑点头。

    朱婉清举起酒杯,“妹子敬大哥。”

    ‘叮~’

    …

    ~

    回京的路上,两人不疾不徐,半赶路,半游玩,临近京师时都立冬了。

    李青道:“再有两日就要进京城了,要不要提前知会朝廷?”

    “不了,省得麻烦。”

    “还是说一下为好,走的时候不吭气,回来的时候再偷偷摸摸……影响不好。”李青道,“且那样,也显得皇帝不孝顺,父皇回来他连个迎接都没有。”

    朱见深沉吟了下,道:“先进京,然后你进宫知会他。”

    “也成。”李青点头,道:“对了,现在朝中没认识我的人了吧?”

    上次给朱见深治病,他露面并不多,可这次不一样,他这个伴随太上皇游山玩水的人,很难不被人注意。

    “你当谁都跟你似的,这么能活啊?”朱见深翻了个白眼儿,“你正统五年入的朝,到现在都快五十年了,进京做官,要经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路下来,基本都在三十以上了,且就算三十之前高中,也要在翰林院修书,可没机会见到你这个永青侯。”

    李青缓缓点头,他去过翰林院不假,但那是修中宗实录的时候,都成化朝了,早已改变了仪容。

    “有一个人知道我。”

    “谁?”

    “你娘!”

    “你怎么骂人?”朱见深恼了。

    李青一脸无奈,“真是你娘,她跟贞儿一般大,曾见过我。”

    朱见深怔了怔,道:“上次你为我诊治的时候,她就在一旁,也不见她有异色啊?”

    “当时她一心都在你身上,哪里注意的到这些?可这次……”

    “不怕,你们不熟,她也不会联想到一块儿去。”朱见深笑道,“只要不主动承认,就不会有问题。”

    李青想了想,道:“以后当着外人的面,你叫我李神医吧,尽量别叫李青,这两个字……百官过敏。”

    “行吧。”朱见深好笑道,“你什么时候如此小心了?”

    “不是小心,其实叫李青也没什么,之前我在朝的时候,都是老人模样了。”李青叹道,“我只是不想引人注意。”

    “嗯……依你。”

    ……

    皇宫。

    朱佑樘立在乾清宫前,感受着吹来的冷风,眉头紧紧皱着。

    “皇上,当心着凉。”张皇后给他披上大氅,见夫君满脸忧郁,咬了咬嘴唇,道:“皇上不必烦恼,百官也是为了宗室着想,不若……就纳妃吧。”

    成亲这么久了,皇帝夫君就她一个女人,可她却……不争气。

    找太医看过了,她没毛病,皇帝夫君也没毛病,可就是怀不上,她也很苦恼。

    尽管她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劝皇帝夫君纳妃了,不然,这妒妇名头,可就要坐实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