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09章

    被汪直支配的恐惧并没过去多久,他们怎能不怕井绳?

    当然,汪直能活到现在,多亏了朱见深那句:汪直不死,西厂不开!

    不然,汪直多半会被清算!

    朱厚照有动过启用汪直的念头,只是汪直的名声太恶了,真若启用汪直,文官们非得炸锅不成!

    用汪直,等同于直接‘宣战’!

    其实,当初朱佑樘就曾动过用汪直的念头,然,刚有所动作,群臣就集体炸毛,加之他身体不好,便不了了之了。

    如今太监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群臣岂可坐视不理?

    正是三月春,气温回暖很多,杜绝了老寒腿的风险,那还等什么?

    跪宫门!

    不信你刚登基,就敢这么苛待我们?

    俺们都是上岁数的人了,你一少年真忍得下心?

    忍得下……朱厚照可没什么敬老美德,下跪的是臣,又不是他的长辈。

    心理负担?完全没有!

    “李卿,你看着的啊,是他们非要跪,非朕在挑事!”朱厚照亦是愠怒,“首先,朕没惹他们任何人!”

    李青:“……”

    第13章

    皇帝可以不爱任何人,却要爱天下!

    御书房。

    朱厚照气郁不已,道:“朕还不够客气吗?又是开经筵,又是恩赏财帛之物……一群蹬鼻子上脸的家伙,非逼得朕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娘的,一群七老八十的老家伙,朕还没瞅着他们烦,他们就先烦朕这个天子了……”

    李青悠闲品茶,任由朱厚照发火。

    不让小皇帝发泄出来,没办法平静地谈下去!

    好一会儿,朱厚照呼哧带喘地停下了。

    李青这才放下茶杯,问:“之前说笼络内阁三人,你可有付之行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朕岂是满口戏言之人?”朱厚照闷声说,接着,平静下来的心,又冒出邪火,“内阁也不是啥好东西,娘的,一样给脸不要脸!”

    李青拧眉,诧异道:“内阁拒绝了你的示好?”

    “也不全是吧。”朱厚照恨恨道,“李东阳接受了,刘健、谢迁却是又臭又硬,非要让朕把刘瑾拽回来不可,甚至还以辞官要挟朕,真真是……欺朕太甚!”

    “你怎么做的?”

    “还能咋做?朕能惯着他们臭毛病?”朱厚照冷笑连连,“批了!”

    “啥?”李青差点咬着舌头,惊问:“都批了?”

    “没,李东阳肯识时务,朕自然不会迁怒于他,就批了刘健、谢迁。”朱厚照道,“两个老臣而已,大明离了他们还不转了?”

    “慢来,慢来……”李青平复了下心情,问,“什么时候的事?”

    “今日早朝散后,在御书房……”朱厚照顿了下,狐疑道,“你该不会让朕向他们妥协吧?”

    不待李青说话,他坚定道:“这不可能,非朕量小,实在是此番一旦让步,太监这柄刀就无法用了,届时,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延续弘治一朝的政治格局罢了。”

    缓了口气,道:“这似乎也不符合李卿你的立场吧?”

    李青点头:“确实不宜让步,不过,内阁三人去其二,实在不利于朝政。”

    “朕知道,大不了朕辛苦点,顺便寻摸接班人选。”朱厚照道,“天塌不了。”

    “塌是塌不了,可你有无想过内阁遭这般重创,会导致彻底失势?”李青严肃道,“不能让他们走,至少现在不是时候。”

    如今内阁的确势大了些,然,依旧脆弱!

    这个时空的弘治虽宽仁,却并非没头脑,他在扶持内阁的同时,就给内阁上了一道枷锁——不得兼任大学士之外的任何官职!

    这在历史上的大明是没有过的!

    当今内阁远没有历史上的内阁势大,一旦失势,六部必将穷追猛打,到时候文官可要‘统一’了。

    “你说的这些,朕也有想过,可这是第一战,朕不能妥协!”朱厚照同样严肃,道,“才开始便退让,日后必将举步维艰。”

    “没让你妥协,你呀,还是太幼稚了。”李青好笑,“你是皇帝,大多时候……不用做选择。”

    “什么意思?”

    “既不妥协,也不让他们走人。”李青说。

    “可朕已经……批了啊!”朱厚照满脸悻悻,也意识到自己上头了,其实完全可以不批。

    “你批了?”

    “昂,刚不是跟你说了吗?”

    “再想想!”

    “再想……朕没批?”朱厚照狐疑。

    “反正我是没听到你说批。”李青耸耸肩,道:“马文升、刘大夏都那般岁数了,都还能为国分忧,刘健、谢迁为啥不能再为大明奉献下去?

    什么时候臣子辞职,都不需要皇帝允准了?”

    “是这么个理儿,可……”

    “没什么可是的,一口咬定自己没说过便是。”李青笑道,“他们是当事人,说的话不作数,至于当时侍候的太监,还敢翻你的供不成?”

    “这……能行吗?”朱厚照皱眉。

    “你不想想,刘健、谢迁为何要在御书房请辞?真若不想干了,直接在朝堂说,最起码还能在文官团体中落个好名声不是吗?”李青微笑道,“做官做到他们这个位置,换谁能轻易放弃当下的一切?”

    说着,他做出批评:“亏你还是皇帝,熟读经史,三辞三拒都不懂?人一说你就批,你可真行?辞官,有几个是真辞官的啊?不都是争取政治利益吗?”

    “呃……这个,朕当时也是被气到了……好吧,这事儿上朕冲动了,下次改正。”

    在李青面前,朱厚照的帝王架子并不大。

    一方面是李青本就强势,他亦想多依仗李青,另一方面,李青不是文官集团的人,在他面前妥协,不影响自己的权威。

    让皇帝认错不是李青目的,让皇帝进步才是他的所求,李青开始上课:“为帝者,可以无赖,可以无情,可以寡义……帝王可以不爱任何一个人,但必须要爱江山,爱天下,爱百姓!

    我问你,汉景帝可是明君?”

    朱厚照点头:“文景之治,乃千古佳话,自是明汉景帝少年时期,也冲动冒失,一棋盘砸死吴王之子;七国之乱时,甩锅自己老师,夷其三族;七国之乱平定之后,他又逼死大功臣周亚夫……”李青道,“可汉景帝依旧是明君!

    不是吗?

    景帝一朝,府库殷实,百姓富足,这是史书的评价,亦是后世人的评价!

    至于私德……你见过哪个皇帝被以私德做评判标准?”李青哼道,“丢掉你的道德洁癖,英雄主义吧,想做个好皇帝,注定做不了君子!”

    朱厚照默默点头,叹道:“朕明白了!”

    见状,李青欣慰的笑了。

    放浪不羁的小皇帝正在被他一点点掰过来,性格、心态……逐渐往英主上靠拢。

    虽说天性没变,可这也挺好了,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在大事上不糊涂,不胡来,有点瑕疵就有点瑕疵吧。

    李青还没自负到他说东,朱厚照不往西,让撵狗,不打鸡!

    小皇帝非常聪明,想让他听劝,必须得让他认可你说的对,可若是直接对抗其天性,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些时候,适当的舍弃一些细枝末节很有必要。

    有舍才有得,一把抓不可取!

    “人都是在经历过事后才会成长,没有人天生精明强干,亦没有天生的明君,皇上你也无需妄自菲薄……”李青给了个甜枣。

    一味的打击不可取,得循序渐进的来,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坦白说,现在的朱厚照都超出他心理预期了,不能太苛求。

    朱厚照脸色好看了些,道:“为了江山社稷,朕不介意丢些面子,可这事儿……他不是强留就能解决问题的啊。”

    “哎?皇上着相了。”

    “什么意思?”

    “太上皇!”李青道,“内阁是在太上皇执政期间成长起来的,三学士亦是对其言听计从,只要太上皇出面调停,定能和平解决。”

    弘治在群臣心中的地位,那可是鲜有皇帝能及,他们受弘治恩重,自然对其又敬又爱,尤其是三个内阁大学士,他们能有今日权柄,多赖弘治。

    开玩笑,梦中情帝岂是浪得虚名?

    “父皇……”朱厚照亦觉得可行,叹道:“父皇龙体抱恙,还要让他为国事操劳,朕……失职啊!”

    “皇上初登大宝,哪能一上来就面面俱到,父子之间,何须这般见外?”李青安慰道,“当父亲的没有不希望儿子好的,这本也不是啥难事,太上皇龙体尚好,累不着的。”

    “嗯…。”朱厚照深吸一口气,人也冷静下来,蹙眉道,“李卿,朕总觉得这样还不够,怕是无法让群臣闭嘴啊!”

    李青沉吟了下,道:“那就走文官的路,让文官无路可走!”

    “比如……?”

    “君臣较量,多以舆..论为主!”

    “可言官……朕现在还无法掌控啊!”朱厚照叹道,“这个团体如今都被文官给渗透了,俨然成了他们的喉舌,再不是最初的言官了。”

    “呵呵……干嘛非要言官?制造舆..论嘛……”李青微笑道,“翰林院那群笔杆子,写起文章来,攻击性一点不比言官差。”

    朱厚照一拍脑门儿,“对啊,朕咋把翰林院给忘了……嗯…,得找刚入翰林的士子,这种刚入仕的给一点甜头就能豁出命去拼……妙啊!”

    李青见他一点就透,心下更是欣然,拱手道:“皇上英明!”

    “哈哈哈……英明,你也英明!”朱厚照笑得快意,“来人……”

    ~

    李青走出皇宫时,诸多文官还在跪着,个个满脸正气,忠臣人设拉满!

    这场面,后世人见了或许会觉得很傻,可实际上这群家伙一点也不傻,他们往这一跪,哪个皇帝不头疼?

    别看朱厚照嘴上凶,其实他也挠头。

    “李大人是太子太师,亦被皇上引为心腹,何以袖手旁观?”八十一岁的马文升沉声喝道,“难道李大人不知宦官当权的危害?”

    “马尚书所言甚是!”刘大夏接过话茬,促请道,“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子曰:达则兼济天下;李大人既食君禄,又有能力说服皇上,何以畏缩不前?”

    好家伙,直接道德绑架是吧……李青都无语了。

    还好,他没有道德!

    第14章

    鹤立鸡群

    随着两个老尚书的发言,很快群情汹涌,虽言语客气,可话中意味却充满责怪,一群人把李青高高架了起来,看似抬高,实则在绑架人。

    这伎俩对一般人或许管用,对李青……却起不到一点效果。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李青笑呵呵的安抚,“皇上如天之德,定会给诸位大人一个答复,相信皇上,相信朝廷……”

    巴拉巴拉……

    承诺是没有的,更没要帮忙的意思,通篇下来都是政治正确的歌功颂德,却又实在挑不出毛病。

    这厮没有道德,咋办?

    饶是诸大佬见惯了庙堂风雨,也没见过这样无赖的人。

    想以读书人的身份,以及圣贤之语规劝,却倏地想起人家不是科举出身,憋得那叫一个难受。

    马文升不甘心,索性不装了,瓮声道:“规劝皇上亲贤臣,远小人,很难吗?李大人在害怕什么?害怕失去恩宠?”

    李青无语:“马尚书也可以规劝皇上啊!”

    “本官……”马文升气结,“本官当然规劝过皇上!可……皇上不肯采纳。”

    “皇上为何不采纳?”李青奇怪道,“马尚书的意思是……皇上昏庸?”

    马文升一呆,悻悻不答。

    骂皇帝不是不可以,可不能如此直白的骂!

    暗喻影射的骂,引经据典的骂……都可以,却不能粗俗的骂,这是大不敬。

    “皇上只是一时被某些小人蒙蔽了双眼。”马文升哼道,说这话的同时,紧紧盯着李青,似乎意有所指。

    李青仿若未觉,笑道:“皇上既不昏庸,何以又被人蒙蔽双眼?马尚书这话自相矛盾!还有,马尚书可有从自己身上找过原因?”

    “本官……”马文升噎了一下,恼羞成怒,“本官找什么原因?本官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本官……”

    李青打断道:“这么说,还是皇上昏庸了?”

    “本官没有这样说!”

    “可你已经说了!”李青偷换概念,“君臣如此对立,要么是君之错,要么是臣之罪,马尚书以为然否?”

    “本官……”马尚书一时语塞,竟觉得李青这话有道理。

    其他人也一时间找不出语病,陷入沉思。

    自己有罪?胡扯!

    我等赤胆忠心,哪里有罪?

    皇上有错?的确!

    可不能太直白的说出来,该怎么辩呢……

    李青不敢久留,这群人精明着呢,不需多时便能找到这说法的漏洞,他可不想再跟这些人扯皮。

    一拱手,李青施施然走了,才不管待会儿这群人回过味儿来,会如何气急败坏呢……

    ~

    御书房。

    小太监领着弘治十八年的庶吉士进来,众精英有年轻人,亦有年纪大的人,不过此刻的心情却都一样,激动!

    无与伦比的激动!

    他们即将面见的是大明皇帝啊!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看似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这只是个开始!

    进翰林院,授庶吉士,确已是人中龙凤,未来可期,可这不代表他们一定会有个大好前途。

    一入翰林深似海,单是熬资历,就不知要花费多少光阴,今得幸面圣,如若被圣上看中,那才是真正的前途无量。

    一群人屏息凝神,一个个疯狂动脑筋,以求待会儿尽可能惊艳皇上,再不济也得给皇上留下点印象,兴许哪天想到自己了,一句话,便能改变一生!

    “诸位大人稍候,皇上还在办公,待会儿会来见你们的。”小太监说了句,便进了内殿。

    庶吉士们矜持地拱了拱手,不失风度,实则激动的要死。

    同时,亦满怀敬畏,莫说四处打量,就连大气都不敢喘。

    足足两刻钟后,庶吉士们保持一个姿势站的都腰酸背疼了,朱厚照才从内殿走出来。

    庶吉士们一直低着头,瞥见一角明黄色,当即正了正身姿,随着小太监一声提醒,立即恭敬行礼。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许是还处于变声期的缘故,新君声音不甚好听,可落在这些人耳中,却是如同天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