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李青轻轻颔首,“这么说,大明正统皇帝在你们各大部落,也名气极盛了?”阿古帖木儿只是笑。
李青也不再问,转而道:“皇帝可有向你问询过,你们部落与其他部落的关系好坏?”
“这你都猜得到?”
李青笑了笑,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既然打听了,就说明朱厚熜也是想以阿古帖木儿的部落为支点,以便更高效的招揽草原部落……
“其他就没什么了,你睡觉吧。”李青说道,“记着,今晚我没来过。”
“你……”
“啪!”
阿古帖木儿两眼一翻,径直向后倒去。
李青为他盖好被子,找了个间隙,溜出军营。
那么多次的监军履历下来,他对大明军营的布局十分了解,尤其是皇帝的‘小灶’。
当年随朱棣出征,他可没少揩油,眼下更是轻车熟路。
偷了只羊腿,顺了一坛酒,又弄了些干柴,去了僻静处开小灶去了……
寒风肆虐,
李青一边啃着羊腿,一边喝着酒,不禁又想起当初随朱棣、朱瞻基征伐漠北,半夜,小崽子偷吃被他逮个正着,两人一起开小灶,又被朱棣逮个正着……
一百多年前的往事了,思及却如昨日一般。
李青呵着酒气,感慨岁月无情……
有朱祁镇这个例子在前,鞑靼人对大明皇帝并不感冒了,且这次跟那次的目的也不一样。
其实,完全可以不来。
只是李青不敢冒丁点风险罢了。
大明皇权大幅度衰落发生在正统朝前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主少国疑。
可朱祁镇登基时已有八岁,最起码懂事了,眼下的太子……走路还不利索呢。
且如今的大明权力场,又进化了一个层级,不能再搞太上皇的戏码了,至少,现阶段绝对不能。
…
阿古帖木儿是个听话的孩子,并未说出李青夜访军营之事,丢了只羊腿这种小事件,自也不会传到皇帝的耳朵中。
朱厚熜并不知李青暗中跟了来,一如既往地规划、部署招抚事宜,要么打一打太极养生拳,至于打坐静修,却是少有。
无他,太冷了。
所谓的皇帝行宫,也不过是规格更高的营帐,碳炉、火盆等取暖方式当然有,可却锁不住热量……
李青一直暗中观察,他不在乎俸禄什么的,也就吃点,喝点。
冬至,大明军队在距离阿古帖木儿部落,二十余里处扎营,首领亲率五百勇士前来迎驾……
交谈事宜,没参与其中的李青不知详情,只知道马奶酒还是那般难喝。
阿古帖木儿离开了明军大营,李青也没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他的离开已然证明洽谈妥当。
明军没有再前行,而是就地驻扎了下来。
平静了十余日之后,又开始有部落首领赶来迎驾,接着,一波又一波……
至嘉靖十七年大年初一,一共来了九支部落,之后,便不再有部落赶来。
不过,大明军队并没有拔营,直至正月十五之后,才又沿着既定路线,继续前行……
正月,二月,三月……
临近四月,大明皇帝才结束了这次北巡,班师回朝……
整个过程,总体称得上和谐。
既定目标达成了几成,李青虽不了解,可从整体氛围来看,至少是合格的。
收归草原的第一战很是顺利,再之后,就是一系列讨价还价的交涉,以及针对草原部落的施恩、仁政了。
这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可从朱厚熜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是真心想做成此事。
亦或说,他是真心不想李青再回朝廷了……
第285章
滑天下之大稽
李青亲眼看到朱厚熜被群臣簇拥着进了皇城,进入皇宫大内,才离开……
对收回草原,李青一点也不担心。
时势如此,不以草原部落首领的意志而改变,也不以朝廷大臣而改变,只要朱厚熜不耍昏招,当然,朱厚熜不可能耍昏招。
因为有约定在先,费了那么大的劲儿才赶走李青,又怎会让他有机会回来?
李青心情轻快。
朱厚熜亦然。
这次北巡,除了初步完成对李青的约定,还与军中大将的关系更进一步,一系列奖赏下来,他在军中的威望更上层楼。
夏言等人丢了半条命,一时也闹腾不起来了,借着这个空档,以及严嵩的无脑站队,朱厚熜迅速开展进一步的权柄收拢……
一刻不得闲,可忙的开心,忙的愉悦。
他的权柄已然超越了弘治父子,越来越往宪宗靠拢……
虽然花了太多钱,接下来还要持续的花钱,可朱厚熜仍是振奋。
钱,固然重要,可权更重要。
朱厚熜有信心在不惑之年前,成为太祖、太宗之下,第一实权皇帝。
此外,修长生一道的收获也让他欣喜,这次北巡那般恶劣,他却完全可以承受,别说生病了,就连流鼻涕都没有过。
这足以证明,他取得了相当大成果。
不由得,更是信心十足。
“朕一定会成为李青第二。”
乾清宫,结束打坐,神清气爽的朱厚熜,双眸异彩连连。
黄锦却是内心苦楚,暗自感叹:假的,都是假的啊……
可真相太过血淋淋,黄锦没勇气揭开,只得一个人难受。
“呼~!”朱厚熜看向黄锦,笑道,“这次一走大半年,有没有想朕啊?”
“哪能不想呢。”黄锦猛点头,问道,“之后,皇上还要北巡吗?”
“不了。嗯,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北巡了。”朱厚熜伸了个懒腰,“朕现在要忙的事太多了……”
“普及教育?”
“这些都是次要的,此等千载难逢机会,当然是进一步巩固皇权啊。”朱厚熜哼哼道,“去,唤严嵩去御书房,朕马上过去。”
“是。”
黄锦咂咂嘴,转身去了。
~
御书房。
朱厚熜开门见山:“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该换人了。你在京师运作了这么久,当有合适人选殴至死?
严嵩的心哇凉哇凉的,这可真是……捅破天了啊。
~
严嵩心惊胆颤,满脸愁容,朱厚熜却是心情愉悦,眉开眼笑。
一方面,他对父亲的确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父亲进了太庙,不但能进一步巩固皇权,还能让自己的继承大统,更加名正言顺。
怎能不开心?
“今日不同往日,朕可不是初入京师的少年天子了!”朱厚熜冷哼,“哪怕是杨慎那次,若无李青插手,朕也不定会失败。”
朱厚熜有信心做成!
独自开心了一阵儿,朱厚熜喜滋滋往坤宁宫走去,准备分享给母后,让母后也乐呵乐呵,兴许一开心,身子骨也越来越好了呢?
都是太祖儿孙,都是太宗这一支,我们兴王这一脉,就不是正统了?
第286章
工业2.0时代来临
坤宁宫。
朱厚熜跟母后说了自己的打算。
蒋氏自然开心,只是开心之余也有些担忧。
“如此……真的可以吗?”
“没什么不可以的,如今朕已掌权,这次北巡之行,对京营的掌控更进一步……”朱厚熜笑道,“过程可能会曲折一些,不影响结果。”
蒋氏缓缓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太祖定天子九庙,如今太庙……已经满了啊。”
“嗯,是满了。”
“这……总不能祧太宗吧?”
“当然不能祧太宗。”朱厚熜轻轻摇头。
“可按照礼制……”
“礼制不是问题。”朱厚熜笑道,“朕查过了,太宗神位已被皇伯考列为百世不祧,祧不到太宗头上。”
“那祧仁宗,还是……中宗?”
“这个……”朱厚熜轻轻吁了口气,“
视情况而定吧,嗯…,也可能会采用其他方式。”
蒋氏愣了下,随即面色一变,忙道:“绝不能祧你皇伯考和皇兄,不然,你让世人如何作想?”
朱厚熜苦笑道:“朕怎会行此下策?绝对不会动他们的。”
“那……?”
“过程母后就不用担心了,您放心就是,父皇他肯定能入太庙。”朱厚熜说道,“提前告诉您,就是让您开心一下,相信朕便是,无需忧虑。”
顿了顿,“李青的药方如何?”
“他都走了,还叫人李卿呢?”蒋氏玩味笑问。
“呃……”朱厚熜讪讪无言。
蒋氏轻轻一叹:“药方效果不错。这位李卿家性格确不讨喜,可人家也帮了你不少,还为母后诊了病,人还是不错的。”
朱厚熜微微点头:“朕念着他的情呢,不过,时势不允许他留下来了。”
蒋氏慈祥笑笑,柔声道,“母后相信你能做一个英主,可有些事啊,也不是一定要争,你都是皇帝了,没必要事事较真,不得人心的事……当要慎重才是。”
她轻轻道:“你的路还长着呢,不要较一时长短,此事如若能成,自然最好,如若不成……也不要勉强。你父亲性情恬淡,一向不喜争抢,他在天有灵,看到你为了他与群臣闹别扭,也不会开心的。”
朱厚熜默了下,微微点头。
“你心中有轻重就好。”蒋氏轻笑道,“你父亲是宪宗次子,长子一脉绝嗣,自当次子一脉顶上,怎么算,你都是正统,不要过于介怀这些。”
“有些事……还是要坚持的。”朱厚熜说。
“可也要量力而行。”
朱厚熜苦闷道:“本以为母后您会很开心,不想……”
“大局早就定了,锦上添花与否,无甚影响。”蒋氏正色道,“万不能因小失大!”
“唉,朕明白。”朱厚熜苦涩叹息。
来时兴高采烈,走时却苦闷气馁,母亲的不在意,将他的热情熄灭大半。
~
次日,
严嵩从上朝纠结到下朝,也终究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下了朝,找皇帝请罪。
朱厚熜没有过于责怪,且给了严嵩充足的准备时间。
热情不再热烈,可也没有放弃。
还是想让父亲进太庙……
~
金陵。
李雪儿年前就从海外回来了,也得悉了李青的境遇,既为他不值,又为他开心。
末了,只得拿大侄子出气。
“瞅瞅你选的接班人!”
“这跟我有啥关系啊?”朱厚照一脸无奈,“你当我想选谁就选谁?依照皇明祖训,非他不可啊。”
李雪儿:“要不你接着干下去吧?”
朱厚照:“……”
“好啦好啦,难得清闲,正合我心意。”李青好笑道,“其实,他还蛮优秀的,性格虽不讨喜,做皇帝还是可圈可点的,这样的皇帝,正是我想要的,犯不上计较。”
李雪儿郁闷道:“不是非要计较,实在……让人生气。”
“这次,我站小妹。”李浩也道,“咱不稀罕,可他如此这般实在令人寒心,真的是……我姥爷都没他这样无情。”
朱厚照:“就是就是……”
李青好笑道:“不值当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还是说正事吧,小雪儿,交趾的煤炭开采,进展如何?”
“跟当初预想的差不多,初具规模了。”李雪儿说道,“我觉得……可以启用蒸汽船了。”
李浩诧异:“现在……言之尚早了吧?”
“这次,我站小姑。”朱厚照忙向小姑表忠心,“不能光考虑利益,也要考虑政治因素,蒸汽船的投入使用,无论对大明燃料补给站的建设,还是对交趾煤炭的开采,都能起到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有市场需求,才能赚钱,有钱赚,才能有动力去干,不是什么事都要万事俱备。”朱厚照笑着说道,“这些年,朝廷财政支出庞大,估摸着皇帝心都在滴血了,得给他点希望不是?”
李浩沉默。
李青思忖……
“小浩,现在启用蒸汽船,运输成本会高多少?”
“高出一倍不止。”李浩说。
“也不算太多嘛,保本都还富裕呢。”李青松了口气,“李家当负起带头作用,引领,甚至主导工商业的走向,吃了这么多红利,岂能不付出?”
李浩解释道:“青爷,真不是我不舍让利,只是……时下的燃料供应跟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