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7章

    苏州知府揪了下胡子,悻悻道:“巡抚大人,在发现棉麻价格异常上涨的第一时间,下官就组织人去干预了,怎奈,效果微乎其微啊。”

    “是啊巡抚大人,问题不全在富绅身上,更多是百姓太过愚昧,见有利可图,根本不去想后果。”

    “大富还可与之讲理,百姓……讲不通啊,参与其中的百姓实在太多了,衙门根本管不过来。”

    两个知县紧随知府,大吐苦水。

    “本官知道局势艰难,可不能因为艰难就不去做!”杨慎冷哼道,“百姓太多顾不过来,可以管控大富啊,高价收购的可是他们。”

    “这……”

    三人面面相觑,满脸为难。

    杨慎皱眉道:“做不到,还是不想做,亦或说……不敢做?”

    “杨大人,下官斗胆一问,您辖下区域,不止一个苏州吧?”苏州知府讪讪问。

    杨慎颔首:“不错,江浙两省,本官都有管辖权。”

    “可这种情况,不只在苏州府发生啊,应天府、杭州府……江浙两省几乎都卷了进来,大人不能……”苏州知府干巴巴道,“您不能……只盯着苏州不放啊。”

    杨慎冷冷道:“这些本官自然知晓,前些时日,本官就命人去传唤江浙的布政使、参政、参议等诸多官员火速来此……当然,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完成本官交代你们的差事。”

    “……是,下官遵命。”

    “下官遵命。”

    一府两县心情郁闷,巡抚大人上下嘴唇一碰,他们可就有的忙了,忙还不算,还得罪人……

    地方官治理百姓,很难不依靠地方富绅的能量,现在却要对富绅动手,能不愁吗?

    尤其是两个知县,苦闷又头疼。

    “还有问题?”

    “杨大人,李家李信将军可是江南总督!”苏州知府说道。

    “又如何?”

    “……”

    吴中知县提醒道:“李信将军的总督可是正二品的官职。”

    “巧了,本官这个巡抚也是正二品!”杨慎淡淡道,“虽然是临时的,可也是货真价实的正二品。”

    顿了下,“据本官所知,李总督时下并不在大明,按品级、按制度,这江南,时下本官说了算!”

    三人:“……”

    碰上这么个不近人情的上官,可真是倒了血霉了。

    苏州知府不信邪,一咬牙,说道:“大人,李家也是高价收购棉麻的大富之一,且还是收购力度最大的那个。”

    两个知县也瞧向杨慎,想看他怎么说。

    “本官已与永青侯去过书信,过不多久,李家自会有人来。”杨慎冷冷道,“可还有问题?”

    三人彻底没了火气。

    连金陵李家都不给面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随即想到这位杨状元昔年的壮举,心中不由一片惨然。

    怎么忘了这位爷连皇帝都敢怒怼了呢。

    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啊……一府两县如丧考妣。

    “既无异议,回去好好办差!”

    “……是,下官遵命!”

    三人不敢再讨价还价,起身一揖,告辞离去。

    杨慎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起身走至檐下,望着远方幽幽叹息:“情况比预料的还要棘手一些,可别出意外啊。”

    当初喊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杨慎,时下却是顾虑重重。

    一是没了当初的年轻气盛,二是此事牵扯太广了,一旦计划失败,不但会被反向收割,且还会连累无数百姓遭殃。

    “百余年都没错过一次,这次当也不会错……”杨慎轻声自语,神色忧郁。

    ~

    金陵。

    小院儿阳光明媚,秋老虎还在发威,燥热感依旧。

    饭后,四人围着石桌,话着家常。

    朱厚照笑着说道:“天公作美啊,看来,今年当是个暖冬。”

    “时间还早,现在下判断没什么用。”李青沉吟道,“从来信看,杨慎那边已经开始踩刹车了,这样也好,动能已起,一时半会儿也刹不住,提前下手很有必要,可以跟交趾联系了。”

    李雪儿点头,说道:“回头我让大侄孙去跑一趟,苏州那边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吧,帮杨慎减轻一些压力。”

    “嗯,妥当!”

    朱厚照试探着说:“都是官场上的人,小姑一个人怕是难以应付,不如我也去吧,这么多年过去,我都成老头子了,杨慎哪里还能认得出我?”

    “你?”

    朱厚照一挺胸膛,“不服?”

    “……”李雪儿懒得跟他拌嘴,看向李青。

    李青思忖少顷,摇头道:“以李家如今的体量,无需看谁脸色,做自己就好,官场那一套,完全不用理会。”

    “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你被杨慎认出来!”李青没好气道,“老实在金陵呆着,陪你表叔唠唠嗑也是好的。”

    朱厚照无奈点头:“那成吧!”

    李浩说道:“小妹,如今你虽是李家的实际掌舵人,可总得有个充门面的男丁相随才行。”

    “大哥说的是,人选我已经有了。”李雪儿眨了眨眼。

    李浩愕然片刻,会意一笑,“也可以!”

    李青好奇:“你们兄妹打什么哑谜呢?”

    “这些无足轻重,我才是重要人物。”李雪儿打了个哈哈,转而道,“具体需要我做什么?”

    李青想了想,摇头道:“不用做什么,暂停从民间收购棉麻就是了,当众表个态就成,其他交由杨慎便是。”

    储备足够,再可劲儿收购,就跟收割大富的计划相冲突了。

    “没别的了?”

    “没了。”

    “成,我这就回去安排,明儿一早就出发。”李雪儿起身道,“要给杨慎带话吗?”

    李青:“万事俱备,万无一失,放平心态即可。”

    “好的!”

    李雪儿看向李浩,“大哥,我走了,很快回来。”

    李浩微笑颔首:“不着急,路上慢点儿。”

    “哎,好。”

    ~

    京师。

    陆炳禀报道:“时下京师棉麻价格,几近翻了一倍,且还在持续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大量棉麻正在通过运河,源源不断地向江南输送。”

    “嗯,差不多该收网了。”朱厚熜道,“黄锦,拟一道诏书,棉麻不得出海,违令者,夷三族,百姓告发大富走私棉麻,一经查实赏银千两,宝钞万贯,大富走私,其家仆同罪,杀无赦!”

    “是,奴婢这就拟旨。”

    “陆炳。”

    “臣在。”

    “带上人,你去江南与杨慎配合,若有官员冥顽不灵,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

    “等一下。”朱厚熜纠结少顷,道,“让沈炼好生保护杨慎的安全。”

    “是!”

    陆炳躬身一礼,“皇上可还有吩咐?”

    “带齐人手,尽快出发!”

    “是,臣告退!”

    陆炳告退离去。

    过了会儿,黄锦捧着拟好的诏书,上前道:

    “皇上,诏书拟好了,您过目。”

    朱厚熜瞧了一眼,颔首道:“宣发吧。”

    “奴婢遵旨。”黄锦捧着诏书去了。

    朱厚熜目光沉凝,思考片刻,迈步走出乾清宫,直奔文华门……

    国师殿。

    许久没来光顾的三大学士,再次进殿,除了茫然,还有些心慌。

    该不是李青又要回来,这是为他做铺垫的吧?

    虽说之前皇帝明言过,李青不再担任国师之职,可事关李青,例外也是可能的。

    “坐,都坐吧。”

    三人谢坐,默契的在皇帝右手边依次坐下。

    朱厚熜沉声道:“棉麻价格飞速上涨之事,三位爱卿听说了吧?”

    “是……”

    “诸位可有良策?”

    严嵩拱手道:“臣以为,商贾囤货居奇屡见不鲜,可如今这般放肆……实属罕见,臣以为当严惩!”

    一向对严嵩尊敬且恭敬的徐阶,今日却唱起了反调:

    “臣以为,严首辅言之有理,却过于激进了。”

    朱厚熜眉间一挑,玩味道:“说来听听。”

    “若以囤货居奇的罪名,对商贾痛下杀手,且不说会影响到工商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朝廷赋税,还会污了皇上圣名。”

    徐阶恭声道,“棉麻的上涨,百姓也获利了,据臣所闻,江南诸多百姓都因此获了利,如此,则会让百姓心生怨念。”

    李本皱眉道:“可若坐视不理,最后遭殃的还是百姓!”

    “自不能坐视不理,却也不可操之过急。”徐阶说。

    李本冷笑道:“本官听闻,徐大学士家里也经营着棉麻生意,今日如此谏言,可是想发苦难财?”

    徐阶一凛,忙道:“皇上,臣万没有如此作想,臣只是恐圣名有失,臣……”

    “爱卿不必解释,朕都明白。”朱厚熜摆了摆手,继而悲天悯人的叹道,“秋已到,冬亦不远矣,倘若就此发展……怕是百姓想添一件新衣裳,都千难万难啊。”

    三人默然,苦思冥想……

    第390章

    这一刀,你们挨定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强权制止!

    可强权制止,势必会伴随着流血,对大富开刀影响深远,会连累到大明的财政收入,且李家也下了场。

    对大富开刀,李家首当其冲,不说李家每年贡献的赋税,单就是一个李青,也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再者,李家可是勋贵之身!

    代表着一类群体。

    这就……难办了。

    三人苦思冥想许久,也没个切合实际的办法。

    严嵩说道:“臣还是坚持认为,以囤货居奇的罪名,来对大富施以制裁,当然了,手段可以温和一些,不杀人,也不抄家,至于徐大学士说的会污了皇上圣名,臣并不这样认为,百姓总是后知后觉,却并非不懂道理。”

    李本缓缓道:“严首辅的谏策乃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却无法根治这种现象,甚至,还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朝廷越是禁止,大富们越是觉得有利可图。”

    严嵩:“李大学士有何高见?”

    李本:“……”

    严嵩又看向徐阶,“徐大学士……?”

    徐阶讪讪无言。

    这次的确没有良策。

    且他本身就是受益者之一,自会从中找出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理论,至于解决问题……

    徐阶的动力并不大。

    朱厚熜吁了口气,扬声道:“来人。”

    殿门口侍候着的小太监快步进来,“请皇上吩咐。”

    “速去着人召六部九卿来此议政!”

    “奴婢遵旨。”

    小半时辰之后,六部九卿尽数到齐。

    朱厚熜抛出问题,让诸卿集思广益。

    然,三个人想不出来办法,换成十二人,亦然。

    朱厚熜气郁道:“是没有,还是不愿意说,亦或……你们也想在其中获利?”

    一群人顿时流露出悲愤神情,“皇上怎可如此辱臣?”

    朱厚熜:“……”

    僵持一阵儿,朱厚熜满脸疲倦的说:“朕已下诏,棉麻不得流向海外,否则视为走私,胆敢触犯者,夷三族!另,百姓揭发大富走私,一经查实,重赏!此外,大富走私其家仆同罪,杀无赦!”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变了脸色。

    朱厚熜目光冷冽的扫过十余人,道:“诸卿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

    虽然瘆人了点儿,但总归是没有痛下杀手,且丝毫不耽误赚‘该赚’的钱。

    朱厚熜略作停顿,又道:“所幸,朝廷也囤积了不少棉麻,朕欲过些时日,拿出来流入市场,既解百姓之急,又给予发苦难财的大富迎头一击!”

    “皇上圣明!”

    群臣起身下拜。

    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