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但是掀开黄布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这是用血写的?“朱元璋把孝经扔在地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残害身体算哪门子孝?“

    第44章

    人生赢家

    “用血写孝经,放佛堂里几日就是孝?”

    “拿咱当成啥人,咱是信这些鸟玩意的无知老头子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弄他娘的这些虚头八脑!”

    朱允熥亲自把户部的官员们送出奉安殿,殿后的寝宫之中朱元璋的咆哮仍在。

    晚辈为长辈书写孝经,是这个时代比较常用的为长辈祈福的办法。而在历史上,很多诚孝之人,为了在佛祖前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不惜用自己的鲜血混在朱砂里,边听佛经边写。

    吕氏和朱允炆二人,应该是想用此举,唤起皇帝对他们孤儿寡母的恻隐之心,但是没想到却适得其反。

    他们了解朱元璋只在表面,而不在内心。

    朱元璋是个什么都不信,同时也无所畏惧的人。在他心里什么满天神佛都是狗屁,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儿。

    吕氏大概也是怕了,怕朱元璋病好之后处置于她。可是她忘记了,或者说她没认识到。

    脾气暴躁的皇帝,这一生,从没对家人下过手。

    皇帝这一生,唯一能让他迁就忍让,甚至是受委屈的,只有他的家人。

    如果想处置吕氏,皇帝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已经处置了。

    这些天黑不提白

    不提,显然是皇帝想刻意淡忘了。

    “吕氏一个无知妇人,写这玩意咱理解?允炆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怎么也信这玩意?”

    寝宫中的宫人们,瑟瑟发抖的站着,生怕皇帝迁怒于他们。等到朱允熥进去,顿时无数期盼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老爷子!”朱允熥扶持着朱元璋坐下,微笑道,“您消消气!”

    “咱,养了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朱元璋指着地上的孝经,粗大的手掌有些哆嗦着。

    ”老爷子,二哥也是一片好心!他那人读书读得有些迂腐了,没想到这些,但他的心意也是一片诚孝,没有作假!”

    朱允熥的话有些出人意料,他没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反而帮着朱允炆说起话来。

    因为他知道朱元璋之所以生气,不是因为孝经,而是因为血,因为听佛经。

    朱允炆的身体也不是那种特别强健的男人,在佛堂里写经书一连几天本身就是耗费心血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做长辈的没有喜欢晚辈玩自残的,哪怕是打着孝顺的名义。

    “对,你二哥他读书读傻了,他想不到。他从小是个孝顺孩子,长辈说什么就是什么。”朱元璋眯着眼睛,冷笑道,“他这孝经是和他母亲一块写的,嘿嘿,咱这个儿媳妇,还真是会教孩子!”

    朱允熥没有接话,而是默默的蹲下,把朱元璋的脚放在怀中,轻轻的揉捏着他的腿。

    朱元璋的脚很丑,上面满是因为早年生活艰苦留下的痕迹,冻伤的伤疤,硬硬的跟壳一样的茧子。

    “大孙呀!”朱元璋忽然开口。

    “在呢!”朱允熥回道。

    “万一,咱是说万一,将来你当皇帝,对他们娘俩怎么办?”朱元璋看着朱允熥问道,“毕竟,这些年在吕氏的防备之下,你装傻充楞!”

    “呵呵!”朱允熥微微一笑,“爷爷,要是说心里不烦,不厌,是假话。这些年孙儿在东宫之中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母妃。可是......”

    说着,换了一条腿继续揉捏,“可是她毕竟是我父亲的妻子,是我兄长和弟弟的母亲,一家人血浓于水哪有什么深仇大恨!该就藩的就藩,该荣养的养,孙儿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连这点肚量都没有吧!”

    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问了这句话之后,他心中有些忐忑,生怕自己中意的未来储君,说出什么让人不寒而栗的话。

    “对,对!”朱元璋笑道,“你奶奶活着时候常说,家和万事兴!”

    说到这,朱元璋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对朱允熥小声问道,“咱再问你,假如,假如你当了皇帝。万一,咱是说万一,你那些叔叔们惹怒了你,忤逆你,或者干脆大逆不道了,你咋弄?”

    心中微微有些激动,但是朱允熥的手继续按捏着老爷子的双腿,抬头笑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们如果有罪,朝廷自然会论罪。真是要是大逆不道了,就削去爵位圈禁,他们的爵位选其贤能的子孙继承!”

    “好好!”朱元璋又连连点头。

    “皇爷爷!”朱允熥的手慢慢停下,对着老爷子一笑,“如果真有那天,孙儿的手上,不会沾咱们朱家人的血!”

    “好孙子!”朱元璋的大手,抚摸着朱允熥的头顶。

    可是朱允熥的心中却是一声叹息,老爷子哪里都好,就是人老了对儿孙放不下。那些他没在意的儿孙也就罢了,可是那些从小长在他身边的,已经成年的藩王们,却是他心里的牵挂。

    以朱元璋之雄才伟略,不可能看不出九边藩王对于中央的威胁,但是他下不去手。在他去世之后,留给后人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再往后的几百年岁月中,大明的藩王们已经失去了最初保家卫国的初衷,成为了鱼肉百姓的蛀虫。

    爷孙俩在寝宫中小声说话的时候,门外传来些许脚步。

    “陛下,贵妃娘娘来了!”黄狗儿禀报道。

    朱允熥赶紧站起来,到殿外迎接。

    刚刚走出去,就见几位端庄的妇人,带着皇子公主们,浩浩荡荡而来。

    当先一位,五十年纪,微微有些发福,面容端庄又带着慈祥的笑容。

    记忆中,关于宫中要紧的人物,朱允熥早就复习了一遍。

    此时不敢大意,恭敬的跪倒,拜道,“孙儿参见惠妃娘娘!参见贵妃娘娘!”

    朱允熥是皇帝的嫡孙,在宫中除了皇帝和吕氏之外,这些朱元璋的妻子们也都是他的长辈。虽说有些身份低的的嫔妃不敢在皇孙面前托大,但是这个贵妃,朱允熥却不得不敬。

    尤其是这惠妃娘娘,惠妃姓郭,乃是已故马皇后的的幼妹,马皇后虽然是郭家的养女,当时和这个小妹如同亲姐妹一样。

    郭家,就是当初带朱元璋起家的郭子兴家。郭子兴不但把干女儿亲女儿都嫁给了他,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还继承了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遗产,才能迅速发展壮大。

    “熥哥儿,起来吧!”郭惠妃是个好性的人,见到晚辈都是笑。

    马秀英去世后她执掌六宫,她的出身让众妃子不敢不敬,同时她自己子嗣众多,蜀王,代王,谷王都是她所出。

    同时朱允熥又和其他几名贵妃见礼,和那些小屁孩王爷们见礼,本来空旷的奉安殿,因为一下多出这么多人,顿时热闹起来。

    孩子们一来,朱元璋尽管还是板着脸,但是眼神中有了笑意。尤其是张美人所生的最小的公主,正是牙牙学语粉嘟嘟的年纪,还有穿着开裆裤的,皇二十六子朱楠。

    果真如他自己所说,一见朱元璋瞪眼,咧嘴不敢哭,可是下面却哗啦啦的尿了一地。

    这小子还不知廉耻,尿就尿吧,臭毛病不小,非往趴在地上擦地的太监脸上呲。

    朱元璋刚想发怒,只见他回头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句,“父皇,儿臣原来一见您.....就尿裤子.....后来熥哥儿说,男人要尿得高,尿得远....不能尿在自己的裤子里!”

    朱元璋转怒为笑,“臭小子!”

    看到这一幕,朱允熥心里只能说出四个字。

    人生赢家。

    第45章

    追封

    朱元璋不只是人生赢家,可以用一个更牛叉叉的词来形容,位面之子。

    他还是小兵的时候,因为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被当时的造反头子郭子兴看重了。

    郭子兴的想法是,你小子有前途,老子要把闺女嫁给你。

    马皇后虽然是郭子兴的养女,但是马皇后他爹和郭子兴可是磕头过命的把兄弟,而且郭子兴的军中很多马姑娘老爹的袍泽旧将。

    从那以后朱元璋有了一个好媳妇,也有了一个好老丈人。

    从那以后,朱元璋起飞了。

    家乡那些儿时的乡亲伙伴纷纷来投,那些人也都是泥腿子,可是一到了朱重八的麾下爆发出巨大的,令大元铁骑惊骇的战斗能力。

    徐达,汤和,周德兴,耿君用等等等等。这些这人跟他南征北战,一次次的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次次的帮助朱重八战胜强敌。

    他是既有好媳妇,又有好兄弟。

    媳妇是贤内助,无怨无悔的操劳家庭,生儿育女,甚至在后来他做大被老丈人视为威胁的时候,出面化解。

    而在老丈人死后,媳妇还帮他娶了自己的小妹妹,顺利接管了老丈人生前的一切力量。

    不但如此,因为朱重八少年家中剧变,导致成年的男丁就他一人,后来加上他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他们朱家也就剩下这三个男人。

    为了朱家的子孙昌盛,马皇后在辛勤持家,养育自己的儿女,养育那些他们收养的义子的同时,还为朱重八广纳妻妾。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只要是美人,朱元璋就划拉到家里。

    郭惠妃后身边,几个站在床边小心和皇帝说话的妃子们,虽然也都四十多岁了,可容颜依旧有几分美丽。

    除了这些人,朱元璋还有一个让全天下男人都羡慕的能力。

    超强的生育能力!

    朱元璋一生,截止到现在,儿子二十六个,女儿十四个,中间还有几个夭折的。

    四十多个儿女,试问一下,古往今来哪个皇帝能生这么多?

    而且终其一生,朱元璋和儿子们,没有像其他朝代那样父子猜忌反目,儿子们兄弟明争暗斗的事。

    “你们几个书读得怎么样?”

    朱元璋看着几个小屁孩藩王,板着脸说道,几个藩王瑟瑟发抖,眼神一直往朱允熥这边飘。

    “过几天咱去学堂问问,你们几个再不学好,少不得一顿打!”朱元璋哼了一声。

    “那个.......父皇!”沈王朱模脑子比较活泛,开口说道,“这些日子熥哥儿不在学堂里,儿子们惦记,所以课业上有些疏忽了!”

    随口找个理由之后,看看朱元璋的脸色,鼓起勇气显摆他细细胳膊上的二头肌,“不过儿子最近武艺可没落下,您瞧瞧儿子现在能拉开大弓了!”

    这几个都是幼子,也是老来子,朱元璋心中疼爱但是面上不表露,这年月讲究的是抱孙不抱子,老子见着儿子直接上脚才是常态。

    “练武是好事,可是读书也是大事,大明也用不着你们打仗!”朱元璋随后说道。

    站在母亲身后的唐王朱桱也不知哪来的勇气,“父皇,以后儿子要去打仗!”

    朱桱的母亲贤妃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伸手就去制止儿子。

    “你别管!”朱元璋呵斥贤妃一声,“你过来告诉咱,你要去打谁呀?”

    “谁不服,就揍谁?”朱桱早就被朱允熥带坏了,扬着拳头,满眼都是光,“番邦不服,揍他。漠北不服,揍他。把他们的金子银子,粮食牛羊,全抢过来!”

    年岁稍小的郢王朱栋也跟着喊,“儿子也去,抢他们!”可能是刚刚换牙,这孩子说话还有些漏风。

    男人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有匪气,就是那种只能老子欺负你,不许你还手的匪气。几个儿子天真的言语,让朱元璋咧嘴大笑起来。

    儿子们有想法,总比没想法要好,他朱元璋的儿子,只能是狼不能是狗。

    “儿臣.....也去!”撒完尿的朱楠见气氛热烈,也跟着凑热闹。

    “你还穿开裆裤呢,你去能干啥?”朱元璋由衷的大笑。

    老皇帝,很多年没有这么高兴过了。瞬间,似乎病痛都没有了。

    “儿臣......”朱楠咬着手指头想了半天,“儿臣,尿他一床!”

    “哈哈哈!”朱元璋笑得前仰后合。

    寝宫中的贵妃们,和公主们也都捂着嘴笑了起来。

    “你们几个!又是打又是抢地?跟谁学地?”朱元璋笑问。

    “熥哥儿!”沈王一指偷着乐的朱允熥,“他说的,儿子们与其做个混吃等死的藩王。不如为大明开疆拓土,把能占的地方都占了。”

    说着,沈王两眼冒光,“熥哥儿说了,日月所照之地,皆为大明之土。什么是大国,大国就是看谁不顺眼,抡起大嘴巴就抽他!”

    “胡闹!”朱元璋笑着对朱允熥说道,“以后不许再教你几个王叔不着调的玩意儿,你都是当监国的人了!”

    “是,孙儿记住了!”

    几个孩子这么一闹腾,寝宫中连日来的压抑去除不少。

    郭惠妃看看朱允熥点头微笑,“熥哥儿都是大人了!”说着,似乎有些怅然,“当年你生下来的时候,才那么点儿!”

    朱允熥是太子的嫡子,当年出生的时候,根本没用宫里的嬷嬷,马皇后和郭惠妃一手包办的。

    而且这些年,朱允熥母亲去世之后,后宫中郭惠妃对他依旧很慈爱,每逢年节生辰,都会有赏赐给他。

    “孩儿这些年,有赖娘娘眷顾。”朱允熥行礼道,“孩儿还没说过谢字呢!”

    说完,拜了下去。

    “快起来,一家人说啥两家话!”郭惠妃笑道,“要说谢,本宫还要谢你呢!孩子!”

    朱允熥瞬间明白了,上个月他上了请朱元璋恩准天下藩王回京祝寿的奏折,并且用邮政之法让朱元璋同意了。郭惠妃说所的谢字,就在这上头。

    当娘的哪有不想儿子的,他三个儿子都是千里之外,没有圣旨不得回京。她已经老了,见一面少一面的岁数。朱允熥这个得到皇帝认同并许可的提议,她如何能不感激。

    曾经楚王的母亲胡妃触怒了皇帝,直接被杖杀。

    楚王千里来京,哭吐血了,才得到胡妃生前的衣冠,带回封地安葬。

    “孩儿平日有些疏忽了,您也是孩儿的祖母,往后娘娘不嫌弃,孩儿常去您老那请安!”朱允熥笑道。

    “好好,盼着你来呢!”郭惠妃慈祥的笑道。

    “你们在边上嘀咕啥呢?”朱元璋笑道,“多少天没这个热闹了,黄狗儿!”

    “奴婢在!”

    “传膳!”说着,朱元璋从床上站起来,朱允熥赶紧去扶。

    “大孙呀!”朱元璋笑道。

    “在!”

    “今儿这么热闹,咱是不是得喝两口?”

    朱允熥苦笑,“皇爷爷,喝两口可以,但是只能两口!”

    祖孙二人一问一答,脸上都是笑容。

    边上的妃子们却啧啧称奇,尤其是郭惠妃等人。

    他们和朱元璋过了一辈子,何时见过朱元璋这么好说话过?

    朱元璋膝下儿女四十多人,孙辈的几百人,除了太子外,他给过谁笑脸?

    看看朱允熥那张和已故太子有几分相似的容貌,再想想监国这个头衔,几个人懂了。以后这宫里的主人,怕是就要落在吴王的头上了。

    随后,膳食上来。

    皇帝吃饭不是圆桌儿,而是分餐制的方桌,妃子们和小王爷们公主们,规规矩矩的坐在桌子前准备吃饭。

    今日的膳食比往日精致许多,朱允熥刚刚给朱元璋满上酒。

    就看到黄狗儿拿着一封奏折站在门口,要往里进。

    “这老阉狗,总是莫名其妙的出现!”

    朱允熥放下酒壶走过去,阴着脸,“皇爷爷正要吃饭呢,何事?”

    黄狗儿讨好的笑笑,“殿下,云南的折子?”

    云南?朱允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拿过来,顿时愣住了。

    朱元璋的养子,西平侯沐英,因为太子去世受不了打击,病了两个多月之后,去世了。(沐英的爵位死前都是侯!)

    “这是怎么话说的!”

    朱允熥看看里面,正微笑和家人用膳的朱元璋,心里长叹。

    随后,他慢慢的走过去。

    “皇爷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