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5章

    “五人不前,斩百户!”

    “十人不前,斩千户!”

    明军之所以百战百胜,除了国力之外,更是因为军法严苛。当日老爷子未问鼎天下之前,每逢交战便在自己身前,用宝刀划线。无论任何人,敢退过此线,全部斩首。

    一声声斩,带着浓浓的杀气。让本就惊恐的高丽降兵们,更加惊恐起来。

    “巴里卡!”(快跑!)

    突然,队伍之中,数个高丽士兵扔下肩膀的沙袋,发足狂奔。

    但是周围十几万明军虎视眈眈,他们能跑到哪里去,还没跑出千人队,就直接被弓箭射死。仅有几个没被射中的,也被明军壮士跟抓鸡一样拖到队前。

    “敢跑?”明军千户冷笑一声,随后看看高丽翻译崔乳。

    后者脸色比千户还要狰狞,手里拿着一根铁棒子,对着侥幸活下来的几个逃兵,劈头盖脸砸去。

    砰砰,几下之后,满地白浆红汤。

    崔乳脸上带着喷溅的血水,咬牙看着即将冲锋的高丽降兵们,大声说道,“敢跑?这就是下场!为大明效力,不死就能富贵,你们这些不知道好歹的泥腿子!”

    此时,明军千户咧嘴一笑,挥舞手中战刀,“出发!”

    咚咚咚,战鼓再起。

    “天佑大明!”

    “吾军万胜!”

    十余万大军的欢呼声声中,四千高丽降兵,歇斯底里的嚎叫着,背着沙袋冲向平壤城下。

    与此同时,高丽城墙上万箭齐发。

    嗖嗖嗖,箭头遮天蔽日,仿佛暴雨之前的乌云,天地之间满是黑色。

    箭雨之下,嘶吼着的高丽降兵,像机器人一样快速把沙包扔进那些沟渠之中,然后再跑回来,再次背起沙袋,再次冲锋。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活着回来,那无处不在的箭雨,无情的收割着人命。有的高丽兵,在冲锋途中,直接被箭枝射穿身体,钉在地上。当场死去的还好,那还尚未死透的,嘴里发出野兽一样痛苦的喊叫。

    高丽降兵们前赴后继,地上慢慢布满了一层尸体。殷弘的血,渗透进长满野花的,高丽土地。

    大明龙旗之下,朱允熥看着惨烈的战场,微微皱眉,“让投石机准备,压制城头!”

    “殿下仁德。”李景隆笑道,“除了殿下,谁还关心这些高丽人的死活!”

    “仁德个屁!”朱允熥骂道,“都死光了,谁去填坑?让咱们的人去?你去?”

    李景隆急道,“殿下圣明!”随后,赶紧吩咐旗语兵,对炮兵方阵下令。

    旗语上下翻飞,炮兵阵地中,那些调教完成的投石机,露出狰狞的面容。

    大明的投石机堪比城墙的高度,每具机器,有数十兵丁操控。接到军令之后,魁梧的士卒们用绞盘旋转拉紧弓弦。

    又有士兵把石弹,火弹放在投石机的篮筐之中。

    “好!”一光着膀子的明军,装好弹之后大喊。

    投石机下,另一个光着膀子的明军,双手举起大锤,“走!”

    砰,铁锤击打投石机的扳机,火花四射。

    霎那之间,数具投石机呼啸而出,漫天都是带着死亡呼啸的弹丸,射向平壤的城头。

    “莫拉古(啥玩意)”

    城头的高丽兵一时有些愣神,可是他们守将却是见多识广的老行伍,大声命令道,“散开,散开!”

    但是,晚了。

    明军对于这种远程武器的使用,已经登峰造极。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军中的老兵和工匠,就根据双方的距离,测绘出火力覆盖的射程。

    空!空!空!

    石弹砸在城墙上,顿时地动山摇。一时间城头烟尘大起,砖石四处飞舞。混沌硝烟之中,无数高丽兵被飞溅的石头砸中。石弹在城头反弹,像是铁犁锄过田垄。

    只不过铁梨带起的你是泥土,而石弹碾压的是人的血肉。

    而除此之外,还有震耳的轰鸣在城头响起,浓郁的白烟呛得人喘不上气。爆炸声中,满是高力士卒的残垣断壁。

    火弹,用生铁铸成,里面空心装着火药。射到城头爆炸,铁片此处飞舞,挡这即死。当朱允熥第一次看见这玩意的时候,差点以为这玩意是大号的手榴弹。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充满了智慧革新的残酷战争史。

    火药用于战争,兴于宋金。当年蒙古人攻破金中都,在仓库中发现了金人从宋人处学来的此物,如获至宝。并且被成吉思汗的子孙,带入西征之路。

    号称西方世界黄金之城的撒马尔罕,就是被蒙古人,用这种火弹,加上投石机,火炮攻破。并且把他们的哈里发,包裹在华丽的地毯中,用战马活活踩死。

    “走!”

    砰地又是一声,刚刚装填完毕的投石机,再次发射。

    又是一轮遮天蔽日,带着死亡呼啸的弹丸,射向城头。

    “退下去!退下去!”

    投石机攻击的范围内,平壤城墙上已经站不住人,高丽士卒纷纷退却。

    “快点!继续填,填平了!”明军千户,对那些背着沙包的高丽兵大声催促。

    高丽兵更加胆寒,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最前方的兄弟,被投石机发射,偏离的飞弹直接砸进了泥土中,变成一堆碎渣。

    “炮!前!”

    投石机后面,穿着战袄没有披铁甲的明军阵地中,军官们大声呐喊。

    随后,无数牛马牲畜的拉拽下,一门门黝黑的火炮,缓缓推向阵地前沿。再然后,在士兵们的号子声中,拽上了搭建好的土坡,瞄准平壤城头。

    “火炮还是不够厉害,若是有红衣大炮,一炮下去,平壤城墙就塌了!”朱允熥看着火炮方阵,心中暗道。

    此时大明的火炮口径不够大,铸造工艺也不够成熟,野战中尚可,但是在攻城战中,还有些威力不足。

    突然,就在高丽降兵们填出的通道之后,数个似乎要刺破天穹的怪物,被推了出来。

    那是大明的攻城车,说是车其实是移动大楼。攻城车高达三丈,比城墙还高。通体用坚硬的木材组装,外面披着一层铁皮,里面暗藏楼梯阁楼,可以用来藏兵,还有士兵攀登。

    每个攻城车下面,都有前后四个两人多高的木轮,用以推动向前。

    一旦让这种庞然大物靠近了城墙,上面带着钩子的跳板搭在城墙上,明军就可以从下到上源源不断的爬到城墙上,和高丽兵展开肉搏。

    “前面的用力,后面的推起!”

    “威武!威武!威武!”

    前进的攻城车下,是数千奋力推着的大明士卒,攻城车如山,缓缓前行。

    渐渐的,为了怕误伤自家兄弟,明军的投石机停了。高丽人的反击,也来了。

    又是无数的火箭,射在了前进中的攻城车上,同时平壤城中,为数不多的弩炮,也朝着攻城车狠狠的射击。

    转眼间,巨大的攻城车成了刺猬一般。但依旧,缓缓前行。而在箭雨打击之下,推车前进的明军中,也有人不断倒下。

    不过,只要有人倒下,立马有明军把受伤的兄弟拖拽到一边。

    忽然,在行至距离城墙三百步的位置,几座攻城车上的铁皮罩被推开,露出里面黑黝黝的炮口。

    “放!”

    砰砰砰,白烟伴随着轰鸣,瞄准城墙直射的火炮,顿时把让平壤城头硝烟四起。

    而此时也有弓箭手爬到攻城车的最上端,开始居高临下的射击城墙上的守军。

    “殿下,老臣请战。若不能一战登城,老臣愿提头来见!”景川侯曹震,在朱允熥马前,大声请战。

    “噎死你老不死的,好事都让你占了,你咋那么能耐呢?”其他老将,纷纷破口大骂。

    朱允熥给李景隆一个眼神,后者对众老军侯笑道,“诸位老前辈,稍安勿躁。高丽人还有后手,贸然登城,死的都是咱们的弟兄!”说着,一指战场上,那些劫后余生的高丽降兵们,笑道,“让他们先上,就算杀不了人,让高丽人的刀卷刃了,也是好的嘛!”

    此时,朱允熥把目光从战场收回,冷脸对身后人说道,“燕王那边还没军报传来?他那边还没找到高丽援军的大部队?”

    第17章

    大战(1)清晨,那在大地上弥漫的,并非是带着微湿的晨雾,而是尚未消散的硝烟。

    灰白色的烟雾,带着呛人的味道在天地间久久不散,其中还夹杂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城上城下满是残肢断臂,砖石瓦砾。废墟之间,城墙之下,还有一息生机的伤兵,撕心裂肺的嚎叫着,无助的在死人堆里徒劳的,无力的伸手,幻想着有人拉他们一把。

    平壤城墙边,冲天般高大的攻城车依旧耸立着,只是上面满是千疮百孔的痕迹,有一具还燃着熊熊大火。

    高丽人保卫家园的决心,堪称刚烈。当攻城车搭在城头之后,高丽人直接动用了隐藏的后手,猛火油。

    面对冲上城头的高丽降兵,守军们并没有因他们是同胞而手软。精锐的甲士顶在最前面,挡住高丽降兵的冲击。同时死士带着火油罐,直接跳上了明军的攻城车,点燃熊熊大火。

    霎那间,攻城车的出口处变成了一片火海,还有更多的火油火把,滚热的金汁粪水,从城头宣泄下来。

    被火烧到的士兵,在泥土上不住的翻滚,那些被粪水淋到的士兵,用手一抓,就能抓下身上被烫熟的血肉,露出森人的白骨。

    直到现在,经过一夜。天地间飘荡的血腥味中,还夹杂着臭气,和烤肉的味道。

    朱允熥带着亲卫,在军营之中漫步。昨天是试探性的攻击,冲锋的都是高丽降兵,用来消耗高丽守军。如果今天要再次攻城,那就要明军上了。

    因为四千多高丽降军,已经死伤殆尽。

    “咱们的人,死了多少?”

    天亮了,大营之中的士卒们在军官的号令下起身。营中也飘起了早饭的炊烟,朱允熥站在一口铁锅旁,用勺子搅动着里面浓稠的热粥,开口问道。

    “回殿下,昨日一战,咱们的人死了一百多,伤了四百多号!”傅让在朱允熥身后恭敬的答道。

    死的这些人,多是在城下督战时被高丽守军的流矢,滚石击中。战争,就是要死人的。尽管知道这个道理,可朱允熥还是心疼的皱起眉头。

    “殿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蓝玉看了下朱允熥的脸色,小心的说道,“臣斗胆说句不中听的话,百十人的伤亡,算不得什么!”

    朱允熥抬头,看着硝烟中,有人影忙碌晃动的高丽城墙,那两处城墙是昨日明军的重点攻击地点,城墙早已残破不堪。高丽人昨夜彻夜不眠,不停的修筑。

    “把战死儿郎们的尸体收敛好,现在天气热,不能把他们囫囵送回去,都火化了吧!”朱允熥的目光,挪到营中的大明虎贲们身上,继续说道,“名字都记好,骨灰装好,送回家去。抚恤按双倍发放。告诉辽东都司,要多给战死的儿郎家里,发放田地。他们给大明卖命,大明不能让他们家中,还有后顾之忧!”

    “殿下爱兵如子。”李景隆在身后说道,“臣以为,当传阅三军,彰显殿下慈悲。三军上下,必更为效死!”

    朱允熥斜眼,冷冷的看了李景隆一眼。后者顿时心中一寒,马上觉察到自己这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低头闪在一边,不敢再言。

    军中老将们,如傅友德等人无声的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清楚,殿下初次领军,心性还没磨练到铁石心肠的地步。对这些老将来说,别说才死了一百多人,就是死了一万人,只要有战功,他们都当没看见。

    不是朱允熥妇人之仁,而是他心中的人性使然,更不是他矫情。毕竟,这死的一百多人,都是大明的士兵。

    “今日是否继续攻城?”半晌之后,傅友德开口问道,“殿下,别看昨天高丽人守的凶,其实已是强弩之末。若今日攻城,臣建议三面齐发,先用火炮投石机轰他半天,然后重甲步兵登城。”

    “只要站住城头,一天之内就能肃清平壤外城,再过两天,就能肃清平壤全城。拿下平壤,高丽门户大开,一马平川!”

    “孤不担心平壤,破城是早晚的事。”朱允熥再次看向平壤,“孤现在关心的,是高丽的援军到哪了?”说着,微微一笑,“平壤就是高丽援军的诱饵,咱们现在不能着急。”

    围点打援,重在一个围字。平壤城现在是惊弓之鸟,围起来就好。

    “按理说燕王那边应该来信了,若殿下不放心,给臣一支骑兵,臣亲自去!”蓝玉沉思下,开口说道,“平壤周围都是咱们的人,制高点平城也在咱们手中,高丽援兵若来,桧仓是必经之路。无需阻拦他,只需放一些探马,远远盯着,放他们进来,然后再与燕王合兵。最好是他们行军途中,咱们两面同时发兵,殿下在前,燕王在侧,拦腰而击...........”

    姜还是老的辣,尽管围点打援经过了诸位老将们的推敲。但是很少有人,没能像蓝玉这样,说起高丽的地形头头是道。更没人能像他这样,把战争精算到时间差。

    就这时,忽然一员将领,在朱允熥的侍卫指引下,大步跑来。

    “臣张玉,参见太孙殿下!”

    来的,是朱棣的心腹大将,定然是发现高丽援军的踪迹。

    “可是遇到了高丽人?”朱允熥急问道。

    “回殿下,高丽北上大军,已过遂安,距离桧仓只有三十里。大概有骑兵四千,步兵五万余人。打的是高丽王京兴义军的旗号。燕王千岁率军驻在长星里,随时能攻高丽军之侧翼。”

    (地图上看,平城,长星里,桧仓是一个三角形。)

    “好!”朱允熥一拍手掌,“先灭援军,再破平壤!”说着,凛然对众将说道,“傅国公继续摆出要强攻平壤的姿态,其他人随我与燕王合兵!”又对张玉说道,“速去回复燕王,让他一定看死高丽援军,若对方察觉有异,定要咬住,不能走脱!”

    “喏!”众将轰然答应。

    明军十几万军的战线,从平壤城外的高地平成延伸至平壤城下,呈阶状。高丽援军到来,明军无需在长途行军,只需前军渡过浅浅的大同江,便可到达高丽援军的必经之路桧仓。

    军情如火,平壤城下,明军继续摆出强攻的姿态,累积土墙声势浩大。其实暗地里,大部队已调转枪头。

    ~~~

    山林之中,燕王朱棣注阴藏其中,注视着山脚下急行军的高丽援军,眼中露出几分赞许之意。他是百战的藩王,从基层做起,最重视第一手的军情。即便深入漠北作战时,也常常亲自为探马先锋。

    “你们看,急行军而不乱,骑兵串联首尾,弓箭手居中,长枪手在外。若遇得敌,马上能就地结阵!”朱棣小声对身边诸将说道,“高丽的领兵之人,是个知兵的大将!”

    他虽然说的郑重,但是麾下那些骄兵悍将的眼中,还是有些轻视。

    燕藩麾下大将,丘福开口道,“千岁,臣有一事不明!高丽援军为何不走松林道,直接进平壤,反而要走侧面。这不是直接送上门来了?”

    “你呀,是打大仗打惯了,脑子没转过来!”朱棣笑道,“高丽国小,倾全国之力不过十几万兵马。援军进了平壤,固然能确保平壤不失,但却于全局没有半点好处!”

    “高丽的兵马都囤积在平壤一带,若我大明再调二十万兵马过来,团团围住,随后再征十万大军直进汉城,他用什么抵挡?”

    “想解平壤之围,高丽必须野战,唯一的生路就是从侧面攻击,我大明围平壤大军的侧翼,夺回高地开城,与平壤成犄角之势!”

    丘福想了半天,似懂非懂,开口道,“还是千岁圣明,臣这粗人,就知道轮刀子,想不出这些关节来!”

    “也不是本王想的!”朱棣笑着,叹息一声,“此战,全盘都出自皇太孙的手笔。从一开始,他要打的就是一战灭高丽社稷之战!”说着,微微皱眉,“如此战役,乃是好大的一盘棋。一开始,本王还以为是那些军中老将们给他出的主意,后来才发现,是人家力排众议,说服了那些老将!”

    说着,长叹,“还真是,天纵奇才呀!”

    “他?”丘福等人面上有些轻视,“太孙殿下再怎么英明,也比不过千岁您身经百战。打仗这事,想的再好,打起来也都变样。”

    就这时,众人身后的密林中,传来脚步。

    众人握紧兵器,只见一探马斥候焦急的过来,“千岁可在?”

    “怎么了?”朱棣皱眉问道。

    “骑兵!”探马喘着粗气,“定远侯王弼来报,川内方向发现高丽骑兵,人数约有两万人,似乎准备包抄咱们的背后!”

    第18章

    大战(2)突如其来的军情,让朱棣本来轻松的脸上,郑重起来。进入高丽以来,他一直很防范的,就是高丽的骑兵。

    高丽骑兵始终没有冒头,他以为是高丽王犯了小家子气,舍不得下老本。但是没想到,随让居然让骑兵,运作了他们的身后。而且,一出手就是倾尽全力,居然有两万骑兵。

    尽管这两万骑兵,不是大明那种身披重甲,一个骑兵需要四五个轻骑服务的重甲骑兵,可也是四条腿的骑兵。而且高丽骑兵本不弱,不但善于在平地作战,山野之间,河流之中,亦能往来纵横。

    军帐之中,硕大的地图面前,朱棣和手下诸将死死的盯着地图上的标注点。

    现在高丽骑兵在川内,再往前则是德川,再进一步就是明军后方的交通枢纽安州。

    “他娘的,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手笔!”朱棣在帐中,冷笑道。

    大将朱能开口说道,“千岁,臣以为高丽兵绕行川内只有一个可能。”说着,用手中腰刀,指着地图继续开口道,“高丽一路援军驰援平壤,寻求与我军野战。而高丽骑兵绕过我军主力,直扑后方,为的就是咱们的粮道!”

    “高丽援军约有七万人,中军报平壤城内约有三万,近十万人无需野战取胜,只要拖住中军脚步。等后方粮道被断,大军就会乱慌乱。届时高丽首尾夹击,大军危矣!”

    “想瞎他的心!”

    见众将脸上都有忧色,朱棣开口笑道,“攻平壤之前,皇太孙中军已经去了平壤外的海港和津里,咱们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军械,直接走海路从山东运过来。他高丽人截咱们的粮道,截个鸟?”

    众将恍然大悟,丘福笑道,“千岁深谋远虑........”

    “别他妈拍老子马屁,是皇太孙想的!”朱棣心里有些发酸,敢情人家从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些,设计好了一个个圈套,把高丽人耍得团团转。

    “就算截不了粮道,高丽骑兵绕至大军后面,进行突袭!中军那边,也不好过呀!”朱能沉吟着继续开口,“稍有不慎,万一那边让两万骑兵钻了空子........?”说着,更担忧的说道,“千岁,此战咱们二十万大军中的骑兵,定远侯率一部,剩下的都在咱们这里!”

    “那就速战速决,在高丽人的骑兵兜过来之前,灭了这七万人!”朱棣环视一圈,“给皇太孙那边去信,本王这边要从高丽援军的侧翼发起攻击,随后他再带大军掩杀!”

    “咱们先打?”诸将有些迟疑。

    燕藩所部不过三万人马出头,而行进的高丽援军却有七万之数。其实也不是不能打,而是归根到底,这些燕藩的大将也都有些小心思,不愿意死伤太多。要知道,燕王手下的这些军队,可是燕藩的本钱。

    这些人跟随朱棣日久,都知道他的心思,也有追随之意。若是真死伤惨重,以后还有什么底气和朝廷叫板?

    “怎么怕了?老子都没怕,你们怕个鸟!”

    朱棣怎能不知手下心腹们的心思,朗声笑道,“一群愣货,打鞑子拼光了都没皱眉头,这个节骨眼上,犯什么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