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6章

    商税,充足府库,限制官商。

    再往后,还有关税,还要开放优良海港,取消禁海。靠种地,永远不会发家致富的。虽以后任重道远,但起码现在有了好的基础和条件。

    “现在国库的存银存粮,可供三十万大军,征战两年。若等到年底,收了秋税,盐税,就算是五十万大军,打上三五年,朝廷也无钱粮之忧!”

    老爷子继续说道,“不过,钱花起来容易,攒起来难,你小子也别心中得意,见谁都想动刀子。那样,就是有金山,也不够你祸害的!”

    “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朱允熥说道。

    “对了!”老爷子又眉开眼笑的说道,“你说高丽那铜矿,咱让工部的人去看了。嘿嘿,还真他娘的是座金山呀!番邦小国,也不是没有好玩意!”

    “高丽打下来的,但是如何治理,许多事还要皇爷爷圣裁!”朱允熥想了想,开口道,“孙儿,有几个浅见。”

    “说来听听!”老爷子夹了一筷子菜,吃着说道。

    “假设高丽建行省,要先兴科举,择寒门学子,为高丽之官,为大明效力!”朱允熥说道,“这些人,原本在高丽大族打压之下,是没有出头之日的。我大明给他们官位前途,他们必然为大明效忠,感恩戴德!”

    “可!”老爷子点头道,“世家大族不能用,他们心眼太多。高丽不但要开科举,而且选材要多。这样吧,今年秋闱,高丽也开。出题吗,简单一些,务必让高丽读书人,沐浴天恩!”

    “皇爷爷圣明!”

    老爷子这么说,就是建省的事,不会出岔子。

    “再有,高丽虽然小,但有几处算得上北地的重镇!”朱允熥看看老爷子的脸色,“为长治久安之计,孙儿想,请皇爷爷,许皇家子弟,就藩高丽!”

    第59章

    儿子多了不好办。夜深人静,偶有虫儿鸣。

    寝宫之中,老爷子闭目坐在摇椅上,身体随摇椅轻动,脑中想着白天时,朱允熥和他说的那些话。

    “以宗室子弟充实新土,方能使此地,为中华永久之地!”

    朱允熥的意思是,大明要在高丽那分封宗室藩王。这可不是小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影响大明国运,乃至百年大计的大事。

    大明虽然行分封,但和前朝历代不同,不是看哪里好就把子孙封过去享福的。诸王所封之地,皆是天下险要雄胜所在。

    外有边塞九王,沿长城之外,正面大明三北,保卫国疆。

    内有运河长江一线,即可为塞王背后防线,又可拱卫京师,稳定的地方。

    和历代分封不同之二,老爷子也吸取了历代藩国做大,威胁中枢的危害。大明藩王虽有封地,有军权但无政权,藩王治下各布政司,知府,乃至县令都是听命中枢。除却藩王的护军之外,各地还有庞大的军卫指挥所,直接听从五军都督府的指挥调度。

    其实,老爷子也有些私心。天下是老爷子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就是他朱家的。嫡长子一枝坐皇位,其他儿子们世代为王,大家伙都世代富贵,这才有一家人的样子。

    不过,就在今天,朱允熥话里话外,把老爷子这种分封的隐忧,点了一个透彻。

    “皇爷爷,天下是咱朱家的。您的儿子们都是藩王,孙儿辈的也都要做郡王。可是大明就这么大,朱家的子孙却无穷尽,再过几十年,往哪封?”

    “天下的土地都是有数的,朱家的子孙多占些,百姓就少些。假若几十年后,朱家子孙千万,占尽了大明的膏腴之地,而那些子孙后人又不争气,只知道鱼肉百姓。那大明,和您推翻的大元,有什么两样?”

    “您提剑起淮西,就是因为吃不上饭。那时候大明百姓吃不上饭,还都要为朱家子孙为奴为婢,百姓焉能不反我朱家?”

    “田地只是其一,大明每封藩王,朝廷花费无数,田地人口,宫城别苑,金银宝物,丝绸锦缎。这些还都是藩王的花费,那些各王爷所出的,捞不到王爵的皇孙们,是不是也要朝廷养活?”

    “到时候天下土地都在藩王之手,无赋税交予朝廷。而朝廷还要养活那么多的宗室子弟,操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朝廷哪来那么多钱?到时候还不是要在百姓身上打秋风?”

    “孙儿觉得,与其那样,咱爷俩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

    “高丽新占之地,缺天朝教化,分封皇子皇孙于此地,有益无害。试想一下,咱们把高丽境内,变成大明的各个藩国,是不是比派遣官员管理强?”

    “藩王赴封地,要带去大量的属官,中华文字典籍,这些人就是藩王的帮手。兴教化,行中华之语言文字。每年再发一些罪官,罪囚过去,许他们和高丽人通婚,十数年后,稳如泰山亦!”

    “现在咱们封皇子,再过些年封皇孙。大明诸藩,嫡子掌藩国,庶子远封,也是皇爷爷您天恩浩荡,爱护子孙之心。”

    “朱家子孙,中华之民,在高丽之地繁衍生息,华夷一统,归为一体!”

    尽管老爷子心里有些不情愿,可也要承认,朱允熥说的有道理。其实以老爷子的眼光,不难看出朱允熥的题外之意。

    将宗王各枝,拆散开,行汉时推恩令一般。又远远的打发出去,不占大明之地。

    就好比大户人家分家,嫡子继承家业之后,随便给点庶子们点钱,让他们自谋生路是一个道理。

    “臭小子!”闭目沉思的老爷子,脸上浮现出些许笑容,心中暗骂,“还没当皇上呢,就开始算计起来了!”

    可是,朱允熥话中有两点,也说到了他的心里。

    朱家子孙无穷尽,而天下之田有数。

    封王是为了朱家的江山稳固,但若要全天下供养他朱家,必适得其反。他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最知道穷人的可怕之处。

    真的分封出去,让庶孙们,在高丽那边扎根落脚也不是什么坏事。高丽虽然不大,但是封他几十个藩王还是足够的。而且这些藩王,因为出身也绝对搅合不到一起去。

    但,若真分封了。偏远边疆之地,异国之土,定要给藩王们极大的权力。到时候这些藩国,就如周天子所封之国一样,是国中之国。

    这时,老爷子耳朵动动,边上传来声音。

    缓缓的睁开眼睛,视线之中一个穿着锦袍头戴金翠,小腹高高隆起的美人,带着几个宫人,抬着泡脚的木盆慢慢走来。

    这美人,就是原在惠妃身边伺候的女官,被老爷子临幸之后,有了身孕的妙玉。

    因为容貌甚美,又善解人意,她便始终在老爷子这边伺候,前些日子才给了一个美人的称号。

    “皇爷,您泡泡脚吧!”

    妙玉扶着肚子,屈膝行礼。

    “嗯!”老爷子应了一声。

    随后,妙玉扶着肚子,艰难的蹲下身,开始脱老爷子的鞋袜。

    “你身子重,这些事让奴婢们做就是了!”老爷子闭目道。

    妙玉把老爷子的脚放入木盆,轻揉着笑道,“奴婢才舍不得,把这些恩典让给旁人呢!”说着,又是一笑,“奴婢要永远伺候皇爷!”

    “呵!”老爷子一笑,睁开眼,“真的?”

    妙玉笑道,“奴婢哪敢骗您?”

    “永远伺候咱,可咱还能活几年,难不成你跟着去,到了那边再伺候?”老爷子笑道。

    妙玉心中一颤,忙低下头,继续给老爷子揉着脚底。只是此时,她揉搓的频率,怎样都不协调,力气怎么也用不均匀。

    “怕了?”老爷子忽然冷声道。

    “没!”伴君如伴虎,妙玉强颜欢笑,“皇爷您万寿无疆呢!”

    老爷子深深的看了她几眼,看得她浑身发毛。最后目光落在了她隆起的小腹上,又慢慢的柔和下来。

    “你想要男娃,还是女娃?”老爷子问道。

    妙玉快速梳理自己的情绪,笑着说道,“奴婢当然要想个男娃,男娃金贵,若能为皇爷开枝散叶,也算奴婢没白来世上一回!”

    “若是男娃,大明又多了个藩王!”

    老爷子扭动下身体,伸下胳膊,喃喃道,“大明这点家底,日后又要分出去一些!”

    如此国家大事,妙玉不敢再言,只是低下头,默默的给老爷子擦脚。

    而老爷子又闭目沉思起来。

    “咱现在有二十六个儿子,将来就是二十六个藩王。一个儿子再生五个儿子,就是...........一百三十个多孙子,大明多了一百三十个藩王。”

    “这一百三十个孙子,将来一人再生五个儿子...........”

    心里算着,老爷子的脸上露出几分惊愕。

    “乖乖,还真他娘的子子孙孙无穷尽,这么下去,了不得了!”

    想到此处老爷子豁然睁开眼,目光直接落在御案上,那口架着的,跟随他多年的宝刀。

    “地盘........疆土,还是不够大呀!”

    随后,眼珠转转,“还是咱大孙想的长远,这么个生法,大明的疆土,还在很是不够给的!”

    马上,又有些纠结,“分封出去是好事,可万一日后分封的地方又不够了,怎么办?咱大孙以后,会不会借着分封的由子,再去打的别的藩国?”

    第60章

    帝王手段破晓,微亮。

    皇城中,钟声轻起,无数宫人起身,开始忙碌。

    坤宁宫,昨夜旖旎春光仍在,凤凰帷帐内,佳人脸色潮红,眼带三分迷离。

    所谓小别胜新婚,久别似开荤。

    昨夜朱允熥就跟从未见过荤腥一般,吃起来没够。赵宁儿虽然有了身孕,但胎位早稳,又数月不见朱允熥,心中对他的莽撞,也有几分欢喜。

    朱允熥从温柔乡中起来,刚一撩开帐子,就有几个宫人上前,奉上净口茶水,净面的毛巾。

    “殿下要起身了吗?”赵宁儿忙坐起来,问道。

    “你躺着!”朱允熥回头笑道,“别动了胎气!”说着,坏坏一笑,“昨晚上,你肚里的孩儿,定是没有睡好!”

    赵宁儿顿时满脸通红,如火烧云一样。

    “多躺一会,孤晚点再过来!”朱允熥回身,在赵宁儿小腹上,轻轻抚摸两下,笑道。

    他要走,赵宁儿如何能躺得住,双手撑着坐起来,“可是有朝会?臣妾伺候殿下更衣!”

    “今日不上朝,昨儿皇爷爷说了,刚回来先歇一日!”

    其实不是要歇,而是因为即将有大事要上朝会,朱允熥需要时间,和属于自己的班底,先通气。况且,回京之后,尚有些杂事需要处理。

    这时,刚刚坐起的赵宁儿忽然眉头轻蹙,嘴里哼了一声。

    “怎么了?”朱允熥急问,“肚子不舒服?”

    赵宁儿嗔怒的看了他一眼,脸上滚烫。

    “孤明白了,侍儿扶起娇无力,哈哈!”朱允熥大笑起来。

    随后,在赵宁儿羞得不敢抬头的脸上捏了一把,精神抖擞的出门而去。

    清晨,微风送爽,东宫景仁宫之外,奴仆们跪迎一地。

    领头的,自然是王八耻,后面是朴无用等人。

    “殿下,您总算回来了,奴婢盼您盼的,都睡不着觉!”一见朱允熥,王八耻就跪地哭道,“您都瘦了!”

    朱允熥负手而立,轻笑道,“别拍马屁,过来给孤更衣!”说罢,自顾自的走向正殿。

    “殿下回来了,快伺候着!”王八耻对周围低声一句,快步跟上。

    远处,红墙一角,有个人影望着朱允熥的背影,潸然落泪。

    深宫之中,不只赵宁儿一个女人,盼朱允熥归来,如坐针毡。还有个,地位有些低下,却一心都扑在他身上的女子,妙云!

    进殿之后,朱允熥居中坐下,王八耻拿着梳子,小心翼翼的给他梳头。

    “殿下,奴婢斗胆,往后您再出门,千万带上奴婢!”王八耻一边梳头,一边哽咽的说道,“军中那些粗汉,笨手笨脚,都不会伺候!”

    “知道你忠心!”朱允熥闭着眼睛,开口道,“可是军国大事,阉人不得参与!”

    王八耻赶紧请罪道,“奴婢多嘴,奴婢知罪!”

    这时,朴无用从外面进来,“殿下,锦衣卫指挥使何大人到了,在外边候着!”

    “传他进来!”朱允熥睁开眼,摆手道,“你们都下去!”

    王八耻带着宫人们,叩拜之后,缓缓退下。同时,锦衣卫指挥何广义,躬身进来。

    “臣,参见太孙殿下!”何广义叩首道,“臣,先恭贺殿下,赫赫武功!殿下提王师行灭国之战,必将铭记史册,千古流唱!”

    “起来吧!”朱允熥一笑,上下打量对方许久,“你什么时候也会说好话哄人了?”

    何广义拱手笑道,“微臣一向口舌蠢笨,这些话也是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臣想着,若是殿下听着好,下次出征,也带上微臣!”

    “你这是看别人立战功眼红了!”朱允熥笑道,“把你锦衣卫的差事做好,不比战功差!”

    “臣,铭记在心!”何广义正色道。

    朱允熥勾勾手指,“让你做的事,都做了吗?”

    何广义上前两步,“回殿下,按您的吩咐,秦藩,晋藩,燕藩那边,都已经选送了阉人和宫女。”说着,顿了顿,“淮藩那边,臣亲手挑选的!”

    巡视关陕军务之时,有些事让朱允熥心中生疑。有了疑惑,就要查到底,现在查清楚,总好过日后措手不及。

    “秦晋二藩那边,不必打探什么消息,更不要记录藩王隐私。”朱允熥开口道,“按照查看一下,二藩府中,是不是有别有用心之人!”

    “臣明白!”

    “至于淮王,燕王那边,事无巨细,一并报来。奏呈,经你之后送于孤处,不能有第三人看到!”

    说着,朱允熥站起身,背着手踱了两圈,“淮藩那边,如何?”

    何广义马上说道,“回殿下,下面人奏报。自淮王就藩开始,每日都是读书写字,并无异状,也不和外人来往。就连治下的地方官,都甚少召见。”

    “淮王也不爱宫室,美人,用度简朴,常救济穷苦士人,普通百姓。六月间淮王请苏州大儒,赴淮安讲学,士子随意旁听,并用他自己的钱,建了一座书院!”

    “淮王不爱奢侈,不喜铺张,王妃有孕时,下令免去王田三成粮租,又派人兴修水利,于运河边,开垦良田!”

    “淮安城中,淮王贤德之名,广为传颂!”

    朱允炆打小,就在贤字上下功夫。到了封地之后,拉拢人心要做个贤王,也合情合理。可是不知为何,越是合情合理,朱允熥越觉得有些不太合乎情理。

    既然表明了不和旁人来往,为何偏给晋藩,秦藩送礼?要知道,他自己的亲兄弟,在宫中住着,他都没送封信,送过东西。

    再者说,他朱允熥给秦晋二藩送东西,图什么?那两位绝不是他能拉拢住的,更不会和他亲近的。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两位巴不得和朱允炆撇清关系。

    吕氏突然病死,朱允熥为皇太孙,他这个庶长子被就藩淮安。这些事,还用说吗,哪个皇子不是人精!

    “你没权没势的,千万别想不开作妖!”

    朱允熥心里叹道,“你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强!不是那块料,就别想那些歪歪道儿!”

    接着,朱允熥开口继续问道,“燕藩那边呢?”

    “臣无能!”何广义请罪道,“燕藩那边,内院用的都是跟随燕王的老人,等闲人连进内院的资格都没有。燕王府上下铁板一块,密不透风!”

    说着,何广义顿了顿,抬头道,“不过,臣发现,燕藩和京中,书信往来密切!”

    朱允熥不假思索,“徐家?”

    “正是!”何广义道。

    徐家是朱棣的外家,往来频繁些,倒也正常。不过,以徐家人谨慎的性子,能和燕王来往频繁的,只有一个人,徐增寿。

    “徐增寿现在是五军都督府,右军左都督吧?”朱允熥琢磨下,“右军分管的是山东河北都司,他这个左都督,可是关键得很呢!”

    “殿下!”何广义犹豫下,开口问道,“要不要臣命人,截获他们的私信..........”

    “不用!”朱允熥笑了笑,“人家既然光明正大的通信,就没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不是朱允熥太过多疑,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然锦衣卫指挥使是自己的心腹,那这样的力量,能用就要用起来。

    话说回来,古往今来哪个君王,不是表面上圣德仁厚,背地里又小心翼翼。为君者,千万不能迂腐,有些手段必然要用。

    防患于未然!

    此时,朴无用再次出现在门外,“殿下,户部,吏部,工部,还有众翰林学士们都来了,都在外边候着呢!”

    “你先下去吧,记住,孤让你办事,不是让你监视诸王,记录人家的隐私,更不是让你听风就是雨,胡乱罗织名目的!”朱允熥对何广义告诫道。

    “臣,定小心办差!”何广义躬身道。

    “好,去吧!”朱允熥摆手,“让王八耻进来,给孤梳头,更衣!”

    ~~~

    医院的报表,做了一个通宵,脑子都是昏的。

    怕中午起来,影响更新,先水了两章。我先睡一会,太困了。

    第61章

    训臣(1)“臣等,叩见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