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0章

    “倒是个明白人!”朱允熥大笑。

    清幽古寺马上变得喧闹起来,数百精锐护卫冲进去,搜地三尺,甚至每个和尚都搜了一圈。再三确认之后,才禀明皇太孙。

    朱允熥身边带着数十甲士,迈步而入。寺庙中,房舍低矮隐于高林之中,仿若一体,又别有韵味。林间脚下到处青苔野花,浑然天成一副美景。

    深吸一口微微清冷的空气,胸腹之间说不出的舒爽。行走在此间,确实能让人内心宁静,眉头舒展。

    “可惜了!”朱允熥边走边道。

    身侧,朱允炆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这么好的地方,仿若世外桃源。我们这些客人,披坚执锐大煞风景!”说着,碰碰身边傅让的刀柄,“你这杀人的刀,不该在此处!”

    道静被破例随行,站在朱允炆身后半步,双手藏在僧衣中抑制不住的颤抖。

    “殿下,本寺虽小,却始建于盛唐!庙里建筑,数百年来未曾变动分毫。大唐时佛法昌盛,东西二都城寺院林立..............”

    “可终究也没保佑大唐国泰民安,崇信佛教的几个皇帝,陵都让人给扒了!”朱允熥毫不客气的打断对方,一指前面,山林中有涓涓泉水,“那是山泉?”

    道静笑道,“那是一处自冒井,从唐代开始每逢春季,井中清水就会冒出来。此水甘甜,乃是上好的煮茶............”

    朱允熥忽然停住脚步,看着道静,“说你是化外高僧,宁静致远。怎么每说起一物,都要刻意说好?”

    道静顿时尴尬,强笑几声,“启禀殿下,却是是好!”

    “既然好,既然尔等又是修佛之人,为何要占据这等好处?此等美景,用来建书院,用来供游人游玩,方是物尽其用。”朱允熥冷笑下,“还是你们心中,存了贪念!”

    “这............”道静当场无语。

    目光连连看向淮王,但是后者始终微笑,好似浑未察觉他的目光。

    “心中有道,在哪都是修道。心中无道,便侮了名山大川,沾了铜臭味。比铜臭味还难闻的,是虚伪!”朱允熥继续前行,毫不客气,言语尖酸刻薄。

    “这皇太孙还如师弟所言,眼中浑然没有天下出家人。若当真他登基,我等僧人再无活路!”道静面上笑着,心中却在冷笑,“此等暴虐之人,怎堪天下人君?”

    寺院依山而建,行至半山腰,山路陡然变窄陡峭起来。

    “殿下可是累了,在此处歇息片刻!”朱允炆轻笑道。

    朱允熥点点头,“好罢!”说完,在一处石凳上落座,又道,“孤有些渴了,煮茶来喝!”

    闻言,道静大为欣喜,忙到,“殿下稍作,老僧让徒儿去给您取水!”

    “不用,孤自己带着呢!”

    朱允熥话音落下,王八耻已经指挥宫人,拿出简单的泥炉架在旁边,同时又拿出两个装着清水的精美银壶,准备烧水。

    道静顿时大感暗恼,心道,“师弟失策了,他是大明储君,随行的宫人把他吃喝拉撒用的东西都带全了,他怎么会喝外边的水?”

    就在他心中以为大事无望的时候,朱允熥忽然招手,把太监送到手边的银壶打开,嗅下里面的清水。

    “这水,好似有些浑了!”朱允熥皱眉道,“闻着有股污浊之气!”

    “银壶虽好,但是困水。本寺古井之水,乃是活水!”道静心中一动,赶紧说道,“大明衣冠礼仪传承盛唐,用活水煮茶,正是盛唐遗风。殿下...........”

    忽然,道静说不下去了。只见朱允熥的目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而旁边,朱允炆则在把玩着一个银壶,似乎置身事外。

    “好!”朱允熥忽然一笑,“用你们的水!孤今日尝尝盛唐风味!”

    道静后背都被冷汗湿透,强压心里的紧张,转头对外围两个面容清秀的沙弥说道,“去给殿下取水来,块!”

    两个小沙弥转头就跑,但刚迈步就被人抓住肩膀。只见两个冷面卫士,冷冷的看着他们。

    “小师傅慢点,我等和你们一起去!”

    小沙弥看看他们师傅,然后有些惊恐的点点头。

    石亭中,朱允熥转头问向朱允炆,“听说你在淮安,喜欢和文人墨客来往?”

    “附庸风雅而已,不然岂不是无聊死!”朱允炆依旧把玩着手里的银壶,随口说道。

    “既然你爱与文人墨客交往,何不建个书院。咱朱家的王爷都是上马拿刀的,你喜好文事,建书院也算一桩美谈!”朱允熥笑道,“孤看此地风景甚好,古色古香,沁人心脾。不如孤下旨,把这处古寺给你做别院。你每日带人在这,吟诗作对,才是真的雅!”

    “呵呵!臣多谢殿下厚爱!”朱允炆笑道,“只是此间有主人,臣怎能横刀夺爱!俗话说,强扭的瓜也不甜!”

    “你这人不老实,心里明明答应了,嘴上却说不要!”朱允熥笑道,“你也生了个儿子,他是孤的侄儿,孤还没有赏他什么,这便算孤的贺礼了!”

    “如此,臣谢过殿下!”朱允炆坐着拱手,又看看周围景色,开口道,“其实,若殿下真愿赏他。臣斗胆,殿下将来让他边疆牧马如何?”说着,摇摇头,“此等风景虽好,却被树遮住了阳光。那里有万里边疆,策马奔腾来得畅快!”

    “你还是在淮安待腻了!”朱允熥看看他,笑道。

    他们两人说说笑笑,似乎兄弟关系极为亲密,没有什么君臣大礼。周围的人,都垂手听着,面无表情。

    “哼!想要这处古寺,怕是你等不到那天了!”

    道静心中冷笑,他身后两个小沙弥已经拿着一装水的铜壶,从林中出来。

    第127章

    我招谁了?似乎是两个小沙弥走得急了,扑棱棱几声,惊起林中些许飞鸟。

    沙弥身后的侍卫,对王八耻微微点头。

    后者看看朱允熥,却发现皇太孙殿下的目光,直直的落在那个铜壶上,久久不曾离开。

    两个小沙弥都是孩童年纪,面容清秀白皙。径直走在泥路处,放上铜壶后,一个点燃炭火,一个拿着扇子轻扇。

    周围静谧无声,只有铜壶受热的声响。

    “喝你的,还是喝孤的?”朱允熥随口道。

    朱允炆对远处,他淮王府的贴身太监摆手,随后笑道,“还是喝臣的吧!”这时,太监递上来一个鎏金铜罐儿,朱允炆再笑道,“臣这是上好的闽茶,生于崇山峻岭之间,每年只能采摘两三斤。这等茶,宫里是没有的。还是臣,花大价钱托人买的!”

    “地方官知道皇爷爷不爱茶,也喝不出好坏,所以每年的贡茶都是糊弄!”朱允熥自嘲的笑道,“偏偏老爷子还爱惜得紧,传旨千里迢迢给几位边疆王叔多送一些!”

    朱允炆银筷子,挑出两份茶叶,放在茶盏中,笑道,“只怕那些塞王王叔们,也喝不出好坏来!”

    “这点上,咱们兄弟二人,还是有些相像的!”朱允熥笑道。

    朱允炆把茶罐叫还太监,笑道,“殿下少年时,也不喜欢喝茶!”

    “那孤少年时,喜欢什么?”

    朱允炆又是一笑,“殿下少年时,喜欢宫女。皇祖母曾说过,见了漂亮的你就伸手抱,见了年老的你就哭闹。”

    记忆中,似乎没有这些。就算是有,也早就模糊了。毕竟,那些记忆已经远去,也从不真的属于朱允熥自己。

    朱允熥得意一笑,“其实现在,孤也喜欢漂亮宫女!”

    这时,铜壶的嘴儿喷出阵阵白雾,水已然开了。

    朱允熥身后随从之中,走出一个身材细高,面容削瘦的汉子,端着皇太孙和淮王的茶碗,走到泥炉边上。

    一个小沙弥吃力的,小心的抬着铜壶。先是给淮王的杯里倒满,而后又换了只手,给朱允熥的茶碗满水。

    随后,两杯芬芳扑鼻的茶放在二人身边。茶汤呈琥珀色,晶莹剔透。

    “能喝?”朱允熥对那侍卫问道。

    那人眼睛眨眨,“臣以为,还是要试试!”

    话音落下,王八耻上前,那只一支尝尝的银针。

    “有些毒,这玩意是试不出来的!”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他声音平淡,可是听在道静的耳中,却犹如惊雷一般。全身上下,控制不住的猛烈颤抖起来。面色惊恐至极,皮肉都有些扭曲。

    “他什么意思?他这么说什么意思?试不出来?他知道里面有毒?”

    见道静脸色变幻,眼神惊恐,朱允熥戏谑的说道,“咦,你脸怎么红了?”

    道静不自觉的后退两步,却直接撞上东宫宿卫的铁甲。

    朱允熥埋怨的看了朱允炆一眼,“你怎么不接话?”

    “臣怎么接?”

    “孤说,他脸怎么红了,你要说容光焕发!”朱允熥顿感无趣,“当日在大学堂中,孤每日和几位小王叔玩的游戏,你居然都不记得!”

    朱允炆揉了下鼻子,“以前,你们不带我玩!”

    “你也不跟我们玩!哼!你当日若如现在这般有趣,何至于狗都不待见你?”

    朱允炆有些恼怒,“殿下重说!”

    朱允熥清清嗓子,“咦,你脸怎么又黄了?”

    “方才,不是这句词儿!”朱允炆皱眉道。

    “无趣无趣!怪不得别人不喜欢你!”朱允熥摆摆手,然后站起身,背着手笑看道静,“你帮孤一个忙!”

    说着,又笑笑,好似猫见了老鼠一般,“帮孤,把那碗茶喝了!”

    “他知道了!”

    道静如遭雷击,愣在当场。

    “放心,肯定不会当场死!”朱允熥笑道,“孤想,你活着你身后的人,都没那么笨。孤若是死在淮安,你们这些秃驴,一个都别想活。你下的,定然是让孤慢慢发作,死得神不知鬼不觉的毒药!”

    道静的表情,仿佛见鬼一样,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想要逃跑,却被人抓着臂膀,动弹不得。

    “意不意外?呵呵!”朱允熥顽童似的笑笑,“是不是很多不明白?是不是想不通?”又一指朱允炆,“是他告诉孤,你不是好人!”

    朱允炆叹息一声,“方才殿下说了,本王在宫中时就不招人待见。从小到大,除了本王的老师和生母,没谁愿意跟本王交心!”

    “就藩淮安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变相发配。皇帝亲孙,故太子庶长子,封到淮安这么一个地方。兵不过三千,身边的人也都京师派来的,连个心腹都没有。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偏你这聪明的僧人看不出吗?”

    “处心积虑往本王身边凑,刻意结交讨好。本王一给不了你名,二给不了你利,你图什么?”

    “还处心积虑的让本王带殿下来你这寺院,全天下都知皇太孙殿下,对你们这些出家人不假辞色,你还非要上杆子。你是有病,还是贱骨头!”

    说着,朱允炆大笑起来,“本王是不招人待见,但不是傻子!”说着,看看朱允熥,“殿下怎知,问题出现在水里?”

    “你问他咯!”朱允熥又一指那瘦高的侍卫。

    “臣,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参见淮王!”何广义行礼道。

    说完,走向铜壶边,倒空里面的水,敲打几下,笑道,“这壶看着没问题,可是里面有夹层。小沙弥用左手倒,出来的是无害的井水。用右手,出来的则是事先藏好的水!”

    道然那边,已如烂泥一般。

    “知道是什么毒吗?”朱允炆问道。

    “臣不知,但太孙殿下所说,应该八九不离十。定是慢性的毒药,不然他们这些人,如何能洗脱干系!”何广义冷冷一笑,“这等事,前朝秘档中,记载许多!”

    朱允熥厌恶了看了一眼道静,吩咐道,“拉下去,查出来他背后是谁?”

    突然,道静身边瑟瑟发抖的小沙弥暴起。僧衣对着道静的咽喉一划,鲜血飞溅。

    “呃!呃!”道静眼如死鱼,四肢乱斗,喉咙直接被豁开一个口子,鲜血喷涌。

    “抓他!”朱允熥怒喝一声。

    侍卫扑过去,两个小沙弥牙关一紧,也不反抗。

    “掰开他们的嘴!”何广义急道。

    可是还是晚了半步,两个小沙弥已经闭眼归天。

    “呃!呃!”道静无力的抽搐两下,倒在地上,手指在青苔上凌乱的划了几下,一个竖一个横。随后,眼睛一睁,再无声息。

    “臣有罪!”何广义跪地请罪。

    王八耻拿着拂尘,双腿哆嗦着,死死的挡在朱允熥身前。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朱允熥笑着一摊手,“这么处心积虑要害我,而且还他妈全是死士!哈哈,哈哈!”

    朱允炆脸色沉重,一言不发。

    “这事,你告诉皇爷爷了?”朱允熥转头问道。

    “臣只是说,淮安这边,有人故意接近臣,似乎不怀好意!”朱允炆淡淡的说道,“有次,孤醉酒感叹举世无亲。这僧人便怂恿我说,亲是走出来的,不是登出来的。”

    “所以,往秦王晋王还有京城大学士那送礼了?”朱允熥问道。

    “嗯,送之前,臣问了皇祖父,皇祖说钓鱼,钓着罢!”

    朱允熥嫌弃道,“你看这钓的,钩都他妈的都被人咬走了!”

    朱允炆也一摊手,“臣又不是殿下您,心思没那么缜密。这些算计人的事,臣一向玩的不好!”

    朱允熥沉吟片刻,“你夸我,还是骂我?”

    寺庙突逢巨变,无数护军瞬间冲入寺庙,擒拿所有僧人,欲挖地三尺。有人刺杀皇太孙,这可是天大的事。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就是他们的失职。

    朱允熥和朱允炆,被护卫们围在当中,缓缓朝寺外走去。

    “本以为是场好玩的游戏,没想到虎头蛇尾!”朱允熥叹息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殿下吓了臣一跳!”朱允炆道,“现在心里还在后怕!”

    忽然,朱允熥停步,看着对方的眼睛。

    “孤在路上时,就接到你的传话,说有人欲对孤不利。”朱允熥小声道,“你为什么帮孤?”

    “你我是一父所出亲兄弟............”

    “说实话!”

    朱允炆愣了片刻,抬头,目光柔和,“我做父亲了!”

    “嗯!”

    “知道我第一次抱孩子那天,想起了什么吗?”

    “什么?”

    “想起我母亲,被皇爷爷的人吊死在房梁上!”朱允炆眼中泪光闪动,“我不想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我被人吊死在房梁上!”

    朱允熥无言,拍拍对方的肩膀。

    第128章

    美死你“寺中所有的僧人,臣都已经严审过!”

    “庙里翻个底朝天,唯独在西院禅房中发现了些,有人吃剩下的酒菜!”

    “而且那间禅室显示,这几日有人在那里住过。”

    “臣推断,在禅室中的人,与此案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个僧人交待,住在禅室的人,是道静亲自招待,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所以臣已经传令淮安千户所,所有水路交通严格盘查。只要是僧人,一经发现立即逮捕。不过,锦衣卫毕竟人少。臣斗胆请殿下手谕,调动卫所官兵,沿路盘查搜索!”

    淮王府雅堂内,朱允熥和朱允炆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前者,默默的端详着手里半截僧衣,后者缓缓的把清澈的酒水倒入白色的温酒壶中。

    地上,何广义惶恐的跪着说话,语气甚为着急。

    “这玩意,可不好做呀!”

    朱允熥似乎没听到何广义的话一般,惊叹的翻着手里的半截僧衣。

    两个杀人的小沙弥,之前经过层层搜身都没有搜到,乃是因为他们在僧衣挨着手掌的袖子里,竟然缝进去一条又短又窄,薄如纸薄如蝉翼,手指一碰还能弯曲的刀片。

    就像是,后世男人所用的刮脸刀片一般的金属物。

    这小东西藏在袖子里,就算是故意用手捏,都未必能捏得出来。再说,谁能想到这东西,会藏进袖子的针线缝隙中。

    朱允熥慢慢把半截刀片从僧衣中抽出来,放在灯火下。短小薄如蝉翼的刀片,在灯火下近乎透明。上面反射出,一层湛蓝的光泽。它甚至,比后世的刮脸刀片还要轻薄上几分,但同样的锋利。

    “如此非凡的工艺,竟然用在这个地方,真是暴殄天物!”

    别小看这么一个玩意,若不是有超高的金属制造冶炼工业,根本别想做出来。这样的东西,本该是大工业世代的产品,在这个手工业世代,居然能有人做出来,用作杀人利器,真是超乎想象。

    “殿下?”何广义轻呼一声。

    朱允熥依旧看着手中轻薄的刀片,开口道,“老何,你说京中各制造所,可有能做出此物的工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