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0章

    李芳英走了,李景隆自己坐在厅中沉思。

    “这事,真闹到万岁爷那边,不能跟万岁爷求!”

    “得去跟老爷子求!”

    “庶出的也是他老人家的外甥儿子啊!”

    他在府中算计,却不知一场风暴,已经无声而至。

    第42章

    进城吧(1)京城应天府郊外,官道接官亭外,一队人马不停的向前张望,盼望之色溢于言表。

    今日该是燕王朱棣进京的日子,魏国公徐辉祖,燕王世子朱高炽,次子三子,高煦高燧一同出迎。

    朱高炽与徐辉祖在亭中坐着,而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是伸长脖子,不住朝大路的尽头望去。

    “老二,稳当点!”

    见朱高煦急得满地打转,亭中的朱高炽开口道,“进来坐下!”

    朱高煦头也不回,依旧看着前方,“哪里还坐得下?我盼爹娘都盼得不行了!”说着,回头大声道,“老大,要不我骑马去迎迎?”

    朱高炽微微一笑,目光看向徐辉祖。

    他们哥仨今日是跟着徐辉祖一道来接燕王的,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举动,都要徐辉祖这个舅父首肯之后方可。

    或者准确的说,徐辉祖这个舅舅,除了接待朱棣之外,还要监督他们兄弟三人。

    见朱高炽看着徐辉祖,朱高煦更加不耐,“大舅,行不行?”

    徐辉祖端着茶盏,无声的笑了笑。

    “这个老大呀,蔫坏!什么话都没说,一个眼神就把难题推给我了!我若不答应,恐这几个孩子心里立马就记恨。我若答应,说不上回头,有人就在皇上那说什么!”

    心中如是想着,徐辉祖微叹,开口道,“还是等等吧!”说着,顿了顿,“二爷,您是皇孙,举止要有度,燕王即来,且稍安勿躁!”

    “不让去就不让去,说恁多作甚?”

    闻言,朱高煦忽然大怒,这个舅舅他从小就不亲近,而且不但不亲近,反而多有疏远。此刻他心情烦躁,又听对方开口隐有训斥之意,更加不耐。

    “老二,怎么跟大舅说话呢?”朱高炽怒道,“一点规矩都没有?”

    徐辉祖的笑容也消失不见,面若沉水。

    对方是皇孙不假,可他是世袭的国公还是对方的舅舅。如今突然被对方抢白几句,脸上颇有些挂不住。

    “过来给舅舅赔礼!”朱高炽继续怒道,“磕头认错!”

    “算了算了!”徐辉祖在一旁摆手道。

    “我哪里错了?我盼爹娘也错了?”朱高煦心中更是委屈,梗着脖子大喊,“若是二舅在次,定然会让我去迎。不,二舅定然带着我,一块去迎爹娘!”

    说着,他看向徐辉祖,“天下哪有不让儿子,迎接自己爹娘的道理?”

    徐辉祖没有说话,目光盯了朱高煦片刻,微微转开。

    “舅舅,您别理他,浑人一个!”朱高炽在一旁解释笑道,“老二这人,心直口快,其实没什么坏心思!”

    徐辉祖又是一笑,显得颇为大度。

    这时,忽然朱高炽起身,走到外边,揪着朱高煦的肩膀,啪啪在对方后脑上给了几下。

    “老大,你为啥打我?”

    “打的就是你个不孝的东西,所谓娘亲舅大。咱们原理爹娘,再京城之中,舅舅是我们的至亲。你对舅父不敬,是不是该打?”

    “舅舅大人大量,不和你一般见识,你还没完了?”

    “你平日对旁人没大没小也就算了,对旁人不恭敬也就罢了。可眼前是谁,是咱们的亲娘舅,是咱们的血亲。以后若咱们有什么事,还不是要娘舅操心?”

    一番怒斥,朱高炽渐渐低头,可眼神中还是有些不服气,愤愤的。

    而徐辉祖,则是再度端起茶杯。

    “老大这指桑骂槐的功夫,可真是不一般!”徐辉祖心中暗道,“字字句句,都是骂我这个舅舅,对他们不闻不问,不亲近不帮衬,没有做舅舅的样子!”

    想着,心中长叹一声,“老大这是拿话臊我呢!”

    人孰能无情,其实他心中不是没有这几个外甥!

    而是徐辉祖不同于徐增寿,他是掌管军务的大臣,又是东宫的旧臣,如何能和藩王走得太近。再者说,他先是臣,然后才是朱家三兄弟的亲。

    为人臣,亲情之能靠后。

    再说,他早年是跟着蓝玉等人出赛练兵过的,早就就知道,燕王志向远大,所图非小。

    此时见眼前朱家外甥口中含沙射影,再想起发到云南军前效力的弟弟,心中又是长叹!

    ~~~

    突然,视线之中,一匹骏马疾驰而来。

    马上的骑士,手臂着环铁护铁,身上是蓝色的棉甲。阳光下,上面的每颗铁钉,都熠熠生辉璀璨无比。

    这是,跟着徐辉祖出城而来的,羽林卫骑兵。

    “报燕王世子,魏国公,燕王的车架已经到了,再有半炷香,即到此处!”

    “知道了!”徐辉祖淡淡的摆手,依旧端坐。

    而朱家三兄弟,闻言之后,突然不由自主的站在了一起,眺望远方。

    老大朱高炽在中间,朱高煦朱高燧分列左右,老二老三,一左一右,分别紧紧的握着老大的胖手。

    “爹来了!”朱高煦低声道。

    “娘来了!”朱高燧哽咽道。

    朱高炽看看兄弟两人,心中忽然一惊,“车架?”随即,心中更是疑惑,“爹一辈子都在战马上,从不坐马车,哪来的车架?”

    渐渐的,一队人马出现在他们兄弟三人的视线之中。

    这队人马,普通至极。

    没有打燕王的王旗,没有任何代表藩王身份的仪仗。前方,二十多名身着武士常服,连弓箭都有,仅仅带着配刀的骑士开路。

    后面,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双马马车。

    远远看去,这队伍就好似普通的官宦队伍一般。只是开路的武士,不经意间锐利的目光四顾,露出些微微的不同。

    “这?”朱高煦语塞,“爹为啥不打王旗?”

    朱高燧也惊道,“咱爹怎么就带了这么点护卫!”

    朱高炽心中明白,他的父亲,这是刻意的低调。无声之中,他宽慰的拍拍两个弟弟的手。

    “咱家的骑兵呢?”

    “阵仗这么寒酸?”

    朱高煦,朱高燧同时开口,语调让人心酸。

    “别哭丧着脸!爹娘长途劳雷,咱们都乐乐呵呵的,别让二老心里不痛快!”朱高炽嘱咐一句,“来,跟着我,迎爹娘去!”

    说着,他胖手拽着两兄弟,大步朝前走去。

    朱棣马车前,武士之中骑兵千户,蒙古人火里火真见到了他们三兄弟。眼神中闪过浓浓的喜悦,然后策马到马车边。

    “千岁,娘娘,世子和二爷三爷过来接你们了!”

    第43章

    进城吧(2)朱棣的马车停住,朱高炽三兄弟到了跟前。

    “爹!”

    “娘!”

    朱高煦,朱高燧兄弟在马车外,迫不及待的呼唤。

    “儿臣高煦,带二弟三弟迎接父王母亲!”朱高煦拉着两兄弟,跪在地上,叩首大声道。

    马车的车帘拉开一个角,露出朱棣半张笑脸,“起来吧!”

    熟悉的声音,让兄弟三人心中欣喜,可刚一抬头,又马上愣住。

    眼前的父王,哪里还有往常意气风发,鹰扬虎视的样子。

    “爹!”朱高煦再也忍不住,一下扑过去,哽咽道,“您怎么,瘦成这样啊?”

    “爹!”朱高燧也扑过去,“您怎么了?病了吗?”

    朱棣的脸颊削瘦,原本雄壮的汉子已经有些瘦得脱相了。斜靠在马车里,脸上带着笑,可眼神中都是疲惫。脸色苍白,好似大病初愈一般。

    “没事!”朱棣淡淡的开口,声音也不及以前洪亮有力。

    他看看三个儿子,目光从他们的脸上逐一扫过。老二老三眼神中的关切,还有悲伤让他心中欣慰,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心中永远有自己。

    再看看老大朱高煦,虽眼神中涌动着悲伤和关切,却不得不压抑着,故作稳重。

    “老大,更成熟了!”

    他心中叹息一下,朝着朱高炽微微点头,“老大,你带着他俩在京城,辛苦了!”

    “爹!”朱高炽的嗓子好似有东西堵着,沙哑得不成样子。

    终于,他还是绷不住了,哽咽着问道,“就知道您病了,却不知道您病的这么重。您看您瘦的,怎么不来信和儿子说!”

    “憋回去!”朱棣忽然变怒,低喝道,“你是世子,这么多人面前,磨磨唧唧成什么样子?!”

    朱高炽揉下眼睛,“爹教训得是!”

    朱棣伸出干瘦的手,从车厢里下来,他身上就是普通的常服,没有任何纹饰,更没佩戴任何宝玉,寻常普通。

    “老子不用你们扶!”

    朱棣见儿子们要是上前搀扶他,猛的一挥手,“去见见你们母亲,她在家想你们想到落泪!”

    这时,三兄弟目光朝车厢中看去。

    正脉脉看着他们,眼中泛着泪花的女子,不是他们的母亲还能是谁?

    “娘!”朱高煦和朱高燧同时扑过去,“儿子想你了!”

    母子三人抱着落泪,朱高炽在后先是郑重的行礼,然后亲自从马夫的手里,接过马鞭,站在马车旁。

    ~~~

    朱棣缓缓向前,目光不住的打量四周,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色。

    他走得很慢,眼睛半睁,目光扫到接官亭周围那些甲士时,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这时,魏国公徐辉祖大步上前,叩首道,“臣徐辉祖,恭迎燕王千岁........”

    “少来这个!”朱棣一下拽住对方,“骂我?”

    “千岁,礼.........”

    “自己家人,行什么礼?你是我大舅子,一会要不要我个你磕一个?”朱棣笑道。

    “臣不敢!”徐辉祖毕恭毕敬的说道。

    “再这么客气,信不信我马上掉头回去,看你怎么交差?”朱棣笑道。

    顿时,徐辉祖行了一半的礼,行不下去了。

    “你这人,好生无趣!”朱棣拍拍对方的肩膀,“总是板着脸,好像谁欠你两百吊钱似的!”说着,大笑道,“你是我舅哥儿呀!见了我,就不能问些家长里短?”

    “千岁,瘦了不少!”憋了半天,徐辉祖说出一句。

    “哈哈!”朱棣笑笑,忽然凑近些,低声道,“告诉你,开春的时候,我他娘的差点死了!”

    说着,撇嘴点头,补充道,“真的,家里头装老衣裳都准好了!”

    徐辉祖心中一惊,“这事,臣倒是不曾闻!”

    “哎,舅哥儿!”朱棣忽然把双手插在袖子里,问道,“你说,我要是真死了,你是不是要带着我三个儿子回北平奔丧去?”

    闻言,徐辉祖再度露出标识性的,无声的微笑。

    “你笑什么?我那时候要是真死了,你这当舅舅的,可要挑大房的!”朱棣眉毛动动,开口说道。

    徐辉祖又笑,语气中都带着笑意,但显得不再那么郑重,不再那么公事公办,“四爷三个儿子之中,别人都说老二像您,勇武无双!可臣看来,还是最像您的还是世子!”

    朱棣来了兴趣,笑道,“这话怎么说?”

    徐辉祖又笑道,“这股损人埋汰人的劲儿,一摸一样!”

    “哈,也就是你,外人我才懒得说呢!”朱棣大笑。

    “外人也不知道,四爷马上功夫不输人,嘴上也不饶人!”徐辉祖笑道。

    “看看,这么说话多好!”朱棣双手揣着,微微侧头,“明明一家人,你非要拉开距离,非要那么疏远?你是来接我的,不是来抓我的,做这样给谁看?”说着,微微抬脚,“真想踹你!”

    徐辉祖笑着侧身,也不分辨。

    “哎,增寿呢?”朱棣忽然看看了周围,继续问道。

    “您还不知道?”徐辉祖想想,缓缓开口,“小二去了云南,军中效力!”

    “他那性子能去军中?哈!”朱棣笑道,“他自小就.......”

    说着,他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懂了。

    眼前的大舅哥,是一直指望不上的。唯一亲近的舅子,被皇上给发落了。

    这些年,燕王朱棣之所以能很快的就知道京中的动向。

    除了他暗中收买的那些人之外,徐增寿助力最大。

    如今徐增寿远走云南,京城之中那些墙头草和他撇清关系都来不及,更不会往他这个倒霉王爷身边凑。

    忽然之间,朱棣再也没了谈笑风生的兴致。

    “进城之后,我先进宫还是?”朱棣问。

    徐辉祖说道,“皇上的意思,先在藩邸歇着,养几天,解乏了,皇上在谨身殿赐宴!”

    朱棣点点头,“老爷子........太上皇那边的意思?”

    “太上皇,没话!”徐辉祖低声道。

    “没说让我进宫见见?”朱棣的语调骤然急迫起来。

    徐辉祖摇摇头,“或许以后有旨意,但臣现在没听到!”

    朱棣揣在袖子里的手,用力的抓在一起。

    “你去后面见见你妹子!”朱棣笑道,“别光顾着和我说话!”

    “是!”徐辉祖应了一声,慢慢后退。

    朱棣转身,再看想不远处,视线中恢弘的城墙,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锐利的眼神中,满是阴冷。

    ~~~~

    车架,缓缓前行,朝内城驶去。

    接官亭,越来越远。

    朱高炽手持马鞭,拉着缰绳步行跟随,见朱棣的目光依旧看着来时的方向,问道,“爹,您看什么呢?”

    朱棣看着渐渐远去的接官亭,“上次我来京城,也是从这进的!”

    “那次,我带着咱们燕藩麾下最精锐的铁甲卫!”

    “那次是平保儿接的我,我还在这等你的十七叔!哈,那小子可比我张扬多了,带着朵颜三卫最彪悍的骑兵,意气风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