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朱棣无声点头,神色复杂。随后,他缓缓开口,带着丝丝的恼怒,“当今的年岁不大,这等蹂躏人心的手段,却超乎寻常!”
赐宴春和宫和谨身殿,完全是两个概念。
谨身殿,乃是礼仪最隆重的所在。
春和宫,则别有含义。
谨身殿是朝堂,可以君臣相处,用之以礼。
春和宫是东宫,唯储君可居住,朱棣从没住过春和宫。
以前朱标在时,朱棣每次进京,都是在春和宫叩见储阳光从明黄色的琉璃瓦上折射,窗前的树影更加婆娑。
微微有风,穿堂而过。
一身常服的朱棣,在宫人的引导下走出红色的夹道,来到春和宫前。
奉天殿总管朴无用从宫中出来,行礼道,“奴婢见过燕王千岁!”
朱棣微微抬手,“朴总管无需多礼!”
“皇上口谕,您来了就里面先做,皇上在忙,一会就到!”说着,朴无用闪身,给朱棣让出一条通往春和宫的路来。
朱棣就一个人,缓缓前行。
不知为何,当双腿迈过春和宫门槛的那一刻,他竟然有些似乎有些近乡情怯一般的忐忑。
不知为何,脑中的记忆一幕幕的纷沓而来。
早年间,他每次回京,都要来这先见太子朱标。每一次,当他走出夹道,迈过门槛时,都会看到朱标的身影,笑盈盈的站在宫门口。
“四弟回来了!”
春和宫还是老样子,好似从朱标故去之后这里就没变过,里面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熟悉。
朱棣刚进去,那张东宫太子的宝座就触入眼帘。明黄色的宝座上,绣着龙纹的锦缎软垫,应是有些旧了,所以上面的龙纹显得没那么恢弘霸气。
以前,见了他,朱标就坐在那儿和他说话。
很久以前,他还能做出一副好弟弟的样子,恭敬的听着。可是后来,渐渐的,当他看着朱标在那里。他心中生出几分别样的情绪,为什么坐在那里的不是我。
那把椅子,坐起来是什么感觉?
听闻太子朱标的死讯,自己当时大概是欢喜多过悲伤吧?
忽然,朱棣狠狠的甩头,把这些情绪甩开。
这把椅子明明离他很近,但是却又是那么的遥远。
而且,如今面对这把椅子,他的心跳的很快。不是以前那种因为渴望而加快,而是心悸一般的加快。
他缓缓的朝前走,穿过前殿。
刚入后殿,脊背忽然感觉有目光。
慢慢停步,转身。
一瞬间,朱棣的眼睛瞪得老大。
“大哥!”
那张宝座上,似乎坐着一个熟悉的影子,正在笑呵呵的看着他。
那笑容满是宽厚,也带着些疏离,依稀还有些骄傲和得意。
朱棣狠狠的揉下眼睛,猛的摇头,眼前的虚影又不见了。
他看看窗外,明媚的阳光,又看看那把显得陈旧的宝座。
刚才,是他的幻觉。
但就在那一霎那的幻觉之中,所出现的朱标脸上挂着的笑容,让他的心,一阵阵的难受。
那笑容仿佛在说,“四弟,这把椅子你永远都得不到。以前坐在上面的是我,后来是我的儿子,将来会是我的孙子。你永远,都坐不到,甚至以后想都不能想!”
一时间,一种无力在朱棣的心中开始蔓延。
他继续朝前走,在一处茶台边坐下。
“我到底差在哪里,就因为我不是老太太亲生的?”
“这些年,我拼命的证明自己!”
“我在诸皇子之中做到了最好,我的军功最多,我治下的百姓最安乐!不骄奢淫逸,不贪图享受,不广纳妃子。”
“我没有堕朱家的脸面,我让世人称颂!”
“老二老三温柔乡里享乐的时候,我在漠北杀鞑子!”
“其他藩王荣华富贵时,我孤军深入漠南!”
“别人红袖添香,我的手里只有杀人的剑!”
“我........”
“到现在,你走了,你的儿子依旧如山一样压着我!”
“凭什么?凭什么?”
突然,外边传来轻微的脚步。
朱棣赶紧凝神,也狠狠的擦擦眼睛。
外边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
第49章
朕(2)“臣朱棣,叩见皇上,吾皇.......”
“好了好啦!”同样一身布衣常服的朱允熥,看着在自己面前行礼的朱棣,开口笑道,“不是朝堂之上,没有外人,咱们叔侄之间就无需多礼了!”
说着,对身侧的朴无用说道,“去,把燕王扶起来!”
“千岁,起来吧!”
朱棣推开朴无用,自己站起身,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
这位他如今要虔诚叩拜的皇帝,就穿着普通的束腰袍服,显得既儒雅又英气勃发。眉宇之间,淡淡的笑意,那是一种礼仪性的疏离。
“等久了吧?”朱允熥笑着在茶台边坐下,信手翻开两个茶碗,“朕那边,事太多!”
朱棣站着,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低声道,“臣不敢!”
“这春和宫自从父亲走后就空着,始终没动!当日皇爷爷曾让朕住进来,可是你知道的,睹物思人,朕一到这,脑子中全是父亲当日的音容笑貌!”朱允熥缓缓开口,笑道,“不用站着,坐吧!”
朱棣谢恩,恭敬的半个屁股沾着凳子坐下。
“你是不是在想,为什么朕没有没赐宴在谨身殿?”朱允熥看看朱棣的脸色,手指敲打桌面。
朱棣的目光,落在对方翻开的茶盏上。
又站起身,亲手放入茶叶,从太监手里接过暖壶,泡好茶,分在茶盏之中,轻推过去。
朱允熥没有喝,依旧看着他,“你别会错意,不在谨身殿,是朕不想弄得那么正式。君臣相对,史官在,礼部的官也在,宗正府那边也要来人。”
“到时候吃也吃不好,喝也喝不好,说话都是云山雾罩,不得其意!”
“在这,就在父亲当年接见你的地方,随和些,话也说的明白些。”
“你和朕,其实一直以来都没好好的说过话!”
朱允熥言辞真切,不像是作假,更不像是搪塞。
朱棣心中,不安和忐忑稍去,“臣,谢皇上隆恩!”
“心不诚的谢恩,朕不稀罕!”朱允熥笑道。
朱棣赶紧起身,行礼道,“臣不敢有不敬.......”
“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说这些虚话!”朱允熥直接打断他,语气变得有些冰冷。
朱棣的身子微僵,站在原地。
“有些事,你心知肚明,朕不说不代表朕不知道!”朱允熥笑笑,手指忽然朝外一指,“燕王,你不是一直想要那把位子吗?”
瞬间,朱棣的后背让冷汗湿透。饶是他自问顶天立地英雄了得,此刻心中也只剩下惊恐。
因为这句话,能要了他的命!
能让生不如死,身败名裂!
“朕知道!”朱允熥看着他的眼睛,“朕一直都知道,从小就知道!”随后,他笑了笑,“不但朕知道,你当父亲当日,不知道吗?他也知道!”
“这是父亲生前的故居,你自己好好想想,父亲当年是如何对你的!”
“他明知你心中有不忿,不甘,有野心。还是包容你,宽厚的待你,只要你开口,无所不应,无不支持!”
“是他软弱吗?哈,不是吧!”
朱允熥的手指敲打桌面,“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他的弟弟,作为兄长不去和你计较。是因为,你骨子里和他流的是一样的血。是因为,你和都是朱家的儿郎!”
“到了朕这,你的所作所为变本加厉,你扪心自问,你该死不该死!若你是朕,焉能让你活到今日!”
“可朕也还是屡次容了你,为何?”
“因为你朕父亲的弟弟,是老爷子的儿子,是朕的叔叔。你和朕,流着一样的血!朕不忍骨肉相残,不忍老爷子在承受丧子之痛!”
噗通,朱棣双膝跪地,已是说不出话来。
“今日没有外人,不如索性说开了。”朱允熥继续道,“今日朕说的话,一字一句都不会落在史书上,更不会让外人知道半个字。但今日这番话,朕说了之后,就不会再说第二次!”
“你明白吗?今天是朕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家国天下,朕分身乏术,实在不想在你身上,再浪费心思了!”
“臣.....臣......”朱棣惶恐得语调打结。
他试想过许多遍,和朱允熥见面之后的场景。但千想万想,怎么也想到不到,朱允熥上来,直接挑明了,一句句话直接扎到他的心坎。
“扶燕王起来!”朱允熥又道。
边上,角落的阴影中,一个好似不存在的人,上前扶起了朱棣。
朱棣一看对方,眼中的惊骇大起,几乎不能自己。
扶他的,正是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你.........”朱棣惊呼。
“臣,活着和死了没分别!”毛骧笑笑,又隐身推开。
朱允熥再度开口,更让朱棣毛骨悚然,“既然你看到他没死,就应该知道。不但朕知道你私底下那些事,老爷子也知道!”
朱棣忽然身子一软,老爷子不见他,不是为了保全他,而是真的伤心了,不愿意搭理他。
朱允熥缓缓把热茶推到朱棣的面前,“你可能在想,既然我们早就知道了,为何不早点对你动手?”
“朕可以一直装不知道,等你自寻死路的时候,朕可以让你死
的名正言顺!”
“但朕念在,你是朕的四叔。你是大明的藩王,这些年在边关军功赫赫,看在你从不堕了大明的威风,看在你转战千里来的份上,直到今天,朕才和你说这些话!
”
说着,朱允熥笑笑,“幸好,你这次来京城见朕了,不然这些话你永远都听不到,也永远都见不到朕!”
“今日,朕不是追究的你的过错。”
“你心里也不用怕,北平朕会放你回去!是自寻死路,还是幡然悔悟,都在你自己!”
“朕今日,也不是想用亲情感化你!”
“那些,对你来说,没用的!”
“朕更不用你磕头认错,那于事无补!”
“朕就是要告诉你,朕,大明皇帝。你,大明之臣!”
“臣子贼子,都在你一念之间。是想做给大明开疆拓土,载入史册的贤王,还是身败名裂被人唾骂的乱臣贼子,你自己想!”
“你的心肝脾胃,朕都看透了。现在,毁了你,只需要朕一句话而已。”
“路,朕给你了!”
说着,朱允熥站起身,看着外面那张宝座,“四叔,这是朕,给你的最后机会!”
第50章
朕(3)“四叔!”
朱允熥再度回身,目光紧紧的盯着朱棣。
然后,轻柔的把两个空的茶盏并排摆放。
“路,朕给你了,就在这里!”说着,朱允熥的手指忽然一动,一个茶盏陡然颠覆,跌落在地。啪的一声,变成粉碎。
这突兀的声响,让朱棣的心猛的一抽,瞳孔紧缩。
“一条生!一条死!你自己选!”朱允熥一字一句,慢慢的说着,“你选路来走,生死都在朕一念之间!”
朱棣抬头,控制着内心的心悸,看着朱允熥的眼睛。
他忽然发下,他错了。他看错了眼前这位少年天子,也想错了这位侄子。
本以为,这位少年天子会如他的父亲那样,即便是有些事心知肚明,但也不会揭破面皮,会好言软语规劝一番,再说些骨肉亲情的话。让双方,让彼此都有些余地。
抑或者,如老爷子那般,暴跳如雷,打了骂了就算了。可真身临其境的时候,朱棣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他从来就不了解这位少年天子,一直以来他所想的,所做的,都是自说自话。他从没真的,好好的想想,认真的思考过,他这个最大的敌人。
眼前的皇帝,直让他感觉到陌生,又感觉到恐惧。
生平第一次,他感到无力。这种感觉,让他感到耻辱,羞愧。可他偏偏没有任何方法,没有任何语言,去反驳乃至对抗对方。
“朕不是老爷子,也不是当年的父亲,他们迁就你,朕不会!”朱允熥继续看着他,缓缓开口,“在朕这里没有条件可讲,人情嘛,四叔你也用光了,朕的耐心更是尽了。”
突然,朱棣的眼中燃起浓浓的屈辱,心中那股执拗和桀骜爆发出来,“皇上何故苦苦相逼?臣这些年在边关鞠躬尽瘁,就要落得这个下场吗?”
说着,朱棣噌的站起来,撕的一声扯开自己的胸膛,露出上面的伤疤,咬牙吼,“你看!你看!你看!”
“十几岁束发从军,太子大哥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臣在军中和那些丘八为伍!”
“京中风华正好时,臣在大漠漫天风雪之中浴血厮杀!”
“宫城恢弘,殿宇巍峨,臣又住过几次?”
“爬冰卧雪,披肝沥胆。穿铠甲多过穿王袍,拿刀比拿筷子还勤!”
“你看看我身上的伤!哪一处不是为了大明?”
“为何,今天皇上要如此对我?”
低吼声中,朱允熥就那样静静的看着他,面无表情。
等朱棣的话音停顿,朱允熥才开口道,“说完了?”
短短三个字之后,朱允熥脸上露出几分别样的笑容,“你是在这朕说你的功劳,你的委屈?”
“是,这些年,你对国有功。正是因为你有功,朕才今日给你路走。不然,你现在,无路可走!”
一句话,让朱棣鼓起的勇气,如皮球泄气一般,快速消逝。
“你说你为国厮杀!你说你这些年多不容易!身为大明的皇子秦王,这就是你的命!你的责任!你的担当!”
“你说你的功劳!边关的仗都是你打的?没有大明将士奋勇浴血,你朱棣一个人,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