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皇上啊!皇上!”~~~
“老臣有罪!”
“一开始,老臣教皇上读书,就是希望皇上..........老臣没有任何私心!”
“可后来,皇上从皇孙变成吴王,从吴王成了储君,如今贵为天子,老臣的心里有了不该有的念头,失了曾经的本心。”
“如今老臣颜面无存,名声扫地,是老臣咎由自取!”
朱允熥挨着刘三吾,并肩坐在花坛上,听他哽咽倾诉。
“朕心里,没有怪你!”朱允熥淡淡的说道,“其实朕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这学堂中,听几位学士教课。”
这是真话,那时的他整日都想着如何在皇储之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为此他笼络身边可以利用的任何力量,绞尽脑汁的算
唯有在学堂里读书时,这些事才能暂时的抛之脑后。
“学士爱朕之心,朕从不曾忘!”
“皇上!”刘三吾老泪纵横,不能自己。
“其实,你把朕教得很好!”朱允熥让王八耻递上手绢,亲自给老臣擦泪,“只不过,朕终究成不了你们心中希望的天子!”说着,长叹一声,“大明第二代君王,要上承开国之主的武功,下启安乐民生!”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心怀仁德,也要不怒自威。内圣外王,怀柔四方。”
“朕,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为,你心中那样的皇帝!”
“因为朕要走的路,比毕超历代所谓贤君的路,都要不同!”
“说起来,朕和你们当初的期望越来越远。不但不能成为你们希望的皇帝,而且和老爷子越来越像!”
“朕,是不会和士大夫共天下的!”
刘三吾擦去眼泪,颤声道,“皇上天资聪颖,自然是一代雄主。是老臣,老臣愧对太上皇,故太子,更愧对皇上!”
“没什么愧不愧的!”朱允熥微微叹息,笑着说道,“此去千里,你要保重!”
刘三吾眼泪再次下来,“老臣已八十有五,此番出京,兴许要客死他乡!”说着,
他看着朱允熥的面容,“皇上,您要保重身体。老臣知皇上心怀大志,可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皇上更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
“皇上还年轻,不能累坏了身子呀!”
说着,他颤颤巍巍再次跪下叩首,“臣这一去,恐怕就再也见不到皇上了。老臣,再给皇上行一次叩拜大礼吧!”
“你这是作甚?”
“皇上!”刘三吾顽固的叩首,“当日皇上说,臣等教书皇上之服。老臣一介书生,微薄只能简陋之身,能侍奉过皇上,不枉此生!”
说着,又潸然泪下,“老臣今日,自作自受,能代罪之身发配千里,已是皇上仁德,老臣感激不尽!”
科考一事,作为主考刘三吾自然难辞其咎。
但朱允熥发落他时,只是淡淡的给了一个监管不利的罪。
“皇上保证,罪臣刘三吾告退!”刘三吾再次叩首,站起身。
坐着的朱允熥怅然叹息,“等等!”
说着,又叹息道,“你不用去西北了?”
他的目光看看老迈的刘三吾,“回乡读书吧!朕准你回乡建书院。”说着,朱允熥笑起来,“你教过朕,回去之后,把曾经对朕的心,用在那些寒门学子身上!”
’
第102章
龙旗(1)碧波万里如山峦起伏,海天共一色。
身处此等景色之间,仿若头上就是天,从未和湛蓝的天空如此接近过,似乎那云就触手可及。
可每当波涛翻滚而过,哪怕是微微轻颤,便会发现不但天遥不可及,且身处海天之间,既渺小又无助,连那空中的飞鸟都不如。
“呕!呕!”
随着甲板的起伏,何广义在船舱中吐得苦胆黄水都出来了。
海上漂泊了数日,他已变得脸色蜡黄神色憔悴,好似虚脱一般。那些和同来的锦衣卫们也没好上多少,各个都是苦不堪言。
“呕!”何广义捧着痰盂又是一口,已经吐不出来了,可是胃里还是翻江倒海一般。
“都堂大人您喝口水!”旁边侍奉的山下一朗赶紧奉上热水,满眼的关切,“大人,约摸再有一天就到广岛县港!”
“知道了!呕!”何广义忍不住,有气无力的说道,“要了老子血命了!”
“都堂大人且在忍忍,这季节的风就是这样,看着不大,其实在船上最是摇晃。等到了近海,风浪就没这么大了!”三下一郎小声说道。
何广义没有力气说话,只是微微抬手,然后斜靠在床上。
忽然,上层甲板的瞭望塔上,传来水手的呐喊,“倭寇!”
“这他娘的就是倭国了,哪来的倭寇?”何广义噌的站起来,扶着墙壁脚步踉跄的往外跑。
三下一郎在后面跟着,大喊道,“是不是上面的兄弟看错了,兴许是近海的防卫部队?”喊着,又赶紧扯着嗓子提醒,“咱们大明的旗帜打出来没有?”
“滚一边去,谁他妈跟你咱们咱们的!”锦衣卫千户张大彪不知从哪冲过来,一下把三下一郎挤个跟头,扶着何广义说道,“都堂,您看前边,三艘倭人的船追着一艘商船!”
海面上晴空万里,景象一览无余。
视线之中一艘类似广船一样的快船,被三艘长尖的倭船钳子一样包住。隐隐的似乎可见到,那些倭船上不断有倭人往那艘商船上冲击。
“你刚才说什么防卫队?”何广义脸色狐疑,回头对三下一郎问道。
“回都堂大人!”三下一郎鞠躬道,“倭国各大名诸侯中,靠海的藩主,都有战船和水军!”
“前面那些准备抢劫人家商船的就是你们倭国的水军?”何广义咂舌,“他娘的,这哪里是官军呀,这他娘的不就是倭寇吗?”
“都堂,要不咱们的船靠过去,卑职带人干他一家伙?”张大彪低声道。
此次来倭国是暗中前来,没有经过朝廷公议,所以何广义一行人只带了五艘战船。其中三艘是中型的赶缯船,长三十六米,宽七米,载重一千五百石,水手三十,水兵八十。
船分上下三层,除最下层外各层甲板中都设有大小火炮,共计二十门,还有火箭弩炮,等物不计其数。
若有战事,远可用火器攻击,与敌船肉搏之时,船上火炮火铳齐设,威力惊人。
除了赶缯船,还有两艘机动性很强的海沧船,水手九人,水兵四十四。配千斤炮四门,火铳二十杆。
这些战船还不是大明的主力战舰,据说靖海军那边的战舰都是高达十几丈,如山一般。
现在这些伪装成商船模样的战船,其实就是山东都司的水军战舰。
渐渐的,海面上那三艘倭人战船也发现了正在行驶的大明船队。
双方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相互之间,调整风帆变得剑拔弩张。
“都堂大人?”张大彪再问。
何广义想想,低声道,“出门在外身负皇上交代的重任,去和那些倭人交涉一下,不要挡咱们的路。”说着,顿了顿,“若能不节外生枝,就不要妄自动武,不要因小失大!”
这就是他为人稳重的地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固然豪迈不已。可眼前是藩邦的近海,那些倭人是藩邦的官军,在不明白内情的情况下,不可贸然行动。
张大彪抱拳答应,下去传令。
海沧快船载着通译缓缓朝倭船靠过去,何广义等人立于船头等待回音。不过却也不是一味的等,快船开动之时,船上的各级水兵水手早就就位,调整火炮炮口,弹丸火药都处于开启状态。
海面上静谧下来,只有海风吹过,风帆的呜呜作响。
半个时辰之后,前去沟通的快船返回,上面的通译喊话道,“大人,那边是什么赤松家的水军,在海上追捕走私盗匪!小人表明了咱们的身份,当然小人没说您是谁,只是说咱们是大明的商船,那边的头目说请咱们绕开他们交战的水域!”
“呵,好大的口气!”何广义笑道,“屁大点地方还他娘的交战水域!”说着,回头问问三下一郎,“你们倭国也抓海上走私?”
“这个.........”三下一郎面皮发红,“有时候是真抓,有时候是假抓!”
真抓不必说何意,假抓就是合法抢劫!
“倭国贫瘠,不但和大明交易,还和其他一些番邦小国有贸易往来。但那些商人,可没有大明商人那么守规矩!”三下一郎解释道。
“行了,净他妈折柳子!”何广义不屑道,“不就是明目张胆的黑吃黑吗?”说着,一摆手,“咱们继续走,不管这闲事,但也别怕事。大明的龙旗拉满了,就从那些倭船边上开过去,他奶奶的!”
“喏!”
随后,战船风帆拉满,船队开足马力,在海上如山峦一般前进。
大明的战船一动,那些倭人的尖船就有些不够看,倭人的战船只和海沧船相当,而且大多没有配备火器,很是简陋。
此时面对大明的战船,就好比兔子见着驴一般。
战船缓缓驶动,龙气高高飘扬。何广义等人站在甲板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些倭人战船,还有船上那些目瞪口呆的倭人们。
就这样,和他们擦肩而过。
张大彪回头看看,对何广义笑道,“都堂,这倭国的水军就跟小鸡仔似的,不够看呀?”
“且不可门缝里看人!”何广义却正色道,“你想想,前些年倭人连年肆扰大明海疆,倭寇防不胜防。眼前这些,可不是倭国的所有水军,只是一部而已!”
说着,叹口气,“就好比咱们军中,一营兵士私下出去打牙祭!”
“再者说,皇上如此看重倭国,定然是有道理了。来之前皇上千万嘱咐咱们,一定要倭国以礼相待,不能摆上国的架子,让他们如沐春风!”
张大彪不明所以,只能闷声点头。
“等靠岸了,让兄弟们好好梳洗一番,身上都臭了!”何广义又淡淡一笑,不经意之间回头,突然之间脸色大变,“大彪,你看被倭人打劫的那条船上,竖起来的可是咱们大明的龙旗?”
第103章
龙旗(2)海面厮杀再起,三艘倭人的战船围着那商船攻击。
那艘商船摇摇欲坠,却在桅杆的最高处坐斗上,升起了大明的龙旗。升起的龙旗没有挂在旗杆上,而是上面的一个水手,不停的在手中挥舞。
张大彪一看,顿时双眼迸裂,“遭娘瘟的,是咱们大明的旗,被抢的是咱们大明的船!”
何广义猛的一甩披风,“掉头!”
船舱下面的水手们骂骂咧咧的拼命踩着船桨,“要血命嘞!”
与此同时,水兵们在伍长的带领下开始准备。
“炮口平放,装药分儿,六斤弹丸入堂!”
“火箭抬高两寸,老子一声令下,就他娘的射!”
“火铳全都装好,接船的时候轮次向前,轮番开火!”
大明的战船,在海面上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从侧面再度包抄到倭人战船那边。
顿时,倭人那边的攻船动作,再次偃旗息鼓。
同时倭人一艘船,径直朝何广义这边的旗舰开来。
“准备!”何广义看着被围攻的商船桅杆上,挥舞得愈来愈急的龙旗,冷声道。
“都堂大人!”三下一郎忙道,“对面船上旗语,要和您说话!”
何广义沉思片刻,“说话?让他到老子跟前来说,不说明白,老子直接砸碎他们王八壳子,沉海里喂鱼!”
腾腾腾,自由下属跑着传令。
不多时,几个面容桀骜穿着竹甲,腰间插着两把倭刀,带着牛角盔的倭人武士,跟在大明这边的通译,登上何广义旗舰的甲板。
几个倭人看着倒也胆色豪气,有几分凛然不惧。
“瓦达西瓦..........”
通译在一旁给何广义翻译,“大人,狗日的说他是什么赤松的家臣,带兵追捕走私犯,大人身为明国之客,为何要对他们行威慑之举?”
“狗日的,老子还没问他,他到先问起老子来了?”何广义冷笑,“你问狗日的,知不知道他追的是哪国的船?”
通译转头翻译,叽里呱啦一通。
然后,那边又是叽里呱啦。
“都堂,您看那倭人,怎么说话时候好像让够咬了似的?嗷嗷的!”张大彪道。
何广义看着那边,淡淡的道,“要么怎么说是狗日的呢!”
就这时,翻译再次开口,“大人,这些狗日的说,他们追的是琉球的商船。这艘船上满是没有纳税的走私品,他们追捕是职责所在!”
“放他娘的屁!”张大彪早就忍耐不住了,指着那边船上的龙旗大喊,“让他睁开眼睛看看,那是啥旗?他狗日的不认识大明的龙旗吗?”
通译又和那边叽里呱啦,然后又道,“都堂大人,他们说了,虽挂的是大明的旗,但船确实是琉球的船。他还说了,那些南洋商人,最喜欢挂着大明龙旗,冒充明人。”
“大明龙旗之下,皆是明人!”何广义冷冷的看着几个倭人。
那边似乎也听懂了,几个倭人表情狰狞着低吼。
“大人,他们说这里是倭国,他们已经以礼相待。如果大人这边要无礼动武,虽暂时能胜,但也逃不远。而且他还说,若大人这边.....他就......”
“他就怎样?”何广义冷声问。
通译有些不敢回答,“他说大人若对他们无礼,那他们就对过往的大明商船..........”
其中何意,昭然若揭。
“哈?”何广义不怒反笑,缓缓上前几步,用手指遥点对方,“你知道不知道你在威胁谁?”
“不是在威胁你.......”不想,对方倭人之中,竟然能说半生不熟的汉话。
“你不是在威胁我!”何广义傲然一笑,“你是在威胁,大明!”
说着,猛的增大声音,“你好胆,若你敢对我大明商船如何,天国必发兵于尔卑微小邦,夷尔族灭尔种,勿谓言之不预!”
翻译过后,顿时几个倭人瞠目结舌。
“都堂大人,大人!”三下一郎满头是汗,急得口干舌燥,插嘴道,“小人以为,不如让那商船的人过来,您问问到底是不是真的明人!”说着,继续小声道,“大人,大事要紧!”
随后,声音更低几分,“赤松家其实和山名氏交好,是联姻之家。大人次行身负重任,若是为了一点小事,得不偿失!”
“大明百姓的安危,是小事吗?他威胁了大明是小事吗?这也就是在海上,若是在地上,老子早就一刀劈过去了!”张大彪听的真切,对三下一郎怒目而视,“你他娘的如今是大明的官儿,帮他们说话,真是非我族类........”
谁知,何广义却摆手打断他,对三下一郎道,“你说的有道理!”旋即,又沉思下,“去,让商船的人过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咱们大明的人!”
话音落下,自然又有人前去喊话。
海沧船开到那商船边上,水手扯着嗓子,“上面的可是咱们明的百姓?”
“王师在上,小老儿是闽地商人,因为不肯受倭人水军盘剥,他们就要杀人越货,救我!救我!”
大明这边水手水军听得心头火起,“老汉莫怕,咱们大人是来倭国的天使,你随俺们上船见大人,谁敢拦你,老子便一刀剁了!”
接着,海面上出现诡异一幕。
倭人的战船武士眼睁睁看着商船上的商人们下了船,登上大明的快船,朝大战舰行去。
何广义正等得有些不耐烦时,闽地商人走前来,跪下行礼,“小人闽地谢晋忠,参见大人!”说着,已是带着哭腔,“今日若不是遇见大人,只怕小人一船的人,都将横死海上?”
“你真是大明的人?”何广义看看对方,对方面色紫铜,显然是常在海上漂泊的。
“小人自然是大明的百姓啊!”谢晋忠哭道,“不然,小人为何挂着龙旗!”
这时,旁边的倭人忽然暴怒,叽里呱啦说了一堆。
通译赶紧对何广义道,“那狗日的说,这商人才不是明人,他常年在沿海走私,挂的都是琉球的旗号,船是琉球的,船上的水手也是琉球的!他根本不是明人,而是琉球人!”
“他说您别听这商人胡扯,这些商人挂龙旗,是为了逃避处罚的老把戏!”
“大人!大人!”谢晋忠大惊失色,“小人少小离家出海闯荡,虽客居他乡,但从未忘过父母之邦啊!”
何广义看看他,柔和一笑,“不管你客居何处,用汉语行汉礼,不忘祖宗便是明人。无需惊慌,本官自会护你周全!”
说着,环顾一周,“当今大明天子曾言,若不能护我山河百姓,那要着百万大军何用?”
第104章
意外收获(1)“既是我大明百姓,本官自会护着你的周全。”
何广义看看跪着的谢晋忠,亲手扶起来,转头对三下一郎道,“你去告诉那些倭人,即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