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奴婢这就去办!”忽然,一旁的侍卫邓平脑筋转转,跪地说道,“太上皇,臣家在东陵外有个庄子,地是现成的都是熟地,有几百亩。庄子里还有几口井,而且紧挨着运河河套,不缺淤泥肥料。”
“好好!”老爷子大声道,“你那庄子给咱用用,不亏待你!”
“那庄子如今臣的姐夫住着,臣马上就去和他说!”邓平大声道。
忽然,朱允熥心里哭笑不得。
“感情李景隆那献宝似的庄子,是从老丈人家撬过去的!”
“大孙你传旨,那庄子给咱用重兵看起来,闲杂人等不许靠近!”老爷子又道,“这甘薯不是好养活吗,咱马上就种!”
“皇爷爷,孙儿以为甘薯之名不好!”朱允熥笑道。
说着,顿了顿,拿起框中一枚红薯,继续笑道,“此物是上天赐给大明之民用以食物。皇爷爷欲亲手种植,推广天下,解百姓饥饿之苦!”
“所以,孙儿以为,此物应该改名,叫洪薯。洪武之甘薯,洪薯!”
老爷子沉思片刻,展颜一笑,“若真有亩产那么多,天下百姓数百年后提起咱,都会念咱的好,哈哈!洪薯洪薯,比他娘的什么封禅泰山提气多了!”
说着,看看跪着的谢晋忠,“你有功,咱赏你个侯!”
“赏我个猴儿?”
谢晋忠心中暗道,“太上皇赏的猴儿,带回家我得当亲爹供着啊!”
第117章
庄园(1)老爷子说的侯,乃是侯爵的侯。
不单是谢晋忠,若洪薯当真能有亩产数十石的产量。阴差阳错救命了谢晋忠的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胡送他回航的千户张大彪,乃止所有去倭国的锦衣卫等,都于国有大恩。
老爷子雷厉风行说要找庄子试种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朱允熥出宫,直奔京城外李景隆的庄园。
李景隆半夜得着信儿,激动的一晚上没睡觉,天微亮就带着家人在庄子门口迎驾。
“太平奴,这事办得好,不枉姐夫平日对你掏心掏肺!”李景隆眼巴巴的看着官道,转头对身边来给朱允熥打前站的邓平笑道,“太上皇亲自试种洪薯,选在咱家的庄子里,多大的恩典,多大的脸面!”
说着,又咧嘴笑道,“那洪薯真能亩产十石?若是那样,你姐夫我也能名留青史啊!”随即,又拍拍邓平的肩膀,“你小子也能名留青史,这事做得漂亮!”
邓平面上笑笑,心中腹诽,“邓家的庄子什么时候成你的了?当初你和我哥说的是借来住,结果你刘备借荆州一去不还了。如今我在太上皇那讨了个彩头,就算名留青史也是我邓家的庄子名留青史啊!”
“太上皇在我邓家的庄子里种洪薯,他老人一高兴,兴许想起我老子当年的功劳,提拔提拔我们邓家子弟。要不然,继续靠着你这曹国公姑爷,早晚把邓家连锅端一口吞!”
心中如此想,面上却笑道,“姐夫说哪里话,弟弟我在御前当差,赶上这种好事自然是想着咱们家。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当如此,咱们一家人就当相互照应!”李景隆大笑,旋即感叹,“太平奴啊,你真是长大了!哎,这些年姐夫一个人,既要顾着李家有时候又要拉扯你们这些小的,累!往后呀,再有大事,你也能帮着姐夫担担了!”
“大事还是要姐夫做主,弟弟我才多大!”邓平笑道。
脸上笑,心中却在说,“去你奶孙子的,这些年你拉扯谁了?我爹死的时候后院三十六个库房,如今空了一半儿!”
就这时,李家的亲兵李老歪呼哧带喘的跑来。
“来了,来了!”
李景隆顿时面容变得郑重无比,威严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家人们,然后跪伏于路边,深深的埋头。
怀远侯常森,承袭了父亲爵位的新颍国公傅让在前,带着一队骑兵簇拥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渐渐的,马车在李景隆等人身前停住,就听常森说道,“太上皇,皇上,到了!”
随后,吱呀一声,马车的大门打开。
跪伏迎驾的李景隆,见马车开门,依稀看到了老爷子和朱允熥的身影,余光瞥见有身影下来之时,忙大声道,“臣李景隆恭迎太上皇,皇上!”
喊着,凭感觉对从马车中下来的人不住的叩首。
下一秒,神情却有些不自在起来。
因为先从马车中下来的,不是朱允熥更不是老爷子,而是他儿子李琪抱着太子六斤。
方才他李景隆一顿磕头,正好结结实实的磕在了自己儿子的面前。
抱着六斤的李琪,低着头不敢看他老子。
他老子磕头太快了,他从刚马车里出来,他老子就一个猛子扎下去了。
倒是六斤颇有气度,稚嫩的声音喊道,“曹国公不必多礼!”
此时,才响起李景隆的声音,“皇爷爷,到了,孙儿扶您下来!”
“一边去,咱又没七老八十!”
李景隆又赶紧叩首行礼,朱允熥缓缓下车,老爷子则是一个箭步从车里出来,背着手不住的打量着周围的景色。
“嗨,别说!”老爷子笑道,“小李子!”
“臣在!”李景隆爬起来,凑到老爷子身边。
“你小子干别的不成,这庄子选的倒是不错,有山有林有水有田的!”老爷子笑道。
“臣时常记得您老的教诲,臣虽如今是皇亲,但李家往上几代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把式。家里住的地方随意些没啥,可庄子一定要选好。”李景隆笑道,“庄稼人嘛,只有庄子才是真的可以传家的宝贝!金子银子都是浮财!”
“哈!”老爷子一笑,又道,“得着信儿了吧,你这庄子给用用,行吗?”
李景隆赶紧笑道,“看您是说的,臣的一切都是皇爷您给的,一个庄子您要用是臣的福气,也是这庄子的福气!”
“呵呵,你小子呀!”说着,老爷子忽然面色一绷,“倒是会慷他人之慨!”说着,众目睽睽之下,咣的一脚踹过去。
“唉哟!”李景隆猝不及防直接一个跟头,但却不喊疼马上翻身起来,恭敬的跪在老爷子身边。一副我虽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但你打我绝对是有道理,绝对是为我好的样子。
“出息了哈!”老爷子指着他骂道,“咱少给你啥了?你爷爷活着的时候,你老子活着的时候,咱不说给你家一座金山,也八辈子都吃用不尽了吧?”
“你狗日的国公当着,高官厚禄拿着,不好好想着怎么为国出力,为君分忧,振兴家门。整日想着扣老丈人家的家底儿,把丈人家的东西都划拉到自己袋子里,你也算个人?”
“他娘的,咱刚才一下车猛的想起来,这不是当年咱赏给邓愈的庄子吗?以前这地方是鞑子守备的猎场,咱灭了鞑子,赏给了有功之臣!”
说着,老爷子更怒道,“哦!现在不明不白落你小子手里了,你小子算计老丈人真够可以的!你也下得去手?咱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老爷子忽然发脾气倒不是假的,邓愈死得早,虽说他故去之后儿子不争气,大儿子当年跟着胡惟庸掺和吃了瓜落。可也还念着邓愈的功劳,没牵连其他子嗣,但这些年也没刻意提拔。
不过对老爷子来说,邓家他可以忽视,你李景隆占便宜没够就得寸进尺了!
李景隆一头冷汗,心中暗道,“老爷子今天怎么提起这茬儿来了!”偷偷的看了一眼朱允熥,想求皇上帮着说两句话,可朱允熥就站在旁边,浑然好似没听到没看到一样。
“太上皇,听臣一言!”李景隆解释道,“这庄子不是臣占的,是臣......暂住的!臣自从辽东大战之后,身子有些发虚,在城里住得太闹,正好媳妇娘家有这么一个清净的庄子!”
老爷子哼了一声,看看邓平。
邓平上前低声道,“太上皇,这庄子确实是家兄借给姐夫住的!”
这话好像对,可好像也不对!
李景隆心中琢磨一番,骂道,“他娘的,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果然,邓平话音落下,老爷子更怒。
“你也真有脸皮,跟丈人家借庄子?你是入赘了,还是你丈人家没男丁?庄子都要借给你?”
“你家在京城没庄子吗?你爹给你留下的田地呢?”
第118章
庄园(2)见李景隆吃瘪,朱允熥心中发笑。
这时代姑爷子对岳家,筋骨相连同气连枝的同时,也要保持距离。别说占老丈人便宜了,就算是老婆回娘家次数多了,旁人都要说没规矩的。
像李景隆这样,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占便宜,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
“说话呀!”老爷子又道,“你家里啥没有?借你丈人家的庄子?你啥德行咱不知道?进你口你能吐出来?”
“太上皇,臣家里没庄子啦!不是,是没这么清净的庄子!”李景隆急道,“父亲留的那几处庄子,还有那些佃户,山林池塘矿山等,前些年臣不是已经上交国库了吗?”李景隆越说声越小,“当时您老说,勋贵们占地太多,臣是皇亲,自然要做个表率!”
他这么一说,朱允熥想起来了。
当初还他是吴王的时候,有御史弹劾淮西勋贵蓝玉李景隆等纵容家奴兼并土地。他还出面敲打了李景隆一番,李景隆也是聪明人,回头就把这些东西上缴了,为此还得了老爷子的嘉奖。
“又让他卖个乖!”朱允熥心道,“老爷子定然要心软!”
果然,沉思片刻之后,老爷子脸色缓和不少。
当年他之所以那么狠手处置那些开国功臣,除了淮西武人集团尾巴不掉,怕朱允熥将来镇不住之外,也是因为这些人有些事实在不像话。
名下土地动辄上万亩,山林矿山更是不计其数,家中的佃户都好几千户。终洪武一朝,在这种事上没栽跟头的,其实也就李景隆和武定侯郭英两人。
“滚一边去,别跟咱哭穷!”老爷子骂道,“啊,没庄子就抢丈人家的?揍性!”说着,看眼前跪了一溜人,“起来,带咱进庄子看看!”
“太上皇,皇上,太子爷,这边请,臣在前头带路!”李景隆马上起身,弯腰前行,笑着带路。
老爷子身边的朴不成淡淡的看了李景隆一眼,又把目光移开。
这庄子朱允熥已经来过一次,老爷子还是头回,进了庄子之后略微着审视的眼光不住打量,不时的哼两声,似乎是有些不满。
“太上皇,您老这边请,天热臣带您去后花园歇........”
“狗闹犄角你是净整羊事儿啊!”老爷子不满道,“你看看,好好一个庄子,种粮食养牲口的地方,你整这老些房子还都盖得这么好,这是庄子呀,还是你曹国公的别院啊!”
“再说了,农庄农庄,你整啥花园呀!你是不是闲的没事干了?好好的庄子都让你给糟蹋了!”
“是是是,臣回头就改!”李景隆一头汗。
“你改个屁,这是人家邓家的庄子,姓邓不姓李!”老爷子道。
“那.....我借来的时候,这庄子就这样啊,这庄子要不是这么好看,我也犯不上借来呀!”李景隆心中委屈,嘴上可不敢说,一个劲儿的认错。
“往哪走?”老爷子又怒道,“带咱去看看地,这些房子花园有啥看头,宫里没有?还是你曹国公觉着,这别院比咱的紫禁城还好?”
“臣不敢!”李景隆连忙道,“臣这就带您去看看庄子的农田!”
~~~
一行人从雕梁画栋的庄园穿堂而过,走了半柱香的时间,眼前豁然打开。大片的稻田出现在视线之中,茁壮的稻子已经打了穗儿,快到人腰那么高,离着老远都能闻到阵阵清香。
稻田之中,立着几个歪歪斜斜的稻草人。几只鸟儿根本不怕,悠闲的落在草人身上,见人走近才扇着翅膀走远。
“唔,好地,好庄稼!”见了满是生机的田地,老爷子才有了笑摸样。
“鱼!鱼!”六斤指着麦田中,水里那巴掌长的鱼儿喊道。
“大孙,过来看看!”老爷子招呼一声,和朱允熥蹲在田头。
“哎,他这稻子里鱼咋这么大呢?”老爷子挠挠头,“咱在宫里的稻田,里面都是小鱼小泥鳅!”
朱允熥之前来过庄子,但没见过这里的田,如今看清澈的水中,寸长的鱼儿游弋不尽也有些好奇。
毕竟他前世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于乡下这些农业,还真是所知不多。
“稻田养鱼?”朱允熥想想,李景隆那纨绔子弟也绝不会通晓农事,开口道,“这片地谁种的?”
“回皇上!”李景隆道,“臣家里的佃户,叫张宝田!”说着,又笑道,“这一边种稻子,一边养鱼的手艺,正是他的手笔!”
“张宝田?这名好,响亮!”老爷子大手在稻田里探探,“人
呢?叫来咱看看!”说着,又道,“这是鲫鱼吧?捞一些出来,炸到骨头酥,六斤喜欢这口!”
“去,叫张宝田!”李景隆大手一挥,然后直接撩起蟒袍抄起网兜,脱鞋入水,笑着对六斤道,“太子爷等等,臣这就给您捞鱼!”
六斤拍手大笑,“水里有王八没有,宫里的池塘王八可多啦!”
“太子爷开了金口,一定有!”李景隆笑道。
“咱看你他娘的像王八!”老爷子笑骂,“东海龙宫的龟丞相!”
不多时,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被带了过来。
张宝田哆嗦着跪在田边,从他粗大的关节还有手上的老茧来看,这人一辈子都在和庄稼打交道。
“咱问你,稻子你种的,鱼也是你养的,你是咋两样混在一块,弄得这么好的?”老爷子问道。
张宝田头不敢抬,低声道,“小人,小人是小人的爹学的。”
“你别拘束,说好了咱有赏!”老爷子闻言道,“有儿子没有,抬举你儿子当官儿!”
忽然,张宝田抬头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光芒,不过随即又畏惧的低头,口中道,“小人的稻田和别人不一样。堤埂加宽、加高还要拍打结实。”
“田里挖鱼沟、鱼溜或鱼坑,立鱼栅!等插秧之后十天之后,把鱼苗放进去。一亩地,大概放八百尾左右!”
“这么多,乖乖!吃鱼可够了!”老爷子惊道。
张宝田继续说道,“有了鱼,田里的水要多些,不然大雨时鱼就跑了!”
这倒是个农业的人才,朱允熥在旁说道,“这么多鱼吃什么呢?”
“什么都行,小人给稻田上的肥都是晒过的,田里进水之后,没几天就有小虫了。鱼吃小虫,吃野草,就长起来了!”
“不怪后人说,我们的文明是辉煌的农业文明。一个乡间老农,说的话正好印证的生态循环。鱼吃掉稻田中对稻子有害的东西,然后排泄物也是肥,因为鱼儿的游动,还能促进土地中的肥料分解!”
老爷子正色倾听,不住点头。
等对方说完,朝边上问,“他说的你们记住了?”
人群之中,一名跟着的翰林书记官忙答道,“臣记下了!”
“抄给户部,工部,想想法儿,闽浙赣直隶湖广看能不能推广!”老爷子说着,看看朱允熥,“大孙,是吧?”
“皇爷爷慧眼如炬,今日又发现一项利于农业的好事!”朱允熥笑道。
“咱就是动动嘴!”老爷子笑着,点点张宝田,“还是他有手艺!”说着,看看对方,“这都是家传的秘方,不能白用,你几个儿子?”
“小人五个儿子!”张宝田道,“大的已经三十了,最小的才八岁!”
“哈,你倒是能生啊!”老爷子大笑,想了想,“大孙,给个官儿吧?”
“可去户部做农官,也可以补锦衣卫!”朱允熥笑道。
“锦衣卫不行!老实巴交的人进去吃不开!”老爷子想想,对张宝田道,“你和你大儿子都去户部当农官!”说着,顿顿,“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若不是儿子多,你也不用给人当佃户!这么着,回头让光禄寺,给你划三十亩水田来。”
“
还不谢恩!”李景隆拎着鱼篓从田里出来,对欢喜傻的张宝田笑道。
“小人叩谢天恩!”张宝田大声道。
“那边是啥?”老爷子笑笑,指着远处飞鸟徘徊的地方。
李景隆看看那边,“那是臣庄子的荷花池,皇爷您过去看看?午膳臣给您安排在那边,一边看着荷花......”
咣几,又是一脚。
噗通,李景隆落水。
“好好的种粮食的地,你给挖个窟窿养荷花!”老爷子怒道,“败家啊!”
“臣知罪!”李景隆倒在水田之中,四仰八叉的,划动手脚艰难站起。
“哈哈!”六斤低笑,对抱着他的李琪道,“你看你爹,像不像咱俩在池塘里捉上来的,然后翻个儿放在地上的王八!”
顿时,李琪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
第119章
吕宋(1)老爷子对这世外桃源一样的庄子哪哪都不满意,却唯独对那些庄子中勤勤恳恳的庄稼人赞赏有加。
张宝田得了赏赐,从一个农民直接变成了的官,家族世代难以逾越的天堑鸿沟被跨了过去。其他的佃户,养牲口的,在山上种药材的,养蜂的,只要是老爷子觉着不错的,大手一挥要么纯银锭子给出去,要么就是划给田地。
水田旱田老爷子看了大半天,中午就在看着非常不顺眼的荷花池边歇脚。李景隆在旁,亲自给朱家爷仨张罗着酒饭。
六斤爱吃的香酥炸小鲫鱼,朱允熥爱的饭包糖醋小萝卜皮,老爷子喜欢的蒜泥白肉,甜酱爆炒公鸡,林林种种摆了半桌子。
朱允熥挨着老爷子坐下,六斤坐在他老祖的怀中,手中拿着炸鱼吃的咯吱作响,老爷子斜眼看了一眼白鹅悠哉徜徉的荷花池,咬了一口鸡冠子。
“他娘的,糟蹋东西,好好的地,一亩多咧,你给挖了当池塘!”老爷子一边吃一边对边上的李景隆骂道,“荷花能当粮食啊?那鸭那鹅你不吃留着配种啊?”
“您说的是,臣这是忘本了!”李景隆在旁边给老爷子小心的添酒,笑道,“回头臣就让人填平......”
“填平?挖都挖了你再填平,你闲的呀?”老爷子又不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