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检阅三军时,您对臣等说!”“我等黔首,造反乃为活命乱世中自保尔。后羽翼渐丰,乃为谋求富贵。”
“今吴军天下之强,万民归心。我等武夫当为天下百姓请命,为万世造福。”
“吾等将再造华夏盛世,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百姓享太平,家家仓有粮!再不受暴政盘剥之苦,再不受饥荒之难!”
“驱逐鞑虏!北伐!北伐!”
“天下安定!北伐!北伐!”
“让百姓再无衣食之忧!北伐!北伐!”
吼着,蓝玉突然疯了一样大喊,“朱重八您忘了你当初的誓言吗?”
第195章
如何罚他?人的一生,三生三死。
死亡只是最终的结果,而过程是不断的斗争。
~~
“朱重八,你忘了当初的誓言吗?”
轰,云层之后雷声轰鸣。
随后漫天的大雨变得凌乱琐碎,雷声戛然而止。乌色的云,缓缓蠕动。
永安宫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大逆不道的蓝玉,而他则是跪在那里,眼若星辰眉似剑。颔下的胡须,随着他的咆哮,尽数飞扬。
“你曾对大伙说过,你带着咱们造大元的反。就是为了将来,咱们的子孙再也不用忍饥挨饿。就是为了不让天下,再有人活活饿死。”
“可天下现在还有很多人,饿死!”
“你想就这么走吗?”
蓝玉的喊声越来越大,甚至起身上前几步,“这些年,你杀了那么多的老兄弟,你都说是为了天下!”
“那些老兄弟们都在地下看着你,看着你让天下过上你曾说的好日子。可现在,你就要这么不明不白的走吗?”
“你若是病死,我蓝小二拦不住。可现在你不过是死了一个儿子,你就要死要活的跟他去,你还是那个我们的大哥,朱重八吗?”
“呜.......”
朱允熥都被蓝玉突如其来的呐喊,弄怔了。
但下一秒,他听见老爷子的口中再次发出呜咽,紧接着老爷子的眼皮剧烈的颤抖起来。
“天下人马上就可以多一份口粮了!”蓝玉继续大喊,“那天在庄子里你和我喝酒,你告诉我。有了此物可亩产数十石,天下饿死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说着,蓝宇缓缓从怀里,珍重的掏出一个盒子。
然后,珍重的打开,一株红薯的秧苗赫然在目。
“你跟我说,它比金子还珍贵。有了它,什么他娘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他娘的是狗屁。什么他娘的赫赫武功,帝王霸业,都是他娘的扯淡!”
“因为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皇上,像你一样给百姓多一份口粮!”
“千百年后,没人会记得你朱重八打了多少胜仗杀了多少人,他们会记得的,是这个!”
“你还说,若天老爷给脸,就让你死在丰收之后。现在它刚刚冒出头来,你就要走吗?你不想看看这洪薯,温饱万千黎民吗?”
“大哥!”蓝玉大喊,“醒来!”
老爷子的眼皮,不住的跳动,手指轻颤。
忽然,殿外传来脚步。
朱允熥目光看去,急道,“让他们都进来,跟着喊!”
得到消息的宋国公冯胜,武定侯郭英,景川侯曹震,会宁侯涨温,鹤庆侯张翼,永平侯谢成等等,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君侯,匆匆而入站在蓝玉身侧。
他们每个人的目光,都死死的落在老爷子身上。每个人都红着眼睛,紧握拳头。
“皇爷爷有反应了!”朱允熥大声道,“蓝玉,接着喊啊!”
蓝玉跪下,宋国公跪下,各位君侯跪下。
“大哥,醒来!”
~~~
“呜!”
老爷子的口中吐出一口腥臭的浊气,紧接着一只手微微抬起的同时,睁开双眼。
“皇爷爷,您醒了!”朱允熥惊喜的喊道,
“席应真过来!”
席老道赶紧上前,但还没过来,就看到转醒的老爷子,艰难的对他摆手。
这是让他,不必上前。
随后,老爷子挣扎着想起身。朱允熥赶紧把老爷子靠在高枕上,让他斜坐着。
“太上皇醒了!”殿中喜出望外,更有嫔妃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老爷子的目光,环视一周,“刚才,咱听见有人骂咱?”说着,冷笑一下,“谁?”
“皇爷爷,没人骂您!”朱允熥笑道,“是老军侯们喊您醒来!”
“有人骂咱,有人喊的名字!”老爷子又环视群臣,“敢做不敢认?”
“蓝玉喊的!”蓝玉直接跪地,把手中的洪薯秧苗高高举起,“主公,您的洪薯,已经出苗了!”说罢,小心翼翼的把秧苗,送到床榻前。
绿色的秧苗充满生机,顶端似乎有一朵白色的小花,无声绽放。
“你骂了咱?还挖了咱的苗?”老爷子的大手覆盖在洪薯秧苗之上,“咱这辈子最恨的两件事,你都给做了!”
“若主公要蓝玉死,蓝玉现在即可死!”说着,蓝玉叩首,“蓝玉,愿意死在主公之前!”
“为啥要死在咱前边?”老爷子想想,看着蓝玉,同时目光也看向那些老军侯们,“你们,都想咱死在你们后边?”
“臣等一辈子都是皇爷的兵,您在臣等就有主心骨。您若不在,臣等就是无根的浮萍!”武定侯郭英也哽咽开口,“臣进宫的路上,一直在想当年,臣第一次见您的时候。一辈子转眼即逝,恍然如梦!”
老爷子疲惫的笑笑,“行啊,老四,都能出口成章了,这么大岁数没白活!”说着,老爷子往斜靠靠,靠着朱允熥的胳膊,眼神中似乎带着回忆,“咱记得第一次见你,你也骂了咱?”
说着,咧嘴笑了起来,“你是大户人家出身,咱带着人去你郭家庄子上征粮食。你站在箭楼里对咱喊,叛逆反贼速速退下,不然一箭射死你!”
说到此处,老爷子又看看他,“可没多久,官军劫了你家的庄子,一把火烧成平地。你和你哥,带着妹子跑到咱这边来,跟着咱一块造反!”
随后,老爷子又问道,“当年那么多造反的军头子,你怎么就来找咱了呢?”
“因为皇爷您,不乱杀不嗜杀,心有天下!”郭英开口道,“您,是一位好大哥!”
“好大哥?咱这些年杀了不少老兄弟,早不是好大哥了!”老爷子忽然叹气,目光看向蓝玉,“你说,咱该怎么治你的罪?”
“皇爷随意处置!”蓝玉道。
“你骂了咱,可也把咱喊醒了!”老爷子缓缓闭目,“刚才咱半梦半醒,都走到奈何桥了,听见有人喊咱才睁开眼!”说着,老爷子张开眼睛,“你,有功也有罪!”
说着,笑笑,“看在你喊咱醒来的份上,罪不予追究,但不可不罚!”说到此处,老爷子看看朱允熥,“大孙,你是皇上,你说咋罚?”
老爷子既然转危为安,朱允熥心头畅快,压在心头的烦躁早就不翼而飞。
“就罚他?”朱允熥想想,笑道,“继续跟在您身边,每天浇粪吧?”
~~~
写的啥呀乱七八糟不知所云,这个情节没处理好,卡文卡的要死。
啊啊啊啊啊啊啊!!!头发抓几把下来,还是写不好,写不出来。
大家可以骂我,随意骂我,怎么骂都行。我都想给自己两巴掌。
第1章
战神归来(1)一场秋雨过后,天气终于由热转凉,初秋的气息开始呈现。
清晨开始,辉煌的紫禁城便沉醉在薄薄的微雾之中,花园中盛开的鲜花,还有枝叶之上都点缀着些许的露珠。
朱允熥寅时三刻便已经起身,熟悉打扮之后从乐志斋步行去永安宫给老爷子问安。
老爷子虽再次有惊无险的转危为安,但毕竟上了年岁,每次大病之后都是元气大伤。腰板越发的佝偻,身体越发的削瘦,精神也越来越不济。
人生就是各一个反向的轮回,幼年到成年是慢慢茁壮充满生机。而年老之后则是慢慢老去,最终落幕。这个过程漫长且痛苦,心酸又让人无可奈何。
花落花开终有日,冬寒春暖再现时。
人这辈子,却只有一次。
问安之后朱允熥再徒步返回乐志斋,用过早膳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帝王的工作,就是这么千百年来如一日。
~~
“皇上,魏国公徐辉祖来了,在外候着!”
朱允熥正坐在御案之后批阅奏折,王八耻从外进来轻轻禀告。
“进来!”朱允熥依旧看着奏折,然后朱笔御批。
他批阅奏折的方式极其简单,遇到臣子们和皇帝聊家常的奏折,便统一回复,知道了。
遇到臣子们闲来无事拍马屁,则是直接朱笔打个勾。
若是政务之事,才会认真,并且告诉臣子们,国家之封疆大吏,不用事事问朕。只要利于民,无碍国法纲常即可实施。
他的风格比老爷子当年还要简约,批阅的也是大白话。当然,他回复的奏折当中,没有老爷子动辄对臣子的怒骂,你他娘的,狗日的,老子砍了你之类的粗话。
魏国公徐辉祖如今管着五军都督府,他本就是性子沉稳的人,大权在握之后更是谨慎言行,更加稳重。
“不用行礼,坐吧!”朱允熥淡淡的说了一声,余光见对方在软墩上坐下,继续开口道,“李景隆不在京中,火器铸造局是你主管。”
徐辉祖闻言忙道,“是,正是臣主管。自曹国公出海后,所有的账目明细臣都是一一过目丝毫不敢马虎。所铸造的火器,除拨付边军,京营各地卫所之外,都在库中。共计有炮.....”
所有的数据徐辉祖都是信口拈来铭记于心,因为火器铸造局,实在是个太有油水的差事,说是守着金山过日子都低估了其中的油水。
他之所以马上说他接收之后的账册,是因为李景隆管着的时候,账册上虽然没有毛病,但实际上.....
“朕不是和你对账!”朱允熥放下奏折,站起身颇没形象的揉揉肩膀,随后坐到李景隆对面,“火器铸造局中,那些残次品的火器....”
徐辉祖马上道,“回皇上,残次品的火器按理说应该回炉。但是,早在曹国公管着的时候就发现,回炉的成本比新造的还要高。所以许多火炮火铳等,只能堆在库里!”
“也不是都打不响,而是不耐打。比如火铳,十杆中有两杆,十二十发弹丸之后,就会滚烫那不得,炸膛开裂!”
“嗯!”朱允熥点点头,“你回头,从这些残次品中挑些不那么残次品的,然后准备好,明白吗?”
徐辉祖更加不解,“皇上的意思?”
朱允熥朝外看了一眼,门口的王八耻马上带着外边十几个太监,无声的走远。
“有些事早晚你都要知道,朕也不瞒你!”朱允熥从御案上拿起一张奏折,交给徐辉祖,“你自己看吧!”
“臣惶恐!”徐辉祖站起身,然后俯身打开奏折,开头第一句话就是,“臣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谨上奏,东瀛倭国事宜尘埃已定,山名家早田家等诸侯,心向大明,已签署大明保护条约.....”
看着,徐辉祖后背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
不经礼部朝中公议,皇上就派了何广义去东瀛,还和那边的大名们私下签订了条约。那边的情况,徐辉祖多少也了解一点,幕府挟天子以令诸侯,国主就是傀儡摆设。
“难道皇上要那些火器,是为了赠与........?”
“白给肯定不行啊,都是大明朝花钱弄出来的。”徐辉祖又心中暗道,“可是怎么劝诫皇上呢?”
心中想着,继续往下看,“山名家银矿已查明确有巨大储量,请皇上派人前来,主持开采冶炼事宜。山名家之火器,以银矿抵押.......”
“银矿?”徐辉祖精神一振,“用银矿抵押买火器?东瀛好大的手笔?抵押给大明,那就是大明的了,不用派兵过去驻守吗?”
看他脸上是神色变换,朱允熥随手剥开一个橘子,笑道,“明白了吗?”
“臣大致是懂了!”徐辉祖合上折子,毕恭毕敬的放好,“东瀛那边是现银交易,咱们这边选一些过得去,但也是没那么好的.......”
“嗯!那边是银山啊,给他们千锤百炼的,怎么用都不坏的,那不是一锤子买卖吗?”朱允熥笑道,“而且不光是火器,还要教会他们怎么用。”
“教他们的教官人选
,你去从武学中挑,务必要精明能干的!”
徐辉祖再次想想,低声道,“皇上将来可是有用兵.........?”
“你知即可!”朱允熥说道。
这下徐辉祖什么都明白了,卖给人家火器,派遣教官过去,挑起那边的内战。等不可收拾的时候,大明再出手。
那么所选的人,第一要有实战经验,第二要善于收买人心绘制地图等。
“臣再多嘴问一句!”徐辉祖又道,“火器拨给那边是可以,可是从何处发往东瀛!”说着,顿了顿,“再者这事不经过兵部和朝堂,消息走漏的话,必然有些波澜!”
他想的甚是周全,这等事涉及到一个国家的颜面,还是要偷偷摸摸的做。
大明那些文臣们不是书呆子,但对这种挑拨别的国家内战,大明贩卖军械谋利的行为,却是有些不大好听。况且,在他们很多人看来,东瀛那破地方,拿下来还要倒贴粮食,得不偿失。
“朕已经给了山东卫所密旨!”朱允熥笑道,“回头山东威海卫指挥使和你单独联系,装船走水路。然后在胶东半岛出海,押运到东瀛之后,化作商船在山名家的海港登陆!”
说起来朱允熥心中也觉得好笑,堂堂大明天子,做这些事竟然跟走私贩似的。
“皇上,臣还有个疑惑之处!”徐辉祖继续道,“虽说是签了约也有抵押,但臣以为这些火器还是不能直接交给那些倭人!”
“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且臣以为每次给的量都不应太大,循序渐进最好!另外,在东瀛倭国,我大明应有驻军。一来是所说的银矿,二来是保护往来商旅的平安。”
“臣以为最好让福建的水师,可以驻扎在东瀛!”
“哈哈!”朱允熥大笑道,“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啊!”
这时代大明的这些军人们,骨子里依然是老一辈人,我看上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我的还是我的,不是我的我抢来变成我的这种武人之风。
在他们看来,天下,就应该都是大明的。
第2章
战神归来(2)殿中,君臣还在密议。
“这个事从火器到选派人员,还有运送都交给你。你是老成的人,朕信得过!”朱允熥吃着橘子,继续说道,“能瞒着就先瞒着,别走漏风声!”
徐辉祖想想,“若真被朝臣们知道......”
“自有朕给你做主!”朱允熥笑道。
“那就是不会做主!”徐辉祖心中暗道,“若真是朝臣们知道了,定然群情涌动奏折连天。到时候当臣子的,怎么能让皇上担这个责任,还是要我等做臣子的,给皇上分担呀!”
想着,心中暗道,“李景隆那厮,怎么会还不回来?得把他拉进来,出事了就把他推出去做挡箭牌,反正他轻车熟路。”
“另外,还有件事!”朱允熥郑重的说道,“贩卖这些火器所得的银两,不能归户部,也不能归五军都督府的军库,更不进朕的内库!”
说到此处,朱允熥笑笑,吃了最后一瓣橘子,继续开口道,“你也知道,水师耗费巨大,比边军的花费还高。兵部那些人,还有各边军的总兵,抓着机会就到朕这来打官司!”
“可一旦涉及藩国用兵,水师是少不得的。所以朕想着专款专用,倭国的银矿能弄多少弄多少来,专门成立一个海军衙门,把水师单独分出来,自成一军。”
“嘶!”徐辉祖心中倒吸一口冷气,“皇上真是所图不小啊!水师专门拨出来,自成一军的话,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
“老皇爷当政的时候,大明朝养军是别想户部那些文官掏钱的。走的都是两淮盐水,也就是皇家的私库。每年一千两百万的现银,差不多要用去八百多万。”
“水师单独成军,那就多了一项支出,只怕日后的耗费盐税肯定是不够的。那皇上,就要从其他地方弄钱!”
“战舰水手火炮,光是东瀛的银矿怕也力有不逮吧?”
朱允熥见他沉思,就知道他心中所想,开口道,“海军衙门这事,也要慢慢来。不然兵部和你们五军都督府又要来回扯皮斗得够呛,军费上嘛,也不能占了原先的份额,朕也不能把边军的钱,花在海军身上!”
“养活海军,还是要靠各海关的关税!”
其实有些话他没办法深说,海军的雏形是什么,就是海盗。
真建起海军许他们随意撒欢,就那些军中的杀才,自然有一万个办法捞钱。
这种都是不可对人言的事,不然传出去堂堂天朝水师,在海上打家劫舍或是攻伐小国勒索钱财,或者干脆摇身一变走私,还要脸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