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0章

    “以前用得着你爹的时候,一口一个五弟。如今用不着了,处处摆着冷脸子。在京城给你皇祖父过寿的时候,你是没见他那么损我!”

    说着,冷笑起来,“他现在当好人了,老爷子面前好儿子,新君面前好臣子,忘了他以前干那些事了!”

    “他以前那些事捅出来.......哼,他真以为人家不计较?日后有他难受的时候!”

    朱有炖闻言,低下头微微摇头,心中长叹。

    “这两年,父王是有些....好似走火入魔了,以前的父王不这样啊!”

    就这时,外边忽然一个护军千户大步冲了进来,“千岁,咱们旁边来了兵!”

    “哪来的兵?”周王朱橚猛的起身。

    “看不清旗号,但是儿郎们回报怕是有两千人上下,已经把咱们这边围住了!”那千户大声道。

    “围住本王?”朱橚疑惑片刻,暴怒道,“谁吃了熊心豹子胆?速速查看,到底是谁的兵马?敢不敬藩王,本王要他的脑袋!”

    “千岁!”忽然,外边又有护军闯进来大声道,“有人求见!”

    “谁?”周王朱橚问道。

    “曹国公李景隆!”

    第16章

    色厉内荏愤怒之后是惊诧,惊诧之后是心虚。

    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情转变,是因为周王朱橚明白两句话。

    一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二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朱橚呆坐在椅子上,脑子飞快的运转,李景隆这么大的动作到底是为什么事而来的。

    普天之下敢这么对他的只有两个人,一是老爷子二是小皇帝。若是老爷子那估计是雷声大雨点小,自己亲爹再怎样无非是一场痛骂加鞋垫子,虎毒不食子。

    可若是小皇帝.......若是小皇帝的话就要明白是哪件事,那样才好开脱。

    “冷静!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

    周王朱橚心中暗道一句,抬头看看传话的侍卫,“是李景隆自己来的?”

    “是,曹国公自己站在外面求见千岁!”

    朱橚沉吟片刻微微点头,“让他进来!”随即,低声对儿子朱有炖说道,“若真是皇帝派人来拿我,你去找你四伯六叔他们,然后一块去找老爷子求情!”

    “皇上怎会?您可是叔王.....”朱有炖只说了半句,另半句压在了心里,“若真有事,找谁都没用啊!”

    ~~

    李景隆独自一人没有带任何兵器,大步走来。

    “陵修的不错,只是不知道你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住进去?”

    他目光落在那些正在卖力修建的建筑上,嘴角闪过转瞬即逝的冷笑。

    站在周王朱橚歇脚的偏殿外,李景隆大喊一声,“下官曹国公李景隆,见过周王千岁!”

    “进!”里面传出周王朱橚沉稳的声音。

    然后,李景隆在侍卫的引导下,大步进去。

    周王朱橚在太师椅上端坐,身后二十个多个杀气腾腾的侍卫一字排开。

    李景隆再次行礼,“千岁!”然后起身,直挺挺的看着周王朱橚。

    后者眼神一凝,也直直的盯着李景隆。

    两人谁都没有先开口,各自的目光都分外冷漠。渐渐的李景隆的目光变成来笑,是那种有些不怀好意微微带着嘲讽的笑。

    然后,周王朱橚有些忍不住了,“曹国公,带兵来?这是何意?”

    李景隆又是一笑,右手不断揉搓着左手小拇指上,硕大的红宝石马鞍戒,轻轻转动。

    “谁给你的胆子?”周王朱橚大声怒斥,殿中满是回响。

    而李景隆依旧是笑,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千岁,您事发了!”

    “嗯?”周王朱橚一顿,气势陡然败落下来。

    “您的事发了!”李景隆再重复一句。

    这是他从何广义处无意间学来的,锦衣卫审问人犯就是如此。现让对方心慌,让对方自己去想。犯人想的越多,就越心慌。

    “本王不明白!”周王朱橚沉声道。

    “王爷,下官是臣,许多话下官也不想说的很明白!”李景隆温和的笑道,“到底做了什么您心里比下官还清楚,况且您犯的事儿,下官说出来不妥,下官更没胆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您还是想想怎么写请罪折子吧!”

    “你吓我?”周王朱橚一拍椅子。

    “您看像吗?”李景隆收敛笑容。

    周王朱橚心里有太多的鬼,随便提溜出一个,都是大罪。所以此刻,他想越多心里越慌,只能强装镇定。

    其实这种镇定无济于事,只能欺骗他自己罢了。

    “你是来拿本王的?”周王朱橚沉声开口。

    “王爷言重了!”李景隆笑笑,“是奉旨送您去凤阳!”

    周王朱橚心里咯噔一下,差点坐不稳,压抑内心的恐慌,“你奉谁的旨意?”

    “您糊涂了吗?下官还能奉谁的旨?”李景隆对天拱手,“自然是万岁爷的!”

    “旨意呢?”周王朱橚猛的站起来,大声道,“万岁爷为何要拿我,我可是大明的叔王。大明以仁孝治天下,本王就藩以来待朝廷恭顺忠贞不二.....”

    “王爷,您自己看!”李景隆轻轻打断对方的话,从袖子中抽出圣旨递给侍卫转交周王朱橚。

    后者忙不迭的打开,手猛的颤抖起来,印有皇帝玉玺的圣旨上,只有几行字,“周王朱橚包藏祸心,着发往凤阳看管......”

    突然间周王眼前一黑,后面的字根本没看下去。

    “这是乱命,我是叔王是太上皇亲封的皇子藩王,要抓我也要给个可以让天下臣民信服的借口,不然何以服天下?我要去见太上皇,我要让.....其他藩王评评理!”周王朱橚愤怒的大喊。

    “我以前还高看了他!今日的事换成老爷子那几个脾气不好的儿子,恐怕就直接拔刀子,而这位只会色厉内荏的瞎叫唤!”

    李景隆心中暗笑,而周王朱橚还在一个人咆哮。

    “要拿本王,罪名呢?证据呢?不然何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怕世人耻笑?”

    “王爷!”李景隆再次轻轻开口,直接打断了对方,“有些话,下官当臣子的没法说,皇上也没法说,事关天家的脸面,皇上丢不起那个人!”

    “至于到底何事,您心里定然是清楚的,下官既来了就不怕您喊,不怕您骂。下官看来,与其您现在在这白费力气,倒不如想想怎么自辩吧!”

    “呼呼!”周王朱橚愤怒的喘息,眼睛通红,“朝廷里出奸臣了,皇上身边有小人。李景隆是不是你们这些小人,挑拨皇上跟本王的骨肉亲情?本王要去见太上皇,让你们吃不了兜着.....”

    “王爷.....”李景隆苦笑开口,“何必呢?见太上皇,那是以后的事。”说着,顿了顿,“现在,请跟下官走吧!”

    “谁敢?”朱有炖大喝一声。

    仓,周王侍卫们宝刀出鞘,杀气四溢。

    李景隆纹丝未动,脸上满是不屑,斜眼看看周王世子,又看看那些侍卫们,“造反吗?”

    殿内,寂静无声。

    李景隆突然再次呐喊,“要造反吗?”

    没人说话,殿中李景隆的呐喊如雷回响。

    “说,是不是要造反?”李景隆再次大喊,“大明律违抗圣旨等同造反,诛九族的大罪!”

    “哼,本公在外面有两千人,顷刻之间就能冲进来,强弓劲弩你们这几把刀能挡?且不说本公一声令下,你们碎尸万段。如今开封城门紧闭,尔等的家眷亲属也都在城中。”

    “周王有罪,罪在他一人,他是皇子亲藩不可杀之,可你们呢?别忘了,你们也是大明的臣子,是皇帝陛下的臣子!”

    侍卫中,有人的刀尖缓缓垂下。

    李景隆再环顾一周,“不要把小事闹成大事,不要让事没法收场!别让你们主子,万劫不复!”

    “莫听他胡言乱语!”周王朱橚怒吼,“给本王......"

    第17章

    有惊无险“周王千岁!”

    李景隆陡然向前几步,几步快到周王朱橚的眼前。

    “下官的话说的还不够清楚吗?还不够给您体面吗?”李景隆大声道,“下官与您自幼相识,怎会害您?若皇上没有真凭实证,怎么会派下官来?”

    “若不是您的事实在骇人听闻,怎么会被发往凤阳?下官到现在,都给您留着面子,您真不领情吗?”

    吱嘎吱嘎,周王朱橚的牙几乎咬碎。

    “千岁,下官奉劝您,现在这事还有余地,您到了凤阳之后上折子也好,找人带话也罢,您是宗室至亲总有缓和的余地。皇上的圣旨也只是说送您去凤阳,一应王爵封地未动分毫。”

    “可若你执迷不悟,那就不是体面的事了,是您自己把后路给堵死了。王爷,您是聪明人,您想想下官的话,是不是这个道理?”

    周王朱橚的眼神,开始松动。

    “说句不好听的,下官可以不见您。反正下官身负皇命,直接让大兵冲进来不行吗?王爷,体面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您,千万别做糊涂事,让亲者痛仇者快!”

    “父王!”朱有炖颤抖着,扶住摇摇欲坠的周王。

    李景隆一番话,直接摧毁了周王朱橚心中最后的那点不理智。

    有小聪明的人都是如此,干大事又惜身,就是俗话说的豁不出去。不但豁不出去,也没有破釜沉舟的胆色。

    “到底,为了何事?本王没......”周王朱橚呆呆的说道,“本王要见父皇,要见...要见父皇....”他紧紧拉着儿子的手,“定然是朝中有奸臣,进了谗言.....”

    说着,他一屁股无力的坐在椅子上,跟刚才判若两人。

    “王爷跟下官走吧!犯错了就要有犯错的态度,太上皇也好皇上也罢,见到您的好态度心也就软了,兹当是去凤阳散散心。您要是违命不尊,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下官这些话,都是为您好!换别人来,人家巴不得看您倒霉,哪会这么跟您掏心窝子!”

    “九江!”周王朱橚叫着李景隆的字,“你我相识多年,本王自问和你有几分交情,你告诉本王,到底因为何事?”

    火候差不多了!

    李景隆见周王朱橚如此,故作为难开口道,“王爷,您的事,下官当臣子的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啊。”说着,叹口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一件事能闹成这样的。到底什么事,您比我清楚,皇上也清楚。”

    “啊?”周王朱橚彻底心乱如麻。

    “以前跟四哥....”

    “王爷!”李景隆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打断对方,“不过,下官倒是可以给你交个底!”

    他是真不敢吓唬了,他怕再吓唬下去,周王竹筒倒豆子该说不该说都吐露出来。他李景隆还想多活两年呢,这等皇家的秘辛,他是半点都不想知道。

    “九江你说!”周王朱橚抓住救命稻草。

    “您说的那些事,皇上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还是那句话,丢人!”李景隆凑到周王朱橚的耳边,“这次把您送往凤阳,皇上指的是您擅自挪用军饷的事!”

    “啊?”周王朱橚惊恐之余,心中忽然生出几分侥幸来,“那事也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干的,老六......”

    “王爷!”李景隆又赶紧开口,“所以说这事,他压根就不是死罪。群臣们都知道了,皇上必然要有个说法儿。您也别心里胡思乱想的,先跟臣去凤阳,还大有余地呢!”

    “那......本王的家眷...?”

    “王爷想要谁斥候,下官回头把人送去!”李景隆笑着搀扶对方起身,“马车已经布置好,凤阳的行宫也布置好了,放心绝不会委屈您!”

    周王朱橚已是浑身酸软,胆战心惊。

    尽量维持着藩王最后的体面,拉着李景隆的手,“九江,这一路就仰仗你了。”说着,好似看到救星一般,“你这几年甚得皇上信赖,在老爷子那也有几分体面,回京之后你帮本王给老爷子带话儿,跟他老人家说....”

    “都看我,都看我的!”李景隆笑着安抚,搀扶着对方往外走,“都是实在亲戚,下官定然在太上皇那边说好话,您就在凤阳安心住着,估摸着两位爷气消了也就差不多。”

    他说着,已经带着周王走出偏殿。

    忽然间周王朱橚觉得哪里不对,大队的兵丁在军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冲进来,然后冷着脸把他的二百多周王侍卫缴械。

    “通知王妃没有.....?本王身边不能没人伺候......”

    “您先上车!”李景隆笑着把周王朱橚推上马车。

    “跟王妃说,让他给宋国公去信,去找老爷子......”

    “这得他娘的糊涂成什么样?别人是假糊涂,你是真蠢!”

    李景隆心里暗骂,“你这是唯恐自己身上的屎少,还要再拉一些出来是吗?”

    “九江.....”

    周王朱橚刚进马车,左右马上上来两个人,把他夹在中间。

    定睛一看,两人身上都是鲜艳的飞鱼服。

    “小人们路上伺候王爷千岁!”左边的锦衣卫咧嘴笑道。

    ~~

    周王陵寝的工地乱糟糟的,那些工匠们都瑟瑟发抖的蹲在一边。

    李景隆原路返回走入偏殿,周王世子朱有炖正原地唉声叹息。

    见李景隆进来,朱有炖忙道,“曹国公,皇上还说了什么没有?父王去凤阳,那王府的事?还有封地上的事谁来署理?是本世子吗?”

    “世子!”李景隆温和的笑笑,抱拳行礼,“皇上口谕!”

    朱有炖忙跪下,“臣,朱有炖接旨!”

    “着周王并其子,一并发往凤阳!”

    “啊?”朱有炖呆住了,猛的起身,“你......”

    “世子殿下,马车准备好了,路上不会委屈您!”李景隆笑着把刚才对周王的话重复一遍。

    “你这是乱命....”朱有炖猛的惊醒过来。

    让他父王去凤阳,跟他们父子都去,可不是一回事。皇帝这是要把他们周王这一脉,连锅端。

    “世子!”李景隆看着对方缓缓摇头,“别折腾了,听话!”

    “我......”朱有炖本就不是心性坚定的人,被李景隆这么一说,仿佛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一样。

    “到底是怎么了?到底怎么了?”朱有炖喃喃道,“父王,你糊涂啊!”

    ~~

    眼看着周王世子朱有炖也上了马车,被人看管起来,李景隆心中才松了一口气。

    要说他不紧张是假的,这差事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安抚住周王父子,如何大事化小,如何体体面面的办下来。

    此刻放松下来,风一吹,只觉得后背发凉。

    原来他的脊背,也早就被汗湿透了。

    “公爷,真悬啊!”带兵的盛庸走过来,也是一脸后怕,“刚才给周王府那些侍卫缴械的时候,我心里一个劲儿的嘀咕,千万别抵抗,千万别犯傻!”

    说着,继续嘟囔道,“说实话,我在边关打仗都没这么胆战心惊过。”

    随后,他看看李景隆,“以后再有这样的差事,我说什么也不来了!”

    “别他娘的得了便宜又卖乖!”李景隆骂道,“赶紧整顿兵马,收拾出一营最听话的,跟老子进城!”

    “又进?为嘛?”盛庸问道。

    “皇上的旨意是周王并其子!”李景隆冷笑道,“周王可不只一个儿子!再说,总要给王爷带几个女眷不是?不然路上他闹起来,你给他暖被窝?”

    第18章

    乾清宫(1)数日后,李景隆快马返回京师。

    紫禁城迎来了今年冬天最大的一场雪,宫墙殿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还来不及整理仪表更换官服的李景隆,马上入宫觐见。

    青石板上的积雪很厚,踩在上面会有吱嘎的响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