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69章

    旁边,贼眉鼠眼的老道偷偷伸手,也不嫌烫嘴,抓起油渣就扔嘴里。

    朴不成眉毛动动,却没多说什么。

    “老朴!”岂料席应真得寸进尺,“给道爷我留一盘沾点椒盐下酒!”

    话音未落,一个太监小跑着过来。

    “老祖宗,万岁爷来了!还有晋王,安王.....”

    朴不成放下勺子就往屋里进,下一秒梅殷和平安消失在后门。

    紧接着,院子外头就传来孩子的大呼小叫。

    “父皇,儿臣们来看您来啦!”

    朱楠和几个小王爷,跑着进了院子。

    老爷子披着衣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笑道,“鼻子真灵,刚杀了猪,你们就跑来吃肉!”

    第169章

    分家(1)夜色,悄悄笼罩天地。

    凡间点点灯火与星光交错,让黑暗之中别有光华。

    崇礼街,还没挂门头的李家新宅。

    李琪坐在桌子上,狼吞虎咽的吃着他母亲邓氏送来的饭菜。他属实是恶了,今日在这宅子里前前后后检查了一天,水米未进。

    这座新宅,就是他日后成亲之后和晋王郡主所居住的地方。金碧辉煌唯恐有半点不够华美。

    邓氏宠溺的看着大口吞饭的儿子,轻轻给倒了一碗汤,“这宅子哪都好,就是人气一时半会没那么旺。回头呀,我把家里灶上几个烧饭婆子都打发过来,一是添点人气,二是你吃惯了家里的饭,怕是吃不好!”

    李琪抬头笑笑,咽下最终的东西,“我还是喜欢娘您做的饭菜!”

    “当儿子的自然喜欢娘做的饭!”邓氏一笑,但转眼就红了眼圈,哽咽道,“一转眼你都成亲了,有了媳妇以后就媳妇管着你了,娘就靠边站了.....”

    “母亲!”李琪赶紧放下筷子站起身。

    “你们这些女人真是的,大喜的日子,哭啥?”坐在李琪对面的李景隆看了妻子一眼,“他成亲了就不是你儿子了?你哭哭啼啼的,他是成亲,又不是......”

    不等他说完,邓氏猛的在他胳膊上掐了一把,“他是我身上掉下的肉!”

    一句话,李景隆也没声儿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家人和和美美这些年,转眼之间儿子就要和郡主独居在再此。从此李府就剩下他们老夫老妻二人,这种感觉是有些空落落的。

    “拿着!”李景隆叹口气,从袖子里抽出几张文契递了过去。

    “爹,这是....嘶.....”

    李琪接过来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最上面是三张田契,都是京师下辖的几个县,凤阳中都的田庄,加起来共有一千两百顷。

    再往后看,眼睛又骤然睁大。

    后面那些厚厚的都是泉州那边,最大的钱庄大德通见票即兑的银票子,粗略看看,总共加起来有一百五十万巨款之多。

    “您这是....?”李琪看向李景隆,满是不解。

    “你爹也就这个能耐了,这点家底今天都给你。”李景隆低声道,“支撑门户需要钱,家有余财心才不慌,这些东西想用的时候随意支取就行,怎么花你自己说了算!”

    “不是....”李琪有些懵,“您给我这些干什么啊?”

    “过日子啊!”李景隆笑骂,“早几年就给你预备好了,怎么嫌少?”

    李琪拿着这些银票田契手都在哆嗦,“可是....这也太多....”

    “你成亲之后,咱们分家!”

    李景隆话音落下,蹭的一声李琪站起来,惊慌之下差点碰翻了坐上的饭菜。

    “父亲,为什么呀?”李琪急道,“没有这个道理啊?您和母亲在,儿子分什么家?从来都是只有兄弟分家的,哪有儿子跟老子分家的?”

    “坐那!毛毛躁躁!”李景隆横了儿子一眼,“告诉你多少回了,遇着事别慌里慌张的,要静,懂吗?”

    随后,他叹口气,“知道为啥给你银票子是大德通的吗?”

    李琪摇摇头。

    “那边的银票是认票不认人!”李景隆开口道,“匿名存取谁都查不到!不像咱们户部的钱庄,支钱存钱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查出来!”

    “还有这些田庄子,都是这几年我陆陆续续以别人的名义买的。地契上虽不是你的名,但凭你现在郡马爷的身份,也没人敢私吞你的!回头你成亲之后,想个法都落在郡主的名下,这就踏实了!”

    “父亲,您是不是.....”李琪心里咯噔一下。

    “树大招风!”李景隆看了眼儿子,正色说道,“分家之后,万一将来我有什么事,牵连不到你身上!”

    “您都说些什么呀?儿子怎么,心里这么毛呢?”李琪惊道。

    李景隆笑笑,“这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早做准备总比没准备好!”说着,又笑笑,“分家之后,你踏踏实实过你的日子,老老实实的在太子爷身边当差!”

    “爹!”李琪忽然把手中厚厚的银票和地契扔在桌子上,“您到底再说什么呀?我是您儿子,哪有分家的道理?就算分家,咱们就不是一家人了?”

    “是一家人,但也不是一家人,准确的说分家之后,你和郡主是一家人。”李景隆笑笑,又看看儿子,脸上露出几分无奈。

    ~~

    “咱家到顶了!”

    邓氏给他们爷俩温了一壶酒,李景隆小口的喝着,“我是世袭罔替的国公,你在太子爷身边前程一片大好。一国一家,都有个盛极必衰!”

    李琪还是懵懂的坐着,一脸疑惑。

    “傻小子,真他妈傻!”李景隆宠溺的笑骂,“这都不明白?”说着,摇头道,“你爹我再活二十年,朝堂之上资格最老,百官之首。你再过二十年,也成了太子爷的心腹旧臣。咱们李家一老一少,会惹得多少人眼红?”

    “外人看着这是铁打的富贵,可只有咱们身处其中,才知道是何等的胆战心惊!咱爷俩说句掉脑袋的话,伴君如伴虎,到时候皇上也好,太子也好,看着咱李家这个庞然大物,他就一点心思都没有?”

    “分家是最好的办法,不但家要分,你成亲之后,跟爹这边别太近了。日后你做官了,也别处处都听我的。记着,将来太子爷说啥你做啥,你就把太子爷当成你爹!”

    官宦之家的孩子就算再笨,在这些方面也有着天生的敏感。

    李琪知道他老子说的什么意思,分家之后就算日后李家有灾有难,也不至于父子俩同时掉地上。

    “儿子觉得,您想多了,我是您儿子啊!”李琪苦笑,“再怎么说都是亲父子,就算分家了,还不是一样......”

    “你真当太上皇把晋王的郡主指给你,是他老人家一时兴起?”李景隆横了李琪一眼,“那是你老子磕了多少次头求来的,那也是太上皇给咱家最后的恩典!”

    “你以为我愿意你娶个祖宗过门?你是我儿子,我恨不得给你挑个天底下对贤惠最漂亮家世最好的媳妇。劳什子郡马爷,谁他妈稀罕?”

    “晋王一枝是太上皇嫡枝,不管咋说都是皇上亲叔叔家,亲事还是太上皇亲点的。这就是你的护身符,日后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就是免死金牌!”

    “我再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日后咱家被抄,家里毛都落不下一根。可你这个太上皇孙女婿的身份在这,就没人敢来你家里抄。”

    第170章

    分家(2)“你有了这层身份,咱们李家以后才倒不了!”

    李琪听得毛骨悚然,半晌讷讷的张口,“爹,您是不是多虑了?”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李景隆喝口酒,捏了个果仁扔嘴里,“有些事等露出端倪的时候再想,就晚了!多虑?总好过抓瞎!”

    说着,他又看看李琪,话语之中满是语重心长。

    “你呀,跟你爹不一样,你也不能跟你爹我一样!”李景隆继续说道,“你性子敦厚,我做人做事你学不来你更学不会。”

    “往后在太子身边,你就记着八个字,踏踏实实独来独往!任何事都别掺和,别自作主张,上面说啥你做啥!”说着,忽然一笑,“要是将来有一天,上面烦了你老子,你怎么说?”

    “我....?”李琪愣住。

    “只要上面露出半点对你老子我不耐烦的心思,你马上就说你亲爹是王八蛋!”李景隆笑道,“别怕外人私下怎么说,该跟你老子红脸,你就红脸,该对着来你就对着来!”

    “爹,您说的是不是太远了?”李琪问道。

    “是,那日子还远着呢!可现在不这么干,临时抱佛脚,谁信呢?”李景隆笑道,“反正你得做到在外人眼中,你是你,你老子是你老子,明白吗?”

    “儿子....”李琪咬着嘴唇,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您这是怎么了?”

    “听你的爹的话!”邓氏在旁柔声道,“都是为你好!”

    “儿子知道,可是....”李琪差点哭出声,“可是这都没影的事儿啊,您说得儿子胆战心惊的。咱们好好的一家人,怎么就...?按您说的,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儿子...”

    “憋回去,半点担当都没有!想哭等你老子我死那天你再哭!”李景隆开口呵斥,“老子还不为你好?”

    “儿,你爹说的对!”邓氏在旁劝道,“你成亲就该立事,这李家不是你爹自己的,他也是你的呀!”说着,叹息一声,“不管咋说,将来都要从这往下传。”

    说到此处,邓氏也眼圈泛红,“你以为有些事找不到咱家?人呀,就不能把这世道想得太简单了。还记得你姥爷那边吗?”

    “你姥爷也是开国六公,死后追封王爵配享太庙的人。淮西勋贵当中,邓家也是拔尖儿的。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你姥爷死得早,未必就输给他徐常两家。就算你李家当年,对你姥爷都要客客气气行晚辈礼!”

    “可现在呢?先是你姥爷死之后,卫国公改成申国公,你大舅刚袭爵两年就因为胡惟庸被杀,爵位罢免。一家人直接从天上掉下来,当时那走头无路胆战心惊的日子,现在说起来都想掉眼泪!”

    “说起来也是幸好你姥爷死的早,太上皇才没追究牵连其他人,让你几个舅舅守着家业能有口安稳饭吃。可败了就是败了,这些年邓家啥事不都得巴着你爹?”

    “要说邓家之所以今天这样,也是咎由自取。当初你大舅舅眼珠子长在头顶上,一心想往上钻营,到最后家业也好命也好,哪样抱住了?”

    闻言,李琪沉默半晌,低声道,“现在小舅舅不是在皇上身边...?”

    “一个侍卫头子他就到头了!”李景隆接话,“你好好想想,皇上为什么用他?因为他家败了,他只有在皇上身边踏踏实实,在朝堂上独来独往才能站住!”

    说着,李景隆挠挠头,“对了,日后你小舅舅那边,也别多来往,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为何?”李琪不解。

    “笨!你是太子身边的人,他是万岁爷身边的人!你俩凑合什么?”李景隆低声道。

    “太子现在还小,日后什么样谁知道?”李琪带着几分气说道,“若是像您说的这样,那这个太子爷的身边人,儿子还不当了。以后,儿子就关起门来,做个富贵闲人!”

    “我他妈抽死你!”李景隆大怒。

    “你跟孩子好好说话!”邓氏忙拦着。

    李景隆忍着火儿,“没有权,富贵能守得住吗?没有势,你好日子能过几天?你可以没权没势,将来你的儿子呢?你啥都没有,你就是别人眼中的肥肉。将来你老子我死了,谁正眼看你?你求人都求不到!”

    “您净是这些功名利禄的事儿......”李琪嘟囔。

    “我他妈为了谁?还不是这个家?”李景隆攥着拳头,瞪着眼睛,“还不是为了你?告诉你这些,是希望你有一天,哪怕你爹倒了,你这个小家也能活得好好的!”

    “再说了,你以为你是谁?说不干就不干?你跟你爹耍性子行?你跟别人耍性子你就是大不敬!你就是不识抬举!”

    “让你在太子爷身边陪着,让你娶晋王家的郡主,都是你老子给你选的路!最稳当最踏实的路!我还告诉你,不单你要娶郡主。将来你有儿子了,也必须跟皇家联姻,就娶近枝儿的王女。”

    “这么着,咱李家才能一直是李家,才有护身符,才倒不了!”

    李琪看着父亲,忽然一笑,“那若是儿子将来有女儿,也要送进宫?”

    “记着,永远不能把闺女送进宫!”李景隆正色告诫,“除非是当皇后!”

    ~~

    夜色低沉,马蹄轻响。

    车厢中,邓氏靠在李景隆的肩膀上,“当家的,今儿您这些话,是不是对咱儿子狠了些?”

    “我对他狠,总比别人对他狠强!”李景隆眯着眼睛,“路给他铺好,他就得给我照着走。”

    邓氏又靠近些,感受丈夫身上的温度,“您说.....咱家真会有那么一天?”

    “有没有的反正都料理明白了!”李景隆伸手揽住妻子,“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事情往坏处想总是没错。要都往好处想,自己心里是美了,出事就傻了!”

    “要不?”邓氏抬头看看丈夫,“有些事,您也收敛点?”

    “啥事?贪污受惠敛财?”李景隆笑笑,“你不懂?”

    “我怎么不懂?”

    “这世上需要我这么一个人!”李景隆看看车窗外的夜景,“黑白分明?若要黑白分明,要灯干什么?”

    马蹄轻快的踩着石板路,车轮缓缓转动。

    车厢里,夫妻二人依旧低语。

    “往后,你这婆婆别操老妈子的心,根郡主那边别显得太和睦了!”

    “儿子家里,能少去就少去,日子让他们自己过!”

    邓氏知道丈夫的心意,柔声道,“嗯,知道了!”

    “呵”李景隆忽然一笑。

    “怎么了?”邓氏问道。

    “还是他妈的儿子太少了!”李景隆大手搂着妻子,“不然,我用得着这么操心吗?”说着,低声道,“你说,我也没少使劲啊,怎么你就....”

    邓氏满脸通红,“你说什么胡话?你什么时候在我身上使劲....”

    “要不!”李景隆低声道,“一会咱们回去,试试别的招儿?”

    第171章

    春雨(1)清晨,本该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时候,却莫名其妙的突然来了一场,既密又绵且接连不断的春雨。

    有雨就有阴,有阴就会寒。

    是以这本该和煦的早春,骤然之间被这场冷冷的春雨把天气拽得乍暖还寒起来。

    人一旦习惯了温暖,就很难再适应彻骨的寒。

    乾清宫暖阁里,满是雨滴落下的声音。雨滴打在汉白玉的栏杆上,打在纯白的丹阶上,打在空旷的空地上。

    然而只有雨落的声音,却不见聚集而成的水洼。落下的雨都随着排水管,或者石板路的缝隙宣泄到紫禁城的暗河之中消失不见。

    朱允熥坐在暖炉边,斜靠在躺椅上,双腿上盖着一张毯子。

    暖炉很是小巧精美,炉火上盖着一张铁丝网。王八耻小心的把一个铜制的罐子放在铁网上,缓缓注入泉水。

    等到水开之后,用银勺子从瓷盒中取出几枚胎菊,一小把普洱,放入滚开的水中,然后加入枸杞红枣,又加了一块小小的冰糖。

    不多时,殿中就开始弥漫热茶的芬芳。

    “皇上,茶好了!”

    一个青花釉里红的瓷杯送入朱允熥的掌心,热气从手臂传到全身。他依旧静静看着窗外的雨,仿佛在细细品味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但很快,宁静被打破了。

    端门那边有太监撑着雨伞,护着一位穿蟒袍的大臣,从雨中踏步而来。尽管没看清来人的脸,可朱允熥凭着这身蟒袍就知道来的是谁。

    满朝文武只有他李景隆不爱穿官服,总是穿着蟒袍以示自己的身份。

    “臣李景隆叩见皇上!”

    朱允熥坐在略显空旷的殿中,看着面前的李景隆。

    按理说有太监打伞,他不可能身上落下雨滴的痕迹。可事实是,他的肩膀上脖领上沾满了雨滴,湿润一片。还有他脚下那双官靴,潮露露的。

    “起来吧!”朱允熥点点头,对王八耻吩咐道,“拿手巾来让他擦擦,在给他找双干净的靴子。”随后,又对李景隆道,“你坐朕身边来,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那臣就不恭敬了!”李景隆笑笑,先去旁边让太监帮着脱了官靴之后,穿着雪白的袜子,坐在朱允熥身旁的圆凳上。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春雨也没暖到哪里去?”李景隆坐下之后,自然而然的很是自然顺畅的,就把煮茶的活从王八耻手里抢了过去。

    他是世家子弟,对这些附庸风雅的事最是在行。

    一套动作新云流水优美娴熟,先是把桂圆红枣放在铁丝网上炙烤片刻,然后在放入水中,放下冰糖之后用银勺缓缓的搅动。

    “不过这场雨来的正是时候!”李景隆笑着倒茶,“虽说出行有些不便,可眼下正是春耕的时候,早春有雨一年不旱!”说着,给朱允熥换了一盏新茶,“皇上登基以来,我大明越发的风调雨顺。”

    “你这马屁,总是这么清新脱俗别出心裁!”朱允熥笑道。

    “还是天公作美,不然臣想奉承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李景隆继续笑道,“天公作美,根子还是皇上您治国有方,种种仁政感天动地!”

    “行了!”朱允熥裹紧了毯子,笑道,“你再说下去,朕都脸红!”说着,他微微侧头,在李景隆脸上反复端详,“你怎么回事?眼眶发黑看着憔悴,昨晚上没睡好?”

    “呃...”李景隆苦涩的笑笑,似乎有些不敢面对朱允熥的目光,“谢皇上挂怀,臣无碍的,只是....”

    “只是什么?”朱允熥笑道,“能让你睡不好的事,可不是小事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