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你是皇帝!”老爷子信中最后的话在他脑海中浮现,“别人会怕你,会敬你,但更多的是骗你。因为只有欺骗,他们才能保住或者从你手中,谋取更大的权利。”“古人说治理国家要堂堂正正,但那都是做臣子的人说的,为的就是糊弄皇帝。皇帝若堂堂正正心慈手软,就是庙里的泥菩萨,谁都管不了!”
“咱不是说让你学咱,把天下的人都监管起来。咱是想让你明白,人心是会变的。今日你有多信任他们,明日他们伤你就有多深。”
“世间本无对错,然人有善恶。光明伟正吾等所求,但阴暗歹毒亦要深深提防!侦得臣仆之小恶,为的是国家大正。为一己之仁名,小恶不除,则将必成大错。”
“暗影司,是爷爷最后给你的东西。切记,牢记!”
殿外,一句轻声打断了朱允熥的思绪。
“皇上,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同知郭官僧来了!”
“嗯!”朱允熥轻轻回应,“进来吧!”
殿外,郭官僧紧张的整理下身上的飞鱼服,绷着脸迈步进去。
在王八耻拉开门帘的瞬间,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得飞快。
~
皇帝接见臣子,王八耻默默的退出乾清宫外。
朴不成无声的和他并列,垂首站着,万一皇帝召见完臣子,有事吩咐他们,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出现在皇帝面前。
宫人们都离得远远的,都把下巴顶在了胸口,目不斜视。太监,是这世界上最会察言观色的人。两个神仙即将斗法,他们这些凡人哪怕听到只言片语,都是罪过。
“恭喜朴公公了!”王八耻看着地上,挨着他影子的影子,“司礼监也算后继有人!”
朴不成一笑,“王公公说哪里话,跟您比杂家是干杂活的!”
上一代司礼监的大太监朴不成追随太上皇去了,那个十二监中最为显赫的位置,从老朴变成了小朴。
这个职位落在小朴的身上,看似说得过去但也有些不合情理。毕竟,朴不成还是太年轻了。而且,他平日在宫里的存在感,也没那么足。更不知道,他是否震得住。
“您千万别这么说!”闻言,王八耻笑道,“您太谦虚了!”
“不敢!”朴不成礼貌的回笑,面容和煦。
然后,两个大太监就这么默默的站在殿外,无声肃立。
可事实上,他们的心中都在各自思量。
“我只要把皇上伺候好,就谁也不能压在我的头上!”王八耻心中暗道,“司礼监又如何?哼,还是没有我乾清宫大总管来的体面!”想着,他又瞥了一眼地上朴不成的影子,心有警惕,“但这小子.....也不得不防。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不能让他抓住把柄!”
而朴不成则是脑中想起朴无用临死前的最后一幕。
“我用了四十多年,才从一个前朝默默无名的太监,变成权势滔天的大太监。我走了四十多年,近乎五十年!”
“很多人的起点比我高,很多人比我聪明,比我有才干,可他们都没我走得远活得长。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忘了,他们的权利和地位是谁给的!”
“主子用你,不是因为你多能干,更不是离了你不行。而是看重你的忠心,忠心是我们阉人,唯一能回报主子的东西。”
“主子给你的权,是为主子解忧。不是为了让你拿着他给的权利,当成自己的权利,去作威作福。更不能拿着主子给的权,谋私!那样的话,你就离死不远!”
“不要怕镇不住宫里这些人,更不要怕流言蜚语,也别把别人的讥讽和讨好放在心上。你做你自己就好,就稳稳当当的低调谨慎的做你自己。”
“面对外人装哑巴,对主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和任何人都保持距离,尤其是外臣!”
“耐得住寂寞,不能高调!”
“不能公报私仇,也不能私事公办。”
朴无用一辈子总结出的经验都给了朴不成,他每天都会逼着自己,把这些话在脑海中重复一遍又一遍。
用朴无用的话来说,他也是用了近五十年,才把这些准则变成了天然的本能。
~~
夜,总是猝不及防的来。
明明方才还是黄昏,那落日的美景还带着几分余味,可转眼之间,夜幕就笼罩大地。
藩王们的酒还在喝,好几人都已经酩酊大醉了。
李景隆百无聊赖的坐在这处王宅的门房中,眼睛时不时的看向窗外。
忽然,阵阵马蹄传来。
紧接着,有骑士翻身落马的声音。
“卑职等见过统领大人!”
“免礼!”
听声音,李景隆就知道是邓平来了,他走到门口,“太平奴,可是有旨意了?”
邓平一边走一边用马鞭拍着自己的马靴,看了眼身后。几个跟在他身后的侍卫,直接停步站在院落当中。
“姐夫说的没错!”邓平笑笑,进屋之后先给自己倒了一碗凉茶,咕噜咕噜的喝了一碗,擦下嘴,低声道,“该启程了!皇上说让您早去早回!”
“正好,那几位喝得五迷三道的,往车上一扔就行!”李景隆笑笑。
然后,他也看看窗外,“宫里头今日如何?”
“还那样!”邓平捏了一块点心送进嘴里,也看看外头,“姐夫您还不知道吧?”
李景隆立刻问道,“知道什么?”
邓平低声道,“朴老公不是跟着..走了吗?司礼监的位子您猜给谁了?”说着,一笑,“给了小朴,您是没瞧见老王那张脸。哈哈,跟黑炭似的!”
“给了小朴?”李景隆微微有些意外,皱眉深思,“嘶!老王眼睛盯着那个位子可有年头了,没想到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
“哈!”邓平又是笑笑。
只是低头时,眼神之中多了几分一闪而过的不自在。
“以后,内廷怕是有一番风波!”李景隆想了半天,“你在宫里当差,要多个心眼!”说着,又道,“那群没卵子的阉货,最是记仇,也最是会下绊子。你别卷进去,吃了挂落!”
“没您说的那么邪乎!”邓平笑道,“下午我瞅见小朴和老王俩人正在乾清宫外头,有说有笑跟没事人似的!”
“嗯?”李景隆又是疑惑,“他俩站在一块?”说着,想了想,“能说吗?要是能说你就跟我说说!”
第三十六章
尘埃散去(2)“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小朴接了司礼监,旨意已经下了!”
邓平笑道,“您今儿是没进宫,所以您不知道。下午的时候,他和老王在乾清宫外说话,南书房各位大人也都瞅见了!”
“小朴带着锦衣卫南镇抚的郭小四进宫.....”
瞬间,听到此处,李景隆眼神一凝,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你仔细说,一个字儿都不漏!”李景隆正色道。
“他俩呀肩膀挨着肩膀站在乾清宫外!”邓平把下午的事叙述一遍,继续说道,“您还别说,当时我看着他俩好像是有说有笑的,但现在想想,也是面和心不和呀!俩人说两句,就都不言声了!”
李景隆依旧沉思,眉头挤成了川字型。
“姐夫,郭小四这是撞大运了!”邓平又吃了块点心,继续低声道,“刚从凤阳调回京师,就直接就任锦衣卫同知,而且还进宫面圣了!”说着,站起身看看外边,凑到李景隆耳边,“你说老何那边...?”
“闭嘴!”李景隆呵斥一声,“是你该问的吗?”说着,又骂道,“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瞎打听什么?再说你在万岁爷身边当差这么久,就不知道有些话不能问吗?”
邓平撇嘴,“这不咱俩之间吗!和外人我恨不得把嘴都缝上!”
李景隆没说话,而是继续皱眉。
半晌后,他开口道,“以后离老王远点!”
“嗯!”正在喝茶的邓平猝不及防,差点呛着,“怎么了,您以前不是说我和老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得打好关系吗?”
“面上过得去就行,不能跟他深交!”李景隆一字一句,咬牙说道,“不得罪他,但绝对不能和他关系太好!”
“为啥?”邓平不解,“老王那人跟侍卫处还行啊!”说着,顿了顿,“我和他疏远,去跟小朴烧香?”
“你烧不到!”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面上郑重的说道,“胡说什么!你就当你的差,跟阉人都保持距离,别整天跟他们嘻嘻哈哈的!”
邓平擦擦手,蹙眉道,“姐夫,您有话就直说!”
“我没话!我也不说!”李景隆不耐烦的说道,“太平奴,你记着反正我不会害你就是了!”说着,摆手道,“回去复命吧!我这就让那几位上路!”
“没那么急吧!”邓平嘟囔一句,甩着马鞭,“姐夫,路上慢点啊!”
“知道了!”李景隆满腹心事。
“我说,你路上慢点!”邓平站住脚,意有所指。
“啊?”李景隆反应过来,看向邓平。
“这话我不能说,但我告诉您慢点!”邓平笑笑,“我出宫的时候,十五爷在坤宁宫外头跪着呢!”
顿时,李景隆心有所悟,“知道了!”
~~
马蹄声远去,邓平的身影消失不见。
李景隆板着的脸慢慢平淡的下来。
有些话邓平不能和他明说,有些事他李景隆也不敢和邓平说。
别说是邓平,就是对自己的亲儿子,他都不敢说。
为何他让邓平疏远王八耻?因为他想起一件事。
当初...很早之前,宫里的权利结构也是这样。司礼监是老朴,敬事房也是老朴,但老朴不在御前。
御前的总管大太监姓黄,叫黄狗儿。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权势比现在的王八耻高出好几个等儿。
别说宫里人面对黄狗儿毕恭毕敬,是就他这个曹国公见了人家,也得笑呵呵的一口一句辛苦,一口一句劳烦。
可最后呢!
黄狗儿是让朴不成叫人给勒死的!
事发那年,他李景隆整管着整个紫禁城的侍卫,仪卫司指挥使。
那几年宫里死了很多人,可他李景隆都是人死了之后才知道些蛛丝马迹。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有秘密,许多他都不知道的秘密。说明,朴不成当初手底下有那么一些人,专门杀人!而且,朴不成还能指挥得动外边的人。
司礼监,锦衣卫南镇抚司....王八耻,朴无用....
王八耻乾清宫,朴无用是老朴的干孙子....
皇上正位东宫之前,太上皇让老朴选给皇上的伴当.....
忽然之间,李景隆眼皮不住的跳。
“左眼跳财右眼....我日你血哥的!”李景隆暗骂一句,走到桌边撕下一块纸,直接盖在了眼皮上。
就这时,何广义从外头进来,“公爷,听说有旨意了?”
李景隆回头,眼皮上还沾着纸,“嗯!送他们上路,我走了!”
“用不用我....”不等何广义说完,李景隆身影已经走远。
看着李景隆的背影,何广义皱眉,似乎感觉哪不对劲!
~~
湘王朱柏的眼神依旧明亮,但身子已经坐不稳了。
朱橚喝得一边哭一边吐,现在人事不知,依旧在吐。
朱桢朱榑满嘴胡言乱语,嘴里咬牙切齿的草草草,也不知是骂谁。
代王谷王相互抱着,嘴里也嘟囔着糊涂话。
宁王朱权醉眼朦胧,失魂落魄的靠在柱子上,无神的看着夜空。
听到脚步,湘王朱柏努力的坐直了身体,看向来人,“曹国公!”
“见过千岁!”李景隆远远的行礼,“下官奉命,送几位爷去凤阳和泗州!”
“这么急吗?”朱柏苦笑,“明日,我还想再跟兄长弟弟们好好喝一场!”
李景隆微微摇头,“千岁,时候不早了!”说着,上前两步,“下官看,天也不早了,要不您移步?”
“我去哪?”朱柏有些疑惑。
“自然是回您的王宅呀!”李景隆笑道。
而后,朱柏愣愣的看着李景隆,又不舍的看看诸位手足兄弟,眼泪噗噗的落。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李景隆犹豫片刻低声道。
“你他妈是劝我,还是说风凉话?”朱柏红着眼睛,再次端起酒杯。
“下官和千岁不说是至亲,也是血脉近亲,怎么会笑您!”李景隆叹口气,上前按下朱柏的酒杯,“下官知晓千岁跟诸位爷手足情深,但路终究是各人自己走的。有些事,怪不得外人,也怪不得谁,只能怪自己!”
“千岁,事已至此,防守才是明智。您若继续想帮着他们护着他们,下官说句不好听的,非但不起作用,反而还会害了他们!”
说着,叹口气,李景隆继续道,“下官说的都是好话!毕竟您还是千岁,关心手足兄弟,不在这一时,来日方长!”
朱柏必须要承认,李景隆说得对。
这时候还是不要触怒那位万岁爷为好,而且他现在还是大明朝的藩王之尊,还能护着兄弟们一二。若是自己再执迷不悟,这些获罪的手足兄弟,还能指望谁?
“知道啦!”朱柏看看面前的酒杯,没有去拿,摆手道,“我先不走,看着你...送他们!”说着,忽然泪眼婆娑,带了几分乞求,“曹国公,你也说你是朱家的血脉之亲,路上劳烦你...照顾则个!”
“千岁放心,下官不会雪中送炭,但也从不屑于落井下石!”李景隆笑笑,无声的挥手,自然有人上前,抬着那些藩王们朝外走。
~
外边几辆马车无声的停着,藩王们酣睡之中被放入马车。
说是囚徒,但他们毕竟是朱家的子孙,待遇远超常人。
“都准备好了!”李景隆回头看看,朱柏站在院子中,掩面哭泣。
“公爷,都准备好了!”李小歪举着灯笼,“咱们连夜走!”
“嗯!”李景隆点头,刚要上马,忽然前方又是阵阵马蹄。
“下官等参见辽王千岁!”
“十五爷!”
众人呼唤声中,辽王朱植冷着脸,大步走来。
李景隆无奈,摇摇头上前拦着,“十五爷,几位爷醉过去睡着了!”
“爷来看看他们,送些东西!”朱植盯了李景隆半晌,“行个方便?”
李景隆无声摇头。
“还真是!”朱植冷笑道,“都说你曹国公只认皇上,还真是不假!”说着,朱植贴着李景隆的耳朵低声道,“惠太妃求了皇后娘娘,已经准了的!”
李景隆继续摇头,“除了皇上,谁都没用!”
“你.....”朱植大怒,“我看一眼自己的哥哥都不行?”
“皇命难违!”李景隆继续低声道,“不过,您给几位爷的东西可以留下,下官一定转交!”
“我....”
“十五弟!”忽然,院落中朱柏开口道,“他职责所在,你别难为他了!”说着,招手道,“这有酒,你我兄弟喝几杯!”
朱植没动,继续冷冷的看着李景隆。
后者歉意躬身,然后翻身上马。
车队缓缓启程,刚走出长街,就见到了数辆豪华的马车沿街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