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皇帝若没钱,那就等着跟臣子磨牙打官司惹一肚子气吧!“这些事!”朱允熥的手指再次敲打桌面,“你们是如何得知的?”
“臣出身江南望族!”陈复春硬邦邦的开口,“江南各地,曹国公的门人不加收敛大张旗鼓,人人尽知!”
说着,又拱手道,“本来松江有一家工坊,乃是当地张姓望族所有。工坊占地六亩,匠工三千多人。岂料竟然被曹国公的门人看重,强买了去。”
“有这事?”朱允熥皱眉。
~~
帷幔后,李景隆心里咯噔一下。
“他妈的,这事怎么也被翻出来了?”
第九十章
朕错了(1)“皇上重商!”
殿中沉默片刻之后,黄子澄开口道,“臣等非迂腐之人,历朝历代士农工商都缺一不可。农可稳,商可富,且这些年来商税,已占了我大明国库的大头!”
“但重商,不等于放任官商!”黄子澄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官商是自肥,民商才是百姓兴旺。尤其是曹国公这样的世袭勋贵,大权在手,什么赚钱就盯上什么,于国之商业弊大于利。”
“臣说句不好听的话,大明朝的勋贵大臣不只曹国公一人。若是人人都这样,那这天下就是官商的天下。富国强民到最后就是一纸空文,更是空谈。如此以来富的就是官,官又有权可凌驾于民商之上。长此以往,只怕税收都要出问题。”
黄子澄的话还算留着些余地,但钱古训的话确是半点余地都不留。
“不是恐怕,而是必然要出问题!”钱古训正色道,“一直以来,朝廷都盯着江南的豪商们,生怕他们官绅勾结,收不上税。在臣看来,曹国公此举,远甚官绅之害!”
“曹国公大权在握,名下的产业缴不缴税,其中大有文章可做。”说着,钱古训冷然一笑,“地方官可以不给其他官绅地方豪商的面子,但曹国公的面子,会不给吗?”
“给了曹国公,其他这个侯那个伯,给是不给?都给了,那赋税就全压在民商的身上,何其不公也?除了赋税,还有垄断。臣就事论事,大权在手,往哪里卖东西卖什么价,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届时,民商之家苦苦经营却利润微薄,而官商什么都不做,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利,却能日进斗金。那对大明之工商而言,不亚于灭顶之灾!”
朱允熥的目光凝重起来,再看看桌上的奏折,已有了几分不同的意味。
不得不说,眼前这几位御史说得有道理,而且也有远见。
一开始他本以为几位御史联名弹劾,是出于某种隐晦的ZZ目的,现在看来却是一片公允之心。
“当初,太祖高皇帝不许官员参与工商的缘由就在于此!”齐泰也开口说道,“地方上的士绅,好对付。可一旦官商做大,则不好收场。”说着,他看看朱允熥,“皇上偏爱曹国公,在臣等看来这种偏爱,有些过了。臣等是弹劾曹国公,但臣等也是弹劾....”
朱允熥摆手,止住对方,自嘲的开口道,“何尝不是弹劾朕这个皇帝呢?”
“臣等不敢!”
就是在弹劾他这个皇帝!
从一开始的为了拉拢勋贵集团,到后来为了让勋贵集团彻底退出大明的朝堂,朱允熥在商业上给予了他们许多便利和特权。
朱允熥也是人,在某些ZZ手段截然有效,把人拿捏在股掌之间的时候,也会有些飘飘然。
而这种飘飘然,使得他暂时没有注意到,这些特权给帝国商业所带来的隐患。
“我错了!”朱允熥心中暗道。
然后他站起身,踱步走到窗边眺望,远处那些巍峨的屋脊恢弘的殿宇,尽入眼底。
“老爷子给我的帝国是有隐患,但归根到底是给了我一个好家底,更是一个可以肆意折腾的好江山!”
“我总是跟自己说,江山不是我一个人的。可现在看来,我从何时变成了和历史上的建文帝一样,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皇帝呢?”
“任人唯亲,对于不同的声音并没有仔细的聆听,而是固执的提防。对于江山社稷,太注重手段而忽视了全局。而且,还喜欢意气用事。还总把这种意气用事,当做雷厉风行的资本。”
人,需要成长。
帝王,亦如此。
“你们弹得好!”朱允熥看着窗外,轻声开口,“对朕而言,当头棒喝!”
“臣等不敢!”几人纷纷行礼。
“皇上您也不必自怨自艾!”黄子澄又道,“查缺补漏是臣等的责任!”
说着,自嘲一笑,“臣等七人联名,也是怕单独一人之言,皇上您...”
“怕朕不放在心里,当成耳旁风。而且,朕的牛脾气上来,还会觉得你们多事?”朱允熥回头笑道,“坐,都坐下说!”
说着,他看看众人,“你们能恪尽职守,跟朕说这些真心话,朕很高兴!”
“臣等惭愧!”众人又道。
朱允熥又看看桌上的奏折,“你们说的有道理说的对,朕就要采纳!”说着,他顿了顿,又问道,“李景隆的事,朕自会给一个交代。那么,你们弹劾洪熙.....又是为了什么?”
说到此处,又笑笑,“举止轻佻行为不端喜好女色,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皇上!”齐泰正色道,“您移藩各位宗王,为的就是大明朝再无掣肘。王大臣其人,也是为来的宗王。您把他放在中枢,且执掌国事,在臣看来甚为不妥!”
朱允熥无声皱眉。
如果说几位御史弹劾李景隆,是出于对帝国工商业的考量。
那么弹劾朱高炽,所掺杂的就是对宗室的防备。
“如今世子殿下,尚不是宗王,就已有大权。”齐泰又道,“臣也说句不好听的,恐怕现在世子殿下手中的权柄,比当初的燕王还要大吧?”
“燕王所掌不过是一地的军政大全,而世子殿下此时,则可直接影响我大明的国策。当初燕王所辖也无非是名下的属官,而如今世子殿下,再过十数年,怕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尾大不掉!”
“当初太祖高皇帝因何罢相的根子,就在于此。权相尚且要引起江山朝堂动荡,那么翌日,一个比权相权柄还大的宗王,如何待之?”
“如今皇上春秋鼎盛,但世子殿下刚过弱冠之年....”说着,齐泰脸色通红的继续开口,“臣这话是大不敬,但臣也要说。若是将来,万一将来....留此权相,至太子于何地?”
闻言,朱允熥忽然一笑。
“你放心,朕一定比洪熙活得长!”
“臣大不敬之言,请皇上治罪!”
其实齐泰的话也不无道理,谁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
这时代五十岁以上就是长寿,三四十岁壮年而亡的还少吗?
万一朱允熥跟朱标一样英年早逝,即位的六斤要面对的,就是手握权柄,权势滔天的叔王。
而且这个叔王,还是近支的堂叔。
“嗯!”朱允熥缓缓点头,“朕知道了!”说着,他看看眼前的七名御史,“即位爱卿的用意,朕明白了。尔等先下去,朕好生思量思量,在寻几位爱卿说话!”
“臣等告退!”
~~
七名御史鱼贯退去,殿中的朱允熥缓缓吐了口气。
他的眼神瞄向身后的帷幔,无声凝视。
帷幔后头的李景隆好似察觉到朱允熥的目光,双腿一软。
但下一秒,他却听到皇帝开口,“叫洪熙进来!”
“不先找我,找那死胖子?”
第九十一章
朕错了(2)“哈.....噜....”
南书房值班处,几位大臣哭笑不得的看着朱高炽的方向。
后者是坐着,可脑袋却低垂着,闭着眼睛一阵阵的打着呼噜,显然是睡着了。
王八耻抱着拂尘快步进来,见朱高炽如此也是一愣,然后走到他身边,轻声呼唤,“殿下!”
“呼....呼噜....”朱高炽的脑袋随着肚皮起伏。
“殿下!”王八耻不得不加大声音。
“嗯!啊!?”朱高炽猛的睁开眼,擦了下亮晶晶的嘴角,带着满满的困倦,“王总管?”
王八耻一笑,“皇上叫您呢!”
“哦!”朱高炽懵懂的起身,“天热,犯困,哈哈!”说着,看看自己的袍服还算周正,扶了下脑袋上的金冠,挺着肚子跟在王八耻的后边。
王八耻走了几步,回头看看朱高炽,“殿下,您快着点,万岁爷挺急的!”
“哦哦!”朱高炽忙不迭的点头,但随即站在原地,“等会!我这酸梅汤喝的有点多,我先解个手!”
说着,钻进旁边的解手房中。
紧接着哗啦啦的声音传来,让连廊下的王八耻不住的皱眉。
“行了!”稍候片刻,朱高炽从里面出来。
王八耻瞥了一眼朱高炽的靴子,又是无声摇头。
~
“臣,参见皇上!”
朱高炽进殿,悄悄看了一眼低头忙碌的皇帝,恭敬的行礼。
“嗯!”朱允熥抬头应了一声,声音淡淡的好似没什么情绪。
然后,君臣之间就是漫长的沉默。
朱高炽半弯腰站着,站了一会就感觉腰酸背痛,脑门上黏糊糊的全是汗。
忽然,朱允熥开口,“你心里在想什么?”
朱高炽微微缩脖,“臣,没想什么!”
“那怎么冒汗了?”
“臣!”朱高炽眼珠转转,“今天酸梅汤喝的有点多!”
朱允熥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猛的把黄子澄等人的奏折呼啦一下甩过去,听不出喜怒的开口道,“出息了!能支使动御史了!”
“妈的!就知道这些清流不靠谱,容易被丫看出来!”
朱高炽心中骂了一句,低头捡起奏折,讪笑两声没说话算是默认。
“弹劾李景隆,你的主意!”朱允熥又张口道,“跟朕说说,为何?”
朱高炽叹口气,上前道,“皇上是问,臣为何让御史弹劾而不是自己弹劾。还是问臣,为何要让他们弹劾曹国公李景隆呢?”
“有区别吗?”朱允熥看了一眼身后的帷幔。
“其实也没什么分别!”朱高炽又叹口气,“因为有些话臣来说,皇上您是不会听的!”说着,他抬头看向朱允熥,“皇上信他,超过信臣。而臣要是说多了,您非但不会听,可能还会恼!”
这一句话,直接戳到了朱允熥的肺管子上。
“其实皇上您为何信他,臣也能理解一二!”朱高炽又开口道,“曹国公是贪财,但钱财大多来的还算是正道。既不贪污纳贿,又不卖官鬻爵!”
“不拉帮结伙,不擅自专权。不仗势欺人,也不狐假虎威。只要皇上交代的事,无论好不好干,无论背不背骂名,无论见不见得光....他都能做的很好,百无遗漏!”
“臣也更知道皇上您的难处,他能做事,还能给皇上解忧,善解人意长袖善舞!皇上您身边需要这样的人,但是.....”
说着,朱高炽抬头道,“但是,您想过没有。您喜欢这样的人,那朝堂之上日后就都是这样的人,那就有许多个李景隆。人人都会用手中的权利,给自己弄点...还算说得过去的利益!”
“小利加在一起就是大利,小错堆叠起来就是大错。”
朱允熥沉默的注视着朱高炽,“说下去!”
“松江张家棉布工坊的事,直接捅到了臣这,是臣给压住的!臣也不想压,可这样的事闹大,难看的还是皇上您。”朱高炽又道,“这样的事,不是一两次了。曹国公也好其他勋贵也好,家里的门人这几年没少吞并人家的产业。也不能说是吞并,说强买合适些!呵呵,他们看上的产业,谁敢不卖呢?”
“从臣的角度来看,或许这种事,可能是李家的门人扯虎皮做大旗。但从外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是...都是皇上您...纵容他才有的后果?”
“新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皇上所宠信之人,正和皇上的初衷背道而驰。而皇上还因为信任他,暂时没理会这些小事。所以臣,只好通过别人的口,告知皇上!”
“不过,也不是臣指使的他们!”说着,朱高炽一笑,“御史都求名,臣只不过透些口风出去,他们就扑了上来。”
朱允熥盯着他,“为了怕朕怀疑你,还让他们也弹劾你?”
“嗯?”朱高炽一愣,“把臣也弹劾了?”
朱允熥气笑了,“你自己看那奏折。哈,你想通过别人的口告状,却想不到别人也狠狠的告了你一状吧?”
朱高炽低头,仔细的看了起来,随后脸色大变,肥肉一抖一抖面色狰狞。
“你以后少耍这些小聪明,往大了说你这是欺君!你说朕信李景隆胜过信你,他敢这么跟朕玩小心眼吗?”朱允熥神色不善,“换做其他人,但凭你串联御史的罪,就能治你!”
“朕既然放你在中枢,就是让你帮着朕。你我是血亲的兄弟,朕信不过你还能信得过谁?可是朕信你,你信朕了吗?”
“他妈的!”
朱高炽额上汗如雨下,奏折之中最后几行字,简直就是诛心之言。
“既是宗王又是权相,门生故吏遍天下,无冕之王恐非江山社稷治福.....”
“好事都被你变成坏事了!”朱允熥又怒道。
“臣甘愿受罚!”
“罚你都是轻的!”朱允熥瞥了他一眼,“朕信你才把你放在中枢,让你执掌大权,更是早就跟你说过要做贤王贤相。可你呢?”
说着,朱允熥忽然长叹,又道,“罚你?怎么罚?你让人弹劾李景隆,初心是好的,说的是对的!”
随即
,朱允熥又想想,“但是也不能不罚!奏折你拿回去,回去啊之后给朕写一个五万字的条陈上来!”
“啊?”朱高炽一怔。
五万字?
要了命了!
“第一,写写大明朝如今的弊端,朕不是完人,从你角度写,朕不怕你说难听的随意的写!”
“第二,好好看看那些御史们是怎么告你的,你回头好好想想,该怎么做个好贤王!”
“他们说李景隆,是在说朕,但又何尝不是说你?朕骄纵了,所以让李景隆等人做出不妥当的事。你骄纵了,日后会如何?”
猛然间,朱高炽的心一紧。
“下去吧!”朱允熥似乎有些累了,摆摆手。
~~
朱高炽去了,只留下朱允熥一人在殿中。
他低头批阅手中的奏折,可是却突然之间看不下去了。
“李景隆!”
“臣在!”
帷幔后,李景隆连滚带爬的出来,哽咽道,“是臣不对,是臣孟浪行事,让万岁爷难做了!是臣无能,臣该死!”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出事之后万不能把责任推给旁人。
不然,甩锅可能会变成直接让锅砸死。
“滚回家去!朕给你三天的时间,好好想清楚,然后在一五一十的跟朕说!”朱允熥没看他,但声音满是恼怒,冷笑道,“滚回去!”
“是是!臣告退!”
李景隆又是连滚带爬,刚迈出乾清宫。
就听里面忽然又传出皇帝的声音,“来人,让胡观进宫见朕!”
第九十三章
别看今天笑得欢(1)“李景隆,我他妈让你害苦了!”
胡观坐在马车里,满脸都是恨色。
刚才就在乾清宫中,皇帝把他骂得狗血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