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6章

    说他不堪大用,说他漫不经心,说他混账糊涂,说他一无是处....

    其实胡观的心里很是委屈,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做个混吃等死的驸马,可谁想到皇帝却把一个又一个的重担交给了他。

    青眼还好,见不得光的帝王鹰犬。

    可大明皇室资产会计司,管钱的事他胡观真是做不来。

    那可不是一星半点钱,那是皇上的钱袋子。放在他手里,是要连年增值的,是要钱生钱的。

    所以,他才在皇上的授意之下和李景隆一拍即合。

    但谁知李景隆,竟然弄出那么多腌臜事来?而自己,也大大的失职,督查不力。

    “哎,这事他妈的...里外不是人!”

    马车车厢中,胡观身子微微摇晃,心中暗道。

    “皇上的意思,不许皇室的资产插足大明境内的生意,可不在大明境内,上哪钱生钱去?”胡观心中越想越是没底。

    然后,他撩开车帘,对车夫说道,“铁狮子大街,曹国公府邸,快!”

    皇帝担心的,他永远都不会明白。七名御史还有朱高炽的话,让朱允熥猛然警醒。

    再这么下去,不用十年时间,大明朝就会出现数家资产巨大手眼通天的财团世家,就好比后世的大买办。

    这些人可以凌驾于律法,凌驾于权力,乃至凌驾于传统道德之上。他们是富可敌国,但对国家的工商业而言,绝对是反作用。

    朱允熥更是猛然的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巨大的错误。

    帝国的工商业刚有那么一点自由经济的萌芽,而作为掌握生死大权的主导者,不但不能插足其中,更不能干预。不然,这自由经济的萌芽,将来必然要长成奇葩。

    而庞大的官商集团,更是犹如一条贪婪的吸血虫,趴在帝国的脊背上,无穷无尽的吸食着帝国新鲜的血液。它自己是越来越肥,但帝国将会越来越衰弱。

    甚至整个帝国,最终将变成这些官商乃至买办所组成的国家,帝国所做的一切,都必须符合他们的利益。

    马车在铁狮子大街停住,胡观刚要下去。

    却见曹国公府的管家跟死了老娘的似的,哭丧着脸一个劲儿的催促几位郎中模样的人往府里赶。

    “府上这是怎么了?”胡观不解的问道。

    “哟,驸马爷,小人这...这忙的没法给您行礼了!”那管家回道。

    “你们家谁病了?曹国公呢?”胡观问道。

    管家跺脚叹气,“嗨!正是我们公爷病了!”说着,又催促李家的仆人说道,“赶紧,把大夫都领进去,快点!”随即,又转头对胡观道,“我们公爷也不知怎么了,从宫里回来,刚进家门就发热打摆子!”

    说着,又是哭丧着脸,一拍大腿,“话没说几句,就眼前一黑,厥过去了!”

    “啊?”胡观顿时愣住,看看李家进进出出的大门,“真病了?”

    “病还能有假!”那管家说着,忽然小跑至另一个方向,哭道,“大少爷,您可回来了。老爷刚才睁开眼,念叨您几句,又昏过去了!”

    胡观见到,郡马李琪急匆匆的从马背上下来,连招呼都没跟他打,一头扎进了院子当中。

    “这是真病了?嗨,他病的还真他妈巧!”胡观心中咬牙骂道。

    但随即,心中也明白过来,李景隆这病定然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听说,皇上把曹国公也狠狠的骂了一顿。

    皇上的脾性,胡观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不怕皇上发怒,更不怕皇上处罚,最怕的就是皇上骂人了,但不处罚。

    处罚怎么都有个度,罚了事就过去了。

    可不罚的话,那这事就始终过不去。

    “哎!”胡观又是叹口气,“回府!”

    “是!”车夫赶紧跳上马车,开始赶车。

    胡观闭着眼睛,沉思片刻,开口道,“到家之后,你去吧会计司所有的主事都叫来,还有账本也一并带来。”

    “是!”那车夫又简单的呼应。

    “哎!”胡观只是叹气。

    现如今找李景隆是指望不上了,他能做的就是查账。看看到底掺和了多少买卖,置了多少产业。然后想点法,再把那些产业都甩出去。

    皇帝在乾清宫的原话是,朕把会计司交给你,你却把朕的钱袋子变成了大明朝最大的也是最霸道的皇商吗?

    “幸好,老子是一分钱没往家里拿!”胡观心中一阵后怕,“但凡是起了点贪心,给自己谋了私欲。今日病的就不只是他李景隆了!”

    ~

    翌日,应天时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写着一排黑体的大字。

    “圣谕,凡有官员以及官员用其三代血亲,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同乡同年等参与经商,与贪污同罪!勋贵之家亦如是!”

    “限期三月之内,发卖名下工商各业。若有不愿者,可辞官隐退。若敢隐瞒,以欺君之罪论处!”

    圣旨一下,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一片哗然。

    官员不得经商这是老规矩,但但凡是官员勋贵之家,谁家没个买卖?

    不做点买卖,不弄几个铺子,就靠那点俸禄压根就不够活!

    说起来这圣旨有些不公平,甚至有些苛刻。

    但皇帝所变现出的态度,就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朕不是和你们来讲理的。

    你们既然享着官位的权柄,就不许用这权给自己合法合理的捞钱。

    要么就当官,要么你就不当官!

    其实对于皇帝这道圣旨,寻常百姓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百姓的心思很简单,天底下的好事,凭什么都可着你当官的。皇上管的好,皇上圣明。

    而百官之中,则是颇多争议。

    但在怎么争议,他们都没看出这道圣旨背后,皇帝的真正意图!

    ~

    朱高炽府邸后院。

    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池塘里,朱高炽四仰八叉的躺着,像是一只刚退了毛的白条猪。

    岸边上,两名红袍官员肩并肩站着,看服色都是三品大员起步。

    这两人左边是卓敬,右边是礼部侍郎陈迪。

    “皇上这道圣旨,清流们正拍手称快!”陈迪笑道,“他们都在私下说,君子不言利,若是满朝文武都如曹国公一般追逐钱财,那这大明朝成什么了?”

    噗!

    朱高炽用水胡噜下自己的胖脸,然后吐出一口水,斜眼看看二人,“你二位也是这么想的?”

    卓敬俯身道,“那殿下您,不是这么想的?”

    “呵!”朱高炽摇头,“清流们呀,以为他们弹了曹国公也弹了孤,让皇上下了圣旨是正本清源的好事?殊不知呀!哈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闻言,卓敬陈迪一愣,互相看看对方,神色满是不解。

    朱高炽端起酸梅汤美美的喝了大半碗,又看看二人,“天热着呢,你二位也下来泡会儿?”

    “下官不敢!”陈迪马上尴尬的笑笑,“敢问,殿下这话是何意?”

    “你呀你呀!做学问做傻了!”

    哗啦一声,朱高炽猛的站起身。

    卓敬陈迪同时低下头,觉得有些辣眼睛。

    第九十四章

    别看今天笑得欢(2)“孤问你们!”

    朱高炽站在池塘边上张开双手,自有美貌的婢女上前,帮他披上纱衣。

    “皇上的圣旨中说,让明下有工商业的官员发卖产业,期限多久?”

    陈迪想想,“三个月!”

    “孤再问你,李至刚那厮如今何处?”

    闻言,卓敬陈迪二人的神色,猛的凝重起来。

    李至刚在山东杀了一圈,所有闹事的学子全都罢了功名且不许以后再考,然后调转枪头直接奔了河北。

    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内,李至刚就会把北方各行省的士绅们都修理一遍,然后再回京准备南下事宜。

    新政的推广,北方是药引子,而南方才是真正的下猛药。

    现在清流们欢欣鼓舞,是因为皇帝处置了曹国公还有其代表的勋贵利益集团,乃至京城之中的官员们。

    但他们似乎忘记了,三个月的期限可不单是给曹国公的,而是给天下所有官员的。

    若论官员家族经商,谁比得上江南一系的官员们?

    那些清流之所以能整日风花雪月锦绣文章,还不是因为家里有钱?

    若是他们没看清这一点,那将来李至刚清查南方不法士绅有功名的读书人时,今日他们所欢心的事,翌日就是他们当头一棒。

    “嘶!”卓敬陈迪倒吸一口冷气,面色沉重起来。

    “哼!”朱高炽心中冷笑,“还他妈关心鼓舞,狗皇帝这是借力打力,直接又给人下了一个大套儿,勒脖子的夺命锁。一群书生,还以为好事呢?”

    “如此说来!”陈迪面色沉重,“往后朝中的官员们,都必须是身家清白之人。名门望族,豪商子弟.....”

    不等他说完,朱高炽又道,“话也不是那么说,当官前家里有钱,那是命好。不能因为他家里有钱就不让人家当官,那不是仇富吗?”

    “但是,皇上的意思很简单了。当官之后,就要拎得清。再跟以前一样,以权谋私,那就是欺君大罪!”说着,朱高炽又是一笑,“二位仔细想想,其实归根到底,这就是为了新政铺垫呢!!”

    “现如今这些事,都是攒着把柄呢!真正发动的时候,今日那些清流们笑得有多欢,明日哭得就有多惨!”

    “到时候又是官绅一体纳粮缴税,又是不许官员及其亲眷经商,他们能往哪逃?”

    说到此处,朱高炽又是长叹一声,“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你们二位没看出来!”

    “请殿下明示!”

    朱高炽摆摆手,“吏治!”

    随后在二人不解的神色中,继续说道,“说句实在话,官员乃至其家人参与经商,谁都拦不住。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种事根本禁不绝。但朝廷必须要有这样的态度,不然的话岂不是愈演愈烈?”

    “诸位想想,若天下官员或者官员的家属都可以经商,那会是什么样?所有的官儿站成一排,挨个砍脑袋肯定有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吏治,是除了新政之外朝廷的头等大事!”

    卓敬陈迪二人又是皱眉思索,久久不曾发声。

    “那....”陈迪再道,“官员们还好说,勋贵那边....?”

    “你呀,错了!”朱高炽拿起一片熟透了的哈密瓜,一口咬下去大半片,直接吞下去,又道,“勋贵那边才简单呢!”

    说着,又笑道,“他们的财路,都在高丽,在边塞,等对缅用兵告一段落,对东瀛再动手,他们更有的是发财的地方!再说勋贵们,人家不当官不行吗?人家留着爵位,不进朝堂还不行吗?”

    “难的是文官,我把话放这,这事且没完呢!等李至刚那厮杀到江南,你们看着,朝中定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说着,他露出几分担忧的神色,“到时候,怕就不是一省的学子罢考了!”

    陈迪皱眉,沉思片刻,“其实最近已隐隐有些风声了!”

    朱高炽扔了手里的瓜皮,“什么风声?”

    “江南一带,商税繁重,已有士绅等人私下议论,说我大明还不及大元....”

    “哈哈哈!”朱高炽仰头大笑,“你才知道呀?这话不是一天两天了!老爷子在的时候,他们就这么说过。”说着,笑容骤然变冷,“他们能不怀念大元吗?大元朝把老百姓当猪狗,可对那些士绅豪门却好得不行,宽得不得了。大元朝的皇帝,也比我大明好糊弄多了!他们给大元皇帝三瓜两枣,人家大元的皇帝就不管他们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说到此处,又是冷哼,“哼,治他们就对了!狠狠的治,让他们知道谁是天王老子!一群记吃不记打的混账,几天没动刀子,就他娘的开始翘尾巴!”

    说着,朱高炽猛然眺望远处,皱眉沉思。

    “论魄力我是真不如你,我若在是在那个位置上,绝不敢对大明朝的士绅下这么重的手。也不会这么精心谋划,直接斩草除根!”

    这时,卓敬开口道,“下官等还真没想到,圣旨的背后有这么深的含义!”说着,他顿了顿,“殿下一番话,我等醍醐灌顶....”

    “以后你们哥俩少来找我哈!”

    忽然,朱高炽硬邦邦的说了一句,让二人直接愣住。

    “殿下,下官等的差事,都要您来把总,不找您.....”

    不等陈迪说完,朱高炽再次打断他,“公事公办,以后就南书房说,私下里别来找孤!”

    “这,您是为了避嫌?”陈迪明白过来,笑道,“下官二人是您举荐....”

    “错了!”朱高炽没好气的,再度打断对方,“你俩是我举荐的没错,可你俩能身居高位,是皇恩浩荡!”

    “这,并不冲突.....”卓敬很是不懂,“难不成,谁还能说下官等和您亲近是别有二心?”

    “对咯!”朱高炽笑道,“别说别人这么想,我自己都快这么想了!”

    说着,不耐烦的摆手道,“二位请回吧!天晚了我就不留饭了,以后咱们公事公办!”

    话音落下,旁边的太监上前道,“送客!”

    ~~

    “你俩和我亲近,不是帮我,而是害我!”

    朱高炽看着二人的背影,脑中没来由的想起奏折上,那些弹劾他的话。

    “以后他妈的跟所有人都拉开点距离,不然的话屎盆子扣在脑袋上朔都说不清楚!”心中想着,朱高炽又是暗骂,“熥子你丫咋想的?他们就算再怎么和我亲近,可都是你夹袋里的人,只要我有二心,他们第一个跳出来.....”

    想着,他忽然明白了。

    他和其他朝臣拉开距离,何尝不是皇帝对他的爱护。

    有道是人言可畏呀!

    而且有时候,对于皇帝而言,人言这东西真不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说。

    ~

    与此同时,乾清宫中,朱允熥独自一人,认真的看着手中缅国的战报。

    帝国海外扩张的第一步,终于真正的迈出去了。

    第九十五章

    帝国(1)缅国的战事出奇的顺利,顺利得出奇。

    仰光城被波澜不惊的占领,面对当地的土王,那些勋贵二代杀才们,还没来得及使出什么当汝面玩汝妻,扔你儿子进井里的大明武将世家传统技能。

    那土王就举双手双脚,发自内心的喜迎王师。

    而且当地的豪族也都纷纷响应,乃至连普通的蛮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用战报上的话来说,大明朝的兵控制各个交通要道的时候,那些蛮人居然拖家带口的在路边看热闹。

    其实想想也并不意外,那些蛮人哪有什么家国天下,吾国吾种的意识?

    对他们来说,强大的中夏帝国,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他们心中,并且成为遥不可及的传说。而现在,明人的到来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头上换了新主人而已。

    甚至,在他们内心深处还觉得,新主人那锃明瓦亮的盔甲,那高大的身躯,还有手中的长刀,好似比原先的土王更加让人畏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那些勋贵二代们没有挥舞屠刀实行全光政策。

    看到此处,朱允熥放下军报走到窗边,皱眉沉思。

    他有些感慨,感慨中夏文明的力量。

    或许这些番邦小国不是如高丽东瀛安南那样,都是沐浴了中夏文化并且引以为荣的在中夏文化体系之内,政权统一的大一统国家。

    但千百年来历朝历代,这些小邦都会对中夏称臣纳贡。这是他们所能想到的,表达尊重最虔诚的方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