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9章

    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狗尿苔上不了金銮殿.....

    一个男子,所谓的美。并不一定就是指身材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器宇轩昂。

    最重要的是要有精气神,就是那股我本男儿自当顶天立地的精神。

    正如古人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男人身上应该有的那种积极向上的劲儿,在这位缅王身上是一点都看不到。

    他就坐在任亨泰身旁,这是他所住的馆邑之中的二楼。这个地方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可以眺望整个繁华的京城。

    此时的德多帕耶,甩着腰间玉带长长的带子,头上的纱冠也歪着,饶有兴致的看着外边的长街。

    “这么多人,都是来看我的?”

    他叽里呱啦一顿说,任亨泰的目光看向黎见山.....此人就是家族在缅地繁衍了百年的黎家豪强,未来缅国的左丞相。

    黎见山赶紧翻译。

    任亨泰闻言,心中哭笑不得。

    他很想告诉眼前这位缅王,外边的百姓八成不是来看你的,而是来看我们大明储君的。

    但他不能说,因为他必须还要尽量的考虑到这位缅王的自尊心。

    不过他现在是怎么看这位缅王,这么不顺眼。

    跟缅王共来京城的十二位缅地大贵族,人家都安安稳稳的颇有贵气,怎么眼前这位......跟浪荡子似的?

    “这位殿下的祖父,真是以前缅国阿瓦王朝之主?”任亨泰有些忍住住,问了黎见山一个比较无礼的问题。

    他真是忍不住,缅地虽是偏僻之地,但绝不是蛮荒之地。缅人崇信佛教,也是有礼之邦。

    任亨泰可不是朝中那些除了知乎者也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缅地早在宋徽宗时就跟赵宋还有大理国密切往来。

    据说,缅地境内还有中国传过去的诸葛武侯庙呢!

    “是......”黎见山低声道,“殿下的父亲,是前代阿瓦王第五十六位妻子所生。而殿下又是其父,第十八位妻子所生......”

    “啊?”饶是任亨泰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一时间也是目瞪口呆,脑子里转了老半天都没转明白.....

    “这位殿下因为出身不够.....尊贵......所以自幼失了管束.....”黎见山似乎也觉得,吊儿郎当的缅王有些过分了,带着几分歉意说道,“他.....其实这一路走来,殿下对于各种礼仪都学得好好的。可能是京师太过繁华,以至于他一时有些欢喜若狂了!”

    任亨泰点点头,勉强算是接受欣喜若狂这个说法。

    突然,德多帕耶又兴奋的开口,“大明京城的人,怕是比整个缅国的人还多......我要是能有这么多的臣民.....”

    顿时,黎见山大惊失色,恨不得当场捂住这位缅王的嘴。

    “他说什么?”任亨泰问道。

    黎见山赶紧道,“殿下说大明不愧为天朝上国,人口众多.....”

    任亨泰哦了声,没有计较真伪。目光微微环视,暗中打量着缅王身后那些缅地的大贵族们。

    人人都是金灿灿的,金冠金带金戒指....

    他从这些人的眼神中,看到了些对缅王的轻视和不屑还有嫌弃。

    也看到了这些人,眼神之中藏着的隐忧和忐忑。

    就这时,一位礼部的官员快步进来,低声道,“太子爷过来了!”

    任亨泰瞬间起身,“缅王殿下,我朝太子亲自来迎,还请移步!”

    ~~

    “为表对殿下的尊荣,等会我朝太子会和殿下同乘御辇........”

    馆邑外,无数锦衣卫和盔甲鲜明的军兵沿途而立。

    更有数百位官员,身着吉服垂手站立。大明朝在礼仪上,可是给足了缅人面子。

    任亨泰带着德多帕耶等人,出了馆邑,开口道,“届时殿下将和我朝太子一同进宫,我大明皇帝已在谨身殿准备......”

    说着,任亨泰突然一顿。

    然后瞪大眼,颇为失态的看着前方。

    在他的设想中,当先过来的应该是礼部的乐队,还有吉官唱名,羽林军仪仗。

    可是.......

    轰!轰!

    马蹄的轰鸣震耳欲聋,长街上围观的百姓不由自主的朝后退去。

    大地,好似在颤抖。

    烟尘弥漫之中,银甲金盔的骑士,趾高气昂而来。

    一匹白马被众星捧月在前,马上的小人腰板比值。在他身侧,两位国公策马贴身拱卫。

    “这.........?”

    任亨泰愣住了,而缅人则是在最初的诧异过后,显得很是慌乱。

    “吁......”

    随着前方骑士口中的命令,战马齐齐的原地挺步。

    “呼噜......露露......”

    看来,战马还没跑尽兴,有些不甘的发出鸣叫。

    哒哒哒!

    马蹄再次轻轻响起,白马拖着六斤,缓缓向前。

    “臣,叩见太子殿下!”

    尽管本来设置好的迎王大典已是面目全非,但任亨泰还是赶紧行礼。

    “哪位是缅王?”六斤在马背上,微微仰着脸,眯着眼问道。

    黎见山赶紧推了一把德多帕耶。

    后者本来藏在黎见山身后,此时也整理下衣冠,学着汉家礼法,“番邦小王,见过天朝太子殿下!”

    按照程序,六斤最起码要下马,口中谦逊客套一番。

    谁知他却端坐在马上,就那么居高临下的受了对方的叩拜之礼。

    “殿下,您.....”任亨泰大急,“这不妥呀!”

    “有何不妥?”六斤道,“他是来称臣的,不就应该拜吗?”

    顿时,任亨泰哑口无言。

    一时间急得满头是汗,“礼法........”

    “礼法?”六斤又道,“以前他们骚扰我大明边境的时候,怎么不讲礼法?”

    “此次前来称臣,分明是我被我朝兵锋所摄....不敢不来。又要求得我朝册封,不得不来!”

    “孤亲自前来已是既往不咎以礼相待,还要孤对他如何?”

    “天朝过谦则藩国必骄.....”

    一时间,任亨泰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太子爷,怎么这个脾气?以前怎么没看出来?”

    算上追尊的孝康皇帝,他也算是侍奉过三代帝王的臣子了。

    朱家的皇帝虽说脾气臭,可也没臭到这个地步呀?

    他们在前边低声私语,后边的缅人等大气都不敢出。

    甚至都不敢抬头,因为那些骑士们的目光好似能杀人的刀子一般冷冽。

    常升见六斤胡闹得有些过了,低声劝解道,“太子爷,您....还是要对人家客气点,毕竟人家远来是客。一会皇上还要赐宴呢....”

    突然,六斤一句话让他瞬间心中五味杂陈。

    “蓝公死于缅人之手......”六斤斜眼道,“孤恨不得....哼!”

    第176章

    臣仆(2)闻言,常升当场怔住,心中好似被石头堵住了。

    但同时也暖暖的酸酸的,带着几分欣慰。

    “罢了!”常升心中暗道,“以前总是说,不再掺和皇家之事。就凭太子这句话,我等东宫党羽必保东宫万年!”

    稍后半步的李景隆闻言,低头不语,谁都看不到他神色。

    但心里却在想,“谁教太子爷这些话的?”

    哒哒...

    马蹄再次响起,六斤策马来到德多帕耶面前,居高临下,笑道,“王,可能骑否?”

    ~

    雪慢慢飘落,落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似乎还未来得及堆叠,就化作雪水,无声流走消失不见。

    即便是天,也不能让这座人间最恢弘的宫殿,改变颜色。

    哪怕一点儿,都不行!

    巍峨的奉天殿像山峦般耸立,直达云层之间,浑然天成!

    见到这座大殿的那一刻,德多帕耶才明白为何中国的皇帝要叫天子。

    居住在人间的上天之子!

    所以,他更卑微了。

    ~

    朱允熥坐在龙椅上,看着一群模糊的人影从奉天门进来,然后在礼官的引导下,进入大殿三拜九叩。

    接着,由缅王德多帕耶亲自双手呈着国书,递交给理藩院尚书李景隆。

    再由李景隆转交给礼部的官员,最后落在大学士解晋的手中。

    解晋暗中清清嗓子,打开国书,一字一句的开始大声念道。

    “臣缅地小王谨奏中国大明皇帝陛下。”

    “天下国万邦而中国居于中,以父母之恩泽被四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等缅地之民,自开蒙以来,未受中国大皇帝之恩典!”

    “今蒙上天庇佑,大皇帝加恩于我边地小国。正礼法立纲常,救民于水火,宣教化于万年。”

    “我等缅地臣民,欢欣雀跃感念皇恩。臣...缅王德多帕耶,愿率缅地军民人等,全部归附大明版图,永为大中国皇帝之世代臣仆.......”

    解晋郎朗之声,在大殿内外环绕。

    此刻不管当初是不是赞同对缅用兵之人,都出乎一致的同一种表情,骄傲!

    然后,再看向其他各国,例如安南,锡兰,暹罗等地的使节时....谦逊的表情之中,直接带上了几分傲视。

    但也有人觉得这份诏书似乎有些不同。

    傻子都明白,缅王的这份诏书,定然事先经过大明大臣们的审稿......甚至可以说,备不住就是朗读这位给写的。

    稿子是没问题,谦卑之意归附之心跃然纸上。但是......

    但是这诏书之中,大中国几个字用的比大明多得多。

    这是何意呢?

    ~

    何意?

    只有朱允熥自己知道是何意。

    他脚下这片土地,是那些从黄河流域走出来的祖先们,几千年苦心经营且不断扩充而来的帝国。

    他可以姓汉,也可以姓唐,可以姓明,也可以姓清....

    但这片土地从来不真的单属于谁,他只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而这些人,在除却王朝的姓氏,拥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

    国!

    他们所应该归附的,不是这时代的明..也不是过去的汉唐.

    而是现在和未来的......中.......国!

    大殿中的声音,隐含金铁交加之意。

    朱允熥忽然抬头,看着殿外,轻轻洒落的雪花。

    历史前进了一小步,但也是一大步....

    “愿我中国......日月不落......永昌不止。”

    距离龙椅最近的朱高炽,看着朱允熥脸上的表情,心中暗道,“完了,丫又要膨胀了!”

    ~

    大明的臣子们在品味这道诏书,各国的使节同样如是。

    琉球使节是一脸的俱有荣焉,站在所有使节的最前边,甚至有些得意。

    暹罗真腊等地的使节,神色颇为复杂。

    一方面他们感叹于缅国这个百年之敌,就这么臣服了,但同时也忽然想起一句话,唇亡齿寒。

    而安南的使节黎文良则是在仔细的琢磨着,诏书中的每一个字。

    “率领军民归附大中国版图........”

    黎文良心中带着些惊恐,“大明是真的想把缅地变成行省?如高丽那样?”

    “大明的胃口是真大呀!”心中想着,黎文良微微抬头,偷偷看了一眼好似在云端的龙椅。

    “一个国家,就这么被大明鲸吞了。下一个是谁呢?没了缅国,大明的西南边陲将再无战乱,即便有也是土司各部。”

    “到时候,就是大明内政的事,跟外人无关!”

    “我安南也挨着大明...领土接壤,且有些地方还...说不清道不明....”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解晋念完诏书,缅王德多帕耶口中高呼万岁,再次率领十二名大贵族叩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的臣子们,也在同时行礼,声声不绝。

    “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

    群臣之中,站在第一排的曹国公李景隆不出意外的大声开口。

    别人还在腹内打草稿,他却早在多少天之前就请人想好了今日如何恭贺帝国之喜。

    “自古以来,未有未经刀兵而附之土,未有未经百战而臣服之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