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八月之后,你调任工部右侍郎,以钦差之身,在广东给朕盯着开海建港!”“臣.....”祁著已是愣住了。
“你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朱允熥又道,“修路的事,朕可以贴补你!粤西四港,你回头把所用的钱粮民里仔细算好,上折子上来,朕也批给你!没钱,朕用自己的私库!朕的私库没钱,砸锅卖铁也给!”
“挪用的专款,必须在八月之前给朕补回来,少一分都不行!”
“还有一样,你跟那些西关商行定下的事,一概不许!该怎么和他们说,你自己去办!”
“皇上.....”祁著哽咽。
“另,罚俸三年以儆效尤!”朱允熥又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臣,叩谢天恩!”
“朕还有一事不解!”朱允熥眯着眼道,“就算你和你岳父,两代人都在粤省为官,可是你是怎么做到,上至官员下至乡绅,都那么信你的?”
“臣!”祁著擦着眼泪,“臣提议粤西四港,为了让乡绅们心甘情愿的报效.....自己从家中拿出家产作为抵押.....”
“知道了!”朱允熥猛的摆手。
~~
出了乾清宫,祁著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就被冷汗湿透了。
走路时两股战战,脚步虚浮头重脚轻。
脑中回想着刚才皇帝的话,在看着巍峨的殿宇,他脸上忽然又泛起一丝笑意。
皇帝,还真如传闻的那样,是个性情中人.....
就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个声音,“大人留步!”
祁著回头,见乾清宫大总管王八耻快步出来,赶紧侧身道,“不知总管唤在下何事?”
“皇上有旨!”王八耻开口,“大人无需多礼,皇上说是口谕!”
“臣,聆听圣训!”
“祁著忠心勤勉,赏文房四宝一套,大内藏书二十册....”说着,王八耻笑道,“皇上还说君子如玉,望大人再接再厉!”
“臣......”祁著双膝跪地,哽咽道,“叩谢天恩!”
~~
“哎!那边怎么哭上了?”
李景隆站在廊檐下,背着手朝祁著那边看。
“挨骂了?”朱高炽那张胖脸,嗖的凑过来,“不能吧?”
“不像是挨骂!”李景隆沉吟道,“没看老王笑呵呵的跟他说话呢吗?”
“嗯,倒也是!”朱高炽跟着点头。
然后,下一秒两人目光碰撞。
猛的又陡然别过头去,各自背着手看着天,好像都没看到对方。
~~
他俩不看对方,但眼神依旧瞄着乾清宫的方向。
见王八耻跟祁著说了几句话,朝这边走来,又都换上笑脸。
“王总管,皇上传谁?”朱高炽笑道。
“广西都司都指挥使永定侯张铨!”王八耻笑笑,然后迈步进了南书房。
“有旨意?”李景隆跟着问道。
王八耻微微点头,站在门口,“皇上口谕,户部尚书张紞
听着!”
张紞正咬牙切齿的看着手中各种报销的凭票,只要户部一花钱,这老头就肝颤儿!
闻言,赶紧站起来,垂手听着。
“皇上说了,你这老头!”王八耻尖着嗓子,“整日跟朕哭穷也就罢了,该说的事也不说,跟朕藏着掖着,你对得起朕对你一片真心吗?”
顿时,周围人瞠目结舌。
须知,皇上对这位张部堂南书房首领大臣,可是从来都没半句重话的,今儿怎么还让太监骂上门了?还当着众人的面?
别人不知道,张紞却是知道的。
此刻他面色通红,尴尬羞愧手足无措...
“罚你三年俸禄,剥了你坐轿进宫的特权!”王八耻又道,“回头,上请罪折子!”
“臣....”张紞低着头,羞得浑身乱颤。
虽说他从没坐着轿子进宫过,可那毕竟是皇帝当初为了表示看重他给他的特权,用以区别他和其他臣子的身份。
就这么给剥了?
还有罚俸三年,虽说他张紞也不在乎那点俸禄,可这不是打脸吗?
至于皇帝为何罚他?
想来也就是祁著的事,祁著在广东的事别人或许真的不知道,但他张紞一定知道。
不但知道,肯定也支招了,不然的话他祁著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即便有这个胆子,也怎么可能做的既不合乎法度,又让皇帝心中满意?
~
“嚯,老张头这回丢人丢到家了!”李景隆靠着门框子,口中轻声道。
“呵,你以为他丢人?”一张胖脸又凑了过来,“老头儿精着呢!人家要的里子可不是面子....”
说着,两人又是同时对视,然后又是同时扭头,给了彼此大大的后脑勺。
接着,两人又同时上前。
~~
祁著低着头,正欲朝宫外走,却猛的停步。
地上两片黑影挡住去路,一片跟高,一片很宽....
“世子?”
“曹国公?”
“这不巧了吗?”李景隆笑道,“眼看正是饭点儿,就遇着了祁布政!早上还说给您接风呢!走,相请不如偶遇择日不如撞日!”
“祁大人!”朱高炽挺着肚皮,“这顿饭还要孤来请!”说着,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父王如今在两广练兵,日后少不得有叨扰大人之处....”
祁著,“.......”
他看看皮笑肉不笑的李景隆。
再看看笑起来眼睛一条缝的朱高炽。
“下官.....”祁著咽口唾沫,“下官.....过午不食!”
第270章
老将(1)祁著这辈子遇到过很多次别人抢着请他吃饭,大多数时候他眼皮都不抬一下,因为要请他吃饭的人往往都不够资格。
可眼前这两位,一位是皇上的亲堂哥,大明朝的南书房王大臣。另一位是皇上的表哥,世袭罔替的国公。
这俩人他谁都得罪不起呀!
幸好这时,张紞从南书房中出来,在不远处开口道,“从文,这边来,老夫有好话跟你说!”
“对不住二位,失陪!”祁著如蒙大赦,行礼之后快步离去。
~
李景隆瞅瞅朱高炽,皮笑肉不笑,“怎么?殿下也要宴请这位祁布政?
朱高炽笑得眼睛好像一条缝似的,人畜无害道,“咋地?不行?”
“行行!”李景隆点头微笑。
“哈哈!”朱高炽咧嘴一笑,背着手慢悠悠的走了。
“死胖子!”
李景隆心中暗骂道,“老子找姓祁的是有正事,你找他图啥?”
心中想着,随即不由得又想起朱高炽那张人畜无害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脸。
“噗!”
他突然没忍住,咧嘴一笑。
恰好此时,解缙打着哈欠从后面凑过来。
见状问道,“曹国公因何发笑?”
“想起一件事!”李景隆更是忍不住,笑得肩膀都在动。
解缙看看左右,低声道,“何事笑的这么欢畅!”
“没...没.....”李景隆上气不接下气,连连摆手。
他越是这样,解缙心中越是好奇,忍不住追问道,“公爷,您笑什么呀?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你看哈!”李景隆拉着解缙转身进了点心房,又是噗嗤一笑,“你看着世子殿下的脸没有?”
解缙站在原地,脑中浮现出朱高炽胖乎乎的笑脸来,“他脸有什么不对?”
“哈哈,他笑的时候....”李景隆低声道,“你发没发现他笑的时候,眼睛一条缝儿....”
解缙有些愣神....
“他眼毛还那么长那么密.....”李景隆笑得前仰后合,“一条缝再加上那些毛....像不像.....?”
解缙脑补一番,顿时,“.............”
随后哭笑不得道,“曹国公您....您这让我说什么好?”说着,赶紧看看左右,“您这.....怎么还胡言乱语上了?”
“这不跟你吗?”李景隆喝口茶压压,笑道,“跟别人我也不说!”
“哎,这....成何体统!”解缙摇头,然后低声道,“说正事!”
“嗯嗯,你说!”李景隆收敛笑容,正色倾听。
“您说那事,差不多了!”
“哪事?”
“啧....就郑国公跟您说,然后您跟我说...”解缙拉下脸。
“哦!”李景隆忙点头,而后问道,“差不多了?”
“嗯!”解缙点头,又看看左右窗外,然后压低声音,“我扫了一眼他的卷子,真才实学是有的,一个二甲也是理所应当!”
所谓说话听音,李景隆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以前在郑国公家做过幕僚叫金幼孜的那个举子,一个二甲的进士到手了。
“小解也长进了!”李景隆心中暗道,“会说话了!”
解缙这番话,先通篇没提谁谁谁跟他事先打过招呼,而是直接了当的说该考生有真才实学....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而且在开篇就说他扫了一眼金幼孜的卷子...
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会试阅卷的时候都是糊名的,而且卷子在呈给考官之前都是有专门的人重新抄写一遍,防止考官发现认识的自己,或者文章之中有藏头暗号之类的。
解缙先扫了一遍,以他强闻博记只能,定然把人家卷子上重要的句子也给记下来了,到时候笔头子歪那么一点点....
他有真才实学,就能侥幸中个二甲。
二甲既体面又不招风!
他没真才实学,偏偏命好能混过三甲末尾。
人家运气好,这是祖宗保佑!
所以说这世上的事,凡人以为绝对无隙可乘的,在当权者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朝中有人,就他妈好做官!
“费心了啊!”李景隆笑笑。
“费什么心?”解缙拿起一块点心送在嘴里,“公爷您说什么,下官没听明白!”
“小子!”李景隆一笑,心中暗道,“学奸了!”
“下官还得去考场!”解缙打了个哈欠,拱手道,“失陪了!”
“你忙你的!”
李景隆摆摆手,在解缙出去之后,又在点心房里喝了一碗热茶,才慢悠悠的从里面出来。
可刚出来,就见邓平几人,恭敬的引着一位身着蟒袍的老头进了侯见房。
李景隆赶紧快步过去,“老伯爷,您怎么来了?”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东莞伯何荣。
“曹国公呀!”何荣笑呵呵的,“是万岁爷要见我!”
李景隆脑筋转转,笑着说道,“有日子没见您了,晚辈还正想着,改天去您府上坐坐呢!”说着,又笑道,“听说您府上有上好的双蒸,可是外边买不着的!”
“不过是老家亲戚自己烧的米酒!”何荣笑道,“算不得什么好酒,就是喝个顺心!”说着,又道,“这人老了呀,看啥都不如自己老家的好!”
“那是那是!”李景隆连连点头,“您这话对,有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乡情难忘!”说着,又笑道,“老伯爷您这是想老家了?”
说到此处,又笑道,“以您的身份这都不算事呀,跟皇上说一声,回广东老家住他三年五载的....”
“不回不回!”何荣摇头,叹口气,“不怕你笑话,就老夫家里那些亲族...嗨!远了香近了臭....老夫在京城隔着好几千里呢,还三不五时的打发人过来求这求那.....若是老夫回老家,还不成他们的财神爷?”
“啧,也是!”李景隆跺脚,“哎....偏您老又是个心软的,难办!”说着,他朝外瞄了一眼,“晚辈那边还有公务....”
“您忙你的去!”何荣笑道,“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这天下还不是您这一代人打下来的!”李景隆笑笑,“对了,知道您老爱吃海货。我家里这几日正有人送来一船熏鱼干虾,晚半晌晚辈打发人给您送去.....”
“看看,又让你破费!”何荣笑道。
~~
“皇上见着老头干嘛?”
李景隆背着手朝南书房走,心中开始琢磨。
真以为他那么敬老,见着老一代的勋贵嘘寒问暖?
他那是在套何荣的话呢!
可惜的是,什么都没套出来!
想着,他脚下忽然一停,心中暗道,“皇上早上刚见了广东布政司祁著,又见广西都司指挥使永定侯张铨,现在又临时把东莞伯给招来了!”
“定然是两广的事!怕不是.....让东莞伯领兵?”
心中揣测皇帝用意的人,远不止他一个。
南书房中,看似人人都在办公,其实人人都在偷偷想着心事。
诺大的紫禁城人来人往,出来进去的人也都在暗中猜测,接了下来朝局的走向。
第271章
老将(2)朱允熥确实是想要东莞伯何荣重新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