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37章

    “为了孝道....”李景隆叹气道,“当时他就跪在臣的面前,不住的叩头,声泪俱下!说养育之恩若不报,若不尽到人子之义,与畜生何异?听说王公公命不久矣,他就算毁了自己,也要给养父给他的亲舅舅,披麻戴孝送着人入土为安!”说着,又叹息道,“当时,午门外都是等着觐见的各路朝廷大员,都亲眼所见....”

    “糊涂是糊涂...”李景隆顿了顿又道,“可这份心,委实让人动容...”李景隆又继续道,“宦官养的儿子多是白眼狼....王公公失势了,别说是外甥,就算是侄儿过继成的儿子,也早就卷了家产,找个地方当富家翁去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从来读书人!”六斤也摇头微叹,点头道,“行了,孤知道了,你去知会朴无用一声。”说着,沉吟起来,“这王虎子是个秀才?”

    李景隆道,“童生....老王养了他之后这些年也是花大价钱,请了许多名师教导....”

    “哦...”六斤又点点头,“长的如何..?”

    “也算仪表堂堂的...”说着,李景隆突然心里咯噔一下。

    “孤这身边,如今正少个跑腿的人...”六斤笑笑,“更难得的是他这份忠义之心....哎,这世上呀,最缺的就是有良心的人!先让他去孝陵看看王八耻,将来再把他调到孤的身边来....”

    忠义之心?

    良心!

    李景隆心中暗道,“这年月,有这品质的人确实不多。可是,像他那么狠,把心一横就把找人把自己给阉的人,更少呀!这么狠的人,适合在宫里吗?适合在太子爷身边吗?”

    “对了!”忽然,六斤又道,“莲心何时回来?”

    李景隆顿了顿,正色道,“太子爷,您的婚期是在正月十六....”

    六斤不悦,皱眉道,“孤跟你说....”

    说着,面对李景隆的目光,他说不下去了。

    “太子爷,皇上尚未痊愈,皇后也病了,而且如今.....朝中众说纷纭,你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李景隆叹口气,“臣说句大不敬的话,您....得知道轻重!”

    六斤静静的看着李景隆,看了许久。

    而后低头,从案头抽出一本奏折,“张振宗的奏折.....”

    说着,他喝口茶站起身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看着窗外叹气道,“他这个陕山巡阅使.....一下手就是死手呀!弹劾兰州卫截留军粮倒卖军械....呵呵!”说着,六斤猛的抬头,眼中满是怒火,“这事儿,竟然还涉及到王伯的内弟.....”

    “还有...”六斤继续恨声道,“兰州卫那边有兵丁战死,

    守备居然不上报....还拿着战死兵丁的军饷折子,继续在户部的钱庄领军饷....”

    李景隆没有急着去看手中的奏折,其实里面的内容他大致能猜到。

    因为他儿子李琪正在张振宗这个山陕巡阅使手下,担任一个九品的检校官.....父子俩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而张振宗之所以能在西北那么快打开局面.....除了他李景隆的关系网之外,要知道李琪的妻子可是晋王的妹妹...

    “太子爷,您打算怎么做?”半晌之后,李景隆才问道。

    六斤不假思索,“追查到底....”说着,闭眼叹气道,“孤想,父皇之所以现在还让孤行建国之事,其实也在考验孤!哎....孤不想杀人,可若手软做了仁君,只怕会让天下的官员得寸进尺.....”

    李景隆又是沉吟许久,低声道,“臣忽然想到一件事!”

    六斤喝口茶,笑骂道,“曹国公,你现在说话....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连孤,都要费尽心思的猜,才知道你要说什么....”

    李景隆一笑,继续道,“从永昌八年开始,五军都督府对于边镇之兵开始有了两种意见!第一,依旧保持军户制....父死子继,镇守边疆。”

    六斤沉吟道,“孤记得小时候,朝廷第一次对缅用兵的时候,用的就是边镇裁撤的老弱之兵。”说着,他看向李景隆,“军户世袭制,武将世袭....而且这些年边镇并无太大的战事,这些军户都成了武将家的佃户....哼哼,如此再过二十年,就是一群农民,怎么打仗?”

    “既打不了仗,朝廷每年还要发军饷给田地免赋税....”六斤又道,“军户制,是无数人的利益,自然有人希望继续保持....”

    李景隆微微躬身,“太子爷圣明....关于边镇,还有一种论调,那就是轮转制....臣主张的就是轮转制,比方说调京师大营的大军,分别开赴边镇驻扎....”

    “一来可以练兵,二来可以练将....”李景隆继续道,“比如说武学那些生员....”

    “哈!”六斤忽然大笑,“你的主张?这分明是父皇的主张,你最多是附议...”

    说着,笑容又马上收敛,“你说的孤明白了!”

    ~~

    偌大的帝国,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的。

    西北军需案为何一直捂到了现在,才敢慢慢的揭开。

    因为这是大明朝在经过了近二十年,与士绅读书人对抗,推广新政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

    军务改革.....

    这比什么重商通商开设海关,乃至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可严重多了!

    读书人也好官绅也好地主也好,从本质上是都是民...

    而军,拿起刀就是兵!

    ~~

    第194章

    宿命轮回(2)夜风,很凉。

    六斤揉着发紧的肩膀,独自走上花园的栈桥。

    风吹过,他觉得冷。

    下意识的回望,却发现太监们都远远的跟着,没一人上前。

    更没有一个人有眼力见,上前给他这个太子披上斗篷或者大氅。

    忽的,他凝视前方,发现春和宫门外,一个身影如标枪般侍立。

    于是他悄悄的走了过去。

    ~~

    贺平安正站在宫门外值守!

    真是恍如隔世...

    谁能想到他贺平安居然有再回京师的一天。

    而且不但回来了,还是一步登天成为东宫的勋卫。

    他跟想不到的是,当初权势滔天的王总管居然落得那个下场....

    更让他觉得人生如戏的是,就在宫门前,那个自宫要入宫的小伙子,竟然就是他当年找了半个京城才找到的,王总管的外甥...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我以后一定好好的!”他心中暗道。

    忽的,他听见身后有微弱的脚步,下意识的回头。

    黄色的团龙袍服顿时映入眼帘。

    “臣叩见太子殿下....”

    哗啦,周围其他的侍卫,也跟着单膝跪地行礼。

    “你怎知道孤过来了?”六斤看着面前的侍卫,笑道。

    “臣在边关十余年....风吹草动之声,臣都能分辨。刚才殿下过来时,虽故意压低脚步,但也有声音....”

    “哦....”

    六斤马上大笑,打量着面前这张陌生的面孔,“你是宁夏卫选拔上来的贺平安...”

    “臣...”贺平安哽咽道,“何德何能,贱名竟然能直达天听?”

    六斤再次打量这个汉子,“孤还知道你以前是锦衣卫...”

    瞬间,贺平安愣了一下。

    而周围其他的侍卫,则是羡慕的看着这一幕。

    “哎,今天应该是刚到的日子吧?怎么就当值了?”六斤奇道,“按理说你应该在京城里玩几天,过了年再入值的呀?”

    “为东宫羽林,乃是臣几辈子的福分....臣办好手续之后,就央求郭统领给了臣值守的机会...”

    “哦...”六斤又笑,“郭珍那傻子?也就他能干出这事来....刚入值的勋卫,直接派到孤的春和宫外边...”说着,他顿了顿,“不过,你这份勇于任事之心,也是难能可贵!”

    “对了!”六斤又道,“你从西北回来?”

    “宁夏卫...”

    六斤沉吟片刻,“好,你来跟孤说说西北到底是什么样?西北的军兵,到底过得如何?”说着,摆手道,“走,

    那边亭子里说出!”

    “是!”

    贺平安的心几乎快从腔子里跳出来,更要跟在太子的身后,忽发现太子衣裳单薄。

    他下意识的解下身上刚发的,还带着仓库味道的毛领大氅,直接披在了太子的肩头。

    “哦?”六斤也是一愣,然后紧了下衣服,笑道,“你还挺有心!”说着,继续前行,又笑道,“孤看了你在宁夏的履历,就凭你的战功,若是出身在将门之家,一个副将都做得....”

    贺平安想了想,“说起来惭愧,其实臣....也是侥幸!”

    “嗯?”六斤坐在亭子里,问道,“哪里侥幸?”

    “臣不敢欺瞒殿下....”贺平安躬身道,“山陕都司巡阅使张大人,跟臣是旧相识.....他在巡查卫所的时候见到了臣,所以....看在过去的情面上,加上臣也算自己争气,就跟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举荐了臣....”

    “你跟张振宗还是旧相识....”六斤奇道,“你一个小兵,哈哈.....”说着,又道,“说说,你俩是怎么认识的?”

    ~~

    同样是入宫,这边贺平安机遇连连。

    而那边的王虎子则是忐忑惶恐。

    现在的他换上了一身青衣,成了宫里一名最低级的太监,俗称小力。

    低眉顺眼的站在司礼监的院子当中,等待着里面的大总管,决定他的命运。

    “可惜了...”

    郭官僧看着窗外的王虎子,摇头道,“放着好日子不过,哎....”

    大太监朴无用坐在主位上,拿着王虎子的身契和画押的文书正看着,闻言也有些动容的说道,“这孩子....哎!听着这事是怪难受的,可...仔细想想,老王有福气哟!”

    说着,也笑道,“不过,这一步算是走对了,无心插柳柳成荫...”

    “啊?”郭官僧不解。

    “你不会真以为王总管没了之后,他家能继续有好日子吧?”

    朴无用叹口气,“不说别的,据杂家所知,他那个姐夫就不是省油的灯。读书人嘛,心眼都是黑的!以前老王在,他乖乖当赘婿,老王不在了,他还能夹着尾巴做人?”

    “还有王虎子所在的衙门,同僚不知他的身份,上官是一定知道的!他那差事,也干不了几天!”

    “京师之中,孤儿寡母守着万贯家财...呵呵,不招人惦记?”

    “进宫了,博了个好名声.....大孝子的事儿估计现在万岁爷都知道了!这么一来,他王家就能继续平安富贵....”

    郭官僧又看看窗外,站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年轻人。

    而他身后的朴无用也站起来走到床边,对着王虎子招手。

    ~

    “虎子给大总管磕头...”

    “杂家朴无用,你听说过吧?”朴无用看着跪着的王虎子笑道。

    “早先听....过....”王虎子低声道。

    “杂家也听过你的名字,王总管的心尖子....”说着,摇头叹气,“你这份孝心,不枉他疼你一回!不过呀,你这孩子也是主意正,哎....这么糟蹋自个儿,也是辜负了王总管十多年的教养....”

    “小的就是想....”王虎子低声啜泣,“送父亲最后一程,给他老人家发送了....”

    “听不得,杂家呀....别说杂家,宫里爷们都听不得...”

    朴无用叹气,“哎,孩子,就凭你这份良心,日后宫里爷们,没一个敢小瞧你的....”说着,又道,“你呀,

    别看轻自己。咱们是宦官,宦官也是官...没了家伙,但咱们也是爷们....”

    “小人谨记大总管教导....”

    “什么大总管...”朴无用摆摆手,“明儿,你直接去孝陵...杂家破例,给你个管事闲职。你什么都不用干,当你的大孝子就行...”

    王虎子再哭泣叩首,“谢大总管...”

    “别谢杂家...记得,要谢太子爷。还有,谢曹国公....”

    “晚辈也要谢谢您!”忽然,王虎子郑重的叩首,抬头道,“有些事,晚辈心里清楚。没您的照应,父亲早就没了,晚辈....”

    “记住,这就是杂家教你的第一课....”

    朴无用正色道,“话,要学会藏着!”

    第195章

    来使(1)砰砰...

    爆竹声此起彼伏....

    孩童的欢笑与硝烟一道,在紫禁城的周围弥漫。

    年,来了。

    (这一年,比老子办事还快,嗖.....完了。)

    年二十九。

    各部衙门都已封箱,官员们难得的偷得半日闲。

    大明,大概是古往今来对官员最为苛责的朝代。不但俸禄少得可怜,假期也少得可怜。船上带着禽兽补子的官服,真就成了朱家的牛马,吃得少干得多还不能出错....

    百官们可以稍微放松歇息,但中枢之人绝对不能。

    乾清宫暖阁中,御前朝会依旧如期举行。

    朱允熥斜靠在宝座上,六斤垂手站在他身旁,他们爷俩的面前,满是大明朝的中枢内阁辅臣。

    “咳咳...”

    大病之后,朱允熥忽然变得很是怕冷,即便暖阁中温暖如春,他还是披着厚厚的毯子,且时不时虚弱的咳嗽。

    “辛彦德已到了新都北京....”

    辛彦德以都御史之身就任北直隶总督,那南书房的内阁大臣就空出来一个名额。不出意外的,直接由太子未来的老丈人,皇帝昔年在东宫的心腹伴读铁铉补入。

    铁铉说话慢条斯理但清晰有力,“到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封存府库....更严命顺天府新都营建司官署,五年内的账簿全部封存....”

    说着,他顿了顿又道,“涉及到查抄的罚没的资产等,也一并派兵接管.....凡是涉及挪用钱庄本金的官员,商人,都悉数归案。”

    “赃款也开始清缴.....”

    站在第一排第二位的李至刚,面皮不自然的抖抖。

    这些本是他的分管之事,且早有规划。可前番皇帝突然病重,直接打乱了他的布置。

    辛彦德现在去北京,等于是摘了他的桃子.....

    人人称颂辛彦德铁面无私,却没人知道他李至刚事先做了多少工作查了多少账掌握了多少证据......

    给别人做了嫁衣了?

    那怎么能够呢!

    “臣有本奏....”

    朱允熥看了李至刚一眼,微微点头。

    后者马上出列,大声道,“臣蒙圣恩担当户部....”

    “说重点...”朱允熥开口道,“简单明了的说!”

    “是!”李至刚顿了顿,组织下措辞,“自新都北京出了挪用钱庄银款,还有户部官员勾结商人私自放贷之事后。臣痛定思痛,不但把新都的账给查了,各地海关钱庄等处的账,都查了!”

    说着,他又顿了顿,“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各地设置的钱庄分号,都不是那么的干净。尤其是宁波广州两处.....都有富商勾连官员用朝廷钱庄的钱,给他们当本钱!”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