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然后立马来招呼林安安,“安安妹子,我和你说,这买自行车门道可多了,一般人不熟悉,那可真容易被忽悠的。可我门路多啊,你要啥款式啥价位的,你和我说,我帮你找。”

    林安安道,“不用去省城选吗?”

    李春芳显摆起来,“我和你说,你去了省城,人家也是给你一辆不走俏的款式。好款式那都是留起来慢慢卖的。我正好那边有熟人,打个招呼就成了。”

    林安安心想着,买东西可真的太不方便了。不止要钱要票,还要关系。

    可见物资是多么匮乏。

    可见我的祖国还多么需要人才来建设!

    老林家真是作孽!差点埋没了我这个人才。

    既然有了李春芳的帮助,林安安自然也不需要往省城跑一趟了。节省路费也节省了时间。

    对于以后要去首都的林安安来说,省城对她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想过找个机会去玩。她现在最需要时间好好学习。

    作为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好的学习成绩才是她立足的根本。

    李春芳打了个电话到省城百货商场。问了那边自行车有啥好样子的。

    按照林安安的要求,要女式自行车,两百块以内。

    因为现在男士自行车基本上都是二八大杠,太高了。林安安骑着吃力。

    不过也正是因此,林安安这自行车才不好买。因为一般家庭只能买一辆自行车的情况下,都会选择二八大杠。承载能力更强一些。每个商场的女士自行车的数量就很少。不好买。

    找了几个百货商场,才找到一辆。海城凤凰厂的。

    李春芳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可算是搞定了,没让人看低咱。

    “咋样?”她问林安安。

    林安安高兴的点头,给她竖起大拇指。

    李春芳就骄傲的和那边定了车,让他们别卖了。说这边已经交了定金了。这要是卖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么定下来,过几天县城百货去省城的时候,就能从那边带回来了。

    林安安交了定金,办好了手续,然后就想请两人吃饭。

    高小翠笑道,“急啥,事儿还没办完呢。等你拿到车了,满意了,咱们再去吃这顿饭。”

    林安安也没客气,“行,那到时候咱就一起庆祝。你们可千万别和我客气。”她现在可有钱了!

    等林安安离开后,李春芳才逮着高小翠打听林安安的情况。

    咋首长家的闺女这里生活啊,没跟着爸去首都过好日子呢?

    高小翠道,“你以为都那么简单呢。人家亲妈没在了,小时候去了没人带。至于长大了,那肯定情况多啊。她老家人大概不想让她去呢,为难她。不过我这妹子以后肯定得去的。”

    “这可真是曲折。不过也比咱好,你看人家这一出手就是一辆自行车。我这么大的时候,看个电影都扣扣索索的。有个首长爸可真好。”

    高小翠骄傲,“那可不,也不看我这妹子是谁。我妹子还说以后去了首都,要请我过去玩呢。我到时候要去天安门,要去爬长城!”

    这话惹得李春芳一阵羡慕。“小翠儿,到时候可别忘了我啊。”

    “到时候再说吧,看看这次车买得咋样。”高小翠开玩笑一样的端起来了。

    李春芳立马拍着心口表示,必须搞定这事儿。她亲自盯着,求爷爷告奶奶的去省城找熟人,也要保证这事儿不出纰漏。

    林安安回到队里的时候,天已经要黑了。大家都下工回家了。

    老林家的人自然早就听老太太提起了收音机和自行车的事儿。

    因为没看到收音机,也没看到自行车,所以都觉得有点儿不信。觉得老太太胡说。

    这会儿林安安回来了,林萍萍立马凑过去问,“安安,听说你有收音机了?还要买自行车?”

    林安安开了房门进屋,“是啊,咋了?”

    “真的,都是真的?”林萍萍眼睛瞪得老大。

    老林家人在院子里休息,也听到了这话,一个个都有点儿不敢相信。

    直到林安安拿出收音机,在院子里摆弄起来了。这款收音机是用电池的,林安安在百货商店就买了电池回来了。正好可以用。

    装好电池,林安安就打开开关,然后收音机就发出了声音了。

    老林家人可从来没见过这么稀罕的东西,全都凑了过来。围成了一圈。

    林安安调试了一会儿,终于调到了正常频道,听到了清晰的广播。广播里面正在放歌曲,林安安没听过,但是觉得挺提劲儿的。

    于是就听了一段。

    全家人都是第一次在家里听到外界的声音,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新奇感觉。都陶醉在音乐中。直到林安安关掉了收音机。声音戛然而止。

    “……咋不听了?”孙银花问道。

    这会儿她才知道,这个叫收音机的东西有多好。比自行车都好。她不会骑自行车,但是可以听这个啊。这要是干活的时候边干活边听这个,该有多幸福啊。

    林安安道,“奶,电池很贵的,要节省。你们要是愿意花钱买电池,我倒是也舍得给你们听一听。”

    孙银花:……钱钱钱,这死丫头真的掉钱眼里去了。出不来了!然后又气,有这么好的东西,这么适合她的需求的东西,儿子竟然没给她买,反而给死丫头买了,这儿子真是白养了!

    和她一样心情的还有林水根,老头子就喜欢这个收音机。只是嘴里没好意思说出来而已。心里也埋怨儿子不孝。这要是他有个这东西,天天拿着在队里走动一下,那场景……

    这会儿其他老林家人都有点儿迷茫。

    因为林安安真的有了收音机这样的好东西了。一个孩子,轻而易举的就有了这样的大件。收音机有了,自行车自然也是真的了。

    所以林安安马上拥有两大件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儿。可林安安就这样有了。

    这样的冲击,让他们心里很不平静。

    再次认识到了自己和老二的差距。也越发的觉得老二这些年对老家这边的帮助太少了。

    他但凡指头缝里多漏一点儿出来,家里日子不就好过多了?

    比如这收音机,他既然买得起,那早给家里买一台,他们不就早听上收音机了?

    或者给家里买自行车,孩子去县城去上高中,他们去县城买东西,不就方便多了?

    他们也不会去想林常胜该不该给他们买,他们这会儿只知道,既然可以给在老家的安安买,那要是早点买,安安那会儿还不懂事,大家不就都能用上了?

    这会儿,大家心中对林常胜也多了一丝抱怨。甚至开始怀疑起来,老二对他们这么扣扣索索的,以后找上门去求帮忙,真的会帮吗?

    就连三房林长喜和朱小兰两口子,也越发的觉得二嫂太小气了。

    明明那么有钱,他们也经常帮二嫂分忧,但是二嫂除了偶尔寄几件破衣服来,就没别的东西了。

    而且上次开口要东西之后,竟然也没消息来。

    倒是给安安寄来收音机这样的大件了。

    这说明二嫂不是没有,她是舍不得。可凭啥啊,他们对二嫂那么好,安安反而还总是找二嫂要钱要东西,二嫂竟然宁愿给安安,也不给他们。甚至给他们一封回信都没有。

    可别说二嫂对安安好,他们可清楚二嫂就是一个面甜心苦的后妈。她心里不可能疼安安,要不然这些年能不管管?

    可现在她宁愿给安安收音机,也不给自家一点点东西。这说明啥?

    说明咱们好打发?

    朱小兰气得要维持不了表情了,转身进了屋里。林长喜也跟着进屋。

    老林家其他人则还是缠着林安安,想继续听收音机。不过林安安说啥也不给他们听,非得他们买电池。要不然别想占自己一点便宜。她辛辛苦苦要回来的东西便宜大家?想得美哟,想要占便宜,就得出钱或者出力!

    林水根不高兴了,“我儿子的东西,我还不能听?”

    “这是你儿子给我的,你要是想要一个,就找你儿子要呗,看他给不给。”林安安得意。

    林水根顿时被林安安气得脸黑如锅底,同时也在心里怨儿子这个不孝子。

    有好东西不孝顺爹妈,给一个丫头片子。他板着脸问,“听说你爸还要给你买自行车?”

    林安安点头,“那可不,我今天已经把车定好了,过几天去骑回来。”

    “已经买好了?”孙银花大惊。

    “花了多少钱?”吴秀红问。

    林安安道,“也没花多少钱,就一百八。”

    一百八还不算多?老林家人都要气吐了。觉得林安安是在故意炫耀。

    不过也确实被她炫耀成功了,大家心里都酸,都有些没法接受。林长福垂头丧气的坐在边上,一句话没说。他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真的混得比老二差太多了。

    林有军和林萍萍则是满心羡慕。他们甚至羡慕林有城不在家里,不用像他们这样心里酸溜溜的。这滋味真不好受啊。

    不过最不好受的,还是林家两老。他们毕竟是觉得自己比林安安和林常胜的关系更亲。没有他们就没有林常胜这个人。可这会儿,他们再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是多么不孝顺。收音机和自行车加在一起几百块了,儿子就这么给了。可对他老爹老娘却那么抠门!

    老太太憋不住了,朝着屋里喊,“老三,赶紧出来,马上替我和你爸,给你二哥写信。让他寄点儿东西回来!老娘生养他一场,我就看他管不管我!”

    屋里,朱小兰听到这话,赶林长喜出去,“去,去写!我就看看爸妈找他们要,他们给不给!”

    这次朱小兰是真的被二嫂伤到了。都是找二嫂要东西,二嫂一封信没给自己回,却直接给安安这么多东西。让她心里很不平衡。

    林长喜不得不出来,硬着头皮帮老太太写信。

    “妈,咱找二哥要些啥啊?”

    “要钱,要吃的,都要!”孙银花生气道。

    又补充,“我还要收音机!”死丫头有,她这个当娘的还能没有?

    林长喜总觉得没这么容易,他不知道安安咋要到的收音机,但是肯定没那么简单。

    不过他也没能说啥,这么一家子人看着,他难道要拦着?

    反正二嫂已经摆出态度来了,自家夫妻两开口了,二嫂也不给。那就看看两老开口了,她还能咋说的。

    林安安放好了收音机,在窗户前的书桌旁边看书,边听着外面的情况,就忍不住笑。

    要吧要吧,能要到才怪!

    这些人连要东西的精髓都没掌握,以为张张嘴就行呢?

    不过林安安就喜欢他们找首都开口要东西。越是张嘴多了,这两边的关系就越僵硬。矛盾自然就多了。

    老林家的人自然该知道,讨好那两口子是没用的。

    周一,林安安就找了韦老师,说她爸给她寄了一台收音机回来听俄语广播。她愿意在有广播的时候拿出来大家一起听。但是因为收音机是要电池的,所以需要学校拿电池。

    这也是没办法,林安安发现俄语广播的时间都在上学期间,她晚上回家听不到,只能拿到学校听了。

    既然都要听的,那干脆大家一起听吧。只不过电池肯定是得一起买的。

    韦老师闻言很高兴,“你爸竟然连收音机也给你买了。”

    林安安道,“大城市的孩子都有这个条件,咱们为了和他们竞争大学的名额,总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嘛。”

    韦老师听了就叹气,“是啊,每年高考,我们农村的孩子考上的机会实在太少了。”

    林安安觉得这很正常。他们不止硬件设施好,软件也好。营养跟得上,不用饿肚子上课。

    而且城市的孩子不用农忙的时候放假回家干活。而林安安他们这样的公社中学,每次秋收农忙,学校还给孩子放假回去帮忙抢收。

    这咋学习?

    这条件能考出来的,那绝对是特别特别厉害的人了。

    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

    反正林安安自己会努力,但是也会努力减少自己和别人的硬件差距。

    有了林安安这收音机,韦老师就准备以后只要有广播的时候,就放出来给学生们听听。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然后黄老师也知道这个事儿,问林安安能不能在语文课的时候也听听,因为有些广播内容有讲作文方面的内容。

    林安安当然表示没问题,只要有人提供电池。她都愿意一起听。

    课本知识她都学得差不多了,也很希望能通过收音机,接触更多外界的信息。

    至于这样会不会让其他同学也成绩好起来,林安安是无所畏惧的。不说她以后准备要转学离开这里的,就算一直在这里读书,林安安也有信心在同等条件下,比别人更优秀。

    没有竞争对手,也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

    晚上林安安回家,自己又调试了一下。开始在家里听广播。就听了几句,突然来了许多人。都是队里的社员。

    大家都端着饭碗,或者搪瓷杯,来老林家看收音机。

    连队长媳妇都来凑热闹,她问道,“安安,听说你爸给家里买收音机了?”

    孙银花虽然气儿子没给自己买,但是这也不妨碍她出去显摆吹牛。说林常胜给家里买了收音机。

    毕竟队里也没谁家里买得了这个的。这可不就让人稀奇了吗?下工后喜欢凑热闹的就跑来看了。

    林安安可不给孙老太面子,“我爸给我买的。因为我以后要考大学,需要学习。收音机可以帮助我学习,所以特地给我寄了这个过来了。”她把‘特地给我’四个字咬得特别重。

    来凑热闹的乡亲们也听出来了。这是林常胜给他闺女买的呢。

    难怪呢,以前没说买这个,咋突然就买这个来了。原来是安安要学习用。

    林常胜对这个闺女挺重视的样子啊,那以前养那样,看来是老林家不做人,苛待孩子了。

    要不然咋现在给钱,又给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也不知道老林家占了多大的便宜了。

    老太太原本想要显摆的,结果弄巧成拙,这又成了她曾经苛待林安安的证据。

    有人好奇,让林安安调个频道让大家见识一下。

    林安安也没拒绝,调了个学习的频道,是教人赏析文章的。

    还别说,这个收音机是真的好,林安安能够接收很多频道。连远一些的大城市电台都能听到。

    队里人听着听着,就觉得听不懂。想让林安安换台。

    林安安道,“我爸是给我学习用的,可不能乱用。让我爸知道我用这个玩,那我不是要被他批评吗?我可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

    话都说这份上了,还能咋样?还能让人当个不听话的孩子?

    大伙儿只能遗憾的离开。不过回去的路上就开始议论老林家这群人了。在他们嘴里,老林家没一个好东西的。

    连林水根吃完晚饭,照常出去和老伙计们一起抽旱烟,都有老伙计说些意有所指的话,“你家连收音机都有了,不知道还藏着啥好东西呢。改天给咱们见识见识?咱这么多年的老伙计了,有啥不能让咱们知道的?”

    林水根:……这话咋听着不得劲儿呢?他藏着啥好东西了?

    还是当年和林水根一起逃荒来这地方的同姓老乡偷偷告诉他,“他们都说你家老二给家里寄了收音机回来,以前肯定也没少寄东西回来,估计被你们藏起来了。”

    林水根这才知道自己背了多大的锅。之前老婆子也念叨过,说队里人都觉得他们老两口以前肯定拿了安安这丫头不少钱。他当时还没当回事。这会儿亲自体验了一次,只觉得憋屈的天灵盖都要盖不住了。

    “放狗屁!”他气得大骂。“没这回事!”

    其他人恍然大悟的点头。“原来没这回事啊……”

    但是那眼神又活脱脱的告诉林水根,他们就是觉得有这回事。

    林水根憋屈得被自己一口烟呛住了。呛得老泪都流出来了。他心里越发的怨恨自己那个最出息的儿子了。

    最出息有啥用?没让他享福,反而还要背着骂名。不孝子!

    第二天,林安安就把收音机带学校了。

    当声音响起来的那一刻,原本觉得读书没劲儿的同学们,一个个的都来了精神。聚精会神的听着里面的声音。

    对于公社中学的孩子来说,听广播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儿。

    就连公社的有线广播,也不是经常能听到。只有在镇上住着的学生,早上的时候能听那么一会儿。而且还不是每天都有。

    生产队的孩子就更别说了,压根没啥机会听。

    以前偶尔韦老师拿过来听一两次,那都算是特别难得了。

    听完之后,韦老师告诉大家,这收音机是属于林安安同学的,是她无私的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大家要感谢林安安同学的付出。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学习。

    班上同学这才知道,原来这是林安安的。一个个吃惊又羡慕的眼神看向了林安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