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航空军工1950/ 029章 特殊的审视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029章 特殊的审视

    回到华夏后,陈天宇还没来得及享受片刻的休闲。

    第二天一早,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便停在了他家门口,几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请他“配合调查”。

    气氛虽然不剑拔弩张,却透着一股正式和严肃。

    虽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让陈天宇心中升起一丝压力。

    他先是被带到一个安静的房间。

    房间布置简单,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两位调查人员坐在桌子对面,神情严肃。

    他们先是核实了陈天宇的身份和苏联之行的行程,然后直接进入正题。

    “陈天宇同志,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你在苏联期间的一些言行。”

    其中一位调查人员开口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特别是,你在与苏方交流中,为何越权积极力推那种类似于‘经互会’模式的合作?”

    他的目光锐利,似乎要看穿陈天宇的内心。

    “另外,你在酒桌上向苏联专家提及的‘三角翼教练攻击机’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设置外部压力,激发危机感,来自内部的审查开始了。

    陈天宇坐在椅子上,身体坐得笔直,他知道这一刻终究会到来。

    陈天宇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反而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冷静。

    在深吸一口气后,开始了他的解释。

    “关于力推参照经互会模式合作,这并非我突发奇想,而是基于我对当时情况和苏联心理的判断。”

    陈天宇条理清晰地说道,他首先分析了当时的困境。

    “交流的时候,苏方是一味的向我方索取美国xf-88战斗机和xt-88教练机数据,针对我们提出来的教练机项目明显存在敷衍的态度。

    我们的一番追问之下,他们才不得不承认,对我们的教练机项目完全不感兴趣。

    在我们的几番追问后,他们才做了解释。

    我们提出的教练机项目,如果使用vk-1进行开发,肯定会和苏联现有的乌米格-15项目起冲突。

    所以他们认为是重复建设,从而直接否决。”

    陈天宇把在苏联遇到的困难说了出来。

    “因此,我需要给这个项目找到一个在苏方眼中更重要的定位。”

    陈天宇继续解释道:

    “‘经互会框架下的国际分工合作试点’,这个概念对苏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尽管我们华夏并不是经互会成员,但通过援引这种模式,能够大幅提高这个教练机项目在苏方的地位。

    让它从一个单纯的技术项目上升到政治合作层面,从而获得更高层面的支持可能性。”

    听到这样的解释,调查员并不认可。

    “这并不是你可以越权的理由!

    涉及到跨国方面的合作,国家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沟通。”

    见到对方指责,陈天宇毫不客气地怼了上去。

    “我不知道你接到的是什么样的报告,依据的是什么对我进行调查。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我自始至终没有越权过。

    我只是建议苏联方面和华夏进行协商,在经互会框架外,参照经互会的模式合作!”

    见到调查员记录完毕后,并没有再次提出质疑,陈天宇就接着说道:

    “现在国内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差了,在搞航空研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借助苏联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

    为此,我们的项目不得不迎合苏联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所以为了避免原本项目和苏联已有产品的冲突,我们不得不接受了苏联方面降低发动机推力的建议。

    当然我们后续又据理力争,将发动机推力由苏联专家提出的10kn提升到16kn。

    这个调整非常关键!

    它使得我们这款中级教练攻击机的目标定位,与使用vk-1发动机的乌米格-15战斗机拉开了距离。

    同时又能够让这款战斗机研发出来后,能够直接替代我国目前从苏联引进的伊尔10攻击机。”

    陈天宇的解释展现了他在幕后的深思熟虑和战略眼光。

    调查人员听着他的分析后,脸上的微表情虽然维持住了,但是心中还是震惊不已。

    他们之前只看到了交流报告,却不知道陈天宇在其中做了如此复杂的铺垫和设计。

    在了解到这些后,两名调查员的态度稍微变得好了一些,转而询问起酒桌泄密事件。

    “那你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泄露设计方案的事又作何解释?”

    见对方态度变好,陈天宇也就重新缓和语气说道:

    “我谈的只是我的想法而已,根本就不是航空工业局的正式项目。

    当然我也不排除局里面存在类似项目,但我在航空工业局里面是按照外援专家进行管理,根本就不可能接触我负责项目以外的任何信息。

    对了,这一点你们完全可以向局里面求证!”

    他的话让调查人员更加惊讶,他们原以为这次的调查只是对常规的内部研究员进行调查,谁知道眼前的却是个另类。

    “哦,你说的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进行查证,但是你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你的理由。

    要知道我们当前和苏联是盟友关系,你的做法可能会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

    陈天宇先是自嘲一笑,“看来我的分量还真不轻,酒后之言竟然可能造成那么大的后果。”

    “态度端正点!”

    “好的,我只是打算利用酒桌上相对放松的氛围,伪装成‘酒后失言’……

    至于目的,无非是为了验证我手头掌握的,美国在三角翼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苏联来说是否有价值。

    目前通过他们的反应,我可以大致判断他们对我手头的情报还是挺看重的。”

    调查员听到这儿的时候,在自己记录下来的调查记录上,赶紧重点标注了一下。

    陈天宇见对方很郑重,也就讲解得更细了。

    “我手头的资料对于我国当前的工业基础来说,实在是有点超前了,唯有借助苏联的工业能力才能把它变化为真正的产品。

    所以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诱使苏联主动拿出他们最新式的发动机,与我们共同开发先进的战斗机。

    只有让苏联方面先感兴趣,我们在后续的合作谈判中,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而不是一味地处于被动引进技术的地位。

    整个过程中,我都非常小心,没有泄露任何实质性的技术数据。

    我只是抛出了概念,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求证。

    一旦他们开始和我国航空工业局进行联系,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和苏联共同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陈天宇补充解释,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调查人员的内心也由惊讶转为钦佩,他们意识到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思维深度和布局能力远超他们的想象。

    在解释完后,陈天宇主动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报告。

    “两位同志,这是我结合在苏联的观察和思考,撰写的一份《关于与苏联发展经贸关系的分析报告》。”

    他将报告放在桌上,推向调查人员。

    “我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组织国内的轻工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水平,针对苏联市场进行出口。

    通过对苏出口,我们可以逐步平衡从苏联进口重工业产品和武器装备造成的巨大贸易逆差。

    既然你们来调查了,那么我就请求两位同志,将这份报告与今天的调查结论一同上报给更高层领导。”

    陈天宇诚恳地说道。

    …………

    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和核实,包括查阅陈天宇的背景资料,听取与他同行的同事的证词,以及对苏方近期反应的侧面了解。

    调查部门研究后认为,陈天宇的解释合情合理,他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私利或泄密,而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深思熟虑和战略规划。

    随后,调查结论和陈天宇的那份分析报告,一同呈报给了更高层领导。

    高层领导在审阅了陈天宇的解释和那份长篇的分析报告后,对这位年轻人的战略眼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落实他给出来的建议,还专门调了一个既精通技术,又精通俄语的干部李立来负责此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