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小说网/刺桐人家/ 热门推荐 第120章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热门推荐 第120章

    他的《三字经》,那本书在过番船上被海水泡烂了半本,如今只剩“人之初,性本善”的残页贴在竹筒底。

    他忽然想起陈先生说的话:“南洋的侨胞若不识字,批信永远写不清家乡的苦。”

    于是借着月光,在侨批纸背面画了座学堂,屋檐下悬着刺桐花编的灯笼。

    黎明前最黑的时候,阿水的高热退了些。

    阿福把最后半块妈祖饼掰成碎屑,混着木薯粥喂进他嘴里。

    饼皮上的妈祖印模早己模糊,却仍能辨出慈悲的眉眼——那是阿母用祖传的木模印的,模子上的刺桐花纹,和祖厝门环上的雕饰分毫不差。

    “阿福哥,你说咱真能攒够钱,在番邦盖间侨校吗?”

    阿财裹着湿漉漉的纱笼,望着棚外渐亮的天际线。

    远处传来胶工起床的响动,铁器碰撞声里混着几句模糊的南音。

    阿福没有回答,只是摸了摸腕间的红布——经过半年的雨水浸泡,红布己褪成浅粉色,却在晨露里泛着珍珠般的光,像极了家乡刺桐花瓣上的朝露。

    当第一缕阳光劈开胶林时,阿福看见自己昨夜画的学堂图被雨水洇开,刺桐灯笼的线条晕成一片红,倒像是座烧着的房子。

    他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火苗只要不熄,房子烧了也能再盖。”

    于是捡起胶刀,在竹筒新刻的横道旁画了个小小的火苗——这是他和同乡们的秘密记号,代表着“学堂”的希望。

    胶林深处,工头的皮鞭声再次响起。

    阿福把侨批纸小心折好,塞进贴胸的口袋——那里还躺着半片从家乡带来的刺桐花瓣,早己风干成褐色,却始终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

    他望向东方,想象着穿过这片胶林,越过茫茫大海,晋江湾的刺桐花正在秋风里摇曳,等着每一个讨海人的归期。

    这一日的胶刀起落间,阿福发现有棵橡胶树的伤口处,竟结出了形状极像刺桐花的胶乳块。

    他轻轻掰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